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备人计划课时2课时
课题章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五单元17课《爬天都峰》
教学内容的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黄亦波的《爬天都峰》,具体地向我们讲述了我和爸爸去爬山的故事。
课文是按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作者先用一句
话交代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接着写了“我”在山脚下仰望天都
峰心里发颤,遇到老爷爷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然后写“我”手
脚并用奋力攀登,终于爬上峰顶,最后写在峰顶上与老爷爷相互致谢。
课文2-7自然段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我”从不敢爬
到最后爬上去了的过程清楚的写了出来。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还要学会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通过本课的学习,力争使学生可以
通过阅读,学会把事情写清楚。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五单元17
课,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虽然都是学会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但是本文的侧重点在于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
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与16课的侧重
点不一样。
教学重点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
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难点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
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学情分析1、本文结构清晰,事件单一,是学生学习掌握记叙文六要素的典型范文。
2.学生在前面三年的学习基础上,按照时间地点人物的要素多数学生应该能较快较
准确的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结合生活经验也能读出文中对话的不同语气。
3.学生认知障碍点:文中爸爸说的“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
取力量!”这句话中“汲取’理解不透彻就会影响学生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4.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的易错点、学困点:本文写作顺序学生容易把事情发展先后
顺序和时间先后顺序弄混淆。生字发颤的“颤、鲫”易读错写错。
教学目标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8个字,
会写“假日、云彩”等12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
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课型探究合作课
本节新课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新课程标准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对第二学段的要求,
理念下主要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
核心素养验,尝试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课文是习作例文,按
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并要让让学生了解作者抓住怎么想、
怎么说、怎么做,把爬山过程写清楚。重在学习方法,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为
习作做好铺垫。
教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备课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讲一、疑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天都峰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
岳”,而黄山的三大主峰之------天都联合古诗、图片、
峰,更是以险峻著称。本篇课文就是讲文字等内容,层层
游览天都峰时候发生的故事。下面我们递进,用直观的方
先来了解一下:天都峰。式将学生带入课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
文内容,激发学习
东连钵盂峰,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
课文的积极性。补
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
充相关背景知识,
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
为课文的学习做
故取名“天都峰二
铺垫。
鲫鱼背在天都峰上,以奇险著称。
从天都峰脚,手扶铁索栏杆,沿“天梯”
攀登1564级台阶,即至海拔1770米处
的石虹,这里是登峰顶的必经之处。此
石口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
悬崖,深邃莫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
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
2.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跟随作者
一起去爬一爬天都峰。
(二)形成提纲。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
顺序写的?
二、探
1(-)自主探疑。解决生字词。
2.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一)学习生字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二)默读课文,抓
(2)学习本课生字词。住关键词句梳理课文
(1)①会认字内容。回答:课文写
了一件什么事,是按
石级铁链攀爬
照什么顺序写的。
照相辫子笑呵呵
(三)多元展示,小
指名读,全班订正。开火车读。
组补充。
②掌握多音字“相二
预设:
xiang相信相对从生字的音、形、
爬山前:1.我站在天
xiang照相相片义三方面,通过多
都峰脚下抬头望……
(2)会写字:种方法识字,激发
2.真叫人发颤!
级链颤攀学生的识字兴趣,
爬山中:1.我奋力向
猴念辫呵提高识字能力。
峰顶爬去
指名读,全班订正。开火车读。
2.爬呀爬,我和老爷
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练习书写生字,爷,还有爸爸,终于
同桌间互相听写生字,互相订正。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二)合作解疑。爬上峰顶后:
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梳理课文在鲫鱼背前。
内容。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
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借助关键句说清
三、展、评楚“课文写了一件什
(-)多元展示,小组补充。么事,是按照什么顺
(三)客观评价,提炼学法。序写的”
这篇课文按照爬
不同的事,可能有不同的写作顺序,
山前、爬山中、爬上
但是。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这样才
峰顶后的顺序,写了
有助于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
假日里“我”和爸爸
楚。
爬天都峰的事。
第2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讲一、疑
(一)回顾课文内容回顾内容,说课文写了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说一件什么事。回顾上节课
一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爬
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学习的内容,
为三部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防止学习断
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名说层,帮助学生
(二)形成提纲。更好地进入
“我”开始不敢爬,最后爬上去了。课文到新课程的
是怎样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学习,温故而
知新。
二、探
t.(一)自主探疑。
学习第二自然段。自主勾画,组织语言。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勾画出爬山预设:“站在天都峰
前“我”看到了什么,用“—”勾画出“我”脚下抬头望”“我爬得上
怎么想的,体会“我”的感受。去吗”“真叫人发颤”等
指名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词句,师生共同梳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体会“我”的畏难与
害怕。
总结:作者在写爬山前时,重点写了自己看到
的和想到的,这样写就特别清楚。理出:“我”感到很
(二)合作解疑。害怕,不敢往上爬。(板
书:爬山前一不敢爬)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10段。
默读课文三至五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这
部分内容写清楚的?一边读一边勾画写内心
想法、人物对话及表示动作的词。通过重点段
三、展、评落,一边读一
(一)多元展示,小组补充。边勾画人物
合作解疑:
1.教师随机指导: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内心的想法、
用“—”勾画出爬山前
在山脚与老爷爷的对话,注意读出既惊讶又赞人物的对话
“我”看到了什么,用
许的语气。总结出通过语言描写把一老一少相以及表示动
“____”勾画出“我”
互鼓励的过程写清楚的。(板书:互相鼓励)作的词句,学
怎么想的,体会“我”
教师小结:爬山前,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习抓住怎么
的感受。
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和“陡”;运用了心理想、怎么说、
描写,写出了“我”的胆怯;“我”和老爷爷
怎么做,把事
互相鼓励,运用了语言描写。多元展示,小组补
情的过程写
充
2.教师随机指导: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我”
清楚的方法。
在山脚与老爷爷的对话,注意读出既惊讶又赞预设1:重点写了
许的语气。总结出通过语言描写把一老一少相“我”和老爷爷的对话。
互鼓励的过程写清楚的。(板书:互相鼓励)(课件标示出“我”和
教师小结:爬山前,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老爷爷的对话)
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和“陡”;运用了心理
描写,写出了“我”的胆怯;“我”和老爷爷
互相鼓励,运用了语言描写。
3.教师随机指导:让学生画一画小主人公
爬山的动作,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爬山的姿
态。(板书:爬山中一奋力攀登)
总结:爬山中,抓住“我”的动作和样子
来写,“奋力”“手脚并用”表现出“我”爬山
预设2:重点写了
的艰难和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一会
“我”和老爷爷的对话。
儿……一会儿……”将奋力攀登天都峰的“我”
(课件标示出“我”和
比作“小猴子”,写出了“我”爬天都峰时的
老爷爷的对话)
样子
过渡:“我”和老爷爷登上峰顶后,又有
怎样的对话呢?拿起课本,小组内分角色和旁
白朗读这段话,并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3:作者在第
(二)客观评价,提炼学法。
六自然段用了不同的动
①要把一件事写清楚,我们要按照顺序来
词。
写。
②我们还可以把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的都写下来,把事情的整个过程写得很细致。
教师小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我们要
按照顺序来写,就像《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
前、爬山中和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同时
也可以学习作者把“我”怎么想、怎么说、怎
么做的都写了下来,把整个过程写得很细致。
预设4:爬上峰顶
后:重点写了作者看到
的、听到的。(板书:爬
上峰顶后一相互致谢)
四、拓小练笔使学
(一)灵活迁移。生在写中加
练小练笔:链接67页初试身手,看图(奶奶过完成小练笔,并展示。深理解,激发
生日图)并发挥想象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情思,提高运
的写下来。用语言文字
表情达意的
能力。
课文描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
悟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
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
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1.教师反思:开课前先简介黄山天都峰,再配以图片,使学生对天都峰有初步的了
解,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印象:天都峰险峻笔陡,爬上去非常艰难。
2.课文中有些生字笔画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字词还应该比较
注重,多投入一些精力在其中。
3.课文的学习,要多种朗读方式并用。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弄懂把
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天都峰:高、陡爬峰前:畏惧、相互鼓庙
V“我”与老爷爷爬峰时:奋力向上>汲取力量、
爬峰后:互相道谢战胜困难
分层作业设计:
分层难度说明:★我会做★★我能做★★★我敢做
★【基础知识,我会做】
一、读拼音,写词语:
jiaritait6uyuncdishijlfachan
()()'()()()
nianjifenlihouzijiyujinian
()()()()()
bianzixiaoheguwujurantielianpand©ng[来
源:Z,xx,k.Com]
()()()()()()
二、1.《爬天都峰》一文按照、、的顺序,写了“我”在爬山
的过程中,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_________Jl勺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
有;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f,的道
理。
2.“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对句中“挂”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铁链的重量大,都垂直下来了。
B.说明铁链锁得不牢固,有随时掉下来的危险。
C.“挂”字准确形象地写出了天都峰的高险。
D.写出了天都峰的景色优美;
3.对于《爬天都峰》这篇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课文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山后的顺序来写的。
B.课文写了“我”和老爷爷的三次对话。
C.学习课文,我明白了要互相鼓励,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提升练习,我能做】
三、1.在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这句话主要写出了天都峰的“",从词语、可以看出来。
(2)“笔陡”的意思是,还可以用词语、来替换这个词语。
(3)词语写出了我当时的心理。
2.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从“终于”这个词语可以看出
★★★【拓展练习,我敢做】
四、类文阅读。
登天都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邮电大学《雅思英语阅读与写作(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雕塑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数字设备与装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莱州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数学试题第四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 辽宁传媒学院《地质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金融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保护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因狗咬伤赔偿协议书模板.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成都存量房屋买卖合同书
- 二零二五版论行政合同书特权的法律规制
- DB11∕T 686-2023 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范
- 山东虚拟电厂商业模式介绍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培训课件
- 敏捷开发管理咨询合同
- 病区安全管理新护士上岗前培训课件
- 汽车调光玻璃行业专题报告(技术路径、市场空间、竞争格局等)-2024-08-零部件
- 12G614-1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 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 GB/T 44127-2024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与运行指南
- 工装装修合同电子版
- 2024年乡村振兴(产业、文化、生态)等实施战略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