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一、导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跟历史人物有关的课文,他就是——李时珍。2.通过课前预习,你对李时珍都有哪些了解?老师也搜集了关于李时珍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3.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寻着历史的足迹,走近李时珍。看老师板书课题,宿是本课的生字,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来跟着老师一起写,注意它是个上下结构的字,是宝盖头,写的时候注意上宽下窄。齐读课题。4.通过课题,你都了解到什么?3.有时候,课题往往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关注课题,也是我们推想课文内容可以运用的一个好方法。二、初读:1.下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李时珍留宿古寺的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2.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老师想考一考同学们,大屏幕上的词语你们会读吗?(1)行囊呃逆(呃逆的意思?)(2)涎滑无涎(两个词语的意思?抓住关键字的意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3)露天露出(多音字)(4)长年累月断垣残壁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齐读,注意积累)3.字词都读准了,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或词语来概括李时珍的这一夜,你会说这是怎样的一夜呢?(随机板书:苦)三、再读:1.正如同学们所说,李时珍宿住古寺的这一夜是如此艰苦下面,让我们再来细细地默读课文的4-12自然段,看看课文是通过哪些细致的描写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画出相关的词句,进行简单的批注。2.同学们都能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真好,下面,请大家在小组中交流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吧。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4.全班交流:预设:(1)住之苦。学生可能说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所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①这位同学抓住了一处环境描写,结合关键词谈了自己的感受,由这一处环境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李时珍住得如此艰苦,谁能把这个体会读出来?②谁再来读读?你还从其他地方找到李时珍的苦吗?(2)食之苦。学生可能说到:“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理解“啃”)①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把。②李时珍吃的苦远不止这些,你还从课文的其它地方体会到他的苦吗?(3)研究之苦。学生可能说到:“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纸砚,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打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①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李时珍研究的态度是怎样的呢?能不能结合课文中的词句来谈谈?学生可能找到:“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①能结合具体的词语来谈谈吗?②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泛红)写出了李时珍尝药的过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③(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书中所写到的鸡肠草与鹅肠草,你能分得清吗?(出示资料)同学们请看,自己读一读。④读了这些资料,你又有了哪些感受?⑤李时珍就是如此的严谨认真,文中只写了两种草药的区分,那古寺的这一夜李时珍仅仅研究了这两种药草么?(生可能回答不是)你怎么知道的?(生可能找到省略号)这里省略了什么?(生可能回答:省略了其他更多的药草。)小结:标点符号也有表情达意的作用。课文只记录了李时珍一夜的研究,那你们知道《本草纲目》中总共记载了多少味药吗?像这样的看看、尝尝、记下来简直太多太多了。这不只是一种研究求真的苦吗?(板书:研究)⑥然而,一切的研究和揣摩,一切的担忧和危险,写在纸上,却变成了极为简练的14个字,齐——(引读)字数不多,却字字严谨,——(引读)⑦像这样的文字,在李时珍的本子上随处可见。(4)行之苦。学生可能说到:“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①通过刚才的读书,我们品词赏句,感受到了李时珍夜宿古寺住的苦、吃的苦、研究的苦,正如他自己所说(出示句子前半部分)指名读。②创设情境:(图片配乐)古寺一夜就如此之苦,我们从这一夜想开去,李时珍长年累月的奔波,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行程万余里,一双脚走了整整29年。一万多个日夜的离家别子,一万多个一夜的风餐露宿,李时珍还有可能遇到哪些苦呢?(板书:行之苦)③你们看,我们善用联想,感受到了语言文字背后的温度。为了修订《本草纲目》,李时珍经历了千般险,万般苦。可是,李时珍却这样说(出示句子后半部分)④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微视频。⑤在这段微视频里,小夫子教给我们借助资料走近人物这个阅读方法,看过之后,你对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⑦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使万民得福,他历尽艰辛,可是他却说——引读⑧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使万民得福,他从年轻走到花甲,可是他却说——引读⑨让我们永远记住李时珍和他的著作《本草纲目》吧。四、作业:必做:练习复述课文。选做:1.课文当中有几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动笔画出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推荐阅读:尚志明写的《李时珍》五、板书设计主板书主板书17李时珍夜宿古寺食苦住万民得福(乐)行研究副板书(板贴)运用联想借助资料学情分析一、现状分析本班学生语文学习气氛浓厚,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对不同的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四年来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能够独立阅读课文,思维活跃但性格有些浮躁,在书写时,要么是不认真,或者写错别字。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5.会写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三、主要教学措施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引导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效果分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是学生的,也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教师好的引导,特别是带有情感的渲染,更易触动学生纯真的心,让其动情,使其投入。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比由衷而发的感情更能打动人心的了,《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内容较长,我在教学时就抓住文本中学生能与作者心灵碰撞的地方或触动了学生情感的地方,然后将这种感情融入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想到李时珍的“苦”,从而被他不怕吃苦、以苦为乐的甘于奉献惊声所感染,这样顺应学生学习语文的天性,选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因情入文。由交流课前预习了解到的李时珍资料导入新课后,请学生们自由读文,由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整体感知到李时珍这一夜的“苦”,继而由“苦”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品词赏句的方法,去读书,去品味,以“边读边思考,看看课文哪些细致的描写让你有这样的感受”为主线,让同学默读课文,抓住关键字词反复推敲,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到了教学的重点,在词句的品读中深切感受到李时珍住宿古寺这一夜的苦。1.品读文字,体会到住的苦。学生很容易找到李时珍师徒俩住在破败古寺里这段文字,能抓住“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等词语分析体会古寺的破败、荒凉。在这一过程中,我抓住学生对环境描写的感悟,追问学生“让你住在古寺里,你感觉怎么样?”引发出学生“害怕、不愿意”等发自内心的感受,从而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李时珍住的苦。2.抓关键词,体会到吃的苦。李时珍吃的苦这段文字学生也能找到,在谈体会时,学生说到了“啃干粮”,我趁机引导学生通过做啃的动作,感受干粮的坚硬,难以下咽,并及时总结李时珍一入深山可能连续几个月都要喝泉水、啃干粮,引导学生对“饥餐渴饮”真正的了解,从而进一步体会李时珍吃的苦。3.关注细节,体会研究的苦。由“几块砖”学生感受到了李时珍研究条件的艰苦,但对于研究过程中冒着生命危险尝草药所受的苦则在我的引导下体会出来,从细节描写的一系列动词“端详、扯下、嚼嚼、写”学生感受到了李时珍不顾危险亲自品尝草药的严谨认真,而后我又补充了李时珍尝曼陀罗药酒导致昏迷的事情,此时的感情到了高潮,李时珍不顾个人安危保证《本草纲目》的准确无误,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对李时珍的研究求真之苦无比钦佩。4.运用联想,体会到行的苦。在这里,我配乐播放李时珍长年累月奔波,踏遍全国的足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到李时珍几十年奔波可能遇到的“苦”,学生体悟到李时珍行的苦,学会了阅读时运用联想的阅读方法。5.升华感情,感受人物品质。通过品读文字,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受了许多的苦(住的苦、吃的苦、研究的苦、行的苦),然而为什么千难万苦都动摇不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决心呢?在这里我给学生播放了生动形象的微视频,让学生对于《本草纲目》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他们学会了借助资料可以深入了解人物,得到深刻的阅读体验,感受到李时珍甘于千般苦、只为万民福的高尚品格,此时设计引读,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铭记这位伟大可敬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以及著作《本草纲目》。“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种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正是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与文中主要人物李时珍产生强烈共鸣,所以这节课上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要说、都想一吐为快。一节课下来,学生积极参与,真正走进文本,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们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材分析《李时珍夜宿古寺》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本文通过记叙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高龄寻访药材,与弟子庞宪住破庙、吃干粮、在月光下记录寻访所得,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药材的事,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扎实的工作态度。课文中通过写古寺的破败景象、李时珍师徒的对话和李时珍亲自尝草药这三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现了李时珍的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的精神境界,其中的环境描写凸显了李时珍察访药材过程中的“苦”,而人物的对话描写、李时珍亲自品尝草药的动作描写则赞颂了李时珍“不怕苦”以及为“万民得福”的甘于奉献精神该篇课文所记叙的这件事相对于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的过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但仅从这个小故事中就生动刻画了李时珍为了实现人生目标、造福人民而不怕吃苦的高大形象。《李时珍夜宿古寺》练习题看拼音写词语Xiǎoxíngyèsùyàocáishītúhuīchén()()()()Zhǔfèipòmiàoxiūdìngzhuāntou()()()()Duānxiángchěxiàyǐnyǐnyuēyuēyèmù()()()()二、比一比,组词肯()徒()拢()著()啃()陡()庞()煮()三、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涎(xiányán)滑胭(yīnyān)脂(长常)年累月生嚼(jiáojué)长年累(lěilèi)月(察查)访民情四、课文填空。1、李时珍()代()学家,著有()。是一个()、工作()的人。2、“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分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1)、文中“两种草”指()和(),它们的()相似,()不同。2)、“若有所悟”指(),文中指李时珍悟到()。3)、文中有两处省略号,前一个表示(),后一个表示()。4)、面对不确切的草药,李时珍不仅要细看,更要品尝,体现他()的工作态度。五、拓展练习(选用其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描述夜晚的景色。)轮廓大好月色晓行夜宿大好月色夜幕皎洁降临隐隐约约飞鸟归林()慢慢()了,这正是()的时候,密林中不时传来各种鸟鸣,像是在互相问候,又像是在交换一天的见闻。在前方树丛中()可以看见房屋的(),()的月亮慢慢升上天空,把她的清辉遍洒在山林之间,仿佛为群山和丛林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巾。六、练习填空:A、这天忙着赶路,又一次错过了的客店,他们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过夜了,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满眼寒霜,冷月还在天上,李时珍这时候又起早赶路了,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岁月不饶人,50岁了,天天和水啃干粮,李时珍的胃病又犯了,生生的疼,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已经在外好几个月了,中秋月明,李时珍不禁思念起深爱的母亲、妻子和儿女,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填空后小结:没有修好《本草纲目》,让“万民得福”这崇高的理想,没有“为万民得福,自己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不屈的信念,李时珍何以能够如此风餐露宿,如此别家离子,在荒山野岭间奔波。“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更是他们用_____和_____培育出来的。七、课文结尾写寺外的风啸鹰叫和皓月当空,有什么好处?通过景物描写既表明环境的恶劣,又强调夜已很深,表现了师徒二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衬托了李时珍师徒不畏艰苦,一心修订《本草纲目》,为民造福的可敬形象,令人感动不已。《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表现了李时珍为修好《本草纲目》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中心,我反复地研读教材,发现文章的第七自然段,也就是李时珍夜宿古时所说的一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一、紧扣“苦”字,对课文进行有效地整合。课前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课文一共有十三个自然段,文章主要说明李时珍“不辞劳苦、认真严谨、为科学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而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要给万民造福。课文的4-12自然段,紧扣“苦”字,“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住得苦、吃得苦、研究得苦,但李时珍却“以苦为乐”,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呢?——万民造福!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另外,通过李时珍如何记录药材并亲尝鸡肠草,感悟他科学严谨、为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而他能为科学事业不怕危险也是因为他立志为民造福!所以我以“为民造福”为中心线索,引领着李时珍“不辞劳苦、以苦为乐”和“为万民造福”的精神两大版块进行教学。这样把我就把文章进行了有机地整合,既提取了文章的精髓,节省了时间,又把握了文章的中心,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在教学时,先请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描写所表现出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苦”,再提出问题“看看课文的哪些描写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引导学生默读,到课文中去找找描写“苦”的段落或句子体会李时珍这一夜的苦,再引导他们反复朗读感悟,最后,出示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使学生体会到李时珍吃这么多苦是为了万民得福。这样的设计,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把重点的、有语文价值的归纳出来讲,其余的不多讲,有效地节省了时间,学生学起来主动性很高,实现了有效教学。二、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教学时,文中的四处内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师徒为编写《本草纲目》吃尽了千辛万苦:1.古寺的破败景象;2.师徒俩风餐露宿;3.李时珍亲自尝草药;4.长年累月在外奔波。在学习这几部分时,我让学生自己读,大胆交流各自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加深感悟。例如在体会寺庙的破败时学生抓住“破败、残垣断壁、到处是灰尘”等词语体会出这是一座破败、荒凉、危险、从来没有人住的古寺;在总结李时珍师徒俩住得苦、吃得苦时,学生抓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两个词,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深入体会:是啊,他们饿了就随便啃点身上的干粮,渴了就饮点泉水,只能维持生活的最低需求;白天天一亮就去考察,直到晚上才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有的还不如这样破败的寺庙,这就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两个词语就是对李时珍师徒俩生活最好的写照;通过李时珍的表情“笑”和他说的话“为万民造福、吃苦也值”等词语体会他“以苦为乐、造福万民”的高贵品质。三、设置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笔调简约、朴实,所以要想深入体会人物的品格,需要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体会人物的品格。如在体会李时珍“不辞劳苦、以苦为乐”的精神时我设置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