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掌握重要文言文词句和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过程与方法: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言文难懂实、虚词及用法,做到正确翻译;教学难点1.

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2.

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1.诵读法2.品读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到课文题目会有什么疑问?曹刿是谁?论的是那场战役?中国历史上有几场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官渡之战、长勺之战。共同点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曹刿就是齐鲁长勺之战弱国鲁国的总指挥,他又是如何论述战场战役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2.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二.整体感知(一):一读课文走进文本。1.听录音明确注意朗读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恰当,重读突出,节奏鲜明。2.齐读3.正音刿(guì)又何间焉(jiàn)鄙(bǐ)弗敢专也(fú)小惠未编(biàn)玉帛(bó)小信未孚(fú)公与之乘(chéng)辙(zhé)夫战(fú)轼(shì)旗靡(mǐ)4.重点句子节奏划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二)二读课文理解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内容,完成以下小题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庄公的战前准备的?3.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4.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明确答案: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战前准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评价: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3.齐人三鼓之后,彼竭我盈之时辙乱旗靡之时4.齐人三鼓,鲁军一鼓。齐师败绩。下视其辙,登轼望之。遂逐齐师。(三)三读课文认识人物1.你认为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的特点?文中着重刻画了他什么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2.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3.刻画人物采用了哪些方法?4.本文谋篇布局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确答案:1.“远谋”。勇于为国分忧,热爱国家临阵从容,善于把握战机,有军事才能。深谋远虑2.“鄙”。具体表现在: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用兵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取胜而不知胜。缺点: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优点:能虚心求教,信任曹刿,让他参与指挥,礼贤下士,不耻下问。.3.语言描写、对比手法4.详略得当.突出曹刿的远谋。三.深入探究,积累知识提示翻译翻译步骤:读一读——文章想一想——意思看一看——注释议一议——难点说一说——理解评一评——正误学生分小组读译全文。检查小组学习效果1.理解词义:又何间焉肉食者鄙牺牲玉帛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忠之属也公将鼓之再而衰望其旗靡小大之狱2.翻译句子:(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积累知识A.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小惠未徧,民弗从也。B.找出句中古今异义词并区别古今异义(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找出词类活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掌握古汉语句式(1)夫战,勇气也。(2)何以战?(3)可以一战四.检测做试卷---订正答案----总评五.拓展延伸积累有关战争的名言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六.总结全文七.布置作业1.熟读并默写全文,自查错误然后改正。2.整理积累本。板书:《曹刿论战》《左传》语言描写曹刿对比远谋详略得当《曹刿论战》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个多学年度的文言文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借助注释和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初步读懂课文。,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我们学校又一直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只是基础薄弱学生,由于文言知识积累的不够,导致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有偏差。课堂上应充分照顾到这些学生。所以在教学文言文时,课前应让学生充分的预习、查找相关学习资料,以提高课堂效率。《曹刿论战》检测题效果分析在当堂检测中,我及时统计了检测效果。发现第一题,解释重点词语这个题目正确率非常的高,全班50名学生,47人全对。有错误的几名同学,主要是记忆的速度有点慢导致的。第二题,翻译句子。这几个句子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正确率只有60%,原因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句式,翻译的不规范、不完整。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句子是省略句,应将省略的成分(击鼓)翻译出来,而有些同学,将这一点疏忽了。第三题选择题,找出句式不同的一项,同学们大多数能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但是对于第二个句子“可以一战”的句式判断不出来,这是因为很多同学把“可以”当成了一个词,所以影响了判断。总的来说,同学们当堂掌握的效果很不错,这是与老师上课时的精心讲解及重点知识归纳的环节是分不开的。《曹刿论战》教材分析《曹刿论战》被收录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所选的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题目是“论战”,文章就围绕曹刿论作战的道理,因此全文对战争的过程没有一一展开,仅一笔带过,而将重点放在曹刿“论”战略、战术和战后论述战争成败的原因上。在论述中鲜明地刻画了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为了突出人物曹刿,而以庄公为衬托,通过二人针对战争问题的对话,生动阐明了战争中取胜的原则,就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的道理。《曹刿论战》课堂检测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0分)肉食者鄙小惠未徧牺牲玉帛小大之狱公将驰之虽不能察,必以情公将鼓之神弗福也可以一战弗敢加也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0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既克,公问其故三、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5分)A.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B.可以一战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课后反思本节课运用了合作研讨的教学法设计教学,强调学生在合作中发现和探究,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教材、创新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曹刿论战》课程标准分析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本单元提示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读出一点语气;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联系学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