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阅读技巧及解答(一)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阅读技巧及解答(一)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阅读技巧及解答(一)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阅读技巧及解答(一)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阅读技巧及解答(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技巧及解答1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

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

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

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

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1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作用:

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

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

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

的特点。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2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

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

2

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

L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

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

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

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

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

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3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3

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

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

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

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

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

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

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4

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

了...

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五、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

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

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六、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

5

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七、仿写句子。

公式:

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八、读图题。

公式:

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

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

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

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

(写成1、2、3)

④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

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性。

九、探究题。

公式:

①分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

②分析所给的图表数据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1、2、3来表达。

④提出你的看法。

十、概括题。

公式:

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然后用一句话表达。

②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

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发现是1、2、3点”。

③分析所给的名著阅读选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或人物语言,动作,再

6

用一句语言来概括人物的性格。

十一、名著阅读。

公式:

①要能写出1―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

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

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

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要具体写明1、2、

3点。

十二、写信。

公式:①注意书信格式(开头称谓顶格写,“此致”、“敬礼”的位置,写信人

的署名,写清年月日)。

②用简明的文字写明材料的事实。

③表示祝愿、希望等的内容放在书信内容最后面。

十三、诗文佳句赏欣。

公式:①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格式为:……

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

②从修辞格来赏欣,见前面修辞格。

③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赏欣,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

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十四、说明文学家(或文学作品)风格。

公式:①写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

②写明作者作品的特征。

③结合作者具体作品中的“诗文句”来说明特点。

十五、结合语境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公式:①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

②……描写了(或刻画了)……

③...意思是....

7

十六、前后照应。

公式:①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②……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十七、巧设悬念。

公式:①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②……,使文章情节曲折、

跌宕起伏。

十八、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①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②……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十九、记叙线索。

公式:1.分析线索种类:①以''物"为线索;②以“事”;③以“人”;④以“时

间”;⑤以“感情”。

2.以……为线索,串连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现了主题。

二十、称谓变化。

公式:①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②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③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4

一、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

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

(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

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

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

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

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

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8

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

在首段一一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

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2.概括某段大意一-

(1)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

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

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

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

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

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

所见、所闻、所感。

(4)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凡

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

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

服,纺线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3.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模式:谁一一为了什么——做了什么一一结

果怎样

4.说说主人公思想性格变化题型一一关键要答出“变”来,如:他从以前……

变得

5.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所记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扬,为什么

赞扬;或反对,为什么反对。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它一般

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段、

9

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

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

议论部分或从考题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

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

己家境困难依然收养了自己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

这些呢,从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

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主的高尚品质。

(2)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

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幻觉瞬间

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接头”就不拿找出中

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他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

的深切同情。

(3)从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

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4)、从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最后一句:“伯父就

是这样一个人,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复出

现的一句话:“说话要算话”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7.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

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8.“根据语境解释词语”题型

有两种答题方式,一种是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直接写出该词语的意思;另

一种更为完整,即在解释完该词语后,再加上一一在文中指的是……

9.“赏析优美语句”题型(主要有两种题型)

A、“XX”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XX”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

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义><”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XX”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

10

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XX”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

"><><”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

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形象生动3。夸张:突

出特征4。排比:加强语气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感情(文章的

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结构(在全文中的作用)。

10.记叙的顺序一一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

11.写作人称的好处一一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

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示范举例:

1.是什么?

我们在回答“是什么”这种类型的问题时,应该问什么就答什么。要注意保

持问题和答案的一致性,一般来说,“是”前面的语句都该保留。(例:《养花》

的最后一句)

2.为什么?

我们在回答“为什么”类型的问题时,一般要讲清原因,再讲结果。讲清原

因时,要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也就是要往中心上靠。回

答问题时,要加入“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表示因果关系

的关联词语。(例:《伟大的友谊》一文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马克思

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我们可以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

回答:“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在创造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共同革命目标的基础上的,所

以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

3.怎么样?

我们在回答“怎么样”这类问题时,一般要着重讲清过程或状况。(例:《狼

牙山五壮士》一文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五壮士是怎样痛歼敌人的?”我们可

以联系课文中描写五壮士如何引敌上山,而后又如何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的过程

进行回答,回答时还要把五壮士的神态、语言以及杀伤敌人的情况讲具体。)

1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卷

(用时:90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二三总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共4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坦克(tdn)论语(liin)南雪霏霏(yii)

B.缝隙(f6ng)漠碧(ch6ng)一,十寒(pU)

C.单调(dido)处境(ch€i)事然而止(jid)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精兵减政轻歌曼舞破琴绝铉潮汛

B.别出心裁专心至志全神贯注占据

C.司空见惯余音绕梁见微知著惊惶

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A.比喻B.夸张C.引用D.对偶E.拟人

(1)“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

(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4.根据要求选出合适的一项。(4分)

(1)下列姓名拼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OuangXiuB.孟浩然---MengHaoran

C.颜真卿---YonZhenqingD.朱熹——ZhuXi

(2)下列是对赵孟撅楷书书法的欣赏,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

枇周啾山•出品为

B.龙飞凤舞,奔放流畅。隙隹客熟八虬他‘

内之■聚之健坤

则薪窸P9手焉谶|

C.结构严谨端正,平正宽绰。重属去亮鲁之邃.

闻雷象故道/平

D.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二里外逮舟0堂

t'J之网月病

12熊《三门记》(身佛)

(3)根据上联,下联所缺的词是()

上联:中华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炎黄子孙()展宏图

A.奋发图强B.才华横溢

C.知识渊博D.德才兼备

(4)下列对句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成功有诀无秘,早已公开——喜新厌旧,

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A.“喜新厌旧”是指追求创新,不守旧。

B.“得寸进尺”是指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C.“见利忘义”是指只要有利可图,就发奋努力。

D.“无法无天”是指要敢于创新,不被条条框框束缚。

5.古诗文知识考查。(10分)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分)

A.百啜无人能解,用风飞过蔷薇一借着风势

B.《甲湖阴先生壁》——书写、题写

C.但像龙城飞将在——只要

D.《游园不值》——不值得,不值当

⑵下列句子中“善”字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1分)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B.伯牙善鼓琴

C.铺子期善听D.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孰为汝多知乎”中“孰”字解释正确的是()(1分)

A.谁B.你C.成熟D.为什么

(4)下列古诗句运用的表达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1分)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B.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下列不是描写西湖风景的诗句是()(1分)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3

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阚送青来。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下列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的情感相同或相似

的一项是()(1分)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7)根据情境填空。(4分)

古诗词是有生命力的,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

无”中的早春是清新、湿润的;而叶绍翁的“,

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春是热烈的;古诗词是有情谊的,王维笔下的“劝

君更尽一杯酒,"中的情感是真挚的,王安石

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思念是深沉的。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5分)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

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文章《草原》。()

(2)《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文章运用对比和象征手

法,表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采用倒叙手法按照时间顺序塑造了一位英

雄父亲的形象,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描写人物。()

(4)古诗词中的“西江月”“浣溪沙”“卜算子”“浪淘沙”都是词牌名。

()

(5)写文章时,可以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

把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7.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改为直接表述句)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14

(3)不经历风雨,不经历磨难,是不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改为反问句)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扩句,添加环

境描写)

8.根据知识积累填空。(5分)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2)“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是我国传统文化。

(3)《学弈》一文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刻画了两人学弈时的不同表现。这

个故事告诉我们O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标题给我们的启示是

⑸阅读时要熟读精思,每一句每一字都要认真思索,真可谓

9.课外知识集锦。(4分)

(1)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子曰:“,德之弃也。”

(3)子曰:“,,伯夷、叔齐与?”

(4)子曰:“巧言乱德。。”

10.综合性学习。(5分)

霞飞小学六一班在毕业前夕准备以“永远的六一班”为主题开一次班会,

请你担任此次班会的策划和主持。

(1)请你设计班会的流程,写出其中的一个环节。(1分)

追忆往昔一一()一一展望未来

(2)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班会设计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场白。(要求:必须

恰当引用一句古诗词或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15

(3)临别之际,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或同学写一条临别赠言。(1分)

二、阅读理解。(共25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表明,目前

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小学生近

视率也接近40虬预计到2020年底,我

国近视人口将达到惊人的7亿。而2020

年年初的“网课”更是让青少年近视率有所上升。请结合右图对青少年近视

成因作出分析和判断。

11.本次研究分析的对象是。(1分)

12.从统计图上看,除“其他”因素外,本次研究共分析了青少年近视的

个方面的因素。而造成青少年近视的两个最大因素是()o

(填序号)(2分)

13.请结合自身实际,写出一条预防近视的建议。(2分)

(二)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只有一个地球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

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

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

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约6400千米的星球。在群星

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是渺小的,就像是一叶扁舟-。

②茫茫宇宙中,地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了。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

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其实,人类生活

的范围是很小的。

③地球所拥有的资源也是极其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地下埋藏的煤、

16

铁、金、银、铜、锡、铅、石油和天然气等,这些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地

球经过几百万年,甚至是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母亲是无私的,

她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但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如

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会越来越少,也许最多再开采二三百

年就没有了。

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

可以再生,长期为人类服务的。但是因为人类无节制地滥采滥伐、随意毁坏,

它们再生的速度和数量已经远远赶不上人类使用的速度和数量一一生态平

衡已被打破。()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灾

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⑤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

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

的星球上去。

14.请在文中括号里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1分)

15.第①段表达的主要意思是o(2分)

]6.第③段的中心句是o本段使用

的说明方法有、。(5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习题。(12分)

月光饼

月光饼是故乡一种特有的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会用

一根红丝带穿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

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中间加上一丝红糖,

面上撒满了密密麻麻的芝麻。供过月亮之后,拿下来在平底锅上一烤,掰开

来吃,真是又香又脆。

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却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能首

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地掰开细细地嚼。家里亲朋好友送过来的月

光饼很多,每一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都是“嫦娥奔月”“刘备招

亲”“西施拜月”等图画,还印有说明。我就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

17

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

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还把它订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到我家过中秋节,她特别喜欢吃

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月光饼,我跟她要五张。

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有一些雀斑。我指着她的脸

说:“还吃!再吃,脸上的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一样多了!”这句话真伤了

她的心,她掩面哭了起来,把一大叠画纸撕成了碎片片,一阵风刮过,满天

飞舞,我也气得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看到一地的碎饼,

我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地一声哭起来,母亲发现了严厉地训了我一顿,

又捧了一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又抬头望着母

亲问:“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拍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

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长大后,雀斑就没有了。"母亲又笑了笑说:“你

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让你越来越

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呆愣愣地和我对望了一会

儿,突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了吧。"我看看地上撕碎的画纸和

踩烂的饼屑,感谢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去后院,恭恭敬敬地向

着天上的月亮拜了三拜一一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

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如出水芙蓉一般。我们再见面时谈起幼年抢月

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了我的祝愿的,我的脸

上的雀斑虽然越来越多,可我的两个女儿却越来越漂亮。”

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再回家吃月光饼啊!

17.用“严”字组词填空。(3分)

()的态度()的要求

()的组织()的形势

()的纪律()的表情

18.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从、制作原料、描写了月

光饼。(2分)

18

19.贯穿本文的线索是;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2分)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1.时隔多年,作者为什么会对家乡的月光饼还能记忆犹新?(3分)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传统历久弥新,中华

民俗丰富多彩。热闹祥和的春节,悬灯结彩的元宵节,龙舟竞渡的端午节,

望月思亲的中秋节……传统的节日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记忆。请回忆我们

身边的传统节日,以“家乡的节”(“春节”除外)为题写作

文,把家乡的风俗推荐给朋友们,注意把节日的气氛描述得具体详细,突

出家乡传统节日的特点。

2.小学六年,我们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相信大家有了许多熟悉的朋友,如

令人尊敬的老师、亲密无间的同学……分别在即,请选取一个你印象最深

或对你影响最大的人,自命题目写作文,注意结合我们学过的描写人物的

方法,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写清楚。

提示:以上题目二选一,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可用‘'王XX”或“X

X学校”代替。

19

100字

200字

300字

20

400字

参考答案

期末真题卷(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