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二)能力培养点1、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感悟到作者接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的心理。2.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教学重、难点:1.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教学重点)2.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道理。(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包括教法、学法、学具、导学案等)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2、搜集林清玄的相关资料,代表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一激情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读书是一种享受,优美的语言让人气质高雅;富含哲理的文字让人变得聪慧,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片哲理深刻的文章——《桃花心木》1简介桃花心木这种木材,为学生做必要的补充。(学生读大屏幕)2简介作者,了解他的文学地位。(学生读大屏幕)二检查预习1生字词注音(大屏幕展示题目回答模式:拼读,标调,组词)2词语解释(大屏幕展示,学生回答)三通读课文,梳理内容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强求答案一致)预设:种树人的不规律浇水,让我很奇怪,种树人的一番解释让我从中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2概括文章1-10段的内容,11-16段的内容。(小组合作解决)预设:1-10段:种树人的做法以及我的疑惑11-16段:解释种树人的做法以及悟出人生哲理四品读课文1种树人是如何培育桃花心木的树苗的?(答案原文中找)2“我越来越感到奇怪。”作者奇怪什么?后来更奇怪什么?教师归纳总结:种树人四点奇怪:天数不定时间不定水量不定树苗枯萎面对这些古怪的行为,作者发出了怎样的疑问?(鼓励学生原文中找。)大屏幕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询问讲解问的三种形式(设问反问疑问)?确定哪两种属于修辞?什么是设问?什么是反问?明确之后将大屏幕上的句子改为陈述句,加深理解。3对于我的种种疑问,种树人是怎样解释的?(原文中找)学生回答:1213自然段指名学生读1213自然段,概括这两段的内容,并说一说这两段同为解释,从角度上有何不同。预设:12段讲了不定时定量浇水的后果,13段讲了定时定量的浇水的后果。(引发学生思考后果这个词的感情色彩,后果一般为贬义词,结果为中性词。引导学生进一步更正。)教师出示答案:正面解释:不定时不定量浇水有哪些好处。(对比)反面解释:定时定量的培育有哪些后果。(拟人)并提醒学生注意12段中对比手法的运用;13段中拟人修辞的运用。4种树人的一番话让我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原文中有)在14段中有两个“不确定”,在12段中也有“不确定”,思考一下这两个不确定的含义?教师提示:两个“不确定”分别是针对什么说的?预设:12段是针对桃花心木说的,14段是针对人说的。教师提问学生,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教师归纳,出示正确答案:12段中的“不确定”: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几天下一次?上午还是下午?一次下多少?14段中的“不确定”: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挫折。五写法探究预设:学生回答:对比反问拟人教师提示学生:整篇文章的写作方法不是指某几句,或者某个段落,而是就整体而言。1借物喻人(借种树喻做人)教师提示: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作者情感变化的历程?从——到——,最后变成了——?预设: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非常感动教师继续引导:用作者的情感变化组织全文,这叫作文章的——?出示答案2: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六拓展延伸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七总结作者通过和种树人的对话,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并深受感动,明白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哲理。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生动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今天学完这篇课文后老师也很受启发,希望我们都能够做一个经受得起考验、独立自主、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八课堂练习(1)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我会对种树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我会对种树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我是一棵经历风雨、茁壮成长桃花心木,我会对种树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与同学们共勉不经风雨,难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阳光总在风雨后。自古英雄多磨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万物竞天,适者生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桃花心木》学情分析本课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白杨》、《落花生》等文章的学习中,曾经接触过,但是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借物喻人,又是如何把“树”和“人”联系起来的,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只有把学生身边的事和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本篇课文,抓住“种树——育树——悟道”这一脉络,让学生感知事实、感悟道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在阅读实践中,应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要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现今的学生生活普遍优越,阅历浅显,教师必须给予恰当的引导。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较弱,需要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体味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桃花心木》效果分析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习题训练中的表现,我发现:学生夯实了字词和文学常识。比较好的领悟了文章的主旨——那些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接受的考验和磨练更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情况来看,此目标明确、恰当,达标率较高。在这堂课中,老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充分阅读思考,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孩子思维碰撞,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老师很注意建立知识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系,如问的多种形式,修辞手法的相关练习,词语感情色彩的回顾,文章线索的理解等等,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夯实。课堂上注意了与生活联系,如“生活中有那些不确定”等问题的提出,让孩子的目光从桃花心木投向“做人要学会独立”等。教师在整堂课中很好的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选择学生所不理解进行讲解、引导,做到精心的点拨,真正做到课堂讲授详略得当。这是一堂扎实的语文课,常态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的话,教师的评价再灵活一些会更优秀。《桃花心木》教材分析《桃花心木》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感悟生活中的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体裁是散文。文章写了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先写乡下老屋旁的大片空地,被人租种桃花心木树苗,树苗尚小;再写种树人育苗却没有规律,使“我”非常奇怪;接着自然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从中悟到了育人之道;最后写树苗已经长大,种树人不再来了,证实了种树人道理的正确。文章中心突出,内容含蓄,寓意深刻。这篇散文文质兼美、隽永耐读。借种树喻育人,道理深入浅出。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文章还采用悬疑法,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层层设疑,引起读者的好奇,引人入胜,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编选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桃花心木》测评练习一、读拼音写汉字chāyānɡkūwěiduànliàn()()()yōuyǎlúnfānbóbóshēnɡjī()()()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莫名其妙()(1)名字,名称。(2)出名,有名。(3)说出。(4)量词,用于人。2.无缘无故()(1)缘故。(2)缘分。(3)沿着,顺着。(4)边。三、填空1、《桃花心木》一课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用种树的方法、道理、经验来比喻();用树的成长来比喻()。2、本文中“我”的情感变化线索是()—()—()——()。3、“不确定”的意思是:(1)树的“不确定”指树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人的“不确定”指()四、修改病句1、种树的人不再来,也不枯萎了。2、桃花心木树苗大概一定不会枯萎的。五课文精彩回放,做练习。(10分)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1.在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枯萎(wěiwēi)转(zhuánzhuàn)化一番(pānfān)种树人(zhòngzhǒng)一吹就倒(dàodǎo)语重心长(zhòngchóng)(zhǎngcháng)一定的量(liángliàng)浮在地表(fúfóu)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依赖—枯萎—3.“语重心长”的意思是:“依赖”的意思是:4.你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天鹅之死出了家门,向南走二里路,有个湖,当地人叫它天鹅湖。天鹅湖中有一个小岛,岛上住着老渔翁和他的妻子。平时他们以打鱼为生,很少与外界来往。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见到这群天外来客,非常高兴,就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船,这群天鹅慢慢熟悉了岛上生活,就高兴地在岛上住下来。冬天来了,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但湖面封冻了,它们无法获得食物。老夫妇就敞开茅屋,让它们到屋里取暖,并且拿食物喂他们。这种关怀,一直延续到春天来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对老夫妇就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有一年,这对老夫妇离开了小岛、从此,天鹅也在岛上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走了,而是在湖面封冻的时候饿死了。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赞美无私的爱。可是,爱得不当也是一种伤害,并且是致命的。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高兴—()熟悉—()封冻—()敞开—()奉献—()消失—()赞美—()伤害—()2.“天外来客”的意思是:。3.天鹅没有继续南飞是因为()A熟悉了岛上的生活,成了习惯,形成依赖性。B与老夫妇友好相处,能与他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岛上。C想离开,但舍不得善良、照顾他们的老夫妇,只能留在岛上。4.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桃花心木》教学反思《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写了一位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才有重要意义。课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桃花心木》这一课,我先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种树人奇怪的行为令我疑惑,种树人的一番解释令我感动,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生哲理。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把握重点句子、语段。作者对种树人的哪些做法感到奇怪,为什么更“奇怪”。学生通过读书去发现去探究,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很快能找到蕴含哲理的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通过反复朗读,我带领学生找出“不确定”一词在12段和14段的不同含义。通过“不确定”这个词引领学生小组讨论: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理解。首先学生能通过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从而理解人的“不确定”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其次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了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事例,有的学生还能从反面谈到一些人被优越条件娇惯成了“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生活风雨的事例,两相对比,学生通过事例很快就明白了那些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接受的考验和磨练更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写法研讨中,我水到渠成的引领学生理解本文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买玉米合同范本
- 风管机合同范本
- 环保理念在办公环境中的应用实践
- 神经康复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势与启示
- 签订宣传合同范本
- 维修 设计合同范本
- Ro-23-9358-生命科学试剂-MCE
- LPK-26-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EP4-receptor-agonist-3-生命科学试剂-MCE
- CGP52608-生命科学试剂-MCE
- 铁路道岔知识课件
- 自考公共关系学课件
- 森林害虫防治方法课件
- 《国际金融》课件国际金融导论
- 各种el34名胆电子管评测
- 超分子化学-杯芳烃课件
- 车标识别 课讲义件课件
- 一年级下学期安全教育教案
- 送达地址确认书(样本)
- 甘肃省酒泉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压力容器考试审核考试题库(容标委-气体协会联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