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的国际化(1911-1949):民国时代的中国外交中国的国际化是指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不但有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及国际体系的动力及意愿,而且主动采取各种手段、方式及政策进一步推动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及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多层次接触及交流。中国的国际化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认同及对其国际地位严重关注而产生的理念。一.世纪之交的外交困境1.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扩大根据历次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享受不平等条约规定的特殊权利和特权的“有约国家”达19个之多。包括日本、美国、巴西、秘鲁、墨西哥和14个欧洲国家。丧失了多达17项的国家权益。一.世纪之交的外交困境2.国际体系中的地位:边缘中国进入世界之后,在现代国际体系中处于屈辱、从属和孤立无援的地位。由于中国连遭败绩,朝贡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被粉碎了。失去了传统的周边屏障,中国自身的地位也就变得岌岌可危了。在中国国际地位跌落的过程中,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的权势中心,而中国则从此跌入低谷。一.世纪之交的外交困境3.中国外交的混乱失措从最初对西方列强的抵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自强、求福”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到1895年自上而下的戊戌变法运动,乃至最终盲目排外的义和团运动。这些政策最终都失败了。一.世纪之交的外交困境4.国民的心理:屈辱与抗争中国刚踏入新的国际社会就一下子被抛到了底层,找不到任何盟友,找不到任何足以自卫的手段。在两种国际体系的交错过程中,强烈的反差使中国人失去了心里平衡。在外部环境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人被迫接受了现存的国际秩序,但在内心深处,却始终认为它是不公正、不合理的,总有一天要打破它、改造它。二.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外交—从屈服到趋同(“北洋政府”一词带有贬义,并非严谨之学术用语。正式名称应是“北京政府”(1912—1928)。用“北洋外交”来称呼民初北京政府之外交表现涵义比较明确,本文因此使用“北洋”一词,但绝无贬义。)屈服是指在抵抗现代国际社会的扩展,抗拒西方强加的规范和不平等地位终告失败或无力进行抵抗的情况下,不发达国家会屈服,这意味着被迫接受不平等、受压迫的地位,被迫服从西方规定的种种规范,但不顺从的情况仍会不时发生。二.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外交—从屈服到趋同趋同是指接受并遵循现有国际社会的准则,试图以此促进本国的现代化,同时希望通过凭借这些“文明化”进展来争取西方同意改变它在国际社会中的不平等地位,其特征是趋同于国际社会主流,追求在国际大现状之内的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二.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外交—从屈服到趋同1.民国时期政府的外交目标:消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摆脱外来控制,实现民族自主自强。2.民国时期政府的对外战略:在国家内部组织方式和对外行为方式上较主动的趋同于西方(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还包括局部地西化了的日本),争取其认同,以便逐步取得在现有国际社会之内的、被西方允许的法律平等甚或实际平等地位,也就是说在采取在现有国际社会之内的改良的道路。二.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外交—从屈服到趋同3.民国时期政府的外交观:改良主义(受威尔逊国际关系思想的影响)趋同或改良观念很大程度上来自英美的渐进政治思想。同时又与中国“以夷治夷”的传统密切相关。改良派认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受压迫被歧视的地位是不合理的,应当予以改变,但改变的唯一可行和可取的途径是渐进的和平变更急于求成和诉诸暴力只会适得其反,破坏国际社会内发生的中国和列强渐趋平等的演化过程。“以夷治夷”则不仅被当作一种外交策略,而且被自己或不自觉地当作外交哲学,当作指望在国际社会中取得平等地位的根本依据之一。二.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外交—从屈服到趋同国际等级结构中的这个或那个下层弱国所以可能取得与上层强国同等或接近的权利待遇而毋需造反,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强国由于互相间斗争的需要而有求于弱国的合作,而取得合作的最有效途径是予以赏酬,其中可能包括有助于弱国的最终取得国际社会内种种权利的让步;或者,他们同样由于相互争斗而互相拆台,为此可能破坏对方对有关弱国的特权,这就有利于该弱国地位的提供。总之,对改良派来说,“以夷治夷”不仅有助于维持中国尚未被不平等条约体系剥夺的残存权益,还有利于争取逐渐改变这个体系,以至达到在现有国际社会内的平等地位。二.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外交—从屈服到趋同4.民国时期政府对外政策的特点:总体的温和性改良派关注的平等和自主主要是、甚或仅仅是中国在列强支配的国际社会中的法律平等和形式自主。目的的有限性和追求过程的渐进性决定了民国时期政府对外政策的特点二.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外交—从屈服到趋同5.民国时期政府的对外政策废修不平等条约:对于不平等条约,改良派的一般态度是首先要遵守,在遵守的前提下谋求改变,改变的方法大致是同列强进行外交协商以争取其同意,而且在此过程中始终按照国际社会的现行法律规范和惯例行事。临时政府对晚清外交遗产的承认及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维持外交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与南方革命政府的革命外交南京国民政府的体制外交二。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外交—从屈服到趋同参与新的国际体系的建立:从中立到参战: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凡尔赛体系:拒签对德的《凡尔赛条约》、签署对奥的《圣日尔曼条约》、加入国际联盟华盛顿体系:《九国公约》雅尔塔体系:《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报》、加入联合国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二.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外交—从屈服到趋同中国融入世界: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寻求与有约国的平等相代;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新的国家建交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参加国际红十字会、参加两次海牙禁烟大会(1911年12月、1913年6月)日内瓦禁烟大会(1922年、1924年)二.北京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外交—从屈服到趋同三.对民国外交的总体评价尽管改良派外交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回复被列强严重侵蚀的主权,争取成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但手段是通过列强协商来修改不平等条约,因而往往如同与虎谋皮。同样重要的是,它们追求平等的意愿和能力皆严重不足。他们往往是为谋取国内民众的认可或容忍而空谈修约。在它们看来,使自己的统治得到外部承认和扶持最为重要,而这意味着少触动列强在华特权。与此同时,它们的羸弱—无论是与外强还是与若干国内地方势力相比—严重限制了它们争取平等的国际地位和权利的能力,而动员和利用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帝情绪和巨大爱国力量,又有违它们的统治利益及其保守的社会政治理念。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不等于社会意义上的平等,形式上的自主不等于实际摆脱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依附和被控状态。改良派关注的平等和自主主要是、甚或仅仅是中国在列强支配的国际社会中的法律平等和形式自主。这远远不能满足很大一部分中国现代民族主义者。参考文献: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李兆祥:《近代中国的外交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仓储仓储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年薪制劳动合同法修订版与员工绩效评估标准4篇
- 2025年度个人向P2P平台借款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特色民宿门头装修与文化展示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储能技术研发合作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产权商铺租赁管理及增值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农业资源整合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动物园场地租赁及动物保护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牛奶饮品消费者行为研究与应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爬架租赁与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合同4篇
- AQ-T 1009-2021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考核规范
- 盐酸埃克替尼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药代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 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表
-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 第2版 课件 第6、7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建筑公司资质常识培训课件
- 旅居管家策划方案
- GB/T 26316-2023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包括洞察与数据分析)术语和服务要求
- 春节值班安全教育培训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
-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期末家长会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