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概论免疫系统抗原_第1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概论免疫系统抗原_第2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概论免疫系统抗原_第3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概论免疫系统抗原_第4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概论免疫系统抗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章概论免疫系统抗原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二、免疫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稳定正常表现抗感染清除突变细胞清除损伤、衰老、死亡的细胞异常表现超敏反应(反应过高)免疫缺陷病(反应过低)肿瘤自身免疫病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

一、经验免疫学阶段

人痘苗免疫学发展简史牛痘苗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二、经典免疫学阶段减毒活疫苗

(liveattenuatedvaccine)LouisPauster(1822-1895)疫苗(vaccine)1、发现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炭疽杆菌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TheyshouldbevaccinatedfirstWhydotheynotwanttoplaywithmykids?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

2、1890年Behring和Kitasato——白喉抗毒素

Ehrlich二、科学免疫学阶段抗体体液免疫学说Ehrlich细胞免疫学说Metchnikoff1903年,Wright及Douglas把细胞学说与体液学说统一起来。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3、1896年Widal伤寒患者血清+伤寒杆菌凝集反应免疫诊断应用二、科学免疫学阶段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三、近代免疫学阶段

Burnet克隆选择学说体内存在无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克隆禁忌细胞突变可导致自身免疫胚胎期与自身成分反应的淋巴细胞被“禁忌”形成耐受出生后淋巴细胞遇到相应抗原发生特异应答,并形成记忆特异性免疫应答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1、特异性免疫是T及B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所进行的主动免疫应答过程的结果;四、现代免疫学阶段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不同效应与协同功能。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4、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技术5、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6、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的发现7、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等免疫细胞——多能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三、现代免疫学阶段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2、免疫学的临床应用免疫学诊断免疫学预防免疫学治疗第三节现代免疫学展望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机体执行免疫功能,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胸腺骨髓(禽类为腔上囊)脾脏淋巴结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一、中枢免疫器官(一)骨髓造血器官免疫细胞的发源地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一、中枢免疫器官骨髓的功能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造血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二)胸腺一、中枢免疫器官1、结构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一、中枢免疫器官2、胸腺的功能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二、外周免疫器官(一)淋巴结1、分布2、结构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

二、外周免疫器官3、淋巴结的功能T、B淋巴细胞居留地与接触抗原的场所。过滤淋巴液清除病原生物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二)脾脏1、结构二、外周免疫器官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二、外周免疫器官2、脾脏的功能造血功能。贮血功能过滤作用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1、分布:50%以上的淋巴组织位于黏膜;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二、外周免疫器官2、功能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免疫球蛋白A)。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免疫细胞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红细胞肥大细胞等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发育成熟NK细胞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T淋巴细胞T细胞表面分子TCR(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

所有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CD4和CD8分子辅助TCR识别抗原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丝裂原受体细胞因子受体(CKR)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抗原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T淋巴细胞T细胞分类根据是否表达CD4或CD8

·CD4+T细胞/Th细胞(辅助型T细胞)

·CD8+T细胞/CTL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B淋巴细胞B细胞表面分子BCR(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

B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即SmIg

(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CD19-CD21-CD81复合物协同刺激分子CD40等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B淋巴细胞B细胞分类B1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B2细胞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书中涉及B细胞均为B2细胞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杀伤作用不需要识别抗原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抗原提呈细胞(APC)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B细胞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免疫调节刺激造血诱导细胞凋亡促进创伤修复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抗原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抗原及其相关概念

一、抗原(Antigen,Ag)

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

一、抗原(Antigen,Ag)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

二、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ecity)

指抗原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

AgTBT浆细胞致敏T细胞抗体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

2.免疫反应性(antigenicity)

指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AgTBT浆细胞致敏T细胞免疫反应性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

一、抗原(Antigen,Ag)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第一节抗原的分类一、根据抗原的基本性能

1.完全抗原(completeantigen)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2.半抗原(hapten)无免疫原性,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半抗原+载体蛋白完全抗原载体(carrier)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

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半抗原

+载体抗体BT完全抗原BBBT使用青霉素为什么要做皮试?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

第二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一、异物性

1.异种物质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2.同种异体物质

3.自身抗原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第二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二、大分子性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三、化学结构的复杂性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

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第三节、抗原的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包括

免疫原性的特异性

免疫反应性的特异性

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第三节、抗原的特异性

(一)抗原决定簇(antigenicdeterminant),又称表位(epitope)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共同抗原决定簇不同抗原相互间可存在部分相同的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决定簇共同抗原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不同抗原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分别与两种抗原(共同抗原)结合发生反应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第二节医学上重要的抗原异种抗原

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动物免疫血清异嗜性抗原同种异型抗原

血型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自身抗原肿瘤抗原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第二节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一)细菌性抗原伤寒杆菌链球菌痢疾杆菌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细菌的外毒素与类毒素

1.外毒素细菌分泌的毒性蛋白质。具有毒性与免疫原性。

2.类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过的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的外毒素。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二)病毒性抗原衣壳:蛋白包膜:糖蛋白腺病毒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皮肤癣真菌白色念珠菌

(1,000Xoil)疟原虫(三)其他病原微生物本文档共56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三\6点33分

动物免疫血清具有两重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