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复习课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复习课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复习课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复习课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复习课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1919491840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五四运动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民主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理清线索把握脉络第一线索: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第二线索:请列举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人民坚强抗争的事例。1.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3.阿古柏入侵新疆,俄国侵占伊犁4.甲午中日战争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2.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3.左宗棠收复新疆4.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5.义和团奋勇抗击八国联军鸦片战争1.时间:

2.原因:3.侵略者4.结果:(条约时间、内容)5.战争的影响:6.失败根本原因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时间、领导者、意义)②根本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1.时间:2.原因:3.侵略者及暴行4.影响:5.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领导人、都城、战役)6.失败根本原因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反映的史实是()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小试身手: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阅读材料思考:“这场战争”具体是指哪一事件?2.清朝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3.我们踏入近代与哪一条约有直接的关系?4.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有何感想?材料分析:战争以严酷的现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知识分子如林则徐等在比较中思考,他们开始从地理学去了解西方的政治、社会、历史,以期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阅读材料思考,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的英雄壮举是什么?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除了林则徐你还知道参与了中英战争的知识分子和他的代表作品吗?材料分析: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遗迹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A.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B.沙俄侵占雅克萨C.英军攻陷广州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练一练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内地)。”上述材料主要陈述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进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B.鸦片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更长D.两次鸦片战争毫无关系练一练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2、时间:3、主要战役:4、结果:5、《马关条约》的内容、影响二、甲午中日战争

内容条约开放

广州

厦门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清政府割让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

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新的通商口岸影响《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侵犯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思考:两次条约的相同点有哪些?《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最深的是哪一内容?ADC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右图中的刘公岛的广告语是什么?刘公岛为什么不仅仅是座岛?练一练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对上述材料中关于甲午战争论述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1895年是旧历甲午年B.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D.甲午海战中国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实力太强练一练材料一:鸦片战争,关天培是英勇的,但激战后,他手中的旧式火炮“火门透水,炮不得发”,并有炮身发红炸裂者。另一官员杨芳,则收集妇女溺器(尿罐)为“压胜具”,视“夷炮”为邪教法术。材料二:甲午海战,李鸿章说海战唯恃船炮,“稍有优绌,则利钝悬殊”如此见识,不能不说先进。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为了武备,向外国买船比日本更早.....致远管带与近260名官兵与舰同沉。材料三:......“未战之先,曾请配快炮12尊,以备制敌。部议以孝沁(慈禧)太后六十寿用款太多,力不逮未果”......战时子弹巨细,多与炮径不符.....1.对比材料一、二,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3.依据材料三思考,中国在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致远管带”是谁?你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材料分析侵略反抗鸦片战争林则徐、关天培英勇抗敌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阿古柏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黄海海战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抗争,避免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18401842185618601890189418981911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95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900八国联军侵华1901鸦片战争开始,近代史开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40186018941901美国内战爆发俄国废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