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二章素养综合检测_第1页
202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二章素养综合检测_第2页
202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二章素养综合检测_第3页
202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二章素养综合检测_第4页
202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十二章素养综合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跨学科・生物】(2022湖南邵阳中考)某天,“生物”和“物理”两位大师在

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生物”大师伸出健硕的手臂对“物理”大师说:“看,我

能提起很重的物体哦(如图)!”“物理”大师竖起大拇指说:“真厉害!其实,你

的前臂就是物理学中的一根杠杆。”以下对于这根杠杆提起重物的过程,分析合

理的是()

A.前臂杠杆的支点。在肘关节处

B.肱二头肌给槎骨的力£是阻力

C.重物给前臂的力£是动力

D.前臂是一根省力杠杆

2.(2021湖北宜昌中考)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

B.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

C.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3.【跨学科•物理与生活】如图所示,大人想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

忙,却把自己吊上去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所用的滑轮为动滑轮

B.使用该装置中的滑轮可以省力

C.使用该装置中的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D.重物受到的重力小于孩子受到的重力

4.【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广西桂林一模)某工厂要提升一个笨重的零件,

一位工人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最省力的是(不计机械重、绳重和摩擦)

5.(2022福建泉州二模)如图,长为L的轻质木板(不计质量),左端可绕。点转动,

右端放一重为G的小物块,用竖直向上的力耳拉着木板的右端,使木板始终在水

平位置保持静止。小物块向左匀速滑行过程中,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力尸与小物块

运动时间方关系的是()

6.【跨学科•物理与工程】(2022湖北随州中考)由于热胀冷缩,户外的导线在夏

天会变得松弛,冬天又拉得很紧。某些地方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控制导线的松

紧程度。某次导线对滑轮N的拉力为E配重水泥块(重为。被匀速拉升的高度

为力(不考虑滑轮自重、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是动滑轮

B.拉力户2G

C.拉力少做的功为3Fh

D.拉力方移动的速度与配重G上升的速度相同

7.在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杆秤,如图所示。杆秤的提纽固定

在悬点。处,他用橡皮制作了杆秤的“秤坨”,用纸杯制作了杆秤的秤盘,并固定

在悬点方处。关于该杆秤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杆秤的支点在夕点

B.若杆秤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水平平衡,则“秤蛇”的质量大于“秤盘”和物体的

质量之和

C.因杆秤的秤杆粗细不均匀,所以杆秤的刻线分布也不均匀

D.利用该杆秤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杆秤左端上扬,可将“秤坨”向左侧适当移动

一段距离

8.(2022河北中考)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380N的建筑材料提

升到楼顶,如图所示。已知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N,建筑材料在5s内匀速上

升5m,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滑轮所受重力为10N

B.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2000J

C.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为3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5%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9.(2022湖南衡阳中考)晚饭后,妈妈带着小涛和他2岁的妹妹到文化活动中心玩

跷跷板,如图所示,图中的转轴相当于杠杆的,妈妈和妹妹的总重力比小

涛的重力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小涛比妈妈离转轴(选填“远”或

“近”);若妈妈放下怀抱中的妹妹(妈妈的位置不变),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

小涛应适当转轴(选填“远离”或“靠近”)o

10.(2022广东东莞十校联考期末)如图所示,人向下拉绳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

400N,动滑轮重60N,不计绳重及摩擦,将重物匀速提升0.5m用时4s,人需用

的拉力为N,人所做的有用功为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11.(2022黑龙江龙东一模)如图所示,小方为一可绕。点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勿

垂直于AB,且OA长度为40cm,4夕长度为30cm,在勿中点C处挂一质量为2kg

的物块,要求在端点夕处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则力夕的

力臂应是cm,最小的力尸是No(g取10N/kg)

12.(2021陕西中考)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沿斜面向上1000N的推力,将重为2

00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至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长4m、高1.5m,则此过

程中的有用功为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o使用斜面可以

(选填“省力”或“省功”)o

13.(2022辽宁黑山二模)如图所示,小强在1分钟内用滑轮组将物体A沿水平地

面匀速移动10m,已知物体A重为400N,它受到的摩擦力为90N,小强所用拉力

为40N,则A的重力做功为J,拉力的功率为W,此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14.如图甲所示是一农业观光园内的桔棒提水装置。该桔棒相当于一个杠杆,如

图乙,其上端的横长杆力方相当于硬棒,横长杆的一点0由支架支撑起来,相当于

支点。横长杆的方端绑上重石,4端用细竹竿与提水容器相连。请画出人向下拉

竹竿汲水时,竹竿对杠杆/夕的拉力F、的力臂/和重石对杠杆的压力£。

15.【跨学科•物理与生活】(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图甲是一款升降座椅装

置,其简图如图乙,请在图乙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情况,要求绳子的末端绕至按钮

处。

四、实验探究题(16题12分,17题14分,共26分)

16.【学科素养•科学探究】(2022河南中考)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

将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

2

5

⑵实验中,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第1、2次杠杆平衡时的数据已填

入表中。图乙是第3次杠杆平衡时的情景,此次杠杆右侧的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

①为,②为O

阻力臂

实验次数动力£4动力臂h/m阻力

h/m

12.50.220.25

220.151.50.2

31.50.1①②

⑶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O

(4)某小组对实验过程交流、讨论后,按图丙所示又进行了实验。老师肯定了他

们的做法,并指出,用弹簧测力计斜拉可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因为这样做改变

了0在测量拉力方的力臂时,小组内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拉力F

的力臂应为(选填“小”“0B”或“AB”)。

17.【新独家原创】物理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依次使用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已知每个滑轮的重力都相

等。

&

•、

>X.7\\

.工工

口乙丙T

实验钩码重钩码上升高绳端拉绳端移动机械

次数力GAi度/?/m力楞距离“n效率〃

140.12.70.274%

240.11.874%

380.13.10.3

480.12.50.480%

⑴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读数很不方便,他便在2助力计

静止时读数,小组的同学们认为这样测量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一(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O

⑵表格中第2次和第3次实验所缺的实验数据分别是和0

⑶根据实验数据推测,使用乙滑轮组再次将重为6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此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A.74%B.82%

C.86%D.100%

(4)你认为影响本实验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哪些?请写出一

条:O

五、计算题(18题8分)

18.(2022广西柳城一模)如图甲是利用滑轮组打捞水池中物体的简化模型示意图。

工人用竖直向下的拉力拉绳的自由端,拉力方随时间方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物体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80kg,体

积为0.02物体沉没在水底时上表面距离水面8m,在4迭s内物体上升的竖

直高度为2m,绳的质量和体积、绳与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的摩擦以及水的

阻力均忽略不计,动滑轮自始至终都未浸入水中,O水n.OXIO'kg/n?,/10N/kgo

求:

⑴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⑵物体打捞前上表面在水中受到的压强;

(3)在8〜12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在02s内,物体对池底的压力。

答案全解全析

1.A前臂将物体拿起时,肘关节处保持不动,肘关节处为前臂杠杆的支点。故A

符合题意;肱二头肌给横骨的力片是将物体拿起的动力,故B不符合题意;重物给

前臂的力£是阻碍前臂上升的阻力,故C不符合题意;动力£力臂是肘关节到肱

二头肌拉力作用线的距离,长度较小,阻力£的力臂是肘关节到重物对手压力作

用线的距离,长度较大,前臂是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2.D机械做功快慢与机械效率没有关系,故A错误;功率大小决定于做功多少和

所用时间,做功较多,时间不确定,功率大小不能确定,故B错误;机械效率是有用

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较多,总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能确定,故C错误;功率描

述的是物体做功的快慢,所以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故D正确。

3.C由图知,使用的滑轮的轴的位置不变,是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由于重物的重力大于小孩的重力,使得小孩被提上去。

4.DA为杠杆,拉力作用在中点,/弓心,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为滑轮

组,动滑轮上有两根绳子承担物体的重力,上2,£三G;C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

能省力,绳子拉力等于物体重力,£=G;D为滑轮组,动滑轮上有三根绳子承担物体

的重力,"3,£F|G,所以A最小。

5.A如图所示,动力臂为小〃,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阻力,阻力臂为0B,

物块向左匀速滑动,则阻力臂吩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XOA=F沃

X冲GX(如-说,即/X£=GX(£-“),解得片小四方,因G、八£为常数,所以拉

L

力月与运动时间Z是一次函数关系,当Z增大时,尸减小,变化关系图线为直线。

6.BM是定滑轮,N是动滑轮,且炉2,配重G上升的速度是拉力/移动的速度的

2倍,不考虑滑轮自重、绳重和摩擦,拉力为后2G,拉力厂做的功为性F/X?失

7.D在使用杆秤时,秤杆围绕。点转动,所以。点是杆秤的支点,故A错误;若杆

秤在如题图所示的位置水平平衡时,“秤坨”对秤杆拉力的力臂大于“秤盘”和

重物对秤杆拉力的力臂,所以“秤蛇”的质量小于“秤盘”和物体的质量之和,B

错误;由杠杆平衡条件F\L=FLi,可知mgXOA=m'gXOB,即OA=—/n,,因为。夕和m

x2m

都是定值,所以0A与勿'成正比,因此无论杆秤粗细是否均匀,秤的刻度线分布都

是均匀的,故C错误;若秤杆左端上扬,即右端重,应将“秤坨”向左移,增大力臂

使其水平平衡,故D正确。

8.D有用功为FW=67F380NX5m=l900J,绳端移动的距离为尹2m2X5m=10

m,工人所用拉力做的功为/总=R=200NX10m=2000J,拉力的功率为

片上^=个咀=400W,不计绳重及摩擦,所做的额外功为例额=/总-/有=2000J-1

t5s

900J=100J,动滑轮所受重力为G动===罂=2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h5m勿总

x100^1X100^95^

9.支点远靠近

解析图中跷跷板绕转轴转动,转轴相当于杠杆的支点。跷跷板水平平衡时,由

杠杆平衡条件得GdmGJz,已知G>G,所以水心,小涛比妈妈离转轴远一些。若妈

妈放下怀抱中的妹妹(妈妈的位置不变),G减小,乙不变,G不变,为了保持跷跷板

水平平衡,应减小右小涛要适当靠近转轴。

10.23020057.5

解析人需用的拉力吟(G物+G动)苫*(400N+60N)=230N,人所做的有用功为

/有=弓物足400NX0.5m=200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尸叱=竺=空吧攵空巴=57.5k

tt4s

11.508

解析要求在端点B处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则力臂应最大,由图可知,其最大力

臂是OB=J(0A2+AB2)=y/(40cm)2+(30cm)2=50cm,又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OA

最小动力月生三="X/Nx侬'吧X2kgXION/kg=8No

OBOBOB50cm

12.300075%省力

解析斜面作为简单机械使用时,有用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因此『有

=G/i=2000NX1.5m=3000J,总功等于推力做的功,因此W&=Fs=l000NX4

m=4000J,所以,机械效率为〃=2*100%堞Xl00%75%;任何机械都不能省

W4000J

功,反而需要做额外功,使用斜面的时候,推力比重力小,因此可以省力。

13.02075%

解析物体没有沿重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所以A的重力做功为0J。,〃s'=3X10

m=3。m,拉力做功为例总二笈4。NX30m=l200J,拉力的功率为吟=嘿=2°

W;克服摩擦力做的有用功为/产於'=90NX10m=900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xi°°储瑞义1°吐75%。

14.如图所示

解析从支点。作力E的作用线的垂线,所得垂线段的长度为百的力臂么;重石

对杠杆的压力£作用在杠杆上与杠杆垂直向下。

15.如图所示

i按钮

解析人在地上拉,从动滑轮开始绕线,最后到按钮处。

16.(1)右(2)10.15(3)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4)力臂的长度OB

解析(1)杠杆的右端上翘,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⑵由第1、2和3次实验

的数据知道,动力每次减小0.5N,阻力每次也是减小0.5N,所以,第3次的阻力

应是1N;分析第1、2次的数据,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由此可知第3次的阻力臂应是0.15m;⑶由实验表格中数据知道,三次实验数据

都满足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即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

X动力臂邛且力X阻力臂;⑷由图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改变了拉力的方向,同

时改变了力臂的长度,由此得出的结论更具普遍性;因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

用线的距离,由图知道,拉力的力臂应为OB.

17.(1)偏大忽略了摩擦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2)0.386%(3)B(4)

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存在误差(测量绳子移动的距离以及物体移动的距离时存在误

差)

解析(1)如果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因滑轮与轴、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

存在,则测力计示数变小,根据胎F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