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蔡世忠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科学发展观蔡世忠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科学发展观蔡世忠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科学发展观蔡世忠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科学发展观蔡世忠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蔡世忠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的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时期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观,是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发展的战略和理念由“物”转向了“人”。第一代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把发展单纯的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一)国际社会对发展观的研究和认识

第二代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发展不仅仅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包括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上升运动。

第三代发展观: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第四代发展观:发展=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把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作为主题,强调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发挥为中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寿命、知识和生活水平。

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有三个标志:一是自由时间;二是自主活动;三是自由个性。

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就是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不能本代致富,后代遭殃。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为什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过社会主义建设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三高一低一过剩”:高投资:2002-2004年我国投资比例年份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比例38%44%39.3%44%高消耗:石油天然气淡水耕地草地森林17%42%25%35%33%20%我国人均资源占世界人均水平比例每生产一美元生产总值耗能情况(相当于)世界平均量美国德国日本3倍4.7倍7.7倍11.5倍2004年我国消耗的各类资源占世界消费量之比(%)电力石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137.43130272540而我国GDP只占世界GDP的4.4%.

高污染:我国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经济增长速度,根据专家估计,每年约占GDP的7%左右。中国环境可持续指数列世界倒数第12位。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发展,保护人类自己。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之比(相当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韩国1/301/181/161/121/7低效率:美国日本法国德国1/461/411/341/32我国全社会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之比(相当于)产能过剩:

“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年均节能率要达到4.4%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时间改革开放前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2005年比值1.7:11.8:12.5:13.2:1类别全球平均高收入国家中上收入国家中下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中国比例1.58:11.38:11.49:11.51:12.43:13.23:1不同收入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

2.“三农”问题“世界上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经济学,那么你就懂得了经济学当中许多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经济学。”(舒尔茨)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情况:中央省、地(市)县(市)级乡村及农民个人2%11%9%78%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1.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广辟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途径。

3.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

改革开放27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却相对滞后,在世界排名居104位。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人均GDP、受教育程度、医疗水平。3.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

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集中表现为“一个不足”和“三个相对失衡”。“一个不足”: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国别中国世界平均发展中国家平均占GDP比例3.41%4.8%4.0%2002年我国教育投资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展中国家比较1990—1998年我国卫生投入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国别高收入国家欧盟国家中国占GDP百分比6.0%6.7%2.0%2004年我国对文化事业投入总金额人均最高省份最低省份113亿元8.74元上海35.62元河南3.30元

“三个相对失衡”:一是经济增长与分配相对失衡。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年份19881990199519992004基尼系数0.3410.3430.3890.3970.458我国五等分居民家庭收入占全部收入之比(%)最贫的1/5次贫的1/5中间的1/5次富的1/5最富的1/54.279.1214.3521.1350.13分配失衡,不仅会使社会矛盾尖锐化,而且会严重影响经济效率。

二是经济增长与就业相对失衡。年份199319982000目前失业率5%8-9%10%12%左右我国城镇失业率统计表

三是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失衡。联合国发展委员会提出:“要把消除贫困、促进全面就业和推动社会融合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4.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一国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推进,就意味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

1.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国家的发展趋势会迅速分化。1000美元之前,主要靠生产要素的低廉吸引外资发展;达到1000美元之后,这种优势就会逐渐消失。有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就成为发展的关键。

2.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由过去的“为生存而奋斗”转向求“发展”、求“享受”。国家必须要有充足的财力,满足国民需求,否则会产生不满情绪。

3.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社会处于一个“多事之秋”:不同的利益集团会出现,社会体制、经济结构和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容易产生权力失控、社会失序、心态失衡、行为失范等现象。

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把发展摆在首位

1.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2.严格遵照科学规律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规律性。按照规律发展,就是科学发展。

3.善于抓住发展的机遇战略机遇期是指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发展机会。战略机遇期总是同社会大变革相联系的,大变革伴随大转折,大转折孕育大机遇,大机遇促进大发展。机遇可遇不可求,易失不易得。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得好不好,关键看善不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二)着力自主创新,提高创新能力1.能否自主创新,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命运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主要靠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核心技术买不来,创新能力买不来。我们要实现由“中国组装”—“中国制造”—“中国标准”的历史性飞跃。

2.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竞争和创造财富的主体,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的主体。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左右市场竞争的跨国公司,愈加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吸收消化的再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关键在于企业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