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_第1页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_第2页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_第3页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_第4页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主要内容前言分类房颤的抗凝治疗

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前言普通人群的发生率0.77%(30-85岁)

>80岁7.5%致死致残主要原因: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脑卒中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每年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房颤分类初发AF首次发现,不论其有无症状和能否自行复律。阵发性AF持续<7d,常<48h,多为自限性。

持续性AF持续>7d,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永久性AF复律失败或复律后24h内又复发的房颤;对于持续性房颤其持续>1年。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抗凝治疗房颤抗凝治疗:CHADS2评分房颤转复抗凝:升级(<48h肝素化)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危险分层-CHADS2评分新拓展

危险因素2006ACC/AHA/ESC

CHADS2积分

2010ESC

房颤指南CHA2DS2VASc积分慢性心衰/左心功能障碍(C)11高血压(H)11年龄>75岁(A)12糖尿病(D)11卒中/TIA/血栓栓塞病史(S)22血管疾病(V)1年龄65-74岁(A)1性别(女性)(Sc)1最高积分69老新

≥2分口服抗凝药治疗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抗凝药的选择CHADS2评分0分:一般无需抗凝治疗CHADS2评分≥1分:ASA100-300mg或华法林CHADS2评分≥2分:

华法林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华法林通过减少凝血因子II、VII、IX与X的合成等环节发挥抗凝作用。只有所有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全部被抑制后才能发挥充分的抗凝作用,因此华法林的最大疗效多于连续服药4-5天后达到,停药5-7天后其抗凝作用才完全消失。

开始治疗给予,使INR值持续稳定,每4周监测1次INR即时检测技术(point-of-caretest,POCT)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凝血过程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华法林禁忌围手术期或外伤明显肝肾功能损害中重度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妊娠其他出血性疾病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影响INR的因素VitK、利福平、泻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螺内酯等阿司匹林、红霉素、胺碘酮、奎尼丁、他汀类、丹参等药物水肿、华法林耐药、甲低等肝脏疾病、心衰、甲亢等疾病降低INR升高INR因素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食物影响药效的因素

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酸奶酪、蛋黄、大豆油、鱼肝油、海藻类、绿叶蔬菜。每100g干燥食物中维生素k的含量为菠菜4.4mg、白菜3.2mg、菜花3.0mg、豌豆2.8mg、胡萝卜0.8mg、番茄0.6mg、马铃薯0.16mg、猪肝0.8mg、蛋0.8mg。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INR增高或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的处理分类需采取的措施INR>3.0,但≤5.0,无出血并发症减量或停服一次INR>5.0,但<9.0,无出血并发症停华法林;肌注VitK1(1-2.5mg),6-12小时后复查INR,INR<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INR>9.0,无出血并发症停华法林;肌注VitK1(5mg),6-12小时后复查INR,INR<3后重新以小剂量华法林开始治疗。若患者具有出血高危因素,可考虑输注凝血因子严重出血(无论INR水平如何)停华法林;静滴VitK1(5mg),输注凝血因子,随时监测INR,稳定后重新评估华法林治疗的必要性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HAS-BLED出血风险积分字母临床特点计分H高血压1A肝、肾功能异常(各1分)1或2S卒中史1B出血史1LINR值波动1E老年(如年龄>65岁)1D药物或嗜酒(各1分)1或2最高值9分积分≥3分,提示出血高风险!须警惕,并定期复查积分0-2分,出血低风险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抗凝药种类凝血酶间接抑制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凝血酶直接抑制剂:

Dabigatran(达比加群酯)、比伐卢定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X因子抑制剂:Rivaroxaban(利伐沙班)、Apixaban(阿哌沙班

)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Xa纤维蛋白原IIa凝血瀑布启动形成凝血酶激活TF/VIIaVIIIaIXaIXXVaII新抗凝药AdaptedwithpermissionfromWeitzJ,HirshJ.Chest2001;119:95S.口服

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希美加群(Ximelagatran)静脉比伐卢定(Bivalirudin)纤维蛋白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口服前体药物,转化为达比加群起效强效、可逆性、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TI)半衰期为14-17h,85%经由肾脏排泄生物利用度为6.5%起效迅速可预测的稳定的抗凝效果较少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无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无需进行常规凝血监测

通过特异性阻断凝血酶(游离型或血栓结合型)活性发挥强效抗血栓疗效,凝血酶是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2010ESC指南推荐:当需要口服抗凝治疗时,达比加群可考虑作为华法林的替代治疗2012中国共识:在现阶段,新型口服抗凝剂主要适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新型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etexilateisinclinicaldevelopmentandnotlicensedforclinicaluseinstrokepreventionfor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的比较达比加群酯华法林类型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维生素K拮抗剂起效

快(2小时内达峰)

较慢(达峰时间个体差异大)INR监测不需要需要,治疗窗窄(INR2-3)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很少常见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无常见剂量调整不需要需要(遗传代谢变异性)Dabigatranetexilateisinclinicaldevelopmentandnotlicensedforclinicaluseinstrokepreventionfor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的比较RELY研究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20RELY®:研究设计EzekowitzMDetal.AmHeartJ2009;157:805–10;ConnollySJetal.NEnglJMed2009;361:1139–51主要目的:证实达比加群非劣效于华法林随访期至少为1年,最长为3年,中位随访期为2年AF,伴有

1项高危因素无禁忌症*R达比加群110mgBIDn=6000华法林1mg,3mg,5mg(INR2.0–3.0)n=6000达比加群150mgBIDn=6000*严重心脏瓣膜疾病,筛选之前14天内发生卒中,筛选之前6个月内发生严重卒中,出血风险增高,肌酐清除率<30mL/min,活动性肝病,妊娠;BID=每日两次;INR=国际标准化比率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21达比加群150mg显著降低卒中或全身性栓塞发生率RR0.65(95%CI:0.52–0.81)卒中/全身性栓塞(%/年)事件数量:183/6015134/6076202/6022达比加群

110mgBID达比加群

150mgBID华法林0.00.30.60.91.21.51.81.541.111.71P<0.001(Sup)P<0.001(NI)RR0.90(95%CI:0.74–1.10)RRR35%ConnollySJetal.NEnglJMed2010;363:1875–6BID=每日两次;NI=非劣效性;RR=相对危险度;RRR=相对危险降幅;Sup=优效性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22达比加群110和150mg显著降低总体出血事件14.7416.5618.37事件/数量:1754/60151993/60762166/6022达比加群

110mgBID达比加群

150mgBID华法林01025总体出血事件(%/年)20155RR0.78(95%CI:0.73–0.83)P<0.001(Sup)RR0.91(95%CI:0.85–0.96)P=0.002(Sup)RRR22%RRR9%ConnollySJetal.NEnglJMed2010;363:1875–6BID=每日两次;RR=相对危险度;RRR=相对危险降幅;Sup=优效性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RELY研究提示:在房颤患者中应用达比加群酯(150mgbidpo)的疗效优于华法林,其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与华法林治疗组相似。达比加群酯剂量为110mgbid时出血并发症有所减少,而其疗效与华法林治疗组相似。

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Xa纤维蛋白原IIa凝血瀑布启动形成凝血酶激活TF/VIIaVIIIaIXaIXXVaII新抗凝药AdaptedwithpermissionfromWeitzJ,HirshJ.Chest2001;119:95S.纤维蛋白

口服利伐沙班(Rivaroxaban)

阿哌沙班

(Apixaban)DU-176bBetrixabanYM150

注射磺达肝癸钠艾卓肝素

(Idraparinux)Biotinylatedidraparinux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利伐沙班

全球第一个直接Xa因子抑制剂商品名:拜瑞妥直接、特异性、Xa因子抑制剂半衰期:7-11小时消除:1/3肾脏排泄2/3经细胞色素P450途径代谢口服、每日一次、无需监测临床研究在全球纳入超过75,000例受试者利伐沙班XaIIaTF/VIIaXIXIXaVIIIaVaII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AdaptedfromWeitzetal,2005;2008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利伐沙班华法林主要疗效终点:卒中或非中枢神经系统性的栓塞目标INR-2.5(范围2.0-3.0)20mgo.d房颤病人随机双盲/

双模拟(n~14,000)每月监测危险因素心衰高血压病年龄

75岁糖尿病或既往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系统性栓塞病史至少具有2*项风险因素CrCL,肌酐清除率INR,国际标准化比值*当有10%的入选病例达到了2个风险因素后,该项指标增加为3项

研究设计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对房颤患者卒中预防,利伐沙班:有效性利伐沙班疗效显著优于华法林,使卒中和非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栓塞事件的发生率降低21%安全性出血事件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华法林相当利伐沙班较华法林显著降低颅内出血和致死性出血的发生率结论在具有中、重度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中,利伐沙班已被证实可替代华法林研究结果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围手术期合并房颤:

若非急诊手术,术前5天左右停用华法林,使INR≤1.5;若INR>1.5,但患者需要及早手术,口服1-2mg维生素K1,使INR正常。对植入机械心脏瓣膜及存在其他血栓高危因素的房颤患者,停用华法林,使用低分子肝素及肝素过渡治疗。

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与外周动脉疾病合并房颤:

建议此类患者仅应用华法林治疗,最佳策略尚有待探讨。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合并房颤:

置入金属裸支架的房颤患者可短期(4周)进行三联抗栓治疗,随后应用华法林与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12个月后若患者病情稳定,则参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原则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三联抗栓治疗(西罗莫司、依维莫司和他克莫司洗脱支架应治疗≥3个月,紫杉醇洗脱支架应治疗至少6个月),之后给予华法林加氯吡格雷(75mg/日)或阿司匹林(75-100mg/日)治疗,必要时可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12个月后若病情稳定,可单独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非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毗格雷进行双重抗血小板疗法。伴有房颤且具有中至高度脑卒中风险,还需同时进行抗凝治疗。急性期患者可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或比伐卢定和/或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随后应用三联抗栓治疗(华法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少3-6个月。若患者出血风险较低而血栓栓塞风险较高,可应用华法林与氯吡格雷(75mg/日)或阿司匹林(75-100mg/日加胃粘膜保护剂)治疗12个月。此后单独应用华法林长期治疗。

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需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联合治疗。当患者具有高血栓负荷时,可临时给予比伐卢定或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由于这种联合抗栓疗法可显著增加出血风险,在INR>2时不应常规使用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或比伐卢定。此类患者的中长期抗栓治疗原则与非ST抬高心肌梗死相同。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在卒中急性期进行抗凝治疗将会增加颅内出血或梗死后出血的风险,因此不推荐为发病2周以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抗栓治疗。发病2周以后若无禁忌证应开始抗栓治疗,其治疗原则与一般房颤患者相同。

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心房扑动

回顾性研究显示,心房扑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与房颤患者相同,因此应遵循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原则对此类患者进行处理。

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房颤复律

房颤发作<48小时的患者可直接进行心脏复律,但须同时应用普通肝素预防血栓。在房颤持续时间>48小时或持续时间不明的患者中,拟行择期心脏复律前建议行经食道超声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左心房或心耳血栓。无条件进行经食道超声检查时应使用剂量调整的华法林()进行至少3周的抗栓治疗。复律后应继续进行约4周的抗凝治疗。房颤发生>48小时且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休克或肺水肿)时应立即进行心脏复律,且在复律前应用肝素治疗,复律后继续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误区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病例一

卒中高危,视而不见

患者,女性,62岁,持续性房颤,合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曾因肢体动脉栓塞及肠系膜动脉栓塞前后接受了动脉拉栓、小肠切除、截肢等共7次手术,曾发生过一次脑卒中。直至最近一次术前心内科会诊,才开始用华法林抗凝。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该患者合并有多种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女性、二尖瓣狭窄)而未积极抗凝治疗是造成多次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相对于安慰剂,调整剂量的华法林可使卒中相对风险降低64%,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相对安慰剂仅降低卒中风险22%,而调整剂量的华法林相对阿司匹林卒中风险降低38%。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当前欧美房颤治疗指南均推荐卒中高危患者优先应用华法林或达比加群抗凝治疗。欧美注册研究发现,临床上约有40%~50%卒中的中高危房颤患者未接受华法林治疗。在我国,华法林应用率则更低,不到10%,约40%~60%的患者选择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即使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的患者,华法林使用率也仅20%。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对出血并发症的担忧是华法林应用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还包括:起效慢,安全有效窗口很窄需要长期监测并调整剂量,代谢受药物或食物影响等。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病例二因华法林“麻烦”改服阿司匹林

患者,男性,64岁,阵发性房颤,既往高血压病史,服用华法林1年后医生告之华法林需频繁抽血监测INR“太麻烦”,建议改用阿司匹林治疗,近1年内发生3次短暂脑缺血发作。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该患者的卒中高危因素为高血压,CHADS2积分和CHA2DS2-VASc积分均为1分,指南建议首选华法林抗凝治疗,对于拒绝或不适合抗凝治疗的患者可选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ACTIVE-W试验表明,在降低卒中风险方面,华法林抗凝治疗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可使卒中相对风险降低40%)。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ACTIVE-A试验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较阿司匹林单药治疗降低卒中的相对风险28%。但前者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增加,患者获益有限。新近一项纳入13237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大型队列研究发现,对于卒中风险高危者,阿司匹林治疗无效但出血风险并未降低。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2006年日本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入选低危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或无抗栓治疗,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终点事件发生率3.1%/年,对照组终点事件发生率2.4%/年,该研究最终因阿司匹林不可能优于无抗栓治疗而提前终止。阿司匹林在房颤卒中预防中的地位还存在争议。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病例三复律前未规范抗凝

患者,男性,67岁,持续性房颤,高血压病史,2周前脑卒中后未留下严重后遗症。经食道超声排除左房血栓后成功行房颤导管消融(术中电复律一次),术中活化凝血时间350~450s,从导管床移至平车时突然头昏,伸舌偏左,左侧肢体肌力降低;急诊磁共振排除脑出血,转外院治疗,脑血管造影示“小动脉栓塞”,治疗后未留下严重后遗症。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RE-LY试验亚组分析发现,复律前无论服用达比加群(150mg组:0.8%,110mg组:0.3%)还是华法林(0.6%)常规抗凝至少3周,复律后继续抗凝30天内卒中和体循环栓塞的发生率均很低。Gallagher等发现,复律前华法林持续抗凝3周后INR1.5~2.4者电复律时血栓栓塞发生率高于INR≥2.5者(0.93%vs0%,P=0.012),提示房颤复律前INR应维持在治疗范围内。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第9版抗栓治疗与血栓预防指南(ACCP-9)建议:房颤持续时间未知或房颤持续>48h,需要用药物或电复律患者,复律前应服用华法林(INR2.0~3.0)至少3周。复律后继续抗凝至少4周,然后根据卒中风险分层决定是否长期抗凝。复律前若明确房颤持续时间<48h,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后即可复律。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病例四

INR达标剂量就是维持剂量

患者,男性,79岁,体检时发现房颤,第一位医生建议他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3mg/d)并告之3天后查INR。该患者遵医嘱服药,3天后INR为2.3,患者请另外一个医生帮他看了化验单,医生看到INR在治疗范围后,告之继续按原来的方案服药,每月复查一次INR。半月后,患者出现昏迷,磁共振证实为颅内出血,当时INR为13.8,昏迷10天后死亡。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ACCP-9建议华法林抗凝者初始可给予负荷剂量10mg/d,2天后检测INR并调整用量。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这种给药方法是否适合亚洲人群。2012年,我国心房颤动抗凝治疗建议推荐的华法林初始剂量为。华法林的最大疗效多于连续服药4~5天后达到,停药5~7天后其抗凝作用才完全消失。初始治疗时应每周监测INR1~2次。,INR值持续稳定,每4周监测1次。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该患者第3天INR即达标提示该剂量远高于其合适的维持剂量。定期INR监测是预防出血的重要措施。需要注意的是,随年龄增大,抗凝治疗严重出血风险增加。年龄大于85岁房颤患者抗凝后颅内出血风险是70~74岁者的2.5倍。AFFIRM试验中,严重出血者年龄平均为72.3岁,年龄每增加1岁,严重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约5%。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抗凝强度也是房颤抗凝出血重要的影响因素。INR>3.0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是INR2.0~3.0的2倍。2006年,ACC/AHA/ESC房颤指南建议年龄≥75岁的患者可考虑将INR的靶目标定为1.6~2.5。ESC2010指南则认为2006年房颤指南的这一建议主要是基于专家意见,缺乏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队列研究提示,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INR降至1.5~2.0范围时卒中风险增加2倍。BAFTA试验显示与阿司匹林75mg/d相比,华法林(INR2.0~3.0)可降低老年房颤患者致死或致残性脑卒中、颅内出血或症状明显的动脉栓塞的风险52%,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所致严重出血无显著性差异。鉴于老年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获益,ESC2010指南不建议将老年人的抗凝强度调整为INR<2.0,亦不建议阿司匹林替代华法林。本文档共59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一\15点4分最新的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也推荐我国老年患者应与一般成年人采取相同的INR目标值(2.0~3.0)。不过,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HRS)房颤指南仍建议年龄≥75岁者INR1.6~2.5。日本房颤指南建议年龄≥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