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6~28页。【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其算理。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乘的顺序与口算算理。2、第二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复习:(出示课件)今天老师领着同学们登上智慧岛去看一看,只有那些细心、有智慧、勇敢的同学才能闯关成功,登上最高峰,你们准备好了吗?第一关:口算20×60=18×30=12×40=21×30=50×11=30×60=第二关:笔算24231×2×3想一想:怎样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呢?生:用竖式计算;数位对齐后,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二、新课:(一)出示问题⑴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欣赏了美丽的街景,同学们提出了5个问题,我们解决了两个,还有三个没解决(出示),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三个问题。⑵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简单说一说列式的根据——要求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就是求23个12是多少。(板书:23×12)⑶找该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以前我们学的是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二)理解算理,探索算法出示课件:1.估算⑴让学生先估一估23×12的得数。(学生估算的结果可能是200、230或者240。)⑵引导学生想一想:23×12的实际得数比估算出来的数大还是小?为什么?2.口算⑴师:这道题的准确得数到底是多少?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这道题的得数?把计算的过程简要写到练习本上,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⑵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可能想不出如何转化,老师可个别启发引导:23×12表示12个23,我们能不能把12个23分开来算呢?先算10个23再算2个23,然后再合起来)⑶全班展示,交流算法。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A:23×10=230

23×2=46

230+46=276

B:20×12=240

3×12=36

240+36=276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想,每个算式算的是哪部分?⑷找算法的共同点,初步理解算理。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算法的共同点。(实际都是把12个23或23个12分开来求,因为分开之后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算式)⑸小结:我们遇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新知识,就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算式,并且将所得的结果进行相加,从而解决了新的问题。看来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3.笔算引导学生将口算的三个横式简化23×10=23046

23×2=4623X12=276

230+46=276

230⑴请学生大胆想象,将简化的横式竖过来变成竖式,遇到困难可以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商量。⑵学生试做,师巡视指导。⑶展示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1):

23

×12

46

+230

2762):

23×12

46

23

276(这时老师加以启发引导:第一个竖式中哪些地方是可以省略的?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230的个位上的0可不可以不写?如果擦去0,大家会不会把它当成23,为什么?如果不写0除了少写一个数字,还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看竖式发现:乘完个位乘十位,十位上的1乘3得3,对齐4的下面写3,1乘2得2,在4的前面写2。这样算的时候不写0,可以简便我们的计算过程。)4.进一步明确算理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46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23表示什么?怎么来的?尤其要明确23写在百位和十位上就是表示23个十,也就是230。5.规范计算过程,形成算法观看视频,要求学生仔细看,认真听。师生共同梳理计算的过程。

23

×12师:先用23和个位上的2相乘。(板书)

23

↖↑

×12

46师:再用23和十位上的1相乘。一三得三,3写在哪里?为什么?师:在十位下面写3就表示3个十了。一二得二,2写在哪?为什么?

23

↑↗

×12

46

23

276师:竖式中的46是怎么来的?23实际上是多少?它是怎么来的?(板书:23×2和23×10)

23

↖↑

×12

46——23×2

23

——23×10

276——46和230的和6.尝试练习继续解决情境图中的问题:市府大楼有多少间办公室?独立用竖式计算32×21,集体订正时说一说计算过程以及每一步分别是怎么算出来的。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如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小结:1)、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三、巩固练习1.独立填写22×23=(1)、先用个位上的()乘22,得()。(2)、用十位上的()乘22,得()。(3)、把()与()加起来得()。2.你能帮小马虎判断出对错吗(课件):32×12=326432×1233×31=132——3364×3132——33 3264991323、生活应用题(课件)。买了12个书包和15个铅笔盒。书包23元/个铅笔盒11元/个(1)买书包花多少元?(2)买铅笔盒花多少元?(3)一共花多少元?四、课堂总结师:你觉得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师:在用个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得数的末位就要和十位对齐。师:你还有哪些收获呢?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23×12=276(盏)笔算:46估算:20×10=20023X12=27620×12=240 230 23 ↑↗23×10=230×12口算:20×12=240 46——23×23×12=3623——23×10240+36=276 2 7 6——46和230的和或:23×2=4623×10=230230+46=276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六年制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起始,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因此教师只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学习材料,利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整合旧知、探索新知,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就能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计算。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以及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和掌握笔算的算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是下一课时进位乘的基础,因此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让学生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中。教学中把情境图、口算算式和竖式计算三者结合起来,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掌握算法。先让学生分析情境图,根据情境图运用已有的知识口算,并且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突出算法的多样化。在多种算法中教师作归纳,提出根据图片可以把12盏分为2盏和10盏,和同学们共同列算式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用竖式计算,同学也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在交流用分析错误的书写方法,掌握正确的书写。将竖式计算和口算作比较,将口算和竖式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但是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新课结束后安排了多种题型的练习,基础的计算题帮助学生巩固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掌握,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同时明白验算的重要性,自觉养成验算的习惯。同时改错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笔算时容易犯的错误,知道笔算的时的注意点,争取能做到不犯这些错误。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然后进位和连续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23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一共有多少盏灯?学生很快分析并解答了出来:20个12是多少?即23×12。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前面口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23×12=,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3得到3个十,故3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效果良好。

第三个层次,联系实际,强化练习这是一堂计算课,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由于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因此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既练习了所学知识,又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如:对学生估计过低,学生已经表达清楚地内容,总要自己再重述一遍。

还有些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孩子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计算不熟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小节。教学内容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重点教学乘的顺序及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突出各部分积的实际含义。接着编排进位的,经历笔算过程,帮助掌握笔算方法。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学习做好准备。新教材的编写,我们大家一看就十分明了——这是一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首先是由两位同学到市府大楼前参观的景象:高耸的市府大楼、漂亮的街灯、欢庆的气球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呈现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算法,教师指导学生用竖式计算。然后通过“做一做”来巩固算法,再交流小结算法。应该说新教材的编写上有他独到之处:注重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经验探索算法,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它的一个创新之处是将笔算乘法置以现实的背景中,给计算赋予生命的意义,同时提出“你喜欢哪种算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醒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更新教育的观念。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们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引导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善于进行数学化的思考。(2)指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3)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4)学生面对新的数学问题,会有主动积极地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的意识,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其中教学重点是联系实际问题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并掌握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教学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问题情境,还要注意适当的铺垫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不该创设情景,创设怎样的情景,是用情景导入好,还是充分地运用铺垫引入来得自然,或者就选择直接进行教学等等,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都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我认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计算教学中铺垫的运用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先垫上两道题,为学习新课打下坚实基础。即:有23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0盏灯,一共有多少盏灯?有23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2盏灯,一共有多少盏灯?让学生进行列式并口算出得数。然后再引入新课,有23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一共有多少盏灯?这样学生很快就能计算23×12=得到多少,然后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理解计算的算理。为此,计算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计算教学前的复习铺垫可以通过再现等方式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旧知。所以,我认为创设情境和复习铺垫其实并不矛盾,并不是因为要创设情景而否定传统而有效的复习铺垫,在教学时选择怎样的引入方式,主要是取决于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起点。二、明确计算算理,还要注意算法的指导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因此,不懂得算理,光靠机械训练或许也能掌握其计算的方法,但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训练,其迁移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是无法灵活应用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引导学生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并通过有效训练,促进学生掌握计算的算理与算法的形成过程。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通过以下“图——式”结合,使学生看到并理解两点:23×10=23023×2=46①23×12就是求12个23连加的和是多少,即12个23是多少,先求10个23是多少,再求2个23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2个23得46,所乘的积与第一个因数2对齐写在个位上。“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l0个23得230,(也可看成23个10)所以3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三、倡导算法多样化,还要注意优化的对比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旨在改变传统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过于单一、技能培养过于侧重”的现状。要真正落实好算法多样化这一教学理念,首先必须消除对算法多样化的片面理解。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将算法多样化简单地理解成为算法多样化而多样化,同时也要避免只强调算法多样化,而不及时引导算法优化的做法。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尝试计算,然后指名汇报。师板书如下:生1:12分成10和2,23×10=230,23×2=46,230+46=276生2:12分成4×3,4×23=92,92×3=276。生3:12拆成2×6,23×2×6=276。生4:用竖式计算: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种,你喜欢哪一种方法?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23×13=再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发现方法2与方法3行不通,并点明今天所学的计算方法,还要归纳用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所以,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之间并不矛盾,两者是统一的,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体验出哪一种方法是最优化的。四、注重计算教学,还要注意渗透数学思想在新教材中,注重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把学生从复杂的计算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是计算教学的一大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打破常规的计算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局限于学生怎么计算,而应是充分发掘计算教学的潜在价值,丰富计算教学的内涵,依附计算这个载体,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23×12=,这是新的知识,促使学生进行思考,运用转化思想,把它转化成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即生1:12分成10和2,23×10=230,23×2=46,230+46=276生2:12分成4×3,4×23=92,92×3=276。生3:12拆成2×6,23×2×6=276。这样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等,课堂上只要我们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与训练,借助计算教学的灵活性和可变通性,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这才是计算教学中最为根本的一面,同时我们也必须以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为基础,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基础训练1、计算32×12时,可以这样想:32×10=(),32×2=(),()+()=();计算23×21时,可以这样想:()×()=460,()×()=(),()+()=()。2、列竖式22×13=16×11=42×21=32×23=12×12=二、能力提升1、水果店运来24箱苹果,每箱12千克,水果店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2、菜地有32行白菜,每行21棵,菜地一共有白菜多少棵?3、一个篮球22元,王老师买了24个,付了5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4、参加篮球比赛的有32支队伍,每支队伍有球员22人,一共有多少人?5、三年组的300名同学去春游,每辆中巴车上坐23人,13辆这样的车,够吗?6、聪聪每月节约零用钱13元,一年共节约多少钱?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评课教师:左兆田评课时间:2017.3.20

听了汪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不进位)》一课,让我受益匪浅。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的积的书写位置。汪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成功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特色:特色一:整体结构合理,教学过程流畅,环环相扣。从复习到新授再到练习,无处不见教师安排之精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汪老师在安排复习题时很有针对性,复习题服务于新授知识,通过复习,再现笔算两位数一位数的过程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为沉重探索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及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准备了条件。汪老师在讲解每道题时都非常详细,比如讲评复习题时,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及教师的小结将笔算时要特别注意的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两个关键之处强调了多次。进行这样有效的复习,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特色二:讲练结合,练习题内容全面,题型丰富且有代表性,有计算题、填空题、判断纠错题和应用题。每道题汪老师都是精心设计的。特色三: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这个特色体现在本节课的例题和应用题中。我相信,通过学习,学生们都能切实体会到计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评课教师:王光林评课时间:2017.3.20听了汪老师的课,有如下几点看法:1、教师在引入阶段通过现实数学情境的创设,采取忆旧引新的方法,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这里教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复习旧知来为学习新知打下扎实的基础。2、明确教学目标,重视算理算法的理解与应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计算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操作、解决实际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使学生会算,还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懂得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并在多种算法的比较中使算法得到了优化。

3、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这节课中,教师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教师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算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4、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本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能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让学生体验到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但又鼓励,学生根据各人的实际选用合适的策略。如看书,请教家长老师、同学间相互帮助、独立思考解决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二、课标解读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以及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这部分内容不仅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了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好准备,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注重对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设计一些可供学生自主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