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司译院蒙古语教习活动研究_第1页
朝鲜司译院蒙古语教习活动研究_第2页
朝鲜司译院蒙古语教习活动研究_第3页
朝鲜司译院蒙古语教习活动研究_第4页
朝鲜司译院蒙古语教习活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朝鲜司译院蒙古语教习活动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就朝鲜司译院及其汉、蒙、倭、女真学的设立及其蒙学蒙古语教学情况进行了研究。指出蒙古语教学及蒙古字学始于元代;朝鲜世宗时“蒙学”所习“帖儿月真”为八思巴字蒙古语;朝鲜世宗时创造的朝鲜文字“谚文”与八思巴文有关,蒙学所用教科书为会话体《蒙语老乞大》。并探讨了朝鲜司译院蒙古语教学逐渐衰落的过程。

关键词:朝鲜司译院蒙学帖儿月真

KeywordsKoreaInterpreterstheMongolianschoolDÖrboljin

AbstractThispaperfocusesontheKoreanInterpreters,theschoolsofHan、Mongolian、Wo(Japanese)andJürjinoftheInterpreters,andthecircumstancesoftheschoolofMongolianandtheeducationofMongolianlanguage.ItpointsoutthatbothMongolianlanguageeducationandtheMogolianschoolwerestartedwasintheYuanDynasty.DuringtheperiodofKoreanShijia,the“DÖrboljin”taughtintheMongolianschoolwasPagbaScripts;TheYanwenwhichwasformulatedduringtheShizongperiodofKoreawasconnectedwithPagbalanguage.ItalsodiscusseshowMongolianlanguageeducationdeclinedintheKoreanInterpretersgradually.

自古以来,朝鲜半岛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其教育机构也不例外,与中国历代王朝在中央和地方所设置的官办学校有着密切联系。朝鲜司译院,属官办“译学”机构,以培养翻译人员为目的。其建立也与中国元明两朝的“译学”机构有着一定的承传关系。为研究东亚地区古代外国语教学史,需将元明两朝的外国语教学与朝鲜司译院进行比较。笔者检索前人研究,发现朝鲜司译院这一机构,尙未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本文拟就朝鲜司译院“蒙学”教学情况,及朝鲜世宗时司译院蒙学帖儿月真,与朝鲜世宗时创“训民正音”文字的渊源关系等问题,作试探性研究。至于朝鲜司译院与中国元明两朝相应机构的关系问题,拟另撰文论述。

一、司译院的设立及沿革

关于司译院的设置、沿革等问题,《高丽史》、《经国大典》、《通文馆志》、《李朝实录》等史料均有记载。

朝鲜王朝建立后,因袭高丽旧制建立了司译院。《李朝实录》记载,太祖二年“置司译院,肆习华言”。[1]

关于司译院的设置问题,郑光认为“朝鲜司译院是将高丽通文馆改名为司译院的”。高丽忠烈王二年设置的通文馆,后来改名为司译院。小仓进平认为“高丽末年设置的司译院,在朝鲜初年以旧制的形式存置”。司译院始设于高丽末年,朝鲜初期采取了新建的形式。

《高丽史》记载,“通文馆忠烈王二年始置之,令禁内学官等参外年未满四十者习汉语……后置司译院,以掌译语”。

《高丽史》记载,恭让王元年,置“十学”,其中之“吏学”置于司译院。关于“十学”《高丽史》只简单记载:“恭让王元年置十学,教授官分隶,礼学于成均馆;药学于典仪寺;兵学于军侯所;律学于典法;字学于典校寺;医学于典医寺;风水阴阳学于书云观;吏学于司译院”。可见,司译院始设于高丽恭让王时期。

《通文馆志》记载,“高丽忠烈王二年始置通文馆习汉语,恭让王三年改为汉文都监,国初置司译院,掌译诸方言语”

根据以上史料记载,朝鲜司译院是在高丽忠烈王时期设立的通文馆基础上设立的。通文馆在恭让王元年,很有可能名为司译院,在恭让王三年改名为汉文都监。朝鲜初期重新设立司译院。

朝鲜司译院设有“四学”,即汉、蒙、倭、女真学。司译院不是同时设立“四学”。如前所述,“太祖二年,置司译院,肆习华言”。由此可知,“汉学”应是在朝鲜太祖二年设立。“蒙学”后来是在朝鲜太祖三年增设。《李朝实录》记载,太祖三年,司译院教官人数为“教授三员,内汉二员,蒙古一员”[10]。可见,司译院设立之初,只有“汉学”和“蒙学”教习汉语和蒙古语。

关于“倭学”和“女真学”的设立年代,据《李朝实录》记载:朝鲜太宗十四年“命司译院习日本语,倭客通事尹人甫奏:日本人来朝不绝,译语者少,愿令子弟传习,从之”[11]。朝鲜世宗八年礼曹报告“野人连续上来,”

朝鲜司译院设立“四学”的原因是,与朝鲜和明朝的政治往来有关。明朝势力进入辽东之后,朝鲜与明朝、北元、女真、日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司译院的设置以及汉、蒙、倭、女真学等“四学”的形成,除了朝鲜出使明朝、北元、女真、日本的需要以外,还有备边司和兵部了解明朝、北元、日本、女真等的军事动向需要。

朝鲜世宗时代开始,司译院已实行了“四学”例。朝鲜太祖、世宗、成宗时期,对司译院各科教学作出了各项不同的规定。

朝鲜太祖三年,对“汉学”、“蒙学”作了如下规定:在司译院置“禄官与教官”;教官人数为“教授三员,内汉二员,蒙古一员,优给禄俸”;学生的人数及年龄规定为“令在京五部及地方,择良家子弟十五岁以下,天资明敏者,岁贡一人,入院肆业”;对考期与科目规定为“每三年一次考试。习汉语者,以四书、小学、吏文[12]、汉语皆通者为第一科,与正七品出身。通四书之半及小学、汉语者为第二科,与正八品出身。止通小学、汉语者为第三科,与正九品出身”。习蒙语者“能译文字,能写字样[13],兼写伟兀字者为第一科;只能书写伟兀文字,并通蒙语者,为第二科,出身品级同前”。[14]并对考试中选者,颁给红牌,证明司译院奉王旨给某人,赐通事第几科几人出身。

世宗时期,对在“四学”学习者,作出进一步的规定。世宗二十四年,司译院都提调等认为,现今在司译院习华语者,入院,不得已才学汉音。故而在司译院学华语,学十年不如到中国奉使数月。学汉音常用乡音,一天所学汉语还不如乡语的十分之一。这种习字与汉语的教学相分离的作法,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司译院提调官等对禄官、教授、各级官员以及汉、蒙、倭、女真等四学学生,作出了入本院须用所习语言,不得用乡语的规定。

世宗创造“训民正音”[15]文字之前,历代王朝所建儒学学校,一直使用汉字。学习汉语者,以当地乡音读汉文字,即以一种“吏读”[16]法来读汉字。因此,在以往学校读儒学经史,不一定都以汉音来读汉字。这样一来,在司译院学习汉语者,常受乡音影响。因此,世宗才对在司译院汉学习读汉语者,规定了在本院不得用乡音的禁令。其规定“每至院中,一禁乡语,上而师长、僚官,相与应对,下而权知、生徒,招呼应诺,一用汉语。大而公事议论,小而饮食起居,一用汉语”。并令常考察,若有人用乡语,予以处罚。“初犯,附过。再犯,囚。次知一名三犯,二名四犯,三名五犯,以上移关刑曹论罪,禄官罢职,仍一年不叙前衔。权知,一年不许取才。生徒,随其所犯辄行棰楚。其余蒙、倭、女真学,亦依此例施行”。[17]

成宗时期,“四学”的待遇下降。故而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四学”生徒的措施。并对司译院“四学”、岁贡生徒人数,作了新的规定。成宗九年规定,因蒙、倭、女真学人员和生徒,都是居外之人,故对同住父兄弟侄,实行免役。无亲属者,另给俸和衣物。在大典内,同住的亲属中,有一人不能定役。如果同住父兄子弟各自有役的话,只给一人奉足。户内三丁以下,也不能定役。户内没有人丁,则许亲属一人免役。并声明,鼓励汉学,也依此例。

世宗时期,汉、蒙、倭、女真学,依“四学”例供馈。学员享受政府津贴,故能安心学习。但到了成宗时期,供馈不继,贫寒生徒终日受饿,学业难持。“四学”虽有供学百人的规模,但赴学者总不满。因此,成宗九年司译院向政府请求给提供供馈。同年,政府为解决司译院“四学”生员不满的问题,规定依汉学例,命各道每年选送蒙、倭、女真学岁贡生徒八人。并令外方[18]选送蒙学生徒五人,倭、女真学生徒各六人。

以上所述可概括为两点:一是,世宗时期对司译院各级官员及学生教学活动要求严格,并向生徒提供供馈。到成宗时期,因供馈不继,致使汉、蒙、倭、女真各学学员人数减少。因此,政府采取了对生徒亲属免役,提供奉足等措施,鼓励司译院“四学”生徒,并增加了岁贡的人数。其二是,由于朝鲜成为明藩属国,汉语成为正统。其重要性远非蒙古、日本、女真语所能及,而且,蒙、倭、女真学生徒,是从地方选送,食宿不便。“四学”中蒙、倭、女真学与“汉学”三科之间差距甚大。蒙、倭、女真各学,所习者日减。出现这种差别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朝鲜历代王朝所建学校一直使用汉文字。

朝鲜司译院“四学”对培养的翻译人员,有不同的要求,似乎对汉、蒙、倭、女真学生徒,是否能够进行翻译非常重视。对汉、蒙学生徒,根据不同程度,分为不同的档次。能够进行翻译,会写文字,又通语言者为最高级。以“汉学”为例,从其所规定科目看,既通汉语,又通吏文者,为第一科;汉语程度稍逊或略通,一半及不懂吏文者分别为第二、第三科。第一科出身者,兼通汉、吏,能够从事从汉语译为吏文,也能将吏文译为汉语。例如,中宗二十三年,令译官李和宗翻译建州卫所通文书,并将朝鲜方面复信译为“吏文”。[19]由此可见,朝鲜司译院培养从事双向翻译的人才。兼通汉语和吏文者,比反通汉语者待遇要优厚。“蒙学”也是如此。

“蒙学”及“帖儿月真”

对朝鲜司译院“四学”之“蒙学”及其蒙古语教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自高丽忠烈王时代司译院始设,到朝鲜时期司译院的发展演变,及其蒙古语教学逐渐衰落的过程。

明洪武二十五年,明在辽东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由此,朝鲜半岛与北元的关系基本被切断。但朝鲜司译院“蒙学”的教学活动,并未因此而中断。

如上所述,朝鲜太祖时期开始,司译院对“蒙学”和蒙古语教授及生徒人数做了规定。世宗时代开始,对蒙学也采取了鼓励措施。据《李朝实录》记载,世宗四年,吏曹报告称,蒙古语不是时尚,传习者少,为对学习蒙语者给予鼓励,请求从分数高者中,选两人用在政府。此举效果似不明显。次年,礼曹报告,蒙学生徒人数依旧很少,请求从全罗、庆尚道及京中五部,选年少聪敏者,送赴司译院学习蒙语。此项请求得到了许可。

同年,礼曹报告“蒙古字学有二样,一曰伟兀真,二曰帖儿月真。在前,诏书及印书用帖儿月真,常行文字用伟兀真,不可偏废。今生徒皆习伟兀真,习帖儿月真者少。自今四孟朔蒙学,取才并试帖儿月真,通不通分数,依伟兀真例”。[20]这是说蒙古字学有两种,一称伟兀真,一称帖儿月真。过去诏书及印文用帖儿月真,日常文字用伟兀真,两者应兼通之。但世宗时代生徒几乎不习帖儿月真,只习伟兀真。故吏曹要求考试内容增加被忽视的帖儿月真,其评分标准按伟兀真执行。这段史料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以上所谓蒙古字学应创设于朝鲜王朝建立之前。二是,除了一望可知的伟兀真即畏吾儿体蒙文外,还提到了所谓帖儿月真。按上下文理解,帖儿月真应该是指八思巴字。

蒙古字学是元世祖忽必烈时为在全国普及八思巴字,而在地方设立的蒙古语文学校。创立八思巴字之前,蒙古人使用畏吾儿体蒙古字。即所谓“伟兀真”。至元六年,元世祖忽必烈令帝师八思巴,以藏文字母为基础,创蒙古新字,即八思巴字。并颁发了使用蒙古新字的规定。据《元典章》,《诏令》卷之一记载:“至元六年二月十三日,特命国师八思巴创为新字,译写一切文字。自今以后,凡有玺书、颁降,并用蒙古新字,仍以其国字[21]副之”。至元七年,元朝设“诸路蒙古字学教授”。[22]次年,又“置蒙古国子学,掌教习诸生”,[23]命百官子弟入学。再次年,“置翰林院,专掌蒙古文字”。[24]元朝在国内规定,敕令用蒙古字拟写。“至元十年春正月,敕自今并用国字[25]书宣命”[26]的记载即本于上述元典章所录诏书。

高丽元宗十四年春正月,元朝使者致高丽的诏书“其文用新制蒙古字,人皆无识者”。[27]由此可见,同年元宣差出使高丽,带去的诏书即以八思巴字书写。

元朝不但向高丽下达八思巴字诏书,也要求高丽进表以蒙古字书写。据《元典章》,《礼部》卷之四,用蒙古字条记载:“至元八年,钦奉圣旨条画,应凡奏目,并用蒙古字书写,钦此。”并令今后各处大小衙门,进表、朝贡,一切要用蒙古字书写。并规定今后不可再称为蒙古新字,改称蒙古字。因此,高丽翻译人员也需学习蒙古字。忠烈王二十一年,“元遣蒙古字教授李忙古大[28]来”。[29]

所以,上文中提到的“在前蒙古字学”不可能是指朝鲜太祖时期或世宗时期的司译院蒙学。蒙古字学,应设于高丽忠烈王时。高丽蒙古字学与高丽司译院之间的关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学习八思巴字,始于高丽忠烈王时则可以肯定。

至元八年,元朝在国内规定,“蒙古字学生徒,百官、汉儿官员,选择子弟俊秀者,入国子学。随路达鲁花赤、总管以下及运司、诸投下、官员子孙、弟侄,堪读书者,并所入学。”[30]元朝在高丽于至元七年,始设达鲁花赤。可以想象,在高丽的达鲁花赤子孙,亦要学习蒙古字。况且,至元八年元国内颁行蒙古字时,忠烈王,即以高丽世子的身份在大都。次年,忠烈王回高丽之后,依蒙古俗剃头、着蒙古服饰。忠烈王与元世祖忽必烈关系极为密切,为元朝的驸马国王。他很可能服从世祖忽必烈普及八思巴字的诏令,培养蒙古字学翻译人员。忠烈王继承高丽王位之后,第二年即设司译院,掌管翻译之事。

伟兀真即伟兀字。朝鲜司译院太祖二年所定科目中提到的伟兀字,与《元典章》中记载的伟兀字同。《元史》记载为畏吾字。与伟兀字对应的蒙古语为“oigorusug”的第一部分;伟兀真字则当为“oigorjinusug”。同样,帖儿月真应是蒙古语“durbeljinusug”的汉字音译。《蒙古语大辞典》解释“durbeljinusug”为元世祖忽必烈命国师八思巴创造的新字。六十年前日本学者小仓进平已提出“帖儿月真”应指“八思巴文或八思巴文之后所创蒙古文”。[31]韩儒林先生认为“契丹、西夏、女真国书,皆模拟汉字而成。八思巴为忽必烈创制新字时,似颇受三种国书影响,故亦力求方整”。[32]八思巴字在字形上来讲,属于方形文字。这一名称也许是与畏吾儿体蒙古字相比较而言的。

蒙古语“durbeijin”可分为“dur/bel/jin”三个音节。“usug”直接译为字。“帖儿”应为蒙古语音节“dur”的汉字音译。中世蒙古语“d”、“t”在字形上相同,即与现代蒙古语中“t”的字形相同。韩国语中常“d”、“t”不分。因此,将“dur”转写为“tur”是可能的。“月”为“bel”的汉字转写。汉字“月”在韩国语中的发音为“uol”。在蒙古语口语中“bel”受元音和谐律影响,元音“e”受上一个圆唇元音“u”的影响,也读为圆唇元音,成为“bol”。口语中,“bol”和“uol”的读音又比较相似。故“月”为蒙古语音节“bel”的汉字转写。韩国语中,汉字“真”的读音为“jin”。另外,世宗五年的礼曹报告中提到,“在前,诏书及印书用帖儿月真”,这与元朝世祖忽必烈时期,关于宣书和玺书、贡表,要用蒙古字书写的规定是相符合的。因此可以断定“帖儿月真”为“durbeljin”的汉字音译。世宗时期,司译院重新规定研习的“帖儿月真”肯定是八思巴字。

关于朝鲜“谚文”的来源问题,史学界有几种不同观点。主要有藏文来源说、梵文来源说、蒙文来源说,还有,日本学者白鸟库吉认为“谚文”“应该是来源于八思巴文”。[33]笔者同意白鸟库吉的看法,世宗二十八年九月,一批朝鲜学者创造的“训民正音”文字,当与世宗时在司译院蒙学习学的八思巴字有关。将八思巴字的字母拆分开来看,“训民正音”文字有些字母的创造,明显受其影响。另外,“训民正音”文字,元音之前,必须要加“字头符”,也与八思巴字同,只是所加符号不同而已。“训民正音”文字所加为一个圆圈,八思巴字则加一横。而且,其字母的粘着组合,收声母[34]及其语法中的表现格的形式,以及动词的变化等,也都与蒙古语相似。由此可以看出,世宗时期司译院“蒙学”应教习过八思巴字,世宗五年礼曹报告中所提“帖儿月真”应为八思巴字。

世宗二十四年,北元谴使赍脱脱不花敕书,到朝鲜咸吉道阿赤郎地面,朝鲜通事展阅敕书只是“默识,阳言俺本不识蒙古字样”[35]并将敕书封还给蒙古使臣。此后朝鲜将事情的经过向明朝汇报。这一史料证明,世宗时期,其政府内有识读蒙古字者。

成宗二十三年正月,右承旨权景禧报告称“谕都骨兀狄哈之书已用蒙古、女真语翻译,何以处之”。[36]中宗十三年,蒙古学翻译蒙古书,呈兵部[37]。上述资料提及的这些识读蒙古语者,及蒙古语翻译人员,均应是司译院蒙学培养出来的。

结语

一、高丽忠烈王时司译院始置,蒙古字学所教习文字有两种,即伟兀真和帖儿月真。

二、朝鲜司译院“蒙学”,以《蒙语老乞大》为教科书。

三、朝鲜世宗时司译院“蒙学”习学帖儿月真文字,即八思巴字。世宗时创“训民正音”文字,与司译院“蒙学”习八思巴字的关系问题,值得重视。

四、至中宗时期,司译院蒙学进入衰退阶段,很少有生徒学习蒙语了。

[1]《李朝实录》,日本,东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昭和三十一年版,《太祖实录一》卷4。

郑光《从试卷看朝鲜王朝的译科制度——以满语、蒙古语、汉语考试答案用纸为中心》,2001年2月22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翻译与文化史”研究会论文。

郑光《译学书研究的诸问题——以朝鲜司译院倭学书为中心》,《朝鲜学报》百七十辑,1999年,第30页。

小仓进平增订《朝鲜语学史》。

小仓进平《朝鲜的契丹及女真语学》,《历史地理》第二十九卷,第五号,第564页。

《高丽史》,日本,东京国书刊行会,明治四十一年版,卷76,《百官一》。第二册,第563页。

《高丽史》卷77,《百官二》。第二册,第572页。

这里只提到8个,其余2个应是乐学和译学。

《通文馆志》,卷一沿革,官制条,第7页。

[10]《李朝实录》,《太祖实录一》三年十一月条,卷6。

[11]《李朝实录》,《太宗实录》十四年十月条,卷。

[12]“吏文”,是指鲜对中国的外交文书中所用的汉文。

[13]“字样”当指八思巴字。

[14]《李朝实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