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归纳得出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2.通过红军长征过程的学习,说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3.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并能说出在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要事件。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红军长征的演示,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认识。2、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3.在小组讨论中合作学习,感悟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真切地体验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2、激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重点、难点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80多年前,有这样一支举世无双的队伍。两年时间,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用双脚纵横了两万五千里。成为“二十世纪,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它就是长征。毛泽东有一首诗是关于长征的,哪位同学知道?一起来诵读,注意读出豪迈激昂的豪情。(同学回答)对于长征,斯诺说:“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索尔兹伯里说:“它是一曲人类生存的凯歌”。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先烈的脚步,穿过历史的沧桑,回望80年前的那段苦难和辉煌。一起来学习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自学解疑情境设定:(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部纪录片《长征》。今天的历史课堂上,我们要来拍摄咱们自己班的长征纪录片。大家都是拍摄导演。纪录片拍摄,首先是收集素材。请大家根据老师给的问题,完成这几项任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长征纪录片——收集素材:根据导学案,自主完成导学案的问题。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结合具体史实说明?设计一条拍摄路线。(注意文字与地图的结合)选择“长征路”上一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为它写一段解说词。(提示:解说词包括景点名称、发生的事件、事件具体内容或者意义。)④搜集长征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或者诗歌。(2)小组互助:在收集素材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在设计拍摄路线上,有些困惑。现在请小组内合作解决,完善自己答案。(根据大家收集的素材,我把它分成四集内容呈现。)合作探究1、纪律片第一集:历尽苦难,淬火成钢(1)材料解读:根据材料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分析博古、李德的错误体现在哪里?(2)图说历史:请一位同学上前面来,把自己设计的路线展示给大家。师归纳:两年的时间,红军主力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辗转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用鲜血、生命、意志谱写了一部悲壮的历史史诗。(3)情境再现:视频《湘江战役》师:湘江战役,长征中最惨烈的一战。从出发的8万人,锐减到3万人,五万红军血染湘江。当地百姓留下了“三年不饮湘江水”的说法。这场战争的惨烈,一方面是由于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党内部分领导人的错误指挥。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2、纪录片第二集:生死攸关,力挽狂澜(1)红色旅游:如果你是当地导游,请给前来参观的人介绍一下它。(把握内容、意义时,注意“关键词”。)(2)历史追问: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师归纳: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挥下,中国工农红军英勇抗争,在艰难困苦中,奏出英雄的史诗,树起不朽的丰碑。3、纪录片第三集:英雄史诗,不朽丰碑(1)论从史出:对于长征,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结合材料,分析红军长征的意义?(2)英雄赞歌:你知道哪些感人的故事或者动人的诗歌?(3)沉痛记忆: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4)历史归因:长征胜利的原因?师:信念是胜利之源;人民是胜利之本。4、纪录片第四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1)浩气长存:长征精神的内涵?(2)精神传承:如何更好继承和发扬?师:从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长征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拓展延伸《西行漫记》《长征》思维导图达标训练《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大量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并利用巧妙引导,采用个性化提问,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学生也初步形成了小组合作探究的习惯,这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八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对红军长征的内容有一定了解,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多数同学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的完整学习,缺乏对长征精神的感受与体验。同时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优裕,一方面是娇生惯养,另一方面又学习压力大。红军长征的苦难能给他们以震撼的感觉,长征精神同时也能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效果分析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核心素养”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行动指南。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概括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不仅关注客观的历史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为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给学生构建一个生动、具体、丰富的历史课堂,尽可能去还原历史的真实,让鲜活的历史生动起来。既能让学生在其中充分徜徉知识的海洋,又能切实感受到历史强劲的生命活力和智慧光芒,在历史的思索中去感知生活,洞悉社会,体验历史之惊心动魄。在本课教学实践,我主要使用了一下几种方法:一、增加历史资料的运用,增强历史课的历史味。就我们历史教学而言,教科书只是提供了历史发展的脉络、线索和框架,而适当的史料补充,会让历史更加的饱满、立体、有血有肉。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种史料,生动地再现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还原历史的厚重。例如毛泽东诗词的使用、老红军战士的回忆录、《西行漫记》内容的引入等,都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二、合理创设情境,还原历史的精彩。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不可能重新去经历历史。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感受到“鲜活”的历史?我认为设置教学情境是还原历史真实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教学中,适当地创设历史情境,能够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下生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历史情境中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感知历史,触碰历史的生动。例如本课中让课堂组织形式设置为“拍摄长征纪录片”的情境,将课本内容整合成四集长征纪录片,使更多的学生“乐在历史中学”。三、挖掘情感因素,还原历史的情怀。情感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历史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之一。课堂上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震撼学生的都是“情”。所以,教师要善于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艺术,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具体到本课“长征精神”始终贯彻始终,是课堂的灵魂。应该深深挖掘和把握。但与自己曾设想的效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在课堂形式上显得比较单一,和孩子们的互动不是很多,替孩子们回答的较多,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没能够灵活处理,给学困生的鼓励较少。

其次,在知识和情感方面处理不够均衡,重立意而忽略了知识。

再次,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太少,教师指导还不到位,只照顾到个别小组。因此,汇报交流时,个别小组不太积极。

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巧妙的情境创设,把知识、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课堂细节,催生出学生的兴趣、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把课堂真正变成智慧灵动的讲坛、生命的圣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材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五单元主要讲述“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的历史时期。长征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而长征精神的拓展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情操。所以本课内容无论在本学习专题还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本课主要有三块内容: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红军胜利会师陕甘。这三块内容紧密联系,展现了红军从被迫长征到取得长征伟大胜利历时两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中,遵义会议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亦是难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评测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右图所示雕塑上的文字上为“长征从于都出发”,下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如果要求你给雕塑加上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你会选择()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2.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二大D.八七会议3.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叙述不准确的是()A.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B.解决了张国焘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C.确定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4.“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5.“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捕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以下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使红军打退了敌人的第五次“围剿”B.它为中共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C.它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它体现了红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6.红军长征途中,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的事件是()A.四渡赤水河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突破乌江7.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8.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对“长征精神”理解正确的是()①革命英雄主义②革命集体主义③革命乐观主义④个人自由主义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红军长征10.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①遵义会议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会宁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⑦四渡赤水A.①⑦②⑥④③⑤B.①②④⑦⑥③⑤C.①②④⑥⑦③⑤D.①⑦②④⑥③⑤二、阅读材料题阅读《七律·长征》,回答下列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1)请你说说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开始的时间。(2)诗中第5句的军事意义是什么?第6句指的是何事?长征中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军事才能的是哪一件事?说说《长征》反映了长征中的哪些事件?(3)《长征》诗中说“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分别是哪些?(4)学了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你认为长征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课后反思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核心素养”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行动指南。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概括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不仅关注客观的历史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为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给学生们构建一个生动、具体、丰富的历史课堂,让鲜活的历史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其中既能充分徜徉知识的海洋,又能切实感受到历史强劲的生命活力和智慧光芒。笔者探索并尝试提出“初中历史‘魂---构’教学模式。“魂--构”模式的提出有针对性解决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魂”是精神层面的内涵,是历史教育的本质所在。具体到历史教学中主要指史魂、课魂、人魂。“构”指结构,具体指教学策略,是魂的表现。通过对构的设计,进行有意义的学。真正做到构中有魂,魂中有构。本课教学是笔者在提出构建初中历史“魂—构”课堂模式之后的第一次尝试,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和借鉴。首先是对本课“魂”的把握。笔者在反复研读课标和教材后,认为贯彻始终的是“长征精神”。根据课堂的立意,把内容分成了四个篇章:“历尽磨难,淬火成钢”、“生死攸关、力挽狂澜”、“英雄史诗、不朽丰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根据立意,将内容适当整合。其次是对课本“构”的精心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