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中考真题化学试题(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3bf890ff400647e01d294a2e2b19c2/d23bf890ff400647e01d294a2e2b19c21.gif)
![2023年陕西省中考真题化学试题(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3bf890ff400647e01d294a2e2b19c2/d23bf890ff400647e01d294a2e2b19c22.gif)
![2023年陕西省中考真题化学试题(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3bf890ff400647e01d294a2e2b19c2/d23bf890ff400647e01d294a2e2b19c23.gif)
![2023年陕西省中考真题化学试题(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3bf890ff400647e01d294a2e2b19c2/d23bf890ff400647e01d294a2e2b19c24.gif)
![2023年陕西省中考真题化学试题(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3bf890ff400647e01d294a2e2b19c2/d23bf890ff400647e01d294a2e2b19c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2023年陕西省中考真题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以下生疏不合理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C.研制合成药物为生命键康供给保障
D.材料科学的进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供给有力支撑
【答案】B
【解析】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正确;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
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错误:C、研制合成药物为生命安康供给保障,
正确;D、材料科学的进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供给有力支撑,正确。应选B。
2.标准的试验操作是试验成功的关键。以下配制20g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标准的是
()
100mL
—|Xml.
旦
I).装瓶
A.称氯化钠B.珏水
A.AB.BC.CD.D
【答案】B
【解析】配制20gl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gxi0%=2g。A、称氯化钠固体时
将氯化钠从试剂瓶中取出时,瓶塞倒放,称量时,使用2g的祛码,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张大
小一样的干净纸片,正确;B、量取18mL水的体积应使用能一次量取最小规格的量筒,应
选用20mL量筒进展量取,错误;C、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正确;D、
装瓶时,瓶塞倒放,用玻璃棒引流,渐渐将配置好的氯化钠溶液注入试剂瓶中,正确。应选B。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以下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0
A.铁质水龙头外表镀格可防锈——转变了金属的内部构造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C.用明帆净水——明研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转变
【答案】D
【解析】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锦可防锈'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而是形成保护层'错误;B、众
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燃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火焰也就越高,错误;C'明矶可用于净
水,是因为明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错误;D、氧气能被液化心存于钢瓶
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变小,正确故选D"
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以以下图示信息的分析
不正确的选项是()
O))
①②
A.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构造示意图
B.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假设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0”
【答案】C
【解析】A、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硅元素是第14号元素,硅原子中含有14个质
子,14个电子,图①是硅原子的构造示意图,正确;B、由粒子构造图可知,该元素是第11
号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C、图②对应元素是钠元素,图④对应元素是氯元素,
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错误;D、图③是第8号元素,氧元素,假设
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0%正确。应选C。
5.分析以下化学反响,所得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0
2C+O2COC+0,^-CO2CO+O,.-2C。
22222
A.反响物一样,参与反响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碳、一氧化碳和自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响都是化合反响,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D.CTCO—CC)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反响来实现
【答案】D
【解析】A、由第1个化学方程式和第2个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响物一样,参与反响的物质
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正确;B、由第2个化学方程式和第3个化学方程式可知,碳、
一氧化碳都能燃烧,和自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正确;C、上述反响都符合“多变一”的特
征,属于化合反响,且生成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正确;D、
C、CO具有复原性,可以通过与金属氧化物反响,生成CO,错娱。应选D。
6.以下试验中,能到达相应试验目的的是0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
A
化氢和水蒸气气瓶,收集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
B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漉
的固体混合物
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铁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C制备氢氧化亚铁
至过量,过滤
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
A.AB.BC.CD.D
【答案】A
【解析】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响,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
钠溶液,且不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响,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
气,正确;B、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参与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可得到碳酸钙,但氯
化钙还溶解在水中,还应进展蒸发结晶,错误;C、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响生成氢
氧化铁和硫酸钾,无法得到氢氧化亚铁,错误;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应留意把握变量,还应
将铁钉全部浸没于盛有水的试管中和将铁钉放在盛有枯燥空气的试管中进展观看,错误。
应选A。
7.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响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由线如以下图。以下说法正
确的选项是()
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A.该试验是将氧化铜渐渐参与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养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一样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m点时稀盐酸过量。A、该试
验是将稀盐酸渐渐参与氧化铜中,错误;B、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m点时
稀盐酸过量,即n点之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养量相
等,错误;C、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m点时,溶液
中溶质是氯化铜和盐酸,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都是氯化铜,成分
一样,正确;D、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m点时稀盐酸过量,该试验是将
稀盐酸渐渐参与氧化铜中,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错误。故选C。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
8.橄榄讪养分丰富、滋润度高,在餐饮、美容及制皂领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
(1)橄榄油中富含的主要养分素是。
(2)工厂可用活性炭对初榨橄榄油进展脱色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3)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在洗涤油污的过程中起作用。
【答案】(1).油脂(2).吸附;(3).乳化
【解析】(1)依据橄榄油中富含油脂解答;(2)依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3)依据肥皂具有
乳化作用解答。(1)橄榄油中富含的主要养分素是油脂;(2)工厂可用活性炭对初榨橄榄油进
展脱色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在洗涤油污的过程中起
乳化作用。
9.合理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以以下图是生产尿素的微观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
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一公原子Q-软原子
噢卷二定条,
*«0e1||©一氨原子0T原子
ABCD
(D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D物质的化学式是
⑵以下与尿素不属于同类肥料的是O
ANHHCO
43B.NHQC.K2SO4
【答案】(1).-3;H2o;(2).C
【解析】(1)依据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解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2)
依据尿素中含有氮元素解答。(1)由示意图可知,A物质是氨气(化学式为NH),氨气中氢
元素显+1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1x3)]=-3;反响前后C、H、0、N的原子个数
分别为1、6、2、2,1、4、1、2,反响前后相差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D物质的化
学式为H2。;(2)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正确;B、NH4C1中含有氮元素,正确;C、
JSC),中不含氮元素,错误。应选C。
10.下表是KNC>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答复以下问题。
湿度不304050607。80_90
溶解度/g45.863.985.5no138169202
⑴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填一种)。
⑵30℃时KNC>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只列出表达式)。
(3)90℃时,将确定质量的KN。?溶液按图示进展操作:
赫W至50七
旺注至sot
共析出”gKNO,
90X:KNOJS3析出lOgKNO,共析出D69gKNO»
90℃时的KN。?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n的数值为
45.8g
【答案】(1).温度(溶质种类或溶质性质或溶剂性质);(2).145.8g|100%;
(3).不饱和;93.5
【解析】(1)依据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解答;(2)依据30℃时KNC)3的溶解度解答;(3)
依据由80℃降温到60℃析出晶体的质量分析解答。(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温度
(溶质种类或溶质性质或溶剂性质);(2)由表中数据可知,30℃时KNO,的溶解度是45.8g,
故30℃时KNO,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100%;(3)由80℃降温到60c析
出晶体的质量为69g-10g=59g,结合表中数据可知,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应为100goill90℃
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降温到80℃析出10g晶体可知,90℃时溶解的KNC>3的质量为169g+lQg=179g,此时KNO3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由表中数据可知,50℃时,KNO,的溶解度85.5g。降温到50℃时,共
析出晶体的质量为179g-85.5g=93.5g,故n值为93.5。
11.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进展关系格外亲热。
⑴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由于铝合金具有______、质量轻、耐腐蚀等
特性。
⑵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取样,在空气中加热②取样,参与硝酸银溶液③取样,参与硫酸锌溶液
其中不合理的是(填序号)。某同学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他所依据的反响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硬度大或强度大;(2).③;Zn+HSO==ZnSO+H?
2442
【解析】(1)依据合金具有硬度大或强度大的优点解答;(2)依据金属的活动性分析解答;依
据锌与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解答。(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
由于铝合金具有硬度大或强度大、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2)①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响,
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响,生成黑色氧化铜,可以鉴别,正确;②金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
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响,铜、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金属外
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可以鉴别,正确;③金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响;
铜、锌也不与硫酸锌溶液反响,无法鉴别,错误。应选③;某同学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
他所依据的反响原理是锌与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Zn+HSO
==Zn§0力HT。42
12.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
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展了如下探究。
⑴甲同学通过观看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依据物质的性质得出该结论
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
⑵他们设计并进展了如下试验。(Ag2SO4微溶于水)
向广苣色沉淀
色足量水L白色沉淀
迎过廿过艮溶液和种硝酸
末L注液A近[滤液B”溶液.白色沉淀
①写诞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②通过以上试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
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③参与过量Ba(NC)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o
【答案】⑴.物理;(2).2NaOH+CuSO==Cu(OH)1+NaSO;NaNO或硝酸钠;
42243
排解SC^-的干扰(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1)依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属于物理性质解答;(2)①依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
反响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解答:②依据框图中发生的反响和现象分析解答;③依据Ba2+与
SO2一不能共存分析解答。(1)甲同学通过观看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依据物质
的物理性质得出该结论的;(2)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响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Cu(OH)l+NaSO;②由白色粉末加足量水,过滤得
4224
到蓝色沉淀滤液A可知,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向滤液A中加过量Ba(NO3%溶
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B可知,将硫酸根离子反响完;再向滤液B中加AgNO3溶
液得到白色沉淀可知,原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钾。故通过以上试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
否含有NaNO(或硝酸钠):③参与过量Ba(NO)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排解SO2一的干扰。
3324
三、试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2分)
13.试验是学习和争论化学的重要方法。答复以下问题。
⑴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
⑵假设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较纯洁的氧气,可从图二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填字母),写动身
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3)假设要回收反响后溶液中剩余的固体,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答案】(1).使氧气充分反响;(2).BD;2为巴MnCh2HQ+OJ(3).漏斗。
【解析】(1)依据使氧气充分反响解答;(2)依据锥形瓶盛装反响物的量较多,排水法收集的
气体较纯洁解答;依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镐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解答;(3)依据
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解答。(1)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
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响;(2)锥形瓶盛装反响物的量较多,排水法收集
的气体较纯洁,故假设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较纯洁的氧气,可从图二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D:
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镐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Hqi32%。+。/;⑶假设要回收反响后溶液中剩余的固体,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
杯、玻璃棒和漏斗。
1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c°A公款呸黑愣
ABc
【试验步骤】
I.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
n.翻开K)观看到C中局部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顿。
in.翻开K,观看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看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C中
2
溶液变为无色。
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开放如下探究。
探究环节甲组的探究乙组的探究
[提出问题]A中使酚酸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
猜想一:Na2cCh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配变质了
[做出猜想]
猜想二:Na2cO3和NaOH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
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
加过量BaCb溶液,若观察到_____,证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
[实验验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
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
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度,若pH_7,证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沟通】(1)甲、乙两组同学的试验证明白NaOH能与稀盐酸、CO发生反响;A中溶
2
液里确定还存在NaCl。写出NaOH与CO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
(2)[试验步骤]中的现象(填“能'减"不能”)证明NaOH与CO,发生了反响。
【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响,可通过检验有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___的方法来
证明反响发生了。
中考真题化学试卷
【答案】(1).(甲组)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2).向溶液中引入0H,对NaOH
的检验产生干扰。(3).W(或〈或=)(4).2NaOH+CC)2==Na2co丁也。(5).不能;
(6).某种反响物消逝(或削减)
【解析】[试验验证](甲组)依据Na2cO3与Bad2溶液会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酸碱
性不变解答;依据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解答;(乙组)依据溶液显
酸性或中性,pH<7解答;【反思沟通】(1)依据NaOH与CO2反响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2)
依据是否能够判定有物质碳酸钠生成解答。【拓展迁移】依据通过检验有物质生成或检验某种
反响物消逝(或削减)的方法来证明反响是否发生解答。[试验验证](甲组)小鹏
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假设观看到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
红色,证明猜测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测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
案不合理,理由是向溶液中引入0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乙组)(2)用pH试纸测
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假设pH<(或<或=)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2《将关爱传递》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三环一体式导学助听课评课记录《第六章 北方地区》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5《二次函数的应用》听评课记录1
-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 听课评课记录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 做负责人的人 》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上册口算练习题
- 八年级下学期工作总结
- 五年级上册数学口算500题
-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中位数和众数》听评课记录1
- 合作社管理分红协议书范本
- 《港口管理》课件综述
-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投稿模板
- VDA6.3 基本知识培训教材
- 萜类天然药物化学
- 妇产科学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优秀课件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课件
- 上课用03工程中的价值利益与公正课件
- 《灭火器维修》GA95-2015(全文)
- 皮肤科疑难病例讨论课件
- 通信系统防雷与接地下篇的知识
- Q∕GDW 12118.2-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2部分:算法模型共享应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