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_第1页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_第2页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_第3页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原文翻译解释与鉴赏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词史上,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词横放杰出,清旷雄奇,"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跋东坡七夕词后》)。然而这样的作品不多,就数量而言,大都比较婉约。所以南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这两种风格似乎都融合在这首词中,它清婉雅丽,深笃超迈,具有一种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此词上阕写暮春景色与伤春情绪,然却作旷达之语。这在一般的婉约词或豪放词中是看不到的。夫伤春与旷达,本是互不相关,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感情,然而词人却通过一系列艺术形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它们统一起来。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是对立的统一。残红褪尽,青杏初生,反映了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它给予人的艺术感染却有几分悲凉。二、三两句则把视线离开枝头,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自然随之轩敞。晏殊《破阵子》云:"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此处"燕子飞时'一语,正点明了节序是在春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与起句所写的景色恰相符合。燕子在村头盘旋飞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春意,增添了动态美。于是起句投下的悲凉阴影,似乎被冲淡了一些。"绿水人家',写环境的优美。这句中的"绕'一作"晓',明人俞仲茅《爰园词话》说:"余谓绕字虽平,然是实境;晓字无皈着。试通咏全章便见。'沈际飞也说:"合用绕字,若晓字,少着落。'但《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词语》却以为"晓'字好,与"绕'字相比,有"霄壤'之别。其实就词意而言,"晓'字虽虚,仅能点明时间;"绕'字虽实,却描绘了具体的形象,令人产生优美的联想;而村上人家,绿水环抱,也于中可见。所以这个字万万改它不得。

"枝上'二句先一跌,后一扬,在跌宕腾挪之中,表现了深挚的感情,旷达的襟抱。"枝上柳绵吹又少',与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本应同属一组,但如果接连描写,不用"燕子'二句穿插,则词中的音调和感情将一直在低旋律上进行。现在把它分开来,便可以在伤感的调子中注入疏朗的气氛。絮飞花落,最易撩人愁绪。这里不是说枝上柳絮被吹得满天飞扬,也不是说柳絮已被吹尽,而是说越吹越少。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见于言外。因此清人王士禛评曰:"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可见这是道地的婉约风格。相传苏轼谪居惠州(今属广东省),一年深秋,命侍儿朝云歌此词。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东坡问其故,回答说:"奴所不能歌者,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东坡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词林纪事》引《林下偶谈》)这则故事,再一次证明了这两句写得多么深婉感人。

下阕写人,"尤为奇情四溢'(《蓼园词选》评)。如果说上阕是在写景中寄托伤春之感,那么下阕则是通过人的关系、人的行动,表现对爱情以至整个人生的看法。"墙里秋千',自然是指上面所说的那个"绿水人家'。由于绿水之内,环以高墙,所以墙外行人只能看到露出的秋千。不难想象,此刻发出笑声的佳人是在荡着秋千。在艺术描写上有一个藏和露的关系。如果把墙里女子荡秋千的欢乐场面写得袒露无遗,势必索然寡味。现在词人只露出墙头的秋千架,露出佳人的笑声,而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与读者一起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可以说,一堵围墙,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姑娘们的笑声,挡不住行人的感情。词人(还有读者)想象的翅膀,更可以飞越围墙,创造出一个瑰丽的诗的境界。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自"花间'以来,写女性的小词,或写其体态妖娆、服饰华丽,或写其相悦相思、离愁别恨;然而"类不出乎绮怨'。东坡此词同样是写女性,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轻,在词史上是难能可贵的。从结构来看,下阕从第一句到第四句,词意流走,一气呵成,直到结尾,才作一停顿。诚如平时所说的"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其具体方法则是用的"顶真格',即过片第二句的句首"墙外',紧接第一句句末的"墙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紧接前一句句末的"笑',这样就像火车之有挂钩一般,车头一动,后面的各节车厢便滚滚向前,不可遏止。

这首词中充满了矛盾:一是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二是情与情的矛盾,三是情与理的矛盾。而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极为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则又表现得颇为乐观。这就反映出情与情的矛盾。"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词人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一致的,可是在现实中,词人却屡遭迁谪,此语仅足自慰而已。这种状况在胸怀旷达的词人来说能够泰然处之,而侍儿朝云则不能忍受,所以她唱到这里就情不自禁地掉下泪来。下结"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欢笑,行人多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