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1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2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3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4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言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在十月革命的炮声中轰轰烈烈地登上历史舞台,在二十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昂首挺胸地走了70多年。倾刻间却土崩瓦解,不仅社会制度从社会主义迅速向资本主义演变,苏联也随着许多加盟共和国的另立门户而成明日黄花。十月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个别人的策略、计谋的结果?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不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本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和十月革命的主要史实。了解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和作用。2、理解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3、探究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重难点:1、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2、难点:巩固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俄国十月革命周年

纪念活动

对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11月7日是个特殊的日子。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时间过去了96年,虽然苏联早已成历史,十月革命节也不再是法定节,但在很多俄罗斯人心中,11月7日依然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日子”第一篇章:绝望的年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材料一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虽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2.1%。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俄国最弱。623451美35.8%德15.7%英14%法6.4%俄5.3%其他与其他列强相比,20世纪初的俄国实力如何?1861年“解放”后农民的生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绘于19世纪后半期的俄国)根据俄罗斯最新统计资料,1907年各种形式的农民反抗达179次,1914年发生1046次。材料二1917年前生存状况原因策略农民1917年前生存状况原因策略农民居住条件差、工作艰辛、生活贫困、起义多、充满无助与绝望沙皇腐朽统治、残酷剥削革命推翻沙皇农民与沙皇专制政府矛盾尖锐或者继续忍受现状在工业领域,工人每天工作12—14小时,有些企业甚至达到l6—18小时。工资很少,一个月仅有6—19卢布,完全不够养家糊口。工人被剥夺了参加自己组织的权利,如果罢工将被关押2—8个月。材料三

1910年经济罢工有214次,政治罢工8次,l914年经济罢工迅速上升到1370次,政治罢工达1034次,参加者近10万之众。1917年前生存状况原因策略工人1917年前生存状况原因策略工人工作时间很长、被残酷剥削、工资极少、家庭贫穷、罢工权利被剥夺,积极罢工沙皇腐朽统治、资产阶级剥削工人与沙皇专制政府矛盾尖锐革命推翻沙皇或者继续忍受现状探究一通过上述了解,假设你代表俄国的资本家/工人/农民,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对俄国社会将来的发展有什么要求。资本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健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工人:摆脱剥削和压迫,享受民主权利。农民:要求废除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和自由。焦点:沙皇专制制度一战爆发后,贪婪的沙皇政府马上卷入战争,很快暴露了其经济落后的本来面目。1914年8月时,俄国已缺少3O万支步枪,1916年,仍有20万士兵没有武器。由于俄国在战争中不断失利,到1917年,俄约150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战争使得沙俄经济更加陷入困境。1916年,因大量劳动力投入战争,全国播种面积较之1909年下降85%,马匹减少500万匹,粮食价格上涨50%,食品供应非常紧张。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材料四

材料五: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并且他们注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请回答:根据材料概括俄国革命具备哪些主观条件?②组织基础: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③群众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一战激化矛盾(直接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环节(根本原因)俄国国内矛盾尖锐●俄国需要一场革命吗?十月革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1、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环节2、俄国国内矛盾尖锐3、一战激化了矛盾⒋政党成熟,贫农支持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归结一下第一篇章:绝望的年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二篇章:探索的岁月“二月革命”及两个政权并存列宁的《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十月革命胜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伟大的开端十月革命历史进程其他起义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夺胜利。第一篇章:绝望的年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二篇章:探索的岁月第三篇章:十月的日子

(满足人民三大要求)

———掌握政权(最核心)⑴颁布《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全部政权归苏维埃)⑵选举成立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实现人民民主)颁布《土地法令》(消灭剥削:封建→国有)———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政治:经济:外交:有行政、司法、立法权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结果1、苏维埃政权保证把地主、皇族和寺院的土地无偿地交给农民委员会处理;将使军队彻底民主化,以维护士兵的权利;将建立工人监督生产的制度;……将关心城市的粮食和农村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告工人、士兵、农民书》2、俄国工农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最坚决的方法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和平法令》※以上材料中,苏维埃政府将明显改善哪些人的生活状况?※比较沙皇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三个政权,谈谈你对十月革命的感悟。第一篇章:绝望的年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二篇章:探索的岁月第三篇章:十月的日子第四篇章:感悟的时刻苏俄的成就举世皆知:它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三百年来一统天下的巨大危机;它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西方用两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把一个愚昧、落后、腐朽的三流国家改造成了一个超级大国;它在抵抗并粉碎纳粹德国的世界性大战中居功厥伟;它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感悟之一:十月革命是革命也是救赎人民大众以列宁为首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救赎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或英国人,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光荣”。“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国际的事业”(1893年)俄国在“传统和制度,性质和状态”上属于“东方普遍奴隶制”,完全缺乏《共产党宣言》中建立在大机器工业生产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结构。结合十月革命相关知识,指出十月革命与马、恩预言的不同之处?一国胜利理论多国胜利理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国家多国同时发生多国胜利理论一国胜利理论创新感悟之二:十月革命是革命也是创新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鼓舞中国进行民族解放运动,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感悟之一:十月革命是革命也是救赎感悟之二:十月革命是革命也是创新感悟之三:十月革命是革命也是指引、是鼓舞……第一篇章:绝望的年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二篇章:探索的岁月第三篇章:十月的日子第四篇章:感悟的时刻

历史不是记忆的负担,它蕴含着可以照亮未来行程的智慧之光.单元小结

社会主义的两次转变1、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诞生2、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为现实: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3、十月革命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旧式农民起义

D.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4、下列有关俄国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二月革命的爆发②《四月提纲》的发表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成立④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被占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BC1.(2013·江苏单科·19)列

宁在

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

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

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

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

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

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2012·江苏历史·16)《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3.(2012·海南卷历史·20)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

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CBB4.(2012·上海历史·21)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

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A.宣布推翻资产

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5.(2012·全国大纲文综历史·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

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6.(2009·福建文综·21)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AD1.(2008·广东文基·34)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3.(2008·北京文综·2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