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近年来全球地震多发,依据资料回答4—7题。4、地震的发生与岩石的挤压变形有关,下列能够演示这一过程的实验是
A.AB.BC.CD.D5、造成图中地震的主要原因A.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C.火山喷发D.人类活动6.地震属于A.生物灾害B.海洋灾害C.气象灾害D.地质灾害7、下面四个与地震相关的短信中,可信的是
A.海地地震引发了海啸,北京地区的居民要马上撤离
B.有人预测2015年5月1日上午8点天津要发生6.5级地震
C.晟近蚂蚁频繁搬家,肯定要地震了
D.如果发生地震,在室内要尽量关闭电源、煤气,躲在床边或桌边参考答案:BBDD2.波德平原波状起伏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冲积、切割作用的结果
B、人类长期垦殖、耕作的结果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冰川作用的结果参考答案:D3.下图是一幅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形成这一景观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2.下列因素有利于加快该地貌形成的是A.上游植树种草
B.中游修建水库C.流域过度开垦
D.河流污染加剧参考答案:1.D
2.C河口三角洲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作用,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等地貌。流域过度开垦,会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口泥沙沉积增多,有利于加快该地貌形成。【1题详解】图示为河口三角洲地貌,形成这一景观的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作用,D对。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等地貌,A错。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沙丘等地貌,B错。流水侵蚀作用形成V形谷地貌,C错。【2题详解】选项中因素有利于加快该地貌形成的是流域过度开垦,会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口泥沙沉积增多,C对。上游植树种草,水土流失减少,中游修建水库,下游河流泥沙含量减少,都会使河口三角洲形成减慢,A、B错。河流污染加剧不影响三角洲形成,D错。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据此回答下题。4.关于世界各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
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参考答案: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故A项错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故B项错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故C项错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故D项正确。【点睛】世界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亚洲与大洋洲:帝汶海、阿弗拉海欧洲与北美洲:丹麦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5.图7为某区域局部图,读图完成15—16题15.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与甲城的气候相符的是16.该气候类型影响下的植被景观为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荒漠草原
D.常绿硬叶林参考答案:15-16AD6.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据此回答8~9题。8.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9.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参考答案:B
C7.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阴影地区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7月盛行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3.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A.气流垂直运动不同
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C.形成原因相同
D.气候特征相同24.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A.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B.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C.丁地盛行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有关D.在丙地盛行风作用下,形成赤道逆流参考答案:23.A
24.A试题分析:23.甲地为赤道低气压带,由于受热常年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常年形成下沉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只有A项正确。8.在电视屏幕上,我们经常看到沙尘、台风、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这些信息的获得主要得益于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获取地面事物的信息可通过遥感技术。9.廉租房是指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读图1和图2完成综合地价、交通等因素,此城市廉租房的位置,首先选建在图1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B10.下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低到最高的五个等级。读图回答14~15题14.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图中的A.a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15.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最灵活、最高效的分别:A.水路、铁路
B.公路、航空
C.航空、管道
D.铁路、公路参考答案:A
B11.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四季变化
B.板块运动
C.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D.昼夜交替参考答案:D12.某市将该市河道,山坡及松散土石分布状况的相关信息数字化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分析得出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6.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A.甲、庚
B.丙、庚
C.乙、丁
D.戊、辛57.上图的4幅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是A.a
B.b
C.c
D.d参考答案:56.D
57.A【5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地形险峻、地势落差大的地区,因为暴雨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发生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河道、陡坡、土石分布,图中满足三点的为戊、辛,所以该题选D。【57题详解】认真读表,特别注意表2河流分布、表3坡度分布,正确理解表格中0、1的含义。结合生活常识:水向低处流进行判断。该河流大致流向由西南流向东北,具体如下图中红线所示。故选项A正确。【点睛】这是一道典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自然灾害防治的题目,通过图层判读及运用泥石流成因原理不难判出答案,要求思维非常清晰,有严密的逻辑性。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13.日出前或日落后的绚烂天色被称为“曙暮光”。天文曙暮光是当太阳中心的高度在地平线下12°-18°之间,由高层大气散射进入低层大气的阳光(如图所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段,某摄影师于10月20日在重庆拍摄曙暮光美景。据此回答以下各题。3.“鸡鸣紫陌曙光寒”描述的是太阳高度角大约在地平线下12°—18°之间的天文曙暮光,该摄影师若想拍到诗文描述时刻的曙暮光,镜头方向最可能为A.东北
B.东南
C.
西北
D.西南4.太阳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天际的亮色刚好完全退去(所谓“天黑了”)或天际的亮色刚好开始(所谓“天亮了”)。那么,重庆在该日的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长最可能为(注:重庆该日的日落地方时为18:19)A.8小时58分
B.9小时30分
C.11小时02分
D.12小时参考答案:3.B
4.A3.“鸡鸣紫陌曙光寒”是日出前的曙暮光,摄影师的镜头方向是日出方位,10月20日重庆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向,所以镜头方向最可能为东南,B正确。4.重庆该日日落时间18:19,到夜晚真正到来地球再转18°需要72分钟,即重庆该日真正天黑的时间是19:31;由日落时间可以推算日出时间是5:41,白昼真正到来比日出时间早72分钟,即真正天亮的时间是4:29,;故重庆该日真正白天15小时2分钟,则真正夜长是8小时58分。【点睛】重庆昼短夜长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除两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4分钟,太阳方位角转过1°需要4分钟。14.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就是具体表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上述谚语最适用的省区及对应的农作物是A.黑、吉——玉米 B.赣、湘——水稻C.豫、冀——小麦 D.新、青——棉花8.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①冬雪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②冬雪可减少土壤热量散失,阻挡寒气侵入,对土壤起到保温作用③积雪融化,利于土壤保墒④冬雪融化,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7.C
8.B【7题详解】“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谚语反映了该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中暖温带地区,据此结合选项选C。【8题详解】冬雪覆盖地面时是隆冬季节,此时害虫尚未活,A错;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类似棉被的保温作用;初春积雪融化,有利于土壤保墒;覆盖的冬雪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也不能提高土壤肥力,据此分析选B。15.眭丽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拍照时间为20时15分(北京时间)。据此完成5-6题。5.眭丽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
A.傍晚
B.正午
C.下午
D.凌晨6.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
C.流水搬运
D.流水沉积(堆积)参考答案:C
B16.寒冷地区城市排水管道的铺设受季节性冻土影响。下图示意内蒙古海拉尔市季节性冻土层(0℃为冻层边界)温度随时间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海拉尔市季节性冻土层厚度最大的时间在(
)A.1月末 B.4月中C.6月初 D.8月中19.地下3米内,土层越深(
)A.冬、夏季温度变化越快B.冬、夏季温度变化越慢C.冬季降温越快,夏季升温越慢D.冬季降温越慢,夏季升温越快20.为防止该地排水管内水流冻结,可以(
)A.减少排水水量 B.减小水管埋深C.提高管线坡度 D.调整排水时间参考答案:18.B
19.B
20.C【18题详解】季节性冻土,是指冬季冻结、春季融化的土壤或疏松岩石层。自地表面至冻结层底面的厚度称冻结深度。0℃为冻层边界,也就是0℃等温线是土壤冰冻线,该线以下温度是大于零摄氏度的,该线以上出现低于零摄氏度的地温——即冻土。因此在4月中旬,0℃的冻层边界,是季节性冻土最后的时间,仍为地表面至冻结层底面,对照题中图片得知这个时候的厚度最厚。故正确答案选择B。【19题详解】从图中得知,地下3米内,土层越深,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温度变化的等值线变化越疏松。所以可以判断出冬、夏季温度变化越慢的分布规律。故正确答案选择B。【20题详解】排水管内水流在外界温度0度以下,容易冻结。减少排水水量,会导致排水压力变小、流速变缓,更易冻结,A错;减小水管埋深,受到外界地表气候影响的力度就更大,温度低更容易冻结,B错;坡度的变化直接会带来水流流速的变化,提高管线坡度,会增加水流流速,可以有效防止水流在管内冻结,C正确;内蒙古海拉尔市属于寒冷地区,冬季全天气温在零度以下、土壤中全天存在季节性冻土,调整排水时间,达不到防冻结效果。D错。故正确答案选择C。17.在“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座椅的边上,放置着两个白色的包,这就是在飞船紧急情况着陆时保护宇航员生命安全的救生包,其中包括GPS定位仪等。救生包中GPS定位仪的作用是让宇航员(
)A.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B.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气候C.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季节
D.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天气参考答案:A18.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参考答案:B19.读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6.一般情况下,气温最高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17.图中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18.①、②、③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
B.获得的地面辐射不同C.水汽杂质含量不同
D.二氧化碳含量不同参考答案:16.D
17.C
18.B16.一般情况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③④两地的气温高于①②,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气压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读图近地面③低等压线向上弯曲,④低等压线向下弯曲,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可知,③地为高压,④地为低压,因此判断③地气温低比④地低,因此气温最高的是④地,故答案选D项。17.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③④两地的气压高于①②,近地面③低等压线向上弯曲,④低等压线向下弯曲,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可知,③地为高压,④地为低压,因此判断图中四地,气压最高的是③地,故答案选C项。18.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近地面接受到的地面辐射多,温度高,越向上接受到的地面辐射较少,温度越低,从而导致近地面和高空气温产生温差,故答案选B。点睛:等压面图的判读气压是指从观测高度以上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重量。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在等压面图中,可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判读:1、根据等压面的分布(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2)若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线重合且与地面平等(如图A)。(3)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如图B)。(4)同一地区,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2、根据等压面的凹凸(1)判断近地面气温及热力环流等压面向高凸——高压区——近地面气温低等压面向低凹一一低压区——近地面气温高(2)判断陆地与海洋,城市与郊区冬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海洋;夏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陆地。城市,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郊区,近地面等压面上凸(高空下凹)。20.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24.有关图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温线①的数值小于②B.图示季节为南半球冬季C.如果是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等温线弯曲,则图示区域为海洋D.如果图示区域为陆地,则等温线弯曲处可能是谷地25.图甲所示日期,图乙中处于多雨季节的是A.M、Q地
B.P、Q地
C.M、N地
D.只有Q地参考答案:24.D
25.B24.由图甲纬度变化规律,推出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纬度越高,温度越低,等温线①的数值大于②,A错;由副热带高气压位于南纬30°~40°之间可知,此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移动到最南,推出图示季节为南半球夏季,B错;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可知该区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高,如果是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等温线弯曲,由于陆地增温快,则图示区域为陆地,C错;谷底海拔低气温高,D正确。25.乙图中,M地处地中海气候区,N、P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Q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图甲所示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热带草原气候处于湿季,降水丰富,B正确;此时地中海气候区炎热干燥,M少雨,A、C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也处于多雨期,但P、Q也处于多雨期,D错;故选B。21.随着中国和俄罗斯合作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俄罗斯远东地区旅游。结合俄罗斯某半岛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2.在图中半岛游览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①林海雪原②火山温泉③峰林溶洞④大漠孤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食”是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下列食品不是使用俄罗斯特产制作的是A.芒果米饭 B.黑鱼子酱 C.黑面包 D.马铃薯薯片参考答案:12.D
13.A【12题详解】该地纬度较高,气温低,多针叶林,冬季降雪多,可能看到①林海雪原。图中显示,该地火山较多,所以可能看到②火山温泉。峰林溶洞一般多出现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该地纬度为北纬50°-60°,纬度较高,温度低,流水作用比较弱,不可能看到③峰林溶洞。该地以针叶林为主,不可能看到④大漠孤烟。综上,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③④,故正确答案为D。【13题详解】芒果米饭中的芒果是热带水果,很容易判断本题正确答案为A。黑面包是俄罗斯人餐桌上的主食;黑鱼子酱就是俄罗斯久负盛名的美食代表,更是俄罗斯人民从小到大喜欢的食物,每一顿饭的餐桌上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马铃薯薯片是俄罗斯人喜欢的美食之一。22.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B.甲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C.乙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D.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15.“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D.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参考答案:14.A
15.C
14.由图示可知甲是热带沙漠气候,河谷地带降水少、蒸发旺,不合理灌溉,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A正确;甲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等气象灾害,风暴潮是发生在沿海地带,甲地没有,B错;乙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发展农业需灌溉,C错;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水资源不足,农业单产低,D错。15.“新月沃地”即是两河流域,a、b两河是该地主要的灌溉水源,A错;濒临波斯湾,纬度低,波斯湾封闭,受自然灾害影响少,B错;临近波斯湾,受海洋影响气候相对内陆其他地区较为温和,C正确;“新月沃地”是两河形成的冲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种,D错。
23.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伴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开发利用。读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9.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21世纪初期A.生物多样性减少
B.地下水位上升C.气温年较差减小
D.河流径流量增大20.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A.增加耕地面积
B.改良农作物品种C.成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D.改变耕作制度参考答案:19.A
20.C19.读图,根据图例,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21世纪初期草甸、沼泽面积减少,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枯水期径流量应减小,D错。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A对。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B错。植被调节气候功能下降,气温年较差增大,C错。故答案选A。20.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成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C对。可开垦耕地已经不多,耕地面积变化不大,且容易造成生态破坏,A错。改良农作物品种、改变耕作制度与实行大规模经营无关,B、D错。故答案选C项。24.在2000年进行的湿地遥感普查中发现,我国的沼泽湿地在全国几乎所有省(市、区)均有分布。其中又以我国东北的北部,青藏高原边缘,以及长江和黄河的河源地区最为集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12.材料说明()
A.我国的湿地只有沼泽湿地一种类型B.沼泽湿地的分布没有任何规律C.沼泽湿地的分布既有广泛性又有相对集中性D.沼泽湿地的形成主要和人类活动有关13.东北的三江平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沼泽湿地分布区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对三江平原的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到北大荒”的过程。这说明()
A.三江平原的土壤不适合发展农业B.开发三江平原的沼泽湿地在经济上不合算C.我国耕地已经太多,需要减少耕地面积D.人们开始认识到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环境价值、参考答案:C
D25.下面是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和年等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18.南极地区多大风,a图中甲、乙两地比较A.甲地风力强,吹东北风 B.乙地风力强,吹西北风C.甲地风力强,吹西南风 D.乙地风力强,吹东南风19.b图中丙处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 B.位于背风区域C.纬度高 D.盛行下沉气流20.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a图等温线变得更加密集 B.a图0℃等温线向北移动C.b图等值线数值相应增加 D.a、b两图中大陆面积扩大参考答案:18.D
19.D
20.C【18题详解】读图a比较,图中甲地等值线较乙地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所以甲地风力比乙地小,AC排除;图示为南极地区,盛行极地东风是东南风,B错误D正确。故选D。【19题详解】据图可知,b图中丙处地处南极大陆内部,受极地高压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因此降水少。故选D。【20题详解】若全球变暖,极地温度升高,a图等温线温差变小,等温线变得较稀疏,A错误;a图0℃等温线向南移动,B错误;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水汽增加,降水增多,所以b图等值线数值相应增加,C正确;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面升高,a、b两图中大陆面积缩小,D错误。故选C。26.
右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回答10~12题。10.图中数码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12.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A.6600km
B.5000km
C.3330km
D.4200km参考答案:D
A
B二、判断题(共10分)27.岩石圈是最重要的外部圈层。参考答案:B28.(判断题)手机导航主要使用的是全球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参考答案:错误手机导航主要使用的全球定位技术,与遥感技术无关。29.城市的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参考答案:B30.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变大,则黄赤交角也随之变大。参考答案:B三、综合题(共38分)31.读“中国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分布图9”,分析回答:图9(1)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______地区(1分);其中集中分布于_______(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字母)(2分)。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西部
D、黄土高原(2)上图中,自东向西,降水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植被变化规律是_______。(4分)(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参考答案:(1)西北内陆(1分)
B(2分)(2)递减(2分)
森林-草原-荒漠(或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分)(3)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3分)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大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材料二: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季节平均每日PM2.5主要污染源示意图。(1)根据材料二,说出该城市大气中PM2.5的最主要来源,并解释夏季PM2.5较少的原因。(2)请说出减少PM2.5的具体措施。参考答案:(1)机动车尾气。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旺盛;降水较多。(2)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工地)扬尘管理;改进汽车尾气排放技术;大量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等。整体分析:本题难度较小,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1)读材料二,从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市机动车尾气造成的污染最严重。夏季高温多雨,空气流动性强,污染较轻。(2)提高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药咨询采购合同范本
- 仓储货架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医疗
- 会计临聘用合同范本
- 展厅工程合同范本
- 出货协议合同范本
- 义卖赞助合同范本
- 北京和杭州租房合同范本
- 劳务用工劳务合同范本
- 出售高端养老房合同范例
-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基础(第二版) 课件 模块1、2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概述、基础数据采集
- YB-T+4190-2018工程用机编钢丝网及组合体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比亚迪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高考真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委托办理报废汽车协议书
- 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 义乌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00条(2022版本)
- 苏教版(SJ)《四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
- 体育足球篮球排球体操教案
-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必背主观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