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项目申报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数据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项目申报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数据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项目申报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数据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项目申报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数据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项目申报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数据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DKHFKJSHFKLHAFKJDHFRIHDJSHSKHGALDHKJHKSHJFKHGLDJKSHFLGHLFGHSDFJHPAGEPAGE1SJKHGKLHGLHFGLSKJHFGLKJFHGLFGHFDSKJGHSLDGHFLJGHFDKJGHLFKJGHLDG清华携手Google助力西部教育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项目申 报 书项目名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数据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通信地址: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项目负责人电子邮件:申报时间:

申报说明:《申报书》要按顺序逐项填写,空缺项要填“无”。要求一律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经费管理要明确项目经费来源及经费使用计划。在学校意见一栏中,应明确学校在人员、时间、条件等方面的保证措施和对配套经费的意见。《申报书》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学校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至联系人处。

一、项目基本情况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数据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申报专业(可多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起止年月18年9月——2021年6月二、项目申请人信息项目申请人姓名性别女出生年月1977.8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讲师/教研室主任最终学位/授予国家博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所属院系邮政编码电话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项目组主要成员(不含申请者,不能超过5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制定培养方案课程改革理论教学研究制定培养方案实验教学研究三、学校基本情况表一、学校部分在校生人数4万余申报专业近三年平均每届招生数70教职工人数2800余教授/副教授人数268相关专业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系统二、申报专业相关信息申报专业的学费标准(元/学生/年)网络工程4500元/学生/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900元/学生/年申报专业的招生人数(学生数/届)网络工程80人/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0人/届专业方向学生的就业状况描述(专业就业率、就业地点等)网络工程就业率99%就业地点:北京上海青岛济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率98%就业地点:北京上海青岛申报专业合作届数3本项目计划合作人数(学生数/届)80三、申报专业师资情况专业课教师人数15专业课教师项目开发经验描述大部分教师有传统企业项目开发经验,缺乏大数据较大项目的开发经验专业课教师课时量240专业课教师最希望从哪方面进行专业技能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四、申报专业实验室状况可用于申报专业的实验室数量6可用于申报专业的实验室工位数524可用于申报专业的实验室设备采购年限0-3可用于申报专业的实验室的计算机数量524五、校企合作学院对校企合作的关切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率。下一阶段教改方向描述提高学生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能力。四、项目总体目标专注于培养企业当下紧缺的云计算大数据平台运维及开发工程师。使学生不仅掌握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构建、管理、性能检测及评估,而且掌握在云平台上进行大数据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及调优等技术及技巧。与昆山科技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深入校企合作,增进联系,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山东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系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未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总体合作思路1.建设思路将计算机相关学科与机电、经济管理等学科交叉融合,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凝练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2.主要举措具体的实施办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教育理念和发展模式构建多维知识与能力结构,为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提供高素质创新工程人才储备。除数理基础知识、工程伦理和道德素质教育,还应着重创造思维、丰富想象力和商业创意培养,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与开发、全球视野与跨文化的交流、团队合作、领导决策和终身学习等核心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最终加强整体的开拓创新能力。(2)改革课程体系变革在倡导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主要围绕工程知识基础、多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更系统、综合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在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启发学生深刻认识科技与产业领域变革引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变;使其掌握迅速习得知识的能力,成为具备全科能力的工程师,以适应产业迅猛发展。在系统论方面,将“大工程观”植入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和变革过程。从系统工程问题出发,以跨学科的视角设置课程,以工程技术技能为主线整合工程、经济、管理课程知识和内容,通过学科间交叉融合,建立综合课程教学模块。在引导学生构建宽厚的工程知识体系同时,跳出工程技术本身,更广泛地掌握相关人文社科和基础学科知识,能从技术、伦理甚至美学艺术等角度综合思考,注重科技与环境自然融合,为技术的创新奠定基础。(3)培养机制改革一是强调多维时空的人才培养。时间维度上,将本科教育作为新工科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向前延伸到基础教育,向后与研究生培养打通、与继续教育衔接,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空间维度上,课堂教学与产业研发实际结合,产学合作、科教融合,结合研发成果更新完善课程体系,拓展学生工程视野和思维。内涵维度上,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指导,引入“全人教育”教学观,促进科技、市场与社会知识集成与拓展产学研协同育人理念;将多学科背景的教学及社会责任感等的培养渗透到育人全程。二是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与模式。变注入式为以问题导向的启发研讨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工程研究项目等,将学生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4)发挥自身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大学生选择空间,方便学生跨专业跨校学习,增强师生互动,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和推广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充分利用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式。完善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图1新工科建设的协同系统从以学科为中心转为以学科为依托、强调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从以理论为中心转变到以实践为中心。新工科教育既要解决我国工业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效果较差等问题,又要密切关注国际产业转移、新技术的引进、产业集群发展、现代服务业增长、环保节能、新能源的发掘利用及其他重要资源、环境等因素对新工业发展的影响,加强相关学科与工科的融合共长,如图1所示。图1面向新工科的协同协同模型六、学校在管理、教学、场地及配套支持方面的保障措施经过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和“惟真求新”的校训。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科技进步为使命,不断提高育人质量,提高学科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科技开发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