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演示文稿_第1页
第十一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演示文稿_第2页
第十一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演示文稿_第3页
第十一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演示文稿_第4页
第十一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演示文稿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优选第十一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第一节慢性病流行概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简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结。常见病、多发病潜伏期长多因素致病非传染性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2000年全球各地区疾病负担(DALY)传染性疾病,妇女及围产期死亡,营养不良DALY=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755025非传染性疾病伤害非洲东地中海欧洲美洲东南亚西太一、慢性病流行状况1.全球慢病的状况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主要死因构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Group1:CommunicableGroup2:NCDGroup3:Injuries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2000年:死因构成60%NCD

疾病负担43%NCD2020年:

死因构成73%NCD

疾病负担60%NCD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NCD在双重疾病负担中已超过传染病,在发展中国家同样如此

NCD死亡79%在发展中国家2012年WHO报告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2.中国慢病现患情况高血压患者2002年1.6亿,目前约2亿;估计糖尿病患者4000多万;心梗患者200万,年新发50万;脑卒中患者700万,年新发200万;我国每年癌症发病200万,死亡150万。7其他资料来源: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传染、妇幼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1954-1998年中国城市各类死亡及构成变化趋势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2011年我国死因顺位损伤和中毒损伤和中毒5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病4肿瘤心脏病3脑血管病脑血管病2呼吸系病肿瘤1农村城市顺位资料来源: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NCD是我国死因构成的首位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个人家庭社会1中风艾滋病艾滋病2肿瘤精神病肝炎3伤害伤害精神病4结核肿瘤结核5精神病中风肿瘤6糖尿病结核中风7肝炎肝炎伤害8艾滋病糖尿病糖尿病疾病负担排序NCD是今后我国居民的主要疾病负担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NCD是今后我国居民的主要疾病负担城市农村总计费用(亿元)构成(%)费用(亿元)构成(%)费用(亿元)构成(%)恶性肿瘤95.57.372.98.8168.457.9呼吸系统530.540.7495.259.91025.6648.2循环系统676.251.9258.731.3934.8943.9合计1302.1100.0826.9100.02129.00100.0几种慢性病的经济负担资料来源:1998年第二次全国卫生服务分析报告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1990年与2020年疾病负担顺位顺位1990年顺位2020年疾病或伤害疾病或伤害1下呼吸道感染1缺血性心脏病2腹泻2抑郁症3孕产期疾病3交通事故4抑郁症4脑血管疾病5缺血性心脏病5COPD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疾病负担不堪重负经济负担生活质量恶化疾病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包括因病损失的工作时间、因病而降低工作能力引起的经济损失,因病而引起的过早死亡损失的工作时间;陪护人员、亲友损失的工作时间。直接经济负担包括提供服务的费用(医药费、住院费和预防经费)和接受服务的费用(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差旅费、伙食费、营养食品费等生命年的损失经济负担慢性病多为终身性疾病,预后差,并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及残疾,使存活者的生命质量大大降低。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

慢性病给居民家庭和个人,尤其是给农村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将使人们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

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排序美国中国1伤害伤害2肿瘤肿瘤3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YPLL排序NCD是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造成“早卒”占全国YPLL的63%潜在寿命损失年(yearsofpotentiallifelost,YPLL)是指人们由于伤害未能活到该国平均期望寿命而过早死亡,失去为社会服务和生活的时间,用死亡时实际年龄与期望寿命之差,即某原因致使未到预期寿命而死亡所损失的寿命年数来表示。

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COPD患病年龄构成慢性病死亡年龄构成慢性病患病年龄构成资料来源:1998年全国疾病监测哨点资料COPD死亡年龄构成

NCD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

NCD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资料来源:1998年全国疾病监测哨点资料恶性肿瘤死亡年龄构成恶性肿瘤患病年龄构成心血管疾病死亡年龄构成心血管疾病患病年龄构成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于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最突出四种非传染性疾病共同危险因素综合方式预防家庭和社区层次可预防二、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1.行为生活方式;2.环境因素;3.生物遗传使用烟草不健康饮食体力活动不足有害使用酒精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第二节肥胖的预防与控制Iamnotfreeanymore!!AmIlovely?偶像的改变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一、什么是肥胖?入口出口入口出口身体内脂肪过度蓄积以致威胁健康,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控制才能达到减重并维持;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西方国家肥胖的发病率欧洲*美国**澳大利亚*肥胖(%)50403020100瑞典爱尔兰西德比利时西班牙白色人种白色人种丹麦英国东德法国意大利黑色人种土著女性

男性*BMI>30kg/m2;**BMI>27.3kg/m2(女性),>27.8kg/m2(男性)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中国城乡青壮年肥胖率发展趋势10%12%15%?0%5%10%15%20%25%1982198919922002

BMI>251992年中国营养调查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中国部分省市肥胖率%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中国学生肥胖率发展趋势3.387.182.758.650123456789女生男生19851995%1985和1995全国30万在校学生调查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体重(kg)体重指数=

身高(m2)分类体重指数(kg/m2) 相关疾病危险度正常范围 18.5-23.9 平均水平超重 24-27.9

轻度增高肥胖 >28 中度增高中国肥胖防治指南诊断建议二、肥胖症的诊断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诊断

女性>2尺4寸(80cm)=危险度增加1男性

>2尺7寸(90cm)=危险度增加1cm亚太地区肥胖防治指南,2000诊断-腰围:腹腔内脂肪量的代表性指标

肥胖症的诊断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诊断标准—

欧洲

分类BMI(体重/身高2)相关疾病的危险性体重过低<18.5低(但其他疾病危险性增加)正常范围18.5–24.9平均水平超重≥25肥胖前期25–29.9增加

I度肥胖30–34.9中度增加

II度肥胖35–39.9严重增加

III度肥胖≥40极为严重增加肥胖症的诊断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胖得满不在乎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心血管危险因素

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病

胆石症

激素分泌异常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糖尿病

中风骨关节炎癌肿三、肥胖的危害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肥胖的主要并发症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四、肥胖的危险因素不健康的食品啤酒肚压力之下典型生活方式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肥胖的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

心理学因素医学因素

遗传

肥胖人群:10~19岁的青少年父母均瘦或正常:肥胖发生率10%父母一方肥胖:肥胖发生率35%~45%父母双方肥胖:肥胖发生率70%~80%吸烟: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或戒烟者的BMI低饮酒运动不足饮食因素:高热、高脂、减少食用蔬菜不规律作息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五、肥胖的预防针对人口总体的措施,应以稳定肥胖水平并最终减少肥胖发生率为目标。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提倡体力活动以及减少吸烟和饮酒等来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减少肥胖及相关疾病,达到普遍性预防的目的普遍性预防目的在于对肥胖高危人群进行教育,以便使他们能和危险因素作有力的斗争可以在学校、校区中心以及一级预防场所等易于接触高危人群的地方进行选择性预防主要是在已经超重或者具有肥胖生物学指标但仍不属于肥胖的个体中进行,目的在于预防体重的增加以及降低体重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已经存在相关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等肥胖相关疾病高危因素的个体,应当成为针对行预防的主要对象针对性预防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第三节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为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类型≥140mmHg≥90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双期)高血压≥140mmHg<90mmHg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140mmHg≥90mmHg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一、高血压的定义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四次全国调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二、高血压的流行状况患病率%时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每年新增加高血压病患者1000万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我国患病人数多,目前我国高血压人数约为2亿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二、高血压的流行状况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SaileshMohan,NormR.C.Campbell.Hypertension2009;53;450-451.血压控制率(%)3566408672411020406080100美国加拿大古巴中国印度坦桑尼亚澳大利亚葡萄牙我国高血压控制率落后于发达国家二、高血压的流行状况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通常:

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

甚至高于男性;

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

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1、从南方到北方,患病率呈递增趋势;2、不同民族之间患病率有差异,如藏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等

较高,而壮族、苗族和彝族等较低。二、高血压的流行状况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年龄膳食高盐、低钾性别超重、肥胖遗传因素长期超量饮酒

长期精神紧张

缺乏体力活动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农村城市推荐*g/d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盐摄入量比较高,每日每人盐摄入量平均达到12克水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推荐高钠低钾膳食是中国人群高血压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1.高钠低钾膳食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每日平均钠和钾摄入量中国与日本或美国中年男性比较钠摄入量钾摄入量中国中国日本日本美国美国245mmoL211mmoL163mmoL38mmoL49mmoL74mmoL中国K/Na=0.15日本K/Na=0.23美国K/Na=0.45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2.超重和肥胖血压与平均体重指数(BMI)呈显著的正相关;我国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全国有超重人数2.0亿,肥胖人数6000多万;BMI≥24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者3~4倍;基线BMI每增加3kg/m2,其4年内发生高血压危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体重指数n高血压发生率(%)OR(95%CI)正常740524.91.0超重388443.72.00(1.80-2.23)肥胖69270.68.28(6.70-10.15)我国东北地区33个社区的25196例成人的横断面调查:超重/肥胖人群的高血压发生风险是BMI正常人群的2倍和8倍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初诊高血压评估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兼有临床疾患高危中危低危立即开始药物治疗随访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1个月随访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3个月收缩压≥140舒张压≥90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开始药物治疗继续监测考虑药物治疗继续监测注明:*家庭自测血压平均值比诊室低5mmHg(即家庭135/85相当于诊室的140/90mmHg)诊室或(家庭*)多次测血压诊室或(家庭*)多次测血压开始生活方式改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三、初诊高血压的评估干预流程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四、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小剂量尽量应用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化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小剂量开始,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使用每日1次给药而有持续24h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

李钟郁博士世界卫生组织WHO前任总干事对世界的传染病预防做出了突出贡献,领导世界各国卫生部门战胜非典,又摆脱禽流感的恶魔威胁,然而自己却倒在了脑中风的魔爪之下。2006年5月20号中风发作,21号手术,22号不幸离开世界,年仅60岁。这是医疗卫生界观念的典型代表静下心:让我们真正读懂生命的意义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张生瑜: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主要生产同仁堂精制冠心片,专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心衰、心律失常、房颤、传导阻滞等症;实现了不手术治疗心脏病、各种心绞痛、心梗等病;在病情发作时服用,即可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眩晕、胸闷、胸痛等症状,起效快。服用1-3周期心血管病人的各种症状均可消失。患者可以实现无风险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并可摆脱常年服药,是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特效药物。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恶化的过程

因为你看不到所以你不在乎

张生瑜于2008年7月22日凌晨因突发冠心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39岁。这是千年中医界的一种悲哀的代表有关网友说:想来张董事长临终的时候一定不瞑目吧,失去语言功能的他一定在心里呼喊着:“请给我一包同仁堂精制冠心片吧!”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名人

毛主席特型演员古月2006年蒸桑拿突发心肌梗死病逝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名人著名笑星高秀敏46岁因心脏病突发病逝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名人浙江卫视著名播音员梁薇28岁2009年突发心肌梗塞猝死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是心脏和脑动脉血管发生硬化而引起心脏和脑的缺血或出血性疾病。一、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三高症:高血压、高血脂和高粘滞血症、高血糖不良生活习惯:运动量少、饮食的盐份和脂肪高与钙低、抽烟酗酒二、致病因素第四节心血管病的预防与控制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治疗费高五高

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达标率低三低并发症多一多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四、心血管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是最积极的治疗根本在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降脂治疗事半功倍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心血管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第五节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恶性肿瘤是指以不可控制的恶性细胞生长和扩散,以及组织浸润为特征,并经病理检验确定符合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疾病和死因分类”标准归属于恶性肿瘤之列的疾病。常见如:肺癌、白血病、骨肉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等都属于恶性肿瘤。癌:是指从上皮组织中发生的恶性肿瘤。新生物基因病;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不受控制生长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55一、流行病学全球约40多亿人,癌症患者近3千万,平均每分钟就有2.5万人死于癌症,每年约有600万人患癌症.我国13亿多人口,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170万人,每年130--14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或地区有:香港、新加波、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希腊等;日本、美国、中国等国的发病率增高明显。2000年开始,癌症超过心脏疾病,成为死因第一位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恶性肿瘤位居城乡居民死因第一位2006年城市居民前十位死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神障碍2006年农村居民前十位死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神障碍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吸烟酗酒不良饮食缺乏运动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面对癌症,并非束手无策1/3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癌症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1/3癌症通过适当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三、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措施减轻癌症危害,需要做好“三级预防”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缓解总是在安慰做好三级预防,服务肿瘤患者撒拉纳克湖畔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第六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一、几个相关定义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除外其它慢性咳嗽疾病终未

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异常持久的扩张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呼吸功能受损

是不完全可逆和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性疾病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防可治肺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二、COPD的流行病学资料全球范围4-10%

亚太地区 6.3%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8.2%中国约有4300万COPD患者1.HalbertRJetal.Chest2003,123:1684-16922.Chan-Yeungetal.IntJTubercLungDis2004.3.NanshanZhongetal.AJRCCM2007inpress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三、病因1.吸烟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3.空气污染4.感染5.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6.其它因素

(氧化应激、炎症营养不良、气温变化等)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早期病毒感染尤为重要病毒与支原体混合感染,诱发细菌感染痰培养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奈瑟氏球菌最多见目前,支原体、厌氧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已较多见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四、发病机制蛋白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粘液过度分泌(慢性支气管炎)肺实质破坏(肺气肿)上皮细胞吸烟或有害气体/颗粒肺泡巨噬细胞中型粒细胞趋化因质(LTB4)O2-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氧化/抗氧化失衡AdaptedfromBarnesTiPS19,417,1998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五、病理学变化结构改变肺泡破坏上皮增生腺体肥大杯状细胞化生气道纤维化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六、病理生理改变粘液分泌过多粘液的粘稠度增加粘液纤毛运输减少粘膜受损粘液纤毛功能障碍全身炎症营养状况差BMI降低骨骼肌损害–无力+萎缩对其它器官的损害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全身效应平滑肌收缩胆碱能张力升高支气管高反应性弹性回缩丧失气流受限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七、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主要症状有慢性咳、痰、喘和累晚期有体重下降和食欲下降季节性明显——冬春加重,到夏天气候转暖时多可自然缓解特点:咳嗽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白天较轻,晚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咳痰一般为白色泡沫样痰或浆液性泡沫痰,偶有痰血,急性加重时,可有脓性痰液气促或呼吸困难喘息多见于重症患者和急性加重期早期-可无异常体征干湿罗音,多在背部及肺底、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罗音的多寡或部位不一定喘息型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而且不易完全消失后期-并发症的体征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八、辅助检查X片/CT早期可无异常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后期有肺气肿和肺心病的相应征象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后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肺总量、功能残气量和残气量增加肺活量减低残气/肺总量增高痰液检查可见肺炎球苗、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茵等。涂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已破坏的杯状细胞。喘息型者常见较多的嗜酸粒细胞血气分析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预防戒烟适当的锻炼縮唇和腹式呼吸补气固本的中药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

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总结早年潇潇洒洒吐烟中年咳咳嗽嗽吐痰老年气喘嘘嘘吐气晚年躺在床上吸氧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第七节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已有“消渴”的认识1665年,小便多的病,希腊人又叫Diabetes(弯弯的泉水)1675年,英国William发现尿甜,加Mellitus(甜蜜)1889年,德国Mollium观察胰消化功能时,切除狗胰腺,其尿招惹成群苍蝇,该病与胰腺有关。1921年,加拿大Banting于多伦多在胰腺提取了一种激素,导致该病的明确。

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档共78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六\12点21分lobalPrGojectionsfortheDiabetesEpidemic:2003–2025(millions)25.039.759%10.419.788%38.244.216%1.11.759%13.626.998%World2003=189million2025=324million增加72%81.8156.191%北美中美南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