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判断及调整2_第1页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判断及调整2_第2页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判断及调整2_第3页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判断及调整2_第4页
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判断及调整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示文稿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判断及调整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优选)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判断及调整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

目录1.平面不规则的类型2.楼层位移比3.结构周期比4.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调整和设计5.结构扭转效应控制:扭转不规则结构的调整和设计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1.平面不规则的类型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平面不规则的类型:扭转不规则扭转不规则单向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比超过1.2扭转特别不规则A类高层建筑:单向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比超过1.5,或者Tt/T1>0.90

B类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复杂高层:单向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比超过1.4,或者Tt/T1>0.85

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凹凸不规则平面太狭长L/B>6(抗震设防烈度6,7度)L/B>5(抗震设防烈度8,9度)凹进太多l/Bmax>0.35(抗震设防烈度6,7度)l/Bmax>0.30(抗震设防烈度8,9度)凸出太细l/b>2.0(抗震设防烈度6,7度)l/b>1.5(抗震设防烈度8,9度)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凹凸不规则平面太狭长凹入太多凸出太细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凹凸不规则狭长平面实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凹凸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平面实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凹凸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平面实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平面不规则的类型:楼板局部不连续一般不规则

有效宽度Be小于典型宽度B的50%:Be<0.5B开洞面积At大于楼面面积A的30%:At>0.3A特别不规则有效净宽度Be小于5米或一侧楼板最小有效宽度小于2米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平面不规则的类型:楼板局部不连续相对有效宽度太小(<50%)相对开洞面积太大(>30%)绝对有效宽度太小(总宽<5m或单侧<2m)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平面不规则的类型:楼板局部不连续严重楼板局部不连续平面实例:三条占全了!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2.楼层位移比基本概念计算条件相关参量取值几何解释:位移比与形心转心的关系竖向变化规律,位移比立面控制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层位移比:基本概念楼层位移比的概念楼层层间位移比的概念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层位移比:相关参量取值最大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位移平均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位移与最小位移之和除2最大层间位移:墙、柱层间位移的最大值平均层间位移:墙、柱层间位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不考虑无柱节点的位移!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是对结构整体抗扭特性的衡量,是结构的全局指标,非局部指标。为了保证位移比的全局意义,计算位移比时,应采用强制刚性楼面假定规范仅对地震作用要求位移比控制楼层位移比:计算条件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层位移比:计算条件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层位移比:几何解释控制楼层的位移比等价于控制楼层形心与楼层转动中心的距离r位移比与转动中心的关系: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层位移比:几何解释14320.5B1.0B1.5B2.0B2.5BrB:垂直于地震方向的楼面宽度r:形心与转心在垂直于地震方向的距离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层位移比:几何解释BBB转动中心CR楼面形心CSr=2.5B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层位移比:几何解释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层位移比:竖向变化规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层位移比:竖向变化规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层位移比:如何进行立面控制通过考察位移比的竖向变化规律我们知道,结构底部的位移比理论上会趋于无穷大,控制底部楼层的位移比有时难以实行。笔者建议,仅对于楼面标高高于结构主体总高度1/4的楼层,才按照规范限值控制其位移比;对于地下室以及楼面标高不高于结构主体总高度的1/4的楼层,可以不必控制其位移比。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层位移比:如何进行立面控制控制1/4总高处的位移比小于1.5相当于控制顶层位移比小于(1+0.5/3.68)=1.136控制1/4总高处的位移比小于1.4相当于控制顶层位移比小于(1+0.4/3.68)=1.109控制1/4总高处的位移比小于1.2相当于控制顶层位移比小于(1+0.2/3.68)=1.054如此看来,这个控制已经足够严格了!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3.结构周期比扭转效应与周期比的关系如何选取Tt,Tx1,Ty1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扭转效应与周期比结构的地震扭转反应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偏心率,二是周期比。用公式表示就是:偏心率结构相对扭转反应周期比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扭转效应与周期比结构扭转效应随周期比的变化曲线周期比接近1.0时,扭转效应出现峰值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扭转效应与周期比周期比接近1.0时,扭转效应出现峰值,故应使周期比尽量远离1.0理论上宜控制双向周期比均满足限值:实际运用时,可采用较松的做法,满足下式即可: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何为扭转为主?整体振动扭转成分超过80%何为平动为主?整体振动平动成分超过80%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振型周期转角平动系数(X+Y)扭转系数11.45413.440.98(0.98+0.00)0.0221.3492123.470.06(0.02+0.04)0.9431.197391.850.96(0.00+0.95)0.0440.49854.100.97(0.96+0.01)0.0350.4653140.250.06(0.03+0.02)0.9460.387792.420.62(0.00+0.62)0.3870.23810.270.99(0.99+0.00)0.0180.218257.470.05(0.02+0.04)0.9590.169991.580.97(0.00+0.96)0.03平动为主扭转为主混合振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这样的局部平动振型对应的周期不能作为验算周期比的素材,要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以获得整体平动振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后变成整体平扭振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这样的局部扭转振型对应的周期也不能作为验算周期比的素材,要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获得整体扭转振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后变成整体扭转振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何为“第一”,“第二”,“第N”振型?

有几个“振幅零点”就是第几阶振型

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一阶振型实例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何谓振型的“阶”?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二阶振型实例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何谓振型的“阶”?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三阶振型实例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何谓振型的“阶”?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周期比验算中所用到的周期Tt,Tx1,Ty1,均为“第一”,不应取其余。“第二”,“第三”,乃至于“第N”均为不可取。X,Y应理解为结构的刚度主轴,一般不同于用户建模时所采用的坐标轴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周期比:如何选取Tt,Tx1,Ty1沿结构刚度主轴方向的第一侧振周期示意XY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4.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调整和设计合法分法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主体结构如何定义弹性板关注有效质量系数弱连系楼盖主体结构独立工作复核构造加强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的调整通过楼面调整消除凹凸不规则或楼板不连续,基本方法两种:合法:增设楼板(拉板、拉梁或阳台板、空调设备平台板)

分法:设缝分割为若干规则子结构,低矮的弱连廊采用滑支座等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的调整合法:红色的拉板或蓝色的设备板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的调整分法:设防震缝或滑动铰支防震缝防震缝,滑动铰支连廊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若经分、合二法调整未果,或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不能作此类调整,则须对此类不规则结构采用更为严格的方法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设计要点如下:主体结构设计:中震弹性设计考虑弹性楼板;偶然偏心、双向地震取不利;位移角及承载力均作小震、中震双控;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如何定义弹性楼板楼板局部大开洞造成的明显的薄弱部位应定义弹性板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如何定义弹性楼板楼板开洞较多或较复杂时应整层定义弹性板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如何定义弹性楼板多塔楼之间的连廊应定义成弹性板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考虑楼板的几种方式刚性楼板假定面内刚度无限大,面外刚度为零适用范围楼板面内刚度足够大的工程,但板厚较小(<150mm)梁刚度放大以此近似考虑楼板的面外刚度在楼板规则的多数工程中应用!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弹性楼板6考虑楼板的面内刚度和面外刚度采用壳单元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厚板转换层、板柱体系注意普通结构中应用,会减小梁的配筋结果考虑楼板的几种方式主要用于转换厚板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弹性楼板3面内刚度无限大,考虑楼板的面外刚度采用板弯曲单元适用范围面内刚度很大,又不可忽略面外刚度的结构板柱体系、板柱剪力墙体系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考虑楼板的几种方式主要用于板柱体系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考虑楼板的几种方式弹性膜考虑楼板的面内刚度,面外刚度为零采用平面应力膜单元适用范围要考虑面内刚度,可以忽略面外刚度的结构多数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大开洞结构,均可应用。主要用于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大开洞结构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在不采用等代杆系时,楼板可如下考虑:IF(厚板转换层)THEN

弹性板6ELSEIF(板柱体系、板柱抗震墙体系)THENIF(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THEN

弹性板6

ELSE

弹性板3

ENDIFELSEIF(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THEN

弹性膜(板较厚时用弹性板6)

ELSE

刚性楼板假定(板较厚时用弹性板3)

ENDIFENDIF楼板模型的使用逻辑:总结实际工程可按照本逻辑对号入座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楼面不规则结构采用弹性楼板进行计算时,要特别关注有效质量系数是否达到了90%!楼面不规则结构采用弹性楼板进行计算时,往往要指定较多参与振型才能使有效质量系数达到要求!楼面不规则结构应特别关注有效质量系数要指定较多参与振型的原因是结构存在大量局部振动振型,每个振型对地震反应的贡献都较小。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薄弱楼板越层柱:8层钢框架之第一标准层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薄弱楼板越层柱:8层钢框架之第二标准层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薄弱楼板越层柱:8层钢框架之第三标准层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薄弱楼板越层柱:8层钢框架之第四标准层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薄弱楼板越层柱:8层钢框架之第五标准层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薄弱楼板越层柱:8层钢框架之第六标准层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薄弱楼板越层柱:8层钢框架空间透视图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SATWE里,这两个勾都打上,就是所谓双向地震、偶然偏心取不利。PMSAP,TAT也类似。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弱连系楼盖设计:大震弹性设计在小震作用下,弱连系楼盖的水平剪力至少应达到单侧主体结构上的地震作用力,其余内力按此比例放大。单侧主体结构地震作用F楼盖剪力V在此基础上,再将小震下弱连系楼盖的地震内力按大震作进一步的放大,以用来做相应性能水准的抗震设计。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弱连系楼盖设计:为何弱连系楼盖的水平剪力至少应调整至单侧主体结构上的地震作用力?由于对称性,沿短轴的地震作用不能在连廊上激起剪力,所以仅凭计算是不可靠的!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两侧结构独立工作复核:大震弹性设计当弱联系楼盖凹凸或不连续足够严重,以至于不能满足上述的大震弹性设计要求,则应对两侧主体结构、按独立工作进行大震弹性设计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两侧结构独立工作复核示意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对去掉连廊的剩余部分作大震弹性计算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楼面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结构的设计采取构造措施,加强抗震延性若不规则较严重,整体结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对楼板阴角、弱联系楼板加厚及双层双向贯通配筋或设置开孔钢板薄弱楼盖与主体结构交接处及其附近构件,在抗震等级提高一级的基础上,进一步保守设计,提高延性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72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5.结构扭转效应控制总纲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质量和刚度分布的均匀化调整结构内外圈刚度比例调整特别值得强调的事示例多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总原则同基多塔结构:验算分塔周期比上部有强连接的同基多塔结构:补充验算整体周期比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震弹性)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73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总纲当结构位移比不能控制在1.4(1.5)以内当结构周期比不能控制在0.85(0.9)以内

结构将被视为平面特别不规则,此时,有两种选择可供考虑: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74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如果某单塔楼结构不能满足高规(4.3.5)条的位移比要求或者周期比要求,就说明该结构或者刚度分布和质量分布的均匀性差、或者抗扭能力不足、或者二者兼具之。这时需要对结构做适当调整以谋求改善。通常可以按下面的次序进行调整: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75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质量和刚度分布的均匀化调整(减小偏心率e/r) 观察振型,了解平面各个部位的相对强弱,根据总体刚度情况,或削强,或补弱。经过调整,直到结构出现足够纯粹的主振型,均匀化调整即告完成。侧振(扭振)成分超过80%的振型可视为较纯粹的侧振(扭振)振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76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振型周期转角平动系数(X+Y)扭转系数11.45413.440.98(0.98+0.00)0.0221.3492123.470.06(0.02+0.04)0.9431.197391.850.96(0.00+0.95)0.0440.49854.100.97(0.96+0.01)0.0350.4653140.250.06(0.03+0.02)0.9460.387792.420.62(0.00+0.62)0.3870.23810.270.99(0.99+0.00)0.0180.218257.470.05(0.02+0.04)0.9590.169991.580.42(0.00+0.42)0.58较纯粹的平动振型较纯粹的扭转振型不纯粹的平动振型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不纯粹的扭转振型何谓纯粹?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77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比较纯粹的平动振型不怎么纯粹的平动振型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何谓纯粹?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78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结构内外圈刚度比例调整(减小周期比Tt/T1)在偏心率已经得到充分控制的前提下,进一步调节结构楼面的内、外圈刚度比例关系,通过相对加强楼层的外圈刚度,以增强结构抗扭能力,从而可以使周期比减小乃至于满足要求。所谓相对加强,其含义为:如果整体结构的抗侧力刚度不够强,位移角刚刚能够满足规范要求,这时需要加强外圈刚度;如果整体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已经足够强,位移角远小于规范限值,这时也可以考虑削弱结构内筒的刚度。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79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特别值得强调的事在结构的刚度、质量均匀性未调整至足够好,以至于结构的一阶振型中不存在足够纯粹的侧振振型和扭振振型时,验算周期比近乎徒劳,此时的周期比满足或者不满足要求,都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先调刚度和质量的均匀性;再加强外圈提高抗扭能力;最后验算周期比、位移比:这个顺序不能颠倒或遗漏。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80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概念性示例

这里给出一个示意性例题,以便从概念上直观地显示上述的两步调整。该例题是由同一个标准层形成的10层框剪结构,层高均为3.3m,各跨跨度均为6m。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81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由于剪力墙的不对称布置,初始结构平面导致结构沿短轴方向不存在清晰的平动振型,这意味着较大偏心率的存在;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82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通过对称地布置剪力墙,结构平面消除了偏心率,出现了纯粹的平动振型和纯粹的扭转振型,但是该平面导致第一振型为扭转,不能满足周期比要求,这说明其抗扭刚度不足;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83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将对称布置的剪力墙保持对称地外移,形成上图平面,结构外圈的刚度得到加强,扭转周期后移,周期比被控制在0.9以内。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84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周期比调整工程实例

某14层高层结构,转换层在第三层,转换层以上11层。第二周期为扭转周期,周期比=1.456/1.579=0.922>0.85,不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85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转换层及以下平面(计3层)转换层以上平面(计11层)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86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序号周期转角属性扭转成分平动成分11.5785108.1X0.140.8621.455939-22.4TORSION0.810.1931.26628491.4Y0.060.94层号节点最大位移平均位移位移比121.541.181.3021864.263.321.2833166.184.931.2545476.685.411.2357977.386.081.21610338.166.821.20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调整之前的周期比和位移比周期比=0.922>0.85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87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通过外周加墙调整后的转换层及以下平面转换层以上平面不必调整!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88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序号周期转角属性扭转成分平动成分11.436491-1.8X0.020.9821.08650687.5Y0.010.9931.04577357.8TORSION0.920.08层号节点最大位移平均位移位移比1480.980.891.1022232.772.421.1433584.243.591.1847364.784.041.1859865.564.711.18612216.435.451.18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调整之后的周期比和位移比周期比=0.728<0.85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89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调整后的第一振型调整前的第一振型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90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调整后的第二振型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调整前的第二振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91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调整后的第三振型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调整前的第三振型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92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1.调整前周期比:Tt/T1=1.456/1.579=0.922>0.85调整后周期比:Tt/T1=1.046/1.436=0.728<0.852.调整前最大位移比:Umax/Uaver=1.30调整后最大位移比:Umax/Uaver=1.18汇总本工程调整前后的扭转指标变化:3.调整前振型纯粹性(前三个):0.860.810.94调整后振型纯粹性(前三个):0.980.990.92

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93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实际工程平面几何上规则、抗侧刚度大但周期比超限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94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振型号周期转角平动系数(X+Y)扭转系数

11.574283.440.06(0.00+0.06)0.9421.452490.890.94(0.00+0.94)0.0631.26650.451.00(1.00+0.00)0.0040.530290.560.03(0.00+0.03)0.9750.4025103.180.97(0.05+0.92)0.0360.374814.351.00(0.94+0.05)0.0070.3631138.630.50(0.29+0.21)0.5080.308293.370.05(0.00+0.05)0.9590.212692.740.06(0.00+0.06)0.94第一振型为扭转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实际工程平面平面貌似规整的剪力墙结构,第一振型为扭转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95页;编辑于星期日\13点31分结构扭转效应控制:单塔楼结构的平面布局调整示例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实际工程平面平面貌似规整的框筒结构,第一振型为扭转几何上规则,但周期比超限本文档共107页;当前第96页;编辑于星期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