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高三历史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aaf14b5e24285de9f922aa73f67947/09aaf14b5e24285de9f922aa73f679471.gif)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高三历史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aaf14b5e24285de9f922aa73f67947/09aaf14b5e24285de9f922aa73f679472.gif)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高三历史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aaf14b5e24285de9f922aa73f67947/09aaf14b5e24285de9f922aa73f679473.gif)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高三历史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aaf14b5e24285de9f922aa73f67947/09aaf14b5e24285de9f922aa73f679474.gif)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高三历史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aaf14b5e24285de9f922aa73f67947/09aaf14b5e24285de9f922aa73f6794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历史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礼记·王制》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这说明,周代A.实践了“仁政”理念 B.中央政府职权范围扩大C.已具有储粮备荒意识 D.解决了平民百姓的温饱【答案】C【解析】【详解】“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材料信息说明周代已经具有储粮备荒意识,故C正确;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理念,故A错误;材料没有中央政府职权范围扩大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是说国家储备,不是强调解决平民百姓的温饱问题,故D错误。2.在《汉书》《后汉书》中有传者(包括附传),除去皇后、诸侯王后统计如下有传者(人)地方属吏起家有传者(人)《汉书》25045《后汉书》423138这反映出汉朝A.选官制度推动了社会流动 B.地方教育发展较快C.史学家史学观念发生转变 D.中央集权受到威胁【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数据来看,《后汉书》记载地方属吏起家有传者的数量远远高于《汉书》,说明当时世家大族势力崛起,中央集权受到威胁,D正确;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后期造成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A排除;材料未涉及地方教育发展的问题,B排除;材料无法得出史学家的史学观发生变化,C排除。故选D。3.饮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习惯之一。唐代陆羽在《茶经》里曾对茶具中颇为知名的“三才杯”做过描述,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其寓意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以茶敦亲、以茶为媒、以茶敬客、以茶睦邻、以茶交友均在社会中影响甚广。这说明中国茶文化A.在唐朝时期已经盛行 B.与儒、道等思想交融C.是中国对外交流媒介 D.推动了制瓷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其寓意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以茶敦亲、以茶为媒、以茶敬客、以茶睦邻、以茶交友”体现了中国茶文化与儒、道等思想交融,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茶文化在唐朝时期已经盛行,故A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中国对外交流,故C错误;材料不是强调制瓷业的发展,故D错误。4.明代为了怀柔外国,多不向外商征税。但到明代中期,来贡的次数和人数越来越少,入贡各国又不守贡制,往往夹带私物。到弘治年间,明朝改变怀柔政策,对进口货物,均实行严厉的抽分(一种商税)。随着外商来华人数的增加,后来制定了更为详备的进口税制舶税。这说明明朝A.外贸政策逐渐趋向正常化 B.朝贡贸易开始衰落C.外贸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D.严格限制贸易规模【答案】A【解析】【详解】明代实行的是朝贡贸易,从怀柔政策下的不向外商征税,到后来随着外商来华人数的增加,改变怀柔,逐步制定了详备的进口税制舶税,这体现了明朝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逐渐关注经济利益,也意味着外贸政策走向正常化,A正确;B错在“开始”,排除;通过题干可以看出,明代中后期的外贸不再是怀柔,逐渐重视经济利益,排除C;明中后期外商来华人数增加,说明对外贸规模并未强制限制,排除D。5.1868年中美签订的《中美续增条约》明确规定:美、中两国政府各自允许本国人“自由”移居对方国家,以及两国政府各以“最惠国”待遇对方之侨民,双方在移民问题上是对等的。这一条约A.标志着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 B.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客观上利于保护美国华侨权益 D.是美国改变对华政策的表现【答案】C【解析】【详解】“美、中两国政府各自允许本国人“自由”移居对方国家,以及两国政府各以‘最惠国’待遇对方之侨民,双方在移民问题上是对等的”,这一条约在强化了美国在华利益的基础上,客观上有利于保护美国华侨权益,故C正确;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故A错误;此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十分低下,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美国改变对华政策,故D错误。6.陈独秀评价辛亥革命时说“然所谓民主革命任务,并未真正完成”,他指出“切切不可忘记孙先生的教训,我们要深切的认识抗日之目的,是必须首先排除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才能够建设民族独立的国家,以发展民族工业,以完成辛亥革命所未完成之任务。”陈独秀强调的是A.民主革命必须要实现民族独立 B.要吸取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C.抗日战争要完成政治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后中国革命的艰难【答案】A【解析】【详解】陈独秀指出“我们要深切的认识抗日之目的,是必须首先排除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才能够建设民族独立的国家,以发展民族工业,以完成辛亥革命所未完成之任务”,这说明陈独秀强调民主革命必须首先要实现民族独立,故A正确;材料谈到吸取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但这不是陈独秀表达的主旨,故B错误;“抗日战争要完成政治革命任务”显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陈独秀不是强调辛亥革命后中国革命的艰难性,故D错误。7.1942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了《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从此,各根据地都先后开始了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945年4月全党整风运动胜利结束。这次整风运动A.强化贯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为抗战最后胜利奠定思想基础C.意在清除党内存在的“左”倾思想 D.侧重提高普通党员的文学水平【答案】B【解析】【详解】1942年的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整风运动在真正意义上使党的思想达到了统一,为抗战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故B正确;这次整风运动不是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故A错误;这次整风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清除错误的思想根源,不仅涉及“左”倾思想,故C错误;提高普通党员的文学水平不是主要目的,故D错误。8.1952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同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B.新的意识形态权威建立C.美国对华全面遏制政策 D.“另起炉灶”的外交策略【答案】B【解析】【详解】1952年,教育部取消美国的教育制度,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这一转变和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密切关系,故B正确;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大学进行院系调整,突出工科,故A不是材料转变的主要原因;美国对华全面遏制政策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这是“一边倒”外交策略的体现,故D错误。9.优先权制度起源于古代罗马法,主要涉及到妻子嫁资返还优先权和受监护人的损害赔偿优先权。罗马法规定:如果丈夫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外背负了债务,则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妻子享有的嫁资(陪嫁钱财或物品)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这一规定反映出A.法律注重保护弱势群体权益 B.公民债务权受到法律限制C.婚姻关系影响着法律的制定 D.古代罗马婚姻关系极不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优先权主要涉及到妻子嫁资返还优先权和受监护人的损害赔偿优先权,这里涉及的群体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根据题干中对嫁资返还优先权的具体规定内容来看,法律对弱势群体的财产保护意识明显,A正确;“妻子享有的嫁资(陪嫁钱财或物品)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不等于法律限制公民债务权,B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法律的制定和婚姻关系无关,题干体现的婚姻关系解除时,法律如何保护弱势群体,排除C;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古罗马社会婚姻关系,排除D。10.美国的两大政党都不制定统一的党章和党规,两党的全国性组织和地方各级组织的职权范围和运作方式等都没有统一规定,而是依照惯例由各级组织自定。有美国学者说:“我国的全国性政党在组织上仅仅是享有自治权的各州政党的一个松散的联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经济上的多元结构 B.美国民族、种族的差异C.政治上的地方主义传统 D.联邦制和分权制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美国政党中没有统一的党章和党规,其组织的职权范围和运作方式也没有统一规定,各级组织自行定制,这种松散性以及全国组织和地方组织的关系是美国政治体制中联邦制和分权制特征的体现,正如美国学者所言“全国性政党在组织上仅仅是享有自治权的各州政党的一个松散的联盟”,D正确;美国政党组织的松散性和经济结构无关,排除A;美国的政党组织并不是按照民族、种族差异建立的,排除B;美国有全国性的政党组织,也有地方各级政党组织,因此C只是解释了地方各级组织职权、运作方式等现象,无法说明全国性政党组织存在,排除。11.朝鲜战争爆发后,对华多边禁运体系形成,英国被迫对香港采取“两面禁运”的政策。禁运给香港和英国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朝鲜战争后,英国开始积极同美国进行外交磋商,在英美将香港作为西方对华遏制的远东“桥头堡”的意见达成共识后,英国放松香港贸易管制的趋势最终得以形成。这反映出A.英国开始摆脱美国经济控制 B.美国对华禁运遭到各国反对C.美国在西方世界影响力下降 D.有利于促进中英关系的改善【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通过和美国磋商,将香港作为西方对华遏制的远东“桥头堡”,使得英国放松香港贸易管制的趋势最终得以形成,这种局面有利于中国大陆通过香港和外界,尤其是英国建立一种联系,即有利于中英关系的改善,D正确;A错在“开始”,排除;从题干来看,多边禁运体系的形成说明美国的对华禁运政策获得支持,排除B;通过题干无法判断美国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而且结合这一时期国际形势来看,美国在西方世界影响力较强,排除C。12.1945年5月纳粹德国彻底垮台时,一场史无前例的难民危机紧接着席卷欧洲。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荷兰、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等国出于对纳粹的仇恨,以及实现总体上的非日耳曼化目标,纷纷驱逐和遣返德意志人。根据统计,在1945年-1950年,总计有超过1200万德意志人遭到驱逐,其中绝大部分作为难民来到德国的西方占领区,也就是后来的西德。这一难民潮A.促进了东欧劳动力自由流动 B.加剧了西德与东欧的对峙C.推动了联邦德国经济的重建 D.导致了德国民族矛盾激化【答案】C【解析】【详解】大量德意志人进入西德能够为西德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实际上有利于西德战后的经济重建,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对德意志人的驱逐,不是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西德与东欧的对峙,排除B;材料反映的矛盾应该是德意志人与东欧诸国的矛盾,不是德国民族矛盾,排除D。故选C。第ⅠⅠ卷(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朝政府为有效管理西北边疆和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在军事政治建设的同时实行屯垦戍边。(武帝)元朔二年,募民十万于朔郡;元狩四年,置“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元鼎六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公元前101年,汉将李广利伐大宛后,汉政府随即派士卒在轮台屯田。汉昭帝、汉宣帝时继续在西北屯田。东汉建立后,政府继承了西汉在西域的屯垦事业。汉朝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立一套完整的屯田管理系统,设立和派遣屯田官吏负责管理。汉朝屯田范围从伊犁河谷到吐鲁番盆地,从塔里木盆地周缘到天山之北,屯垦区大多分布在军事要塞,成为制约匈奴、奠基大国威仪的基础。——摘编自王连旗、包朗《汉朝的西北屯垦战略与边疆安全》材料二清代是西域屯田的大发展时期。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中,康熙帝在西域大兴屯田。雍正在位十三年,继续在西域屯田,以防准部叛乱。乾隆时随着平准战争的进展,每平定一处,即屯田一处。从巴里坤起,逐步向乌鲁木齐、伊犁发展。乾嘉时期,以军屯为主,以后陆续兴办民屯、旗屯等。左宗棠收复新疆后,立即“招集流亡,修复水利,恢复屯田”,派得力军官,专管其事,把新疆屯田进一步推向高潮。——摘编自兵团党史研究室《清代新疆屯田大发展》材料三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1950年驻疆解放军将主要力量投入了到生产建设中。1954年,为了加强对驻疆解放军生产部队的领导,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的基本任务就是加速完成国营农场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求,供应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同时,兵团要帮助农民开展合作运动,促进新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兵团在稳疆兴疆戍边功能的突出作用,显示出和平建设期屯垦戍边功能经济化的基本特点。——摘编自杨宏伟《论新疆屯垦兵团戍边经济模式的构成要素》(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朝和清朝在屯垦戍边上的共同点。(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背景。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历代屯垦戍边的历史作用。(2)背景:新疆获得和平解放;“一五计划”的开展;三大改造的实行意义: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维护了边疆稳定,巩固了国防;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解析】【详解】(1)共同点:根据材料“汉朝政府为有效管理西北边疆和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在军事政治建设的同时实行屯垦戍边”“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中,康熙帝在西域大兴屯田”可知,汉代和清朝屯垦的兴起都与军事相关;根据材料“(武帝)元朔二年,募民十万于朔郡;……公元前101年,汉将李广利伐大宛后,汉政府随即派士卒在轮台屯田”“乾嘉时期,以军屯为主,以后陆续兴办民屯、旗屯等”可知,屯垦的形式都有军屯、民屯等;根据材料“汉朝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立一套完整的屯田管理系统,设立和派遣屯田官吏负责管理”“派得力军官,专管其事,把新疆屯田进一步推向高潮”可知,都设有专门的机构职官对屯田进行管理;根据材料“汉朝屯田范围从伊犁河谷到吐鲁番盆地,从塔里木盆地周缘到天山之北”“从巴里坤起,逐步向乌鲁木齐、伊犁发展”可知,屯垦的范围都很广,涉及甘肃、新疆大部分地区;根据材料“汉建立后,政府继承了西汉在西域的屯垦事业”“康熙帝在西域大兴屯田。雍正在位十三年,继续在西域屯田,以防准部叛乱。乾隆时随着平准战争的进展,每平定一处,即屯田一处”“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可知,延续时间长,都经历了几代皇帝;根据材料“屯垦区大多分布在军事要塞,成为制约匈奴、奠基大国威仪的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和清朝的屯田成效都很显著(2)背景:根据材料“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可知,新疆获得和平解放;根据材料“兵团的基本任务就是加速完成国营农场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求,供应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可知,这一时期“一五计划”的开展;根据材料“同时,兵团要帮助农民开展合作运动,促进新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得出三大改造的实行。意义:根据材料主旨可知,新疆建设兵团的设立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根据材料“兵团在稳疆兴疆戍边功能的突出作用,显示出和平建设期屯垦戍边功能经济化的基本特点”可知,维护了边疆稳定,巩固了国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建设兵团有助于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以军事部队进行经济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摘编自日本钢铁联盟钢铁统计委员会《钢铁统计要览》1970年版从表中提取一国或多国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紧扣表中数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苏联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阐述: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加速把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在斯大林执政期间逐步形成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对经济进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实现工业化。此外,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苏联模式不仅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而且还利用这一时机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设备及人才,助推了苏联工业发展。结论:苏联制定了符合当时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政策,并抓住了经济大危机的机遇,从而推动工业迅速发展。示例二论题: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的干预和调节阐述: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逐步形成斯大林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对经济进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很快实现了工业化。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美国经济遭受重创。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全面推行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的经济运行模式,使美国最终摆脱危机,经济复苏,钢铁产量在经历下跌之后于1933年开始反弹。结论:无论苏联还是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中国家干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示例不作为唯一标准,其他论题只要言之成理都可得分。例如美国钢产量呈现升——降——升的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大;英国钢产量在经过短暂的波动后平稳回升等等)【解析】【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通过阅读1927至1936年间苏、美、日、德、法、英等六国粗钢产量统计表中给出的数据,对大危机前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整合,可以得出相关诸如“苏联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美国钢产量呈现升降生的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大”、“英国钢产量在经过短暂的波动后平稳回升力”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的干预和调节”等信息,选取其中的一个信息作为论点,将其确定下来,然后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对信息中所涉现象产生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展开阐述,最后对所论问题进行升华或总结。解题过程中,注意论题明确,紧扣表中数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5.材料清朝基本沿袭了历代盐业专卖的做法,形成了以官督商营为主的绅商引岸制度。以两淮为例,盐的专卖就掌握在约200个拥有特许证的纲商手里。到了嘉道年间,这一制度下的两淮盐政“弊端百出”。掌握盐业专卖权的绅商和官府勾结,形成盐业垄断集团牟取暴利。同时盐的产销繁琐僵化,浮费丛生,导致官盐成本日增,售价日昂,老百姓不堪重负,被迫转向私盐。私盐猖獗使官盐滞销,官府盐税收入迅速减少。面对这种情况,道光帝任命陶澍对两淮盐政进行整顿和改革。陶澍到任后裁减浮费,简化食盐运销手续,优化运输路线,使官盐成本降低,同时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全面打击私贩。在淮北他还打破绅商垄断,创行票盐制,将官盐的销售开放给信誉良好的商人。这些做法改善了两淮盐政。1839年陶澍逝于任上,票盐制未及淮南,其继任者又由于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而使票盐制在淮南的推行一波三折,步履维艰。但陶澍的票盐制对以后的盐政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盐业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摘编自陶用舒《论陶澍对两淮盐政的整顿和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光时期两淮地区盐政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道光时期两淮地区的盐政改革。【答案】(1)盐业专卖制度弊端丛生;食盐价格上涨加重了百姓负担;私盐泛滥使政府税收减少。(2)多管齐下改善了市场消费状况,减轻了百姓负担;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增强商人实力;对后世盐业改革提供借鉴;但由于晚清政局动荡,统治腐朽使改革步履维艰成效有限。【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信息“这一制度下的两淮盐政‘弊端百出’”、“盐的产销繁琐僵化,浮费丛生,导致官盐成本日增,售价日昂,老百姓不堪重负”、“私盐猖獗使官盐滞销,官府盐税收入迅速减少”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盐业专卖制度弊端丛生、食盐价格上涨加重了百姓负担、私盐泛滥使政府税收减少。(2)“评价”,根据材料信息“陶澍到任后裁减浮费,简化食盐运销手续,优化运输路线,使官盐成本降低,同时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全面打击私贩”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多管齐下改善了市场消费状况,减轻了百姓负担;由材料“在淮北他还打破绅商垄断,创行票盐制,将官盐的销售开放给信誉良好的商人。这些做法改善了两淮盐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增强商人实力;由材料“陶澍的票盐制对以后的盐政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盐业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得出:对后世盐业改革提供借鉴;由材料“由于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而使票盐制在淮南的推行一波三折,步履维艰”得出:由于晚清政局动荡,统治腐朽使改革步履维艰成效有限。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6年,当“冷战”这个概念流行起来的时候,东亚已经是烽火遍地了。如果以热战为标准。东亚则是独一无二的。不论是列强在二战后期基于外交协调的各种安排,还是战争结束时基于军事占领的现实造成的局面,都没有阻止一个个东亚国家由于内部矛盾采取行动和发生战争,其中包括内战(中国)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直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朝鲜战争)也有新兴国家之间规模不大的冲突。以往的论著都将这些事件同美苏爆发冷战紧密联系,以致忽视甚至无视东亚地区内的各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这并不符合历史进程的真实情况,至少在东亚陆地部分的主要地区是这样,在那里美苏也可以说是被各种当地力量加以利用的外部因素。——摘编自牛军《从开罗到万隆:战后东亚秩序的缘起(1943﹣1955)》(1)根据材料,概括战后初期东亚秩序发展的基本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东亚秩序特点形成的原因。【答案】(1)特点:以热战为主;局面复杂;冲突激烈;战争性质多样。(2)原因:列强对东亚国家的侵略,民族矛盾尖锐(或民族意识觉醒);东亚地区内部革命力量的增长;美苏在东亚的争夺(或冷战);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如果以热战为标准,东亚则是独一无二的”得出以热战为主;根据“都没有阻止一个个东亚国家由于内部矛盾采取行动和发生战争,其中包括内战(中国)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直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朝鲜战争)也有新兴国家之间规模不大的冲突”得出局面复杂,冲突激烈,战争性质多样。(2)原因:根据“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乳房疾病课件
- 内科学第四章 胃炎课件
-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多彩的消费》课件
- 《牛肉基本知识》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方圆实色五色电子打火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充电式紫外线消毒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频扬声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潮型地板基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教版九上《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2)作业设计
- 2025届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GB/T 44895-2024市场和社会调查调查问卷编制指南
- 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计划
- 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 社区商业招商与运营管理方案
- JJF 2168-2024盐雾试验箱校准规范
-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2024离婚协议书模板民政局专用
- 中医失眠课件
- 中国航空学会-2024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