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单篇教出_第1页
《岳阳楼记》单篇教出_第2页
《岳阳楼记》单篇教出_第3页
《岳阳楼记》单篇教出_第4页
《岳阳楼记》单篇教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阳楼记学习目的:1、能翻译课文,能背诵。

2、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3、理解寄托于文中的情感。一、自说:见教材划粥断齑jī:范仲淹青少年时代读书刻苦。二、诵读:1、注意语音、字形。2、自由组合,用现代汉语翻译文章。

1段以记叙为主,2、3、4段主要是描写,5段集中议论抒情。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是选文写作上的一个特点,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准确,衔接自然,且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大量四字句,骈文、赋的写法。骈散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增强了表达效果。三、基础知识归纳:1、中考常考生字词:越明年增其旧制属予作文以记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连月不开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薄暮冥冥则有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直到、直达天气放晴冲向光芒迫近离开;京城十分、非常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静影沉璧此乐何极!把酒临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有时;全皎洁竭尽、终了临,面对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心理活动因为朝廷;就处江湖之远: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之:定语后置的标志。这样,古仁人之心;进;退虽然这样古仁人如果没有;这种人(2)、常见考试句子: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这就是;的;壮丽景象;的;z记述详尽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表现)。(2)、常见考试句子: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四:精读:精读文本,圈点勾画,讨论思考批注。1、本文题为《岳阳楼记》,但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是为什么呢?2、阅读第3、4段,“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在景物色调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试共用四个字概括,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作者对潜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抱何种态度,试批注自己的看法。3、作者赞同什么样的人生观(思想),文中寄托了他什么样的政治抱负(报国情怀),试圈画原文,找出答案。想想看,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抱负吗?五、讨论归纳:(1、2段)岳阳楼及相关事略(3、4段)洞庭湖景详(5)抒情议论1、写湖景的目的是为了抒发“览物之情“。2、写湖景是为了下文议论作铺垫。

迁客骚人之所以”览物之情“不同,是因为

迁客骚人眼中”景“(3段)暗、悲(4段)明、喜对比以物喜以己悲作者态度:非(反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