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本任务书下达给:2021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设计〔论文〕题目:斑竹林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一、设计〔论述〕内容1、隧道概况及总体施工方案2、洞口、明洞及进洞施工工艺及方法3、超前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及方法4、隧道开挖施工工艺及方法5、爆破作业及技术要求6、防排水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7、施工缝、变形缝施工8、仰拱、二次衬砌施工工艺及方法9、地质超前预报与监控量测二、根本要求1.刻苦钻研,用于创新,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全部内容;2.毕业设计成果必须符合标准化要求;3.毕业设计应提交以下成果:1〕监控量测方案图2〕详细计算说明书一本。三、重点研究的问题1.超前管棚支护2.综合工期、地质状况、施工机械,选择隧道开挖和支护方式3.爆破作业及技术要求四、设计资料设计资料详细见附件。该资料有斑竹林隧道(地质)平面设计图斑竹林隧道设计说明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图隧道东洞口〔端〕洞门设计图隧道西洞口〔重庆端〕交叉渡线设计图Ⅱ类围岩浅埋加强段偏压衬砌配筋图Ⅲ类围岩洞身深埋段复合式衬砌断面图Ⅲ类围岩浅埋加强段偏压衬砌配筋图施工缝、沉降缝设计图隧道防排水设计图超前锚杆预支护设计图Ⅲ类围岩浅埋加强段钢架设计图五、其他要说明的问题1、参考资料[1]朱永金,宋玉香主社?隧道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出版社,2007.[2]黄成光.?公路隧道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3]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编著.铁路隧道设计标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4]吕康成.?隧道工程试验监测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5]陈建勋,马建秦?隧道工程试验监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王毅才.?隧道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1.[7]吴焕通,崔永军.?隧道施工及组织管理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张庆贺,朱合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隧道及地下工程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2、参考图集铁道隧道设计图;3、时间安排:起讫日期工作内容备注1月19日~2月28日了解隧道施工的工序和工艺流程,撰写开题报告3月1日~3月20日结合具体工程概况,进行隧道施工超前支护、隧道开挖、爆破的分析。3月21日~5月10日撰写论文5月11日~5月20日整理计算说明书,绘制要求的图纸摘要本设计采用新奥法对斑竹林隧道右线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围岩的情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新奥法是我国隧道常用的施工方法,其定义为:以控制爆破或机械开挖为掘进方法,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方法,理论、量测、经验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斑竹林隧道右线进口桩号K50+638.0米,出口桩号K50+824.0米,隧道全长186m。本隧道为高速公路隧道,设计时速100km/小时,设计坡度+0.3%设计的内容包括设计说明、隧道洞口位置确实定、隧道平纵断面设计、钻爆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工程量的计算等。画出的图纸包括隧道洞门图、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图、各类围岩的衬砌图、施工场地布置图、爆破设计图以及施工进度横道图和垂直图。其中,设计说明局部包括隧道的开展史和斑竹林隧道的地质水文情况等;隧道洞口位置是根据该隧道的具体地质条件而确定,同时综合考虑后洞门形式采用翼墙式洞门;平纵断面设计主要是对隧道的坡率等进行设计;根据题目要求主要针对Ⅲ级围岩进行钻爆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本设计的重点内容,其中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方案选择、施工平安质量管理等;工程量主要计算的是洞口工程和洞身开挖方量及圬工量。关键词:隧道;施工组织;新奥法;高速公路;设计AbstractThisdesignadopttheNewAustrianTunnelingMethodasthebuildingmethodtocarryontheconstructionorganizationplantotherightlineofBanzhulintunnel.Accordingtotheadjacentformationsituation,thefullcrosssectionmethodwasselectedastheexcavationmethod.TheNewAustrianTunnelingMethodiscommonlyusedinthetunnelingpracticeinourcountry.Itisdefinedas:Takecontrolsthedemolitionorthemachineryexcavatesasthetunnelingmethod,taketheanchorrod,theshotcreteasthemainstrutprotectionmethod,thejobpracticewhichthetheory,survey,theexperienceunifies.ThebeginningcoursepilenumberofBanzhulintunnelrightlineisK50+638.0,andtheendingpilenumberisK50+824.0,withatotallengthof186meters.Thistunnelisahighwaytunnel,withadesigningspeedof100kilometersperhouranddesignedslope+0.3%/-2.441%.Thedesignincludingtheintroduction,thetunnelholeentrancepositiondetermination,thetunnelplaneandthelongitudinalcrosssectiondesign,blastingdesign,theconstructionorganizationplanaswellastheresiliencecomputationandsoon.Drawsblueprintincludingtunnelportalchart,tunnelconstructionlimitandinoutlinedrawing,eachkindofadjacentformationliningworkchart,constructionlocationgeneralarrangement,demolitiondesigndrawingaswellasconstructionprogressby-waychartandverticalchart.Amongthem,introductionpartiallyincludingtheintroductiontothetunnelhistoryandBanzhulintunnelgeologyhydrologicsituationandsoon;Thetunnelholeentrancepositionisdeterminedaccordingtothistunnelconcretegeologicalconditionthat,aftersimultaneouslysynthesizestheconsiderationtheportalformtousetheendwalltypeportal;Theplaneandthelongitudinalcrosssectiondesignmainlyisandsooncarriesonthedesigntothetunnelslope;MainlyaimsatIIIlevelofadjacentformationsaccordingtothetopicrequesttocarryondrillsexplodesthedesign;Theconstructionorganizationplanisthisdesignkeycontent,includingconstructionpreparation,constructionlocationarrangement,constructionplanchoice,constructionsecurityqualitycontrolandsoon;Theresiliencecomputationmainlyincludingtheexcavatedearthandstonethequantityoftheholeentranceprojectandtheholebody.keywords:Tunnel;Constructionorganization;NewAustrianTunnelingMethod;Highway;Design目录第1章斑竹林隧道设计说明 11.1概述 11.1.1隧道及其分类 11.1.2隧道的作用及其优点 11.1.3隧道工程及其开展 11.1.4新奥法施工 21.2、设计依据及设计原那么 21.3、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2设计依据 3主要技术标准 31.4、工程概况 41.4.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41.4.2气象、水文 4隧道 51.5、工程地质 5地质构造 5地层岩性 6不良地质现象 6地震 6水文地质条件 71.5.6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71.5.7天然建筑材料及施工用水电 11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局部执行情况 12?公路路线设计标准?〔JTJ011-94〕 12?公路隧道设计标准?〔JTJ026-90〕 121.7.施工考前须知 131.8.工程计量 141.9.其他 14第2章隧道洞口位置确实定 152.1隧道洞口位置确定的要求 152.2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原那么 152.2.1洞口位置确定原那么 152.2.2洞口位置确实定要求 162.3隧道洞口位置的比选 162.4洞门形式的选择 20第3章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21第4章钻爆设计 224.1钻爆参数的选择 224.2爆破参数的设计 234.3钻爆程序及标准 27钻爆施工程序 27相关技术要求及标准 304.4超欠挖控制 314.5爆破中平安考前须知 32第5章施工组织设计 335.1施工原那么 335.2工程管理目标 335.2.1平安目标 335.2.2质量目标 335.2.3工程进度方案 345.3施工组织 355.3.1施工准备 355.3.2施工方案 365.3.3施工方法 395.3.4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 395.3.5劳力组织及任务划分 425.3.6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配备 425.4临时工程 435.4.1施工道路 435.4.2施工用电 435.4.3施工供水 435.4.4高压供风 435.4.5生产生活用房 445.4.6拌合站和预制场 445.5施工方法 445.5.1隧道施工 445.6技术检测和试验手段 625.6.1检测程序 625.6.2检测机构 625.6.3原材料检测和试验手段 635.6.4隧道检测和试验手段 645.6.5砌体检测 655.7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66施工顺序 665.7.2隧道工程施工顺序 665.8确保工程平安、质量和工期措施 675.8.1平安保证措施 675.8.2质量保证措施及创优规划 695.8.3工期保证措施 725.8.4冬季和雨季施工安排 745.9质量、平安保证体系 755.9.1质量保证体系 755.9.2平安保证体系 765.10其它应说明的事项 775.10.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主要技术措施或方案 775.10.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1第6章工程量计算 866.1洞内工程量计算 866.1.1开挖量 866.1.2C20喷射混凝土〔拱、边墙〕 866.1.3锚杆 866.1.4钢筋网 866.1.5C25素混凝土 876.1.6防排水层 876.2洞口及洞门工程量计算 886.2.1进口洞口及洞门工程量计算 886.2.2出口洞口及洞门工程量计算 89结论 90致谢 91参考文献 92第1章斑竹林隧道设计说明1.1概述隧道及其分类隧道通常指作用地下通道的工程建筑物。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修建在岩层中的,称为岩石隧道;一类是修建在土层中的,称为软土隧道,埋深较浅的隧道,一般采用明挖法施工,埋置较深的隧道那么多采用暗挖法施工。隧道的作用及其优点隧道在山岭地区可用做克服地形或高程障碍,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约燃料,节省时间,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还可用做克服落石、坍方、雪崩、雪堆等危害。在城市可减少用地,构成立体交叉,解决交叉路口的拥挤阻塞,疏导交通,保护环境,提高社会综合效益。在江河、海峡、港湾地区,可不影响水路通航。修建隧道既能保证路线平顺、行车平安、提高舒适性和节约运费,又能增加隐蔽性、提高防护能力和不受气候影响。隧道工程及其开展近代隧道兴起于运河时代,从十七世纪起,欧洲陆续修建了许多运河隧道。其中法国兰葵达克〔Languedoc〕运河隧道,建于年,长,它可能是最早用火药开凿的公路隧道。1830年前后,铁路成为新的运输手段。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开展,隧道也越来越多。年已出现了长穿越阿尔卑斯山的最大铁路隧道。目前最长的铁路隧道已达。较为完善的水底道路隧道建于1927年,位于纽约哈德逊河底〔Holland隧道〕。现在世界上的长大道路隧道〔以上〕和长大水底隧道〔〕将近百条,最长的为位于挪威中部地区的世界最长的洛达尔公路隧道,东起洛达尔城,西至艾于兰城,全长24.5km。隧道施工与地面建筑物施工不同,其空间有限,工作面狭小、光线暗,劳动条件差,给施工增加了难度。隧道工程的施工条件是极其恶劣的,体力劳动强度和施工难度都相当大。为了减轻劳动强度,人们曾经做过不懈的努力。古代一直使用“火焚法〞和铁锤刚钎等原始工具进行开挖,直到上个世纪才开始采用钻爆作业,至今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创造了凿岩机,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努力,开展成为今天的高效率大型多头摇臂钻机,工人们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和钻爆开挖法完全不同的还有两种机械开挖法。一种是用于软土地层的盾构机,创造于1818年,经过一个半世纪的不断改良,已经从手工开挖式盾构开展到机械化乃至全机械化盾构,能广泛用于各种复杂的软土地层的掘进。另一种是用于中等坚硬岩石地层的岩石隧道掘进机。目前,已经开展成大断面的带有激光导向和随机支护装置的先进的掘进机,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加上辅助的通风除尘装置,使工作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应用高压水的射流破岩技术已经过关,它能以很快的速度在花岗岩中打出炮眼,再在隧道周边用高压水切槽,然后爆破破岩。优点是减少超挖,可以开凿任意断面形状的隧道,保护围岩,降低支护本钱,并能增加自由面以降低炸药消耗和炮眼数量。但消耗功率较大,设备本钱较高,技术上还未到达十分成熟的程度。新奥法施工新奥法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开展起来的,它是以喷混凝土和锚杆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把坑道的衬砌支护与围岩看作是互相作用的一个整体,既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又使支护起到加固围岩的作用。在确保坑道稳定的根底上,使设计更加合理、经济。目前这种方法还处于经验设计阶段,需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加以修正。新奥法与传统的矿山法相比,更能结合实际地质条件。随着理论上的日益完善,将会在地下工程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1.2、设计依据及设计原那么隧道设计遵循平安、经济、合理的原那么,在遵守交通部颁发?公路隧道设计标准?的同时,借鉴国内假设干类似条件隧道的实例,按新奥法理论,结合隧道实际情况进行设计。1.3、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1.3.1设计依据隧道勘测设计按以下标准、标准及规程进行。〔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公路隧道设计标准?〔JTJ026-90〕〔3〕?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标准?〔JTJ026.1-1999〕〔4〕?公路路基设计标准?〔JTJ013-86〕〔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JTGD40-2002〕〔6〕?公路路线设计标准?〔JTJ011-94〕〔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标准?〔JTJ004-89〕〔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标准?〔JTJ042-94〕〔9〕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根本建设工程建设文件编制方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局部?1.3.2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行车速度:100Km/h〔2〕设计交通量:2021年:10546辆/日2021年:23014辆/日2027年:45170辆/日〔3〕隧道建筑限界限界净宽:10.50m行车道宽度:2×3.75限界净高:5.0〔4〕行驶方向:单向行驶。〔5〕设计荷载汽车一超20级,挂车-120级〔6〕隧道内卫生标准:A、一氧化碳〔CO〕允许浓度:300ppmB、烟尘允许浓度:正常营运时为0.0065m-1;当烟雾浓度到达0.012m-1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维修时,烟雾浓度不大于0.00351.3.3初步设计审查提出的主要意见有:〔1〕洞口浅埋段20b工字钢改为18工字钢;〔2〕超前小导管长度宜小于5.0m;〔3〕衬砌边墙脚宜采用硬质打孔塑料管;〔4〕短隧道宜增加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比拟;执行情况:洞口Ⅱ类围岩浅埋段采用18工字钢作为初期支护加劲措施,Ⅲ类围岩浅埋段采用14工字钢作为初期支护加劲措施;超前小导管长度调整为4.5m;衬砌边墙脚采用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短隧道及洞口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利于防止车辆高速进入隧道时产生侧滑且行车舒适,故短隧道与洞口250m范围内路面采用复合路面。1.4、工程概况1.4.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斑竹林隧道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大兴村斑竹岭社,地理坐标:X=38600~38850m;Y=392400~392700m,场地无公路相连,进口距离石龙镇至大兴碎石公路约1公里,交通不便,出口距石龙镇至大兴碎石公路约200m隧道轴线通过段高程在574.27~623.00m之间,相对高差48.73隧道进洞口段为一狭窄沟谷,地形坡角约20~50°左右,地面高程约为574.27~608.89m,相对高差为34.62m,倾向近正东方向;斜坡植被较发育,局部地段被开垦为旱田。隧道出洞口段为两沟谷交汇处,地形较缓,坡角约0~20°,地面高程约为586.10~598.00m,相对高差为11.90m,倾向近正西方向;斜坡植被较发育,局部地段被开垦为旱田。1.4.2气象、水文隧道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东暖春早、雨量充分、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在16.8~18.0℃之间;最热月份为每年的7~8月,气温28.0~28.8℃;最凉出现在1月,气温7.0~7.9℃;日极端最高气温43.0℃(1951年8月15日);日极端最低气温-3.1℃(1975年12月15日);常年云雾多,年雾平均为67.8天,最多达148天〔1953年〕;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81%,绝对湿度17.1~18.2毫巴。年平均风速为1.40m/s,年最大风速为15.00m/s(ESE)。多年平均降雨量1085.1隧址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地表水系主要由拟建隧道进、出洞口附近的稻田、水池为主,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1.4.3隧道斑竹林隧道上下行别离设置,别离式路基设计线间距30m,隧道轴线间距41m受平曲线影响,自进口至出口隧道轴线之间的距离由21.37m渐变为33.10m。左线隧道长121m〔LK50+637~LK50+758〕,右线隧道长186m隧道全洞处于R-1545.779m,Ls-260m的平曲线上,右线全隧处于R-2000m,Ls-260m的平曲线上,人字坡,左线隧道处于R-17000m的竖曲线上,设计纵坡分别为+0.3%〔LK50+637~LK50+720〕和-2.44%〔LK50+720~LK50+758〕,右线隧道处于R-2000m的竖曲线上,设计纵坡为分别为+0.3%和-2.441%。隧道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斑竹林隧道地质平面图。表1-1隧道表隧道名称进口桩号设计标高〔m〕出口桩号设计标高〔m〕纵坡〔%〕斑竹林左线隧道LK50+637580.68LK50+758579.54+0.3/-2.44斑竹林右线隧道K50+638580.42K50+824578.32+0.3/-2.441隧道衬砌内轮廓按建筑限界净宽10.5m,净高5.0m拟定,为R=5.55m的单心圆曲墙圆拱,隧道净宽10.80m,净高7.09m,内净空面积64.82m21.5、工程地质1.5.1地质构造隧道区地质构造单元上位于川黔南北构造带丰富场背斜西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产状为:265°∠58°,隧道区域内未发现断层。隧道区节理裂隙发育受岩性、构造影响,构造裂隙较发育。主要发育有二组裂隙:①组裂隙290~310°∠70~84°,微张,内充填粘性土,裂隙间距为1.00~3.00m,延伸5.00~8.00m,为构造裂隙。②组裂隙,产状为235~265°∠80~85°,微张,内充填粘性土,裂隙间距为1.20~3.50m,延伸2.00~3.00m1.5.2地层岩性根据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隧址区被第四系残坡积低液限粘土〔Qel+dl〕覆盖,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泥质砂岩、泥岩互层。现将各岩土层工程地质根本特征由上至下〔从新到老〕分述如下:1.5.2.1第四系残坡积低液限粘土〔Qel+dl土黄色,主要由粉粒和粘粒组成,局部夹少量强风化砂、泥岩碎屑,呈可塑~硬塑状。主要分布在拟建隧道的进、出洞口处,厚度为0.50~4.60m1.5.2.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砂质泥岩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砂质含量较高,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风化带岩芯多呈碎块状,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较软;弱风化带岩芯呈短~长短柱状,局部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岩石强度较高,质较硬,岩石质量指标RQD=60~80%。该层在隧址区广泛分布,揭露厚度为4.10~30.200m,岩石天然抗压度标准值为8.84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09MPa,软化系数0.62〔2〕砂岩紫灰色,灰白色,主要右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中~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风风化带岩芯多呈碎块状,裂隙较发育,岩质较软;弱风化带岩芯呈短~长短柱状,局部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岩石强度较高,质较硬,岩石质量指标RQD=50~78%。该层在隧址区广泛分布,揭露厚度为5.40~20.50m,岩石天然抗压度标准值为25.00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1.00MPa,软化系数0.82,属软岩1.5.3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成果等资料说明:场地内没有发现滑坡、崩塌、断裂、构造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现状稳定。1.5.4地震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按?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01〕,场地土为坚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Ⅰ类,为建筑抗震一般场地,设计特征周期0.35s。区内近年来未发生过破坏性的地震。1.5.5水文地质条件1.5.5隧道区地下水类型按含水介质可分为松散土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1.5.5隧道横穿斑竹岭,场地相对高差约为50.00m1.5.5基岩裂隙水,以砂岩层面裂隙水为主;其次为砂岩与泥岩层的接触带,特别是上层为砂岩,下层为泥岩的岩性组合地带,发育有裂隙水,无统一水位;该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厚~巨厚层状砂岩层中,为相对的含水层。泥岩层裂隙不发育,仅局部发育有不规那么裂隙,透水性差,为相对隔水层。各砂岩层与泥岩层相间产出,相互隔离,泥岩层将砂岩层分隔为相对独立的含水单元。在基岩露头地段接受大气降雨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在第四系土层覆盖的地段接受松散土层的下渗补给,径流排泄方式具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迅速向地势低洼处径流排泄,隧址区无泉水出露。1.5.5地下水水质类型为HCO3-—Ca2+型水,按环境水对建筑物材料腐蚀性评价标准,隧道区地下水均无腐蚀性。1.5.6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1.5.61.5.6.1.1进口〔长沙端〕洞口〔1〕地形条件进洞口地处一开阔的沟谷西侧斜坡处,洞口轴线与岩层走向近于垂直,交线夹角约17°,洞口轴线与地形线近于垂直,交线夹角小于10°,洞口前缘分布一条浅切冲沟,沟底高程为573.50m左右,低于设计路面高程,地势西高东低,洞前地势平缓,坡度角0~10°〔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进洞口段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土层堆积,岩性为土黄色低液限粘土,含少量泥岩、砂岩风化碎屑,硬塑状,厚度0.4~4.60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泥岩地层,岩性为为砂岩、砂质泥岩与泥岩互层,砂、泥岩没有明显的界面,呈渐变性。砂质泥岩和泥岩地表风化为暗紫红色,新鲜面呈紫红色,层理较发育,脱水后呈松散碎块状,RQD=60~80%。为较完整岩体;砂岩为灰色、紫红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RQD=50~78%,为较完整岩体。岩层产状265°∠58°〔3〕洞口稳定性评价洞口段无断层,裂隙不发育,构造简单,无不良地质作用,斜坡天然条件下稳定,无变形迹象。洞口段砂岩及泥岩地表风化较强,强度较低。下部岩体较完整,RQD大于60%。受裂隙及在施工爆破破坏下,局部地段会产生小规模坍塌和掉块。隧道左洞开挖时,将在进洞口形成高约为13.58~17.14m的仰坡,进洞口左侧形成高约为0.00~17.14m的路堑边坡,出洞口右侧形成高约为0.00~13.58m仰坡高约13.58~17.14m,坡向为102°,边坡体主要由低液限粘土和基岩组成,属人工岩土质边坡。边坡体上部土体厚度约为0~2.30m,边坡体下部主要由砂岩组成,高11.67~12左侧路堑边坡高约0~17.14m,坡向为12°,边坡体主要由低液限粘土和基岩组成,属人工岩土质边坡。边坡体上部土体厚度约为0.50~4.50m,边坡体下部主要由砂岩和砂质泥岩组成,高0~13右侧路堑边坡高约0~13.58m,坡向为192°,边坡体主要由低液限粘土和基岩组成,属人工岩土质边坡。边坡体上部土体厚度约为0~1.20m,边坡体下部主要由砂岩和砂质泥岩组成,高0~131.5.6〔1〕地形条件隧道出洞口段为两沟谷交汇处,出洞口轴线与岩层走向近于垂直,交线夹角约9°,左线洞口轴线与地形线近于垂直,交线夹角小于5°,右线洞口轴线与地形线近于垂直,交线夹角约为28°。左线出洞口前缘分布一条浅切冲沟,沟底高程分别约为592.57m和585.50m,高于设计路面高程,地势东高西低。洞前地势平缓,坡度角0~10〔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出洞口段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土层堆积,岩性低液限粘土,土黄色,含少量泥岩、砂岩风化碎屑,硬塑状,厚度0.50~4.60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泥岩地层,岩性为砂岩、砂质泥岩与泥岩互层,砂、泥岩没有明显的界面,呈渐变性。砂质泥岩和泥岩地表风化为暗紫红色,新鲜面呈紫红色,层理较发育,脱水后呈松散碎块状,RQD=60~80%,为较完整岩体。岩层产状265°∠58°〔3〕洞口稳定性评价洞口段无断层,裂隙不发育,构造简单,无不良地质作用,斜坡天然条件下稳定,无变形迹象。洞口段砂质泥岩地表风化较强,强度较低。下部岩体较完整,RQD大于60%。受裂隙及在施工爆破破坏下,局部地段会产生小规模坍塌和掉块。由于隧洞开挖,将在洞前及洞顶一带形成人工边坡,仰坡高约为12.72~13.85m。洞口路堑,在左侧形成的边坡高约0~12.72m;在右侧形成的边坡高约0~13.85m仰坡高约12.72~13.85m,坡向为275°,边坡体主要由基岩和低液限粘土组成,属人工岩土质边坡。边坡体上部土体厚度约为3.00~4.50m,边坡体下部主要由砂质泥岩组成,高8.35~8.72m左侧边坡高约13.67~16.18m,坡向为277°,边坡体主要由基岩和低液限粘土组成,属人工岩土质边坡。边坡体上部土体厚度约为3.00~3.50m,边坡体下部主要由砂质泥岩组成,高10.67~12.68m右侧路堑边坡边坡高约0~12.72m,坡向为50,边坡体主要由基岩和低液限粘土组成,属人工岩土质边坡。边坡体上部土体厚度约为0~3.00m,边坡体下部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高0~8.72m1.5.6该隧道为岩质隧道,隧道围岩体涉及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主要岩性有砂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性质较软,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差,地表多风化呈岩屑状,层理发育,层间结合较差。砂岩为中~厚层状构造,中~细粒结构,岩石较泥岩坚硬,强度较大,抗风化能力强。1.5.6根据岩石等级、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隧道埋深、弹性波速、RQD及水文地质条件,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标准?JTJ064-98附录G、?公路隧道设计标准?JTJ026-90附录一及?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中有关分类标准,将隧道围岩分为Ⅱ、Ⅲ两类。较稳定的砂岩层划为Ⅲ类;洞身段中~厚层状的砂质泥岩层,层间结合较差,划分为Ⅲ类;处在出洞口附近一带围岩因岩体较薄,划为Ⅱ类。1.5.6〔1〕Ⅱ类围岩洞身稳定性在洞口由于洞顶岩层厚度薄,因受风化影响,这类围岩岩体较破碎,呈碎块状松散结构,洞顶易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陷〕或坍塌至地表。〔2〕Ⅲ类围岩洞身稳定性构成Ⅲ类围岩的地层岩性以泥岩为主呈厚层状。这类围岩的裂隙较发育,层间结合较差,地下水贫乏,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大的坍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1.5.6由于隧道最大埋深仅36.00m1.5.6.4〔1〕隧道区地下水水力特征及富集条件隧道场地土层主要为块石土、粘土,其结构松散~稍密状,具较大孔隙,其透水性强,赋水性差,土层中孔隙水易沿基岩风化裂隙向下径流。隧道区含水层地下水位多低于含水层顶板,呈潜水-承压水型状态,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隧道涌水量预测隧道一般涌水量为46.92~91.98m3/d。勘察期间为雨季,但降水量不是最大,故建议隧道的最大涌水量按上述计算结果的1.5倍考虑,即136.77m31.5.6隧道进出口洞口段边仰坡开挖,将改变边坡的自然稳定性。引起稳定性下降,但只要及时作好必要的防护处理和地面排水工作,即可防止由于坡形改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隧道施工无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对空气及环境无影响。隧道建成后,对地表水~地下水循环系统无影响,对隧址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及生产不会有太大影响。隧道弃碴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因而弃渣场必须做好防护、排水措施,并尽可能绿化,以改善生态环境,具体措施见弃渣场设计图。1.5.7天然建筑材料及施工用水电〔1〕条〔块〕石料石龙镇中心村〔原长岭乡〕有一大型采石场,石料多为砂岩,砂岩的强度在20MPa以上,储量50000m3左右,出产条石、片石和碎石,最近运距8Km左右,最远运距约为20Km在与石龙镇相邻的南川市南平镇,有数家家采石场,石料多为砂岩、灰岩,砂岩的强度在20MPa以上,灰岩的强度在30MPa以上,储量100000m3左右,产条石、片石、碎石,最近运距20Km〔2〕砂砾石料场隧址区砂料及卵砾石料资源缺乏,需从巴南区木洞镇长江河漫滩采集,运距约30K〔3〕施工及生活用水隧道进口〔长沙端〕附近无大的地表水体,隧道出口〔重庆端〕有一常年流水沟,根据水质分析成果,该水源对砼物无腐蚀性,故可作为隧道施工期间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由于本隧道较短,建议自出口向进口堵头掘进。〔4〕施工用电隧道出口附近有220V照明线路及动力线路,建议业主结合隧道营运用电,均架设一回路10Kv高压线至隧道口,架设线路长度约700m。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局部执行情况本设计严格按照交通部公布的行业标准和相关的国家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局部有关隧道的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如下。1.6.1凡上下行别离的隧道洞口两端,应选择适当位置在洞口连接线之间设置出口和联络线,供转向和抢险救灾用。本隧道进出口均设置了交叉渡线供转向和抢险救灾用。1.6.2?公路隧道设计标准?〔JTJ026-90〕第条隧道主体结构应按永久建筑设计,具有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本隧道按新奥法进行设计,衬砌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通过结构计算和工程类比,到达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第条在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部件侵入。本隧道通过对衬砌内轮廓的设计控制,保证隧道附属设施均处于限界之外。第条一、洞口的边坡及仰坡必须保证稳定,防止大挖大刷。本隧道进口考虑生态洞门,即采用接长明洞的方式,保持原始地面形态,防止洞口边仰坡的大挖大刷,出口翼墙式洞门洞口边仰坡开挖高度控制在20m以内。第条三、洞门墙根底必须置于稳固地基上。本隧道洞门墙均置于弱风化基岩上,地基稳定。第条含瓦斯地层的隧道衬砌,应根据瓦斯地层含瓦斯情况,采取隔离、封闭等措施。本隧道无瓦斯等有害气体。第“永久荷载+根本可变荷载+其他可变荷载〞栏内数值乘以折减系数0.9。本设计对明洞、洞口加强段整体式衬砌进行了结构计算,平安系数按标准取值,明洞进行了施工阶段强度验算。第条隧道应结合衬砌采取可靠的防水和排水设措施,保证使用期内行车平安、设备正常使用。本设计结合衬砌,在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敷设防水层防水,保证洞内行车平安,洞口通过设置洞外截水沟、洞顶排水沟、路基边沟等排水设施,保证洞口不受雨水冲刷破坏。第条对地表水、地下水应采取妥善的处理,使洞内外形成一个完善的畅通的排水系统本设计通过在二次衬砌墙背后设置纵横、向盲沟,将衬砌背后地下水聚集于横向排水管处,在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水排入隧道纵向排水边沟,洞内水通过排水边沟排入路基排水系统,使洞内外形成一个完善的通畅的排水系统。第条隧道供电系统设计必须做到保障人身平安,供电可靠。本隧道供电系统通过设计可靠的接地系统,以保证人身平安,为提高隧道内供电的可靠性,设置了不间断UPS电源。1.7.施工考前须知〔1〕洞口边仰坡开挖应遵循自上而下、边开挖边支护的原那么,严禁掏底开挖或大药量爆破,洞口边仰坡挡护工程应尽早完成。〔2〕洞门墙、连接挡墙、路堑挡墙背后的超挖应用干砌片石回填密实。〔3〕施工中假设出现围岩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调整围岩类别和支护参数,防止发生工程事故。〔4〕洞口浅埋段二次衬砌应紧跟开挖进行。〔5〕本隧道进口段〔长沙端〕隧道净距最小为10.37m,小于标准值。施工必须按设计分超前洞和后续洞进行。〔6〕洞内初期支护应必须紧跟开挖及时施作,控制好围岩变形,最大限度的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7〕由于泥岩遇水易软化,隧道施工中应注意洞内排水,洞内施工用水,地下渗水必须烟临时边沟或永久边沟及时排出动外,严禁滞留浸泡隧道边墙根底。〔8〕尽早施作仰拱以便形成封闭环,提高承载能力,提早硬化路面。1.8.工程计量〔1〕计量范围:左线LK50+637~LK50+758,右线K50+638~K50+824,这里主要计量右线,洞口工程计量范围详见第6章。〔2〕超挖回填为标准允许的超挖回填。洞内挖方数量中均未含允许超挖量。〔3〕喷射混凝土均未计回弹量。〔4〕钢材均未计损耗。〔5〕防水层工程数量已含搭接数量。1.9.其他交通工程由业主另行委托设计,建议业主在隧道二次衬砌施作前,向承包商提供有关预埋件及预留洞室设计图。第2章隧道洞口位置确实定2.1隧道洞口位置确定的要求隧道洞口位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同时结合环境保护,洞外有关工程及施工条件,运营要求,通过综合分析比拟确定.隧道应早进洞,晚出洞,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隧道洞口的设置,应减少对原有坡面的破坏;(2).当洞口处有坍方,落石,泥石流等威胁时,应尽早进洞;(3).线路跨沟或沿沟进洞时,应结合防排水工程,确定洞口位置;(4).漫坡地形的洞口位置,宜结合弃渣的处理,填方利用,排水以及有利施工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5).洞口段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等确定加固措施,必要时可采取地表注浆.2.2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原那么洞口位置确定原那么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是隧道勘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洞口位置选择好坏,将直接影响隧道施工、造价、工期和运营平安。选择时要结合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施工、运营条件以及洞口的相关工程〔桥涵、通风设施等〕综合考虑。要防止单纯经济观点〔所谓“等价点〞概念〕来选定隧道洞口。在隧道施工和运营的实践中,由于洞口位置选择不当而造成洞口坍方影响施工,中断行车的教训不少,值得我们注意吸取。洞口位置确实定要求1、洞口的边坡及仰坡必须保持稳定。有条件时,应贴壁进洞;条件限制时,边坡及仰坡的设计开挖最大高度按表2-1确定。表2-1边仰坡坡率及高度确定围岩分级Ⅰ~ⅡⅢⅣⅤ~Ⅵ边、仰坡坡率贴壁1:0.31:0.51:0.51:0.751:0.751:11:1.251:1.251:1.5高度〔m〕152025202515182015182、洞口位置应设于山坡稳定、地质条件较好处。3、位于悬崖陡壁下的洞口,不宜切削原山坡;应防止在不稳定的悬崖陡壁下进洞。4、跨沟或沿沟进洞时,应考虑水文情况,结合防排水工程,充分比选后确定5、漫坡地段的洞口位置,应结合洞外路堑地质、弃渣、排水及施工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6、洞口设计应考虑与附近的地面建筑及地下埋设物的相互影响,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2.3隧道洞口位置的比选洞口局部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设计时应考虑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确定洞门位置时,应着重考虑确保边、仰坡的稳定性,以免造成难以整治的病害。洞口应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隧道“宜长不宜短〞,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那么,尽量防止“打挖打刷〞,破坏山体稳定。同时要结合平安,经济性综合考虑。应尽量使隧道中线与地形等高线正交。斑竹林隧道右线进出口土体多为离石组老黄土,出口表层有少量的坡积物,土质疏松,结构杂乱,稳定性差,洞口开挖易坍塌。综合考虑了以上各种情况以后,下面分别对隧道进口和出口各拟定三种方案考虑选择。对于进口拟定以下三种方案〔分别见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方案一:设在K50+633处方案二:设在K50+638处方案三:设在K50+643处对于出口拟定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设在K50+829处方案二:设在K50+824处方案三:设在K50+819处进口方案见图2-1和2-2所示;出口方案见图2-3和2-4所示:图2-1进口方案横断面图2-2进口方案纵断面图2-3出口方案横断面图2-4出口方案纵断面进口和出口的方案一,山体坡度平缓,开挖方量少,不用大刷坡,有利于洞口稳定,但需要做很长的明洞,从经济上来说不划算。对于进口和出口的方案三来说,此方案不用做较长的明洞,是比拟经济的,但是相对来说山体坡度较陡,开挖方量大,此处也不经济,另外需要大刷坡,不利于洞口的稳定。而进口和出口的方案二相对于方案一和方案三来说,不用大挖大刷,也不用做较长的明洞,既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又比拟经济。因此在综合各种因素考虑以后决定采用方案二,即进口设在里程K50+638处,出口设在里程K50+824处。2.4洞门形式的选择洞门形式主要考虑使用功能和尽可能节省投资,同时也考虑结合地形的整体美化效果。洞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端墙式洞门:这是一种传统的洞门形式,使用于岩质稳定的Ⅲ类以上围岩和地形开阔的地区,是最常使用的洞门形式。〔2〕翼墙式洞门:这种洞门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Ⅳ类以下围岩,以及需要开挖较深路堑的地方。〔3〕环框式洞门:当洞口岩层坚硬,整体性好,节理不发育,且不易风化,洞门开挖后仰坡极为稳定,并且没有较大的排水要求时采用。〔4〕削竹式洞门:当洞口为松软的堆积层时,通常应防止大刷仰、边坡,一般宜采用接长明洞,恢复原地形地貌的方法。〔5〕遮光棚式洞门:当洞外需要设置遮光棚时,其入口通常外伸很远。当洞口边仰坡稳定性较差,山体纵向推力较大时,可以使用翼墙式洞门。斑竹林公路隧道右线属Ⅲ级围岩,洞门位置及形式的选择,本着结构平安、工程经济并适当考虑美观的原那么,根据洞口地形、地质条件,经多方案比选,确定进、出口均采用翼墙式。洞门边仰坡开挖自上而下逐段进行,边开挖边进行网、锚、喷临时支护。翼墙式洞门的形式见附图。具体洞门布置详见附图3:班竹林场隧道进口总体布置图和附图4:班竹林场隧道进口总体布置图。第3章隧道平、纵断面设计隧道轴线是在初步设计的根底上,依据初步设计审批意见和交通部评审意见进行优化确定。在符合路线总体走向的前提下,根据隧址区地形、地貌并结合隧址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两端接线、运营管理区布设及工程造价等因素综合定出。在隧道纵断面设计时考虑了地形、地质条件、隧道长度、两端接线、通风、排水、施工及临时工程等诸多因素。采用别离式路基上、下行双洞断面。单洞限宽10.25m,横断面组成为:〔0.75+0.50+3.75×2+0.75+0.75〕,限界高度5表3-1隧道路线平、纵面概况表隧道名称进口桩号设计标高〔m〕出口桩号设计标高〔m〕纵坡〔%〕斑竹林左线隧道LK50+637580.68LK50+758579.54+0.3/-2.44斑竹林右线隧道K50+638580.42K50+824578.32+0.3/-2.441隧道纵断面设计详见附图5:斑竹林隧道左线轴线纵断面和附图6:斑竹林隧道右线轴线纵断面;衬砌断面设计详见附图7:衬砌断面设计图。第4章钻爆设计4.1钻爆参数的选择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光面爆破采用2号岩石铵梯炸药,药卷直径32mm,炮眼利用率0.95,炮眼内起爆雷管采用塑料导爆管,非电毫秒雷管。引爆雷管为8号工业纸壳火雷管。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标准?〔JTJ042—94〕,按照表4-1~4-4选取爆破参数:表4-1装药系数τ值围岩级别炮眼名称Ⅵ、ⅤⅢⅡⅠ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0.50.40.40.550.450.450.60.50.550.65~0.800.55~0.700.60~0.75表4-22号岩石铵锑炸药每米质量γ值药卷直径〔mm〕32353840444550γ〔kg/m〕0.780.961.101.251.521.591.90表4-3隧道爆破单位耗药量〔2号岩石铵锑炸药〕〔kg/m3〕开挖面积〔m2〕围岩级别Ⅵ~ⅤⅢ~ⅥⅡ~ⅢⅠ一个自由面4~67~910~1213~1516~2040~431.51.31.21.21.11.81.61.51.41.32.32.01.81.71.61.12.92.52.252.12.01.4多个自由面扩大挖底0.60.520.740.620.950.791.21.0表4-4垂直楔形掏槽爆破参数围岩级别斜度比a/cmb/cm炮眼数量/个Ⅵ级及以上Ⅲ级Ⅱ级Ⅰ级70~8075~8070~7555~701:0.27~1:0.181:0.27~1:0.181:0.37~1:0.271:0.47~1:0.3770~8060~7050~6030~503030252044~6664.2爆破参数的设计根据本隧道的地质情况:围岩以成洞性能较好的离石组老黄土,地下水相对较贫乏,洞室一般有潮湿湿润感,局部会有微量裂隙空隙水渗入洞室内,属Ⅲ级围岩,因此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垂直楔形掏槽。计算炮眼数N:式中,开挖面积m2〔由Ⅲ级围岩初砌断面图得到〕;查得Ⅲ级围岩单位耗药量kg/m3〔由表5-6得到〕每米装药量〔根据药卷直径32mm查表5-4得到〕;装药系数〔查表5-3得到〕,那么:炮眼数个根据采用垂直楔形掏槽及Ⅲ级围岩由?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隧道?中查得:掏槽眼与开挖面的夹角,上、下两对炮眼的距离a=60cm,同一平面上两炮眼眼底的距离b=30cm,掏槽炮眼为8个。Ⅲ级围岩全断面开挖月循环进尺采用m,两班循环作业,那么每一循环炮眼深度为:m每一循环进尺为2.6m0.95=2.47m,故掏槽眼及底眼深度m〔由于掏槽眼和底眼夹杂作用较大,根据爆破要求增大炮眼深度10cm~20cm,这里取10cm〕,辅助眼、帮眼、顶眼深度m。计算各种炮眼的长度L及同一平面上掏槽炮眼眼口的距离B,见图4-1:掏槽炮眼长度:m,同一平面上两掏槽炮眼眼口的距离B如图5-1所示为:m,因为辅助炮眼垂直于开挖面,所以辅助炮眼长度为:m,为了钻眼方便,根据围岩情况,各周边眼眼口均距开外轮廓线5cm,其眼底超出开挖轮廓线10cm,帮眼和顶眼长度:m,底眼长度:m。炮眼布置Ⅲ级围岩全断面炮眼布置见图4-2:图4-2Ⅲ级围岩全断面开挖炮眼布置图每一循环装药量Q的计算及炮眼装药量的分配根据炸药供给及围岩情况,使用2号岩石铵梯炸药,其药卷直径为32mm,长度为200mm,每卷药卷重0.15kg。因:故:各个炮眼的装药量〔折合卷数〕分配如下:因为采用装药系数,设各种炮眼的装药系数,掏槽眼为0.9,辅助眼为0.8,周边眼为0.75,那么:因此按上列装药系数进行分配是可以的。折合为卷,采用12卷折合为10.3卷,采用10.5卷折合为9.6卷,采用9.5卷各种炮眼用药量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总共合计1498卷。爆破参数见表4-6:表4-5Ⅲ级围岩钻爆参数表起爆顺序雷管段别炮眼名称炮眼个数孔深(m)装药〔kg〕备注装药系数单孔药量装药量11掏槽眼82.70.91.7313.8423辅助眼102.60.81.5415.4035辅助眼112.60.81.5416.9447辅助眼132.60.81.5420.0259辅助眼172.60.81.5426.18611辅助眼302.60.81.5446.20713周边眼582.60.751.4483.52合计147222.10在具体实施中,可先在现场试验,根据试验资料在施工中同样先作预设计,实施后及时总结分析,反复调整参数,使爆破效果到达最正确状态为止。(8)根据爆破器材情况,采用导爆管雷管孔内延期起爆法。起爆顺序按炮眼布置图的图标顺序起爆,共分7段,采用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采用间隔装药结构,反向起爆方式.由起爆药卷引出的导爆管在孔外通过反射四通连接件联成闭合起爆网络,由1号火雷管起爆导爆管网络。4.3钻爆程序及标准钻爆施工程序1、在钻眼前由测工用全站仪、钢尺相配合,采用五寸台阶法绘制挖断面轮廓线〔用红油漆标画出轮廓线〕,然后按钻爆设计画出周边眼位置。经检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方可开钻。2、钻眼按照不同孔位,将司钻工定点定位。钻工应熟悉钻爆设计图,能熟悉操作风钻,特别是周边眼,一定要有丰富经验的老钻工司钻,由专人指挥,确保周边眼准确的外插角,使两茬炮交界处端面连接顺直,同时根据眼口位置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深度,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3、清孔及成孔检查钻眼完成后,应严格成孔检查。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有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装药爆破;装药前,用高压风、水将炮眼内泥浆冲洗干净。装药装药结构见图4-3:图4-3装药结构图装药须分量分组,按钻爆设计图确定的装药量自上而下进行,雷管、炸药“对号入座〞,要定人、定位、定段防止雷管断别的错乱造成瞎炮,所有炮眼均以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装药时应注意使用锋利工具开箱取出导爆管时,应小心不使导爆管受损伤,应尽可能保持导爆管的原包装和导爆管端头的封口,尽可能不要损坏。起爆药卷的导爆管根据眼孔深度,间距和网络分组连接方法确定,以便于装药,连接,控制和节省导爆管的消耗;起爆药卷的脚线应防止接头,在眼孔长度范围内,不能使用有接头的导爆管。使用前应对导爆管进行只管检查,发现已破裂的应切去。将切断了的导爆管绕成小卷,并将一端封口〔热封〕。假设切去后一天内不与雷管装配,那么需两端封口,以防止受潮和防止油污进入管内,影响正常传爆,与雷管装配时,在将封口切去5cm。根据需要长度,直接使用工厂已经装配好的带导爆管的非电即发雷管,毫秒雷管,半秒雷管以及等差雷管,必须保护好雷管段数标记。导爆管和雷管的现场加工装配方法:将导爆管切去封口的一端插入卡口塞,应插到底为止,然后将卡口塞插入雷管壳,直到卡口塞肩部抵到雷管壳口部,再用收口器收口。收口位置是在离雷管口部10mm范围内,收二道或三道口。收紧程度为导爆管不被2kg拉力〔静负荷一分钟〕拉脱,又不得使导爆管内腔卡死。必须用标签标明段数,分开存放,以免混乱。加工起爆药卷时,应注意勿使雷管段数标签或标记失落。应将不同数的起爆药卷分开装箱,以便装药时按照起爆顺序“对号入座〞。孔内岩粉一定要吹干净,装药要到底。已经破损的导爆管不得使用。向炮眼内装药时,应注意防止导爆管损坏和打结。装药时,应分段从上到下进行,以免落石砸断或者打破导爆管引起瞎炮。采用毫秒雷管、等差雷管、秒发雷管起爆,按照预先设计的装药眼孔段数准确的进行,禁止混装,防止影响爆破效果和造成瞎炮。5、连接起爆网络按设计的连接网络实施。起爆网络为复式网络,以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连接时要注意,导爆索的连接方向和两节点的牢固性,导爆管不能打结和拉细,各炮眼雷管连接次数应相同;引爆雷管用黑胶布包扎在离一把导爆管自由端10cm以上处,连接好后要由专人负责。在所有非必须的机具和设备撤离爆破面之后,才开始连接网路。连接应尽可能靠近眼孔,孔外网路也要尽量短,但不要拉细,打结,防止导爆管,连接块受损坏等。为了保证可靠的点燃毫秒雷管,起爆雷管的导爆管最短长度不得小于1.5米。网路连接好后,要认真检查连接是否正确,是否每个眼孔的起爆药卷都包括进去了,是否每个簇联或连接块都有引爆雷管。当使用孔外延期控制时,还应检查各连接点雷管的段数是否符合设计。6、非点炮人员撤离到平安区才能引爆。爆破后,如有瞎炮,要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儒林外史试题精萃及答案
- 农业经理人考试中的志愿者经历试题及答案
- 系统掌握农业职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面对 收纳师考试的自信提升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的自我提升方式试题及答案
- 物业管理服务关键时刻
- 肝胆科疾病知识培训课件
- 年度工作汇报-中国风
- 美食用料知识培训课件
- 妊娠分娩产程处理技术及相关知识案例
- 认识紫菜苔课件图片
- 《中国脓毒血症指南》课件
- 工程信息转让合同范例
- 中国头痛门诊建设专家共识2024(全文)
- 研学基地与旅行社合作协议书
- 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修订版)
-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 完整版2024年注安法规真题及答案(85题)
- 红楼梦阅读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转子发动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