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8篇_第1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8篇_第2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8篇_第3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8篇_第4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8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篇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3、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4、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七子之歌》,学生可跟唱,创造情境。(学生熟悉此歌,由此可猜到作者,教师也可随机提问。)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位为人所敬的民主战士,他敢作敢为,言行一致。现在我们学习臧克家写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解他的精神品质。二、作家作品简介。1、闻一多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o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2、作者介绍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3、臧克家和闻一多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思。2、说说你从课文中读到了什么?我读到了闻一多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闻一多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闻一多创作时的刻苦努力;闻一多作为革命者的大义凛然;本文的结构层次十分清晰;文章的用词很典雅;四、速读全文,把握内容: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这两方面各写了哪几件事?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方面这两部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4、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怎么分?五、细读文章,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1)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研究志趣正浓、向古代典籍钻探、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几年辛苦,写成《唐诗杂论》。十年艰辛,写成《楚辞校补》。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写成《古典新文》。(2)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迥乎不同,一反既往,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生命作为代价,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以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大无畏,大骂特务,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前脚……后脚,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六、探究人物:探究学者方面,学习优秀品质1、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2、文章围绕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记叙了哪几件事?记叙的详略是如何处理的?3、从第一部分中可以看出闻一多怎样的精神?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那么,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课后小结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文章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充满了感人的力量。课后习题1、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第一题。2、收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篇2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能运用全新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2、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革命家的所说所做,表现了闻一多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3、中招考点结合历届河南中招语文试卷选择题和记叙文的阅读理解题来看,针对本课考察的知识点有:(1)重点字词,文学常识。(2)品析语言,分析人物形象。4、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学习散文不陌生,只是能在自学基础上梳理课文主要事件,理清思路,难点是学习这篇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还有品析生动形象,富于感情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二、学习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能介绍臧克家和闻一多。2、通过朗读课文,能说出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方面的表现。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查找资料和课下注释,能介绍臧克家和闻一多,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通过朗读课文,能圈点勾画出闻一多的两种身份和事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能说出闻一多的`身份、事迹,能概括课文内容。四、教学过程五、限时训练1、(5年中考,3年模拟)下列加红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函寄(hán)硕果(shu)锲而不舍(qì)B、弥高(ní)校补(_iào)迥乎不同(jing)C、潜心(qián)迭起(di)沥尽心血(lì)D、赫然(h)凝结(níng)气冲斗牛(du)2、最后两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不能,因为一方面强调闻一多是卓越的学者,优秀诗人,革命烈士,另一方面也突出闻一多是言行一致的伟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篇3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3、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4、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学习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一、自主学习(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1、注音衰微赫然迭起典籍弥高卓越校补函寄漂白锲而不舍气冲斗牛警报迭起迥乎不同2、解释词语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目不窥园2、了解闻一多、臧可家闻一多臧克家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三、理清课文,整体感知思考:(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以此为脉络,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四、小结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文章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充满了感人的力量。五、作业收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2、学习本文选材典型,详略得当,语言精练的特点。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的作用。4、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复习导入二、合作探究研读课文(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一)、探究学者方面,学习优秀品质1、学生有感情朗读(1)——(7)段2`、自由组合探究质凝:(1)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2)重点详写的材料是什么?(3)表现了闻一多作为学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并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4)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做?(二)探究革命家方面,学习爱国精神1、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2、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3、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做的?(三)探究作品选材1.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这六件?2.归纳本文语言特点:三.小结闻一多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四、课外拓展1.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什么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2.我们都知道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五.作业课后赏析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风范。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篇4【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单元主要体现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之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2.文本简析: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教学方法】1.教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一)课前预习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二、窥一斑而知全豹(12分钟)整体感知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思考以下问题。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一)研读入境品语言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替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的写作手法。(二)赏读入心悟情思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这也是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三)涵咏入理勇质疑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是为了给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预习课文时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讨论交流中产生的。产生的疑问可由学生互相解答,四、万水千山总是情(8分钟)(一)拓展迁移欣赏一段视频,走出语文的范本,走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境界。(二)课堂总结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师总结,改由学生总结。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而且这种生成性的信息反馈更加准确有效,可以使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三)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篇5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掌握本课词语的音、形、义。2、了解臧克家、闻一多生平及作品。3、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4、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2、通过探讨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二、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过渡的用法。三、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四:课前准备:收集臧克家、闻一多的背景常识,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和作品。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前3分钟,出示课件(积累歌词,丰富文化底蕴:《七子之歌》,背景音乐为对应歌曲)。2、逐一追问:这首歌在那一年唱的最响?歌的词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引出闻一多)3、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闻一多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板书课题)(二)多媒体出示:作者背景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①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②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③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多媒体播放《最后一次演讲》视频,请学生谈谈观后感受臧克家:当代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朱自清曾说:“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茅盾曾说:减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臧克家和闻一多:知遇相惜,亦师亦友。所以这篇文章展现给我们的是:大师笔下的大师,巨人心中的巨人。(三)、整体感知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理解识记文中出现的生字词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四)深入理解一、多媒体出示第一个学习指导题: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3.读了以上内容,虽然不能成为学者,但是能做一个优秀的学生,我们能从先生做学者身上学到什么呢?二、多媒体出示第二个学习指导题: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是不是还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2.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概括)3.先生说得内容是什么?4.16段到18段是排比段,再现了先生大无畏的精神。大声朗读,读出气势。5.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6.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总结)7、用一句名言赞美闻一多的品质和精神:例:鲁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篇6一.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过渡和照应的手法。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二.教学重点: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三.教学难点: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二.简介臧克家、闻一多(由学生从图书馆、网上自己查阅,加以整理后,在班上交流)三.检查预习情况⑴正音:弥锲兀沥函衙赫迥窥楷多音字:壳{};斗{}(2)朗读课文四.整体感知课文:五.问题研讨.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2.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文章又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哪些词句十分深刻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和精神?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片段。二.问题研讨。1.文章怎样写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与第一部分的写法有何不同?好处是什么?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说说本文在选择材料、剪裁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4.朗读课文片段,揣摩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有感情和音乐美的特点。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篇7一、导入请同学们看屏幕,他是谁?(臧克家)1、作者简介20__年2月5日,我国文坛再失巨擘,99岁的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与世长辞,一轮明月、万家灯火伴他西行。臧克家(1905-20O4),他是对我国新诗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成果之丰,影响之大,被认为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如今,这句诗已经成为送给诗人自己最好的挽歌。朱自清曾说:“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茅盾曾说:减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闻一多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2、简介闻一多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查阅的材料。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①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②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③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3、臧克家和闻一多:知遇相惜,亦师亦友。4、所以这篇文章展现给我们的是:大师笔下的大师,巨人心中的巨人。二、初读课文教师邀请一位学生同读课文,一人一段,其他学生思考:1、疏通字词,把生字词划下来。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闻先生恪守着怎样的“说”和“做”的原则?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明确:1、解决基础字词(略)。2、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闻一多恪守着“做了不说,做了再说”和“说了就做”的原则。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三、研读课文1、研读表现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成就卓越的段落。教师:提起闻一多先生,我们头脑当中首先显现出来的是他怒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拍案而起的镜头。但事实上,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的身份是学者、诗人。他治学严谨、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的哪一部分最能表现他的这一特点?(第一部分)默读文章的第一部分,把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成就卓越的语句划下来,并进行圈点批注。(不懂的可以标注出来。)教师巡视。学生质疑。师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要注意朗读和艺术手法的指导)。2、研读表现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的段落。教师:一个如此“血性”的男儿,很长一段时间竟能“沉寂”下来做学问,甚至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种性格反差看似悖理,实则不然。1925年,闻一多先生在给梁实秋先生的一封信中,他这样说:“我国前途之危险不独政治、经济有被人征服之虑,且有文化被人征服之祸患,文化之征服甚于其他方面之征服千百倍之。杜渐防微之责,舍我辈其谁堪任之!”可见,闻一多先生是想从探索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中,寻找出医治我们民族病症的药方。闻先生有这样一句名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民族。”在他的眼里,做一个中国人比作一个文学家更重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他的言和行终生实践着这句话,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感受一下闻一多先生那种大义凛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①指导朗读;学生齐读(如果朗读不到位、可以请个别同学范读)。教师重点指导朗读闻一多的几句话:指名读,齐读,师生配合读。②造句。按以下形式说说对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形象的理解。前一个空填写对人物的评价(用一个词语),后一个空要举例证明。闻一多先生,他,你看。师生交流。四、品味语言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了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却与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他借寸阴、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就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4、富于音乐美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铸钢有力,富于音乐美。五、拓展延伸从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像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文人,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请你说出一两句表达他们理想追求的诗,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陶渊明:“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六、小结在世界近代史上,闻一多先生是唯一一个被数颗子弹从背后卑鄙地射杀的诗人。尽管时代已相隔久远,但一想到这残酷的事情,我们还是会禁不住一阵阵心疼!正如闻一多是那样地心痛李公仆的死,正如那些“‘李公仆”们是那样地心疼万千底层百姓的挣扎着的生存。面对死亡,闻一多先生没有丝毫的惧怕,他曾说过:“生命的量至多不过百年,他的质却可以无限度地往高深醇美的境域发展,生命的艺化便是生命达到高深醇美的唯一方法。”让我们永远称颂这位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七、布置作业1、掌握字词。2、在闻一多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文人、学者、革命家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请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体会人们对这位伟大的诗人的深刻缅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