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复习共28张_第1页
初中物理中考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复习共28张_第2页
初中物理中考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复习共28张_第3页
初中物理中考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复习共28张_第4页
初中物理中考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复习共28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现象复习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转换法)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以声波的方式在介质向四面八方传递.(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2)声速:①介质种类。一般来说,V固>V液>V气②介质温度。记住:15℃速度340m/s。

1、如下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说法正确的是()A.这样做是为了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B.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在月球上做此实验看到的乒乓球不会被弹起D.越用力敲击音叉乒乓球弹起的越高说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声音消失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写优美动听旋律的诗句,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余音”指回声,“三日不绝”指声音的不断反射.D、古代入民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的到来,因为固体的传声速度大于气体的传声速度3、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走死马”,距离有多远呢?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距离。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______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___m.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听起来更响亮,原因是屋子的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延迟时间______,最终____________.4、列车运行前方有一高大峭壁,司机鸣笛后1.2S听到来自峭壁的回声,如果列车前进速度为72km/h,则司机鸣笛时离峭壁___m.(声速为340m/s)。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取决于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也就越高;频率越低,音调也就越低。

影响因素:发声体粗细、长短和松紧程度。(长笛、吉他、箫、鼓)描述音调高:尖叫、刺耳、清脆、细、女高音

描述音调低:低沉、沉闷、粗、男低音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能够引起人耳感觉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①次声波波长比一般声波波长大,更易发生衍射,传播距离更远。利用次声波可以预报海啸、台风、地震、火山爆发等。(大象)②超声波波长短,不容易发生衍射,基本上能直线传播,因此可以使能量定向集中传播,穿透能力强。对超声波的利用:利用“B超”探察人体内病变,探察金属内部的缺陷,用声纳探测潜艇、鱼群,;利用超声波碎石治疗胆结石、肾结石等;还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制药等。(海豚、蝙蝠)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发散程度有关。(力度)

“震耳欲聋”“不要高声喧哗”“不敢高声语”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如弹奏的手法)等因素决定的。

“闻其声知其人”“声纹锁”“模仿秀”5、思考:下面是关于老牛与小蜜蜂的争论,同学们,假如你是裁判,你觉得谁对呢?6、日常用语里的“高”、“低”大部是指音调,也有少部分指响度。比如著名歌手李娜唱的《青藏高原》最后的高潮部分,音调非常高,一般人是唱不上去的。“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

。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里所说的“高”、“低”则是指大小,就是声音的

。·新课标7.小航自制了一个哨子,如下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B.在月球上吹哨也能听到该哨声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音调会更高8、物理课上,化学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A、音色变了B、音调变了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9、蝴蝶和蜜蜂从身旁飞过时,我们凭听觉不能发现蝴蝶的飞行;而能听到蜜蜂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不同10、医生借助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

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11、关于响度、音调和音色说法正确的是()A.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音调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C.古筝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弦发声时的响度D.人们常对一套音响设备评头论足,说它如何保持逼真的效果,这主要是指音调和音色12、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玻璃杯,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指关节轻轻叩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13.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敲击下方的石磬和编钟一定比上方的石磬和编钟声音大B.下方的石磬和钟较低沉,说明上方的石磬和编钟发声音调普遍较高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控制噪声。D.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音调一定不同。14、“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有好听的呼麦15、如图所示是四种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波的波形图,仔细比较四种波形图的差别,可以判断四种声音的()A.音调肯定不同B.响度肯定不同C.音色肯定不同D.由于不知演奏的曲目,所以无法确定声音的差别三、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交谈、雷声预示下雨、B超,蝙蝠飞行时发射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等。(鉴别瓷器、西瓜)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粉碎肾结石、超声波清洗仪等。1、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dB。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3、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如:摩托车加消声器市区禁止鸣笛

调小音量考场附近停止施工(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如:植树种草关门关窗隔音墙、玻璃屏障录音室的墙面装吸声材料(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如:戴耳塞戴头盔捂住耳朵等

·新课标16.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教室内学生的干扰,以下方法无效的是()A.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B.在教室周围植树C.上课时关闭门窗D.学校路段禁止鸣笛17、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D.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18、为了同学们顺利进行中考,考务工作非常细致,用物理知识解释相关做法,正确的是()A.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调节广播音量,是调节音调的高低C.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来源:学§科§K]D.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19、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D.频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