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操作技巧和一些注意问题演示文稿_第1页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操作技巧和一些注意问题演示文稿_第2页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操作技巧和一些注意问题演示文稿_第3页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操作技巧和一些注意问题演示文稿_第4页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操作技巧和一些注意问题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操作技巧和一些注意问题演示文稿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目的1诊断:检查冠状动脉血管树的全部分支,了解其解剖的详细情况-虽然有一定局限,但是仍然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2确定下一步如何治疗:为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方案的选择奠定科学依据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历史1929年,德国医生WemerForssmann在自己身上进行了人类首例心导管检查术。他将导管经左肘前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送入右心房,并拍了医学史上第一张右心导管胸片,从此揭开了介入心脏病学的序幕1956年与他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WemerForssmann(摄于1970年)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史第一阶段:非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用猪尾导管采用主动脉根部造影,使左、右冠状动脉同时显影;目前在特殊情况下临床上仍然应用;其局限是造影剂不能充分充盈整个冠状动脉血管树使之清晰显影;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史第二阶段: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改进为主动脉窦(Valsalva)内造影,分别显示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优于非选择性造影;但由于其容易损伤到主动脉根部及瓣膜结构,目前临床基本不用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史第三阶段: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1959年Sones利用特制的尖端呈弧形的造影导管,经肱动脉逆行送入主动脉根部进行主动脉造影,无意中将造影剂直接注入右冠状动脉内使其清晰显影;这一偶然事件开创了冠脉介入技术的新纪元。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MasonSones(摄于1982年)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发展史1966年Amplatz、1967年Judkins进一步改进了导管顶端形状、弧度和导管插入技术,结合经皮股动脉穿刺技术(Seldinger法,1953年),使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国际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第一次选择性冠脉造影:1959年,Sones第一次成功的PTCA:1977年,Gruentzig等;第一次支架植入术:1986年3月Puels等;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

1951年开展右心导管检查(黄宛、方圻和陈灏珠);1954年开展左心导管检查;1973年上海中山医院和北京阜外医院开展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到2001年底全国112家医院开展介入治疗,完成PCI1,6345例,仍处在较低水平2004年全国冠脉内介入治疗例数超过5万例!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造影的穿刺途径股动脉穿刺(最常用);桡动脉穿刺(逐渐增多);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经股动脉穿刺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穿刺方法穿刺点的选择

穿刺点多选在股横纹下方约1-2厘米,股动脉搏动的正下方;穿刺点过于靠近股横纹可能使穿刺针越过腹股沟韧带,术后无法止血。穿刺点过低,则因股动脉位置较深,且有动脉分支,不易成功;另有股静脉走行于股动脉下方,易造成动静脉瘘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穿刺方法穿刺部位局部麻醉常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先在皮下注射形成皮丘,然后沿穿刺针要经过的路径方向注入少量麻醉剂,至针头完全进入皮下或估计到达股动脉深度后在其周围进行浸润麻醉,每次注药前注意先回抽注射器,证实无回血,再行注入,以避免将麻醉剂注入血管内。一般注射5~8ml即可。注意麻醉剂不要注入过多,避免术后穿刺部位形成硬结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穿刺方法股动脉穿刺:充分局麻后,以左手三个手指(注意:三个手指应在一条直线上)在穿刺点上方寻找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角,穿刺针斜面向上进针,当针尖有明显动脉搏动感时,即可刺破血管,见线状鲜红血流喷出,缓慢送入导引钢丝,若遇阻力,切忌粗暴、盲目送入钢丝,适当调整穿刺针多可成功。导丝到位后,即可退出穿刺针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穿刺方法置入动脉鞘

输送动脉鞘管时应缓慢、轻柔,若遇阻力可适当旋转输送以减轻皮下组织的阻力,特别是对已经进行过冠脉介入检查或治疗的患者,穿刺部位形成硬结往往增加送入动脉鞘管的阻力,此时切忌粗暴操作,避免使动脉鞘管打折、断裂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Seldinger’s穿刺法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穿刺鞘管的一些知识标准穿刺鞘:11cm套管长度;(中等长CSI:23cm)用于小儿,肱动脉的短鞘:5.5cm和7.5cm4F-11Fsize;可使用is.035”和.038”的导丝6F直径为2mm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穿刺注意事项和要点术前一定要看病人,了解股动脉搏动切口前一定要仔细寻找动脉搏动最强点,力争做到一针见血腹股沟韧带不是腹股沟皮纹,切忌过低过高穿刺到静脉不要着急拔针冲水,拔至皮下稍微偏外再穿刺一针禁止穿刺不顺利时候穿刺针在真皮下作扇面运动寻找动脉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穿刺注意事项和要点在穿刺不顺利时,不要轻易用针或者鞘作股动脉造影,容易使已经形成的夹层变大,如果遇到任何阻力,均应该重新穿刺;如果仍不顺利,可以在透视下轻微打少许造影剂印证穿刺位置;因外周血管壁神经比较丰富,仔细询问病人有无明显加重疼痛感尤其重要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穿刺注意事项和要点针尖一定斜面向上钢丝尽量向远端送如果不能确定是否为动脉,建议用长钢丝一直送到升主动脉,明确位置钢丝上行不顺利,并可见明显外周动脉硬化,应用泥鳅导丝如果近段血管极度扭曲,可在长钢丝引导下更换长鞘,如果髂动脉水平上扭曲,建议穿刺对侧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穿刺注意事项和要点穿刺时保持心态稳定,多(建议三针)针穿刺不到动脉,有比较熟练的助手,可换手,没有助手可试穿刺对侧穿刺回血时候避免任何不能确定因素(如回血不畅,血液颜色比较深等等)如果不能确实确定在动脉内则重新穿刺静脉动脉瘘多能压迫闭合,但是增加栓塞机会,动脉静脉瘘一般需外科手术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经桡动脉穿刺1989年加拿大医生Campeau首先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1992年荷兰医生Kiemenij首次经桡动脉进行PCI治疗。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挠动脉造影的优点1.引入了一条介入治疗的新途径;2.桡动脉表浅,易压迫止血;3.局部无静脉和神经,并发症少;避免了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避免了输血和外科修复外周血管;4.无需强制性卧床,减少了病人痛苦;避免了血栓、栓塞并发症;5.术后护理观察任务减轻;6.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可连续应用;7.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挠动脉穿刺适应症l

桡动脉搏动好,Allen试验阳性。l

腹主动脉以下的血管病变(髂动脉、股动脉),如高度狭窄或闭塞、血管扭曲、夹层等,使经股动脉法困难或根本不可能。l

服用华发林等抗凝药物,经桡动脉法可减少出血并发症。l

患者不能平卧,或不能很好配合者在门诊行冠脉造影或PCI手术,患者当日出院而无需卧床

患者强烈要求的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禁忌症绝对禁忌症:无桡动脉搏动;肾透析的动静脉短路

相对禁忌症:

Allen试验阴性,提示掌弓侧枝循环不好;桡动脉搏动差或细小,尤其小个老年妇女;

既往有大血管异常的病史(主动脉根部异常或锁骨下动脉异常等);

用6F/7F鞘管不能完成的治疗(如旋磨治疗或其它需8F鞘管完成的技术);不能用右桡动脉行左内乳动脉的介入治疗,也不能用左桡动脉行右内乳动脉的介入治疗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方法Allen试验所有患者于术前均应做Allen试验

穿刺点取碗横纹近端3厘米左右为穿刺点,桡动脉表浅易触及

麻醉在穿刺点上方用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麻药不可过多,否则局部胀起不易摸清桡动脉搏动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方法穿刺

是桡动脉途径的一个难点。患者的手臂自然外伸、外展置于臂托上,将腕部垫起以有利于穿刺;穿刺前应首先摸清桡动脉的走行,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走行直的部位穿刺。一般在桡骨茎突近心端1厘米处;如果该部位桡动脉迂曲,应避开,再向近心端移1-2厘米。用1-2%的利多卡因1毫升局麻,针尖基本与皮肤平行,避开浅表静脉,过深易伤及动脉。穿刺时,进针的方向应与桡动脉走行方向一致,角度为30-60°,可以在桡动脉壁的上方直接穿刺前臂或穿透桡动脉,再缓慢退针至针尾部有血液喷出。尽量第一针成功,反复试穿会引起痉挛。如果穿刺部位出现血肿,需按压5分钟或更长时间,再行穿刺应在第一次穿刺部位近心端的1-2厘米。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方法穿刺成功后若钢丝不能插入,可能系钢丝顶在动脉的对侧壁,稍微后撤穿刺针即可,有时需将穿刺针稍做旋转。其它原因为血管弯曲、痉挛、桡动脉闭塞或狭窄、钢丝在小的血管分支内及肱动脉发出桡动脉的起源异常及钢丝进入血管的内膜下引起夹层。送钢丝的动作应轻柔,一旦遇到阻力,后撤钢丝并轻度旋转再前进,如感觉钢丝行走不畅,应在透视下操作直到钢丝超过尺骨鹰嘴水平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穿刺鞘管套装套装中有CSI,血管扩张器,.021”45cm直头短钢丝和21G经皮穿刺针11and23cm长4F-7F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挠动脉穿刺注意事项术前仔细看病人,触摸挠动脉搏动情况穿刺时回血一定要顺利压力要足够送钢丝不能有较大阻力,如果阻力大建议重新穿刺送入鞘管后建议给予一定量的抗痉挛药物一般为3-5毫克异搏定预计要搭桥患者尽量不用挠动脉,为外科保留选择的权利痉挛后不用慌张,可稍等并再注入抗痉挛药物如果导管在体内而痉挛持续不缓解,则通过鞘管注入生理盐水同时撤出鞘管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解剖和造影常用投照体位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常用缩写左冠状动脉(LeftCoronaryArtery,LCA);左主干(LeftMain,LM);左前降支(LeftAnteriorDescending,LAD)对角支(Diagonal,D)间隔支(Septal,S)左回旋支(LeftCircumflex,LCX)钝缘支(ObtuseMarginal,OM)右冠状动脉(RightCoronaryArtery,RCA)后降支(PosteriorDescending,PD)左室后支(Posteriorbranchesofleftventricular,PL)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脉解剖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主干(LM)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左或后伸展,0.2~4厘米,行至前室间沟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发出中间支。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前降支(LAD)沿前室间沟走行,下行至心尖或绕过心尖,止于膈面。供应大部分左室、心尖部、右室前壁及室间膈前2/3的血液。室间隔支(S):几乎成直角发出,第一室间隔穿支较粗大,越接近心尖部越细小。1217支。对角支(D):成锐角发出,位于左心室表面,一般有2-6支,相互平行,自近端至心尖,逐渐变细小。偶然一支粗大的角支可以与前降支相似或更粗大。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回旋支(LCX)几成直角起自LM,向后下至左房室沟,止于膈面。钝缘支(OM):1-4支。第一OM较粗大,其后的LCX明显变细。供应左心房、左室外侧壁及前上壁的血液。后降支:约10%的LCX达后室间沟,下行至心尖。房室结支:50%的窦房结动脉分支源于LCX。左心房支:提供大多数心房血供。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冠脉解剖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冠状动脉(RCA)起源于右冠窦中部。行于右房室沟内。供应右心房、右室前壁与左室后下壁的血液。圆锥支:为第一分支,约半数发自RCA开口前方1-2cm处,沿右心室圆锥部到达肺动脉瓣。窦房结动脉:约50%的窦房结动脉起源于RCA近端右上方,与圆锥支径路相反。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冠状动脉锐缘支:较粗大,行向心尖,供应室间隔。远端分为2支:a.后降支(PD):于室间沟内下行至心尖;b.左室后支(PL):进入心肌呈U型,然后下行至心尖时发出1~2分支供应左心室后部。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1.左主干12.圆锥支2.前降支近段13.右冠状动脉近段3.前降支中段14.右冠状动脉中段4.前降支远段15.右冠状动脉远段5.第一对角支16.房室结动脉6.第二对角支17.后降支7.回旋支近段18.左心室支8.回旋支远段19.右心室支9.钝缘支20.锐缘支10.后降支21.室间隔穿支11.窦房结动脉22.左心房支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位冠状动脉造影时,投照体位以图象增强器的位置而定,即从图象增强器位置来观察心脏,而不是根据X线束的方位来定位。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位正位(AP):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直;左、右前斜位(LAO,RAO):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心脏;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位头、足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或足部;右前斜+头位(右肩位):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脏;左前斜+头位(左肩位):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脏;右前斜+足位(肝位):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观测心脏;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LCALAO45°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LCARAO30°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右前斜(RAO)30º+足位(Cau)20º(肝位):观察LAD、LCX起始部、LCX全程、钝缘支(OM)全程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前斜(RAO)30º+足位(Cau)20º(肝位)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LAO45º+Cau20º(脾位、蜘蛛位):观察LM、LAD、LCX开口病变(三分叉),LCX体部、钝缘支(OM)开口和体部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前斜(LAO)45º+足位(Cau)20º

(脾位、蜘蛛位)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正位(AP)+头位(Cra)观察LAD近、中段,LAD与对角支分叉处;观察LM开口用于支架定位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正位(AP)+头位(Cra)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左前斜(LAO)45º+头位(Cra)20º观察LAD中、远段和对角支开口和全程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前斜(LAO)45º+头位(Cra)20º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右前斜(RAO)30º+头位(Cra)20º(右肩位)观察LAD中、远段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前斜(RAO)30º+头位(Cra)20º

(右肩位)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后前位(AP)+足位(Cau)20º观察LM、LAD、LCX开口、近端,LCX体部和OM开口;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后前位(AP)+足位(Cau)20º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左侧位:LAD,LCX近、中段;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侧位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7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RCALAO45°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7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左前斜(LAO)45º右冠状动脉呈“C”型,观察RCA开口、起始部至后降支;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7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前斜(LAO)45º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7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7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后前位(AP)+头位(Cra)20º右冠状动脉呈“L”型,观察RCA远端分支及其开口情况;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7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后前位(AP)+头位(Cra)20º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7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7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右前位(RAO)观察RCA中段;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8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RCARAO30°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8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8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

血管及病变部位的确定;狭窄程度的测定;冠脉病变形态学分类;冠状动脉血流分级;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8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造影导管一般知识和操作技巧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8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8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造影导管的几个相关概念造影导管:是用来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中的多层塑料管子。因造影剂不透X-ray,故而在X-ray下可视外径(F):6F=2mm内径(Inch):1Inch=2.54m流速(ml/sec)长度(cm)注射压(psi):1atm=15psi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8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造影导管的结构套管连接末端-连接造影导管,注射器或高压注射器抗扭力段 -靠近套筒式连接末端,增强其抗折能力管身 -导管的主体部分头部近端 -用以支持造影导管的插入头部远端 -造影导管头部最柔软的末端侧孔 -使造影剂成团状显影效果, 提高造影导管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注射造影剂时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8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导管结构Hub套管连接末端StrainRelief抗扭力段Body管身ProximalTip头部近端DistalTip头部远端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8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BriteTipTM16stainlesssteelwirebraids

不锈钢丝编织ThePTFEinnerlinerlayerisappliedMulti-segmentsTheNyloncoating尼龙外层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8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钢丝编织(以cordis为例)编织钢丝约61微米,(主要增强其耐久力,强度,抗折能力等)

每1/4英寸的部分有12个Crossovers钢丝编织(提供最佳的扭控能力)Cordis导管在距离头端约1英寸部分没有钢丝编织,(减少头端硬度,增强其无创性)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9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如何评价导管的性能扭控能力抗折能力柔顺性推送力造影时稳定性显影效果对血管损伤及安全性高流量形状记忆能力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9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造影导管及其选择Judkins造影导管(最常用);Amplatz造影导管;Sones导管;多功能导管(Multipurpose);猪尾巴导管(Pigtail);内乳动脉导管(InternalMammary);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9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Judkins造影导管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9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Amplatz造影导管左冠状动脉Amplatz造影导管有AL1-AL4;右冠状动脉Amplatz造影导管有AR1-AR4。当冠状动脉开口变异,或由于升主动脉异常(尤其是主动脉根部扩张时),用Judkins导管行冠脉造影有困难时,可选用Amplatz造影导管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9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Sones造影导管经桡动脉或肱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可选用Sones造影导管。也可在导引钢丝配合下采用Judkins或Amplatz造影导管。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9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猪尾巴导管在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不明确时,可先选择猪尾巴导管行主动脉根部造影。在行左心室造影时,选用猪尾巴导管。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9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多功能导管

多功能导管为端孔、侧孔造影导管,因此在造影时与Judkins导管法不同,无需将导管顶端插入开口,只要其顶端位于开口附近即可。但是,女性主动脉根部较小时,应用多功能导管行左冠脉造影有相当困难。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9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内乳动脉导管

内乳动脉开口无明显成角时,一般可用JR4;如果开口明显成角应选用专用的内乳动造影导管。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9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脉导管一般知识和操作JL冠脉导管在头端后有两个已塑形的弯度两个弯度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其导管的形状型号(3.5,4.0,5.0,6.0)JL形状型号的选择取决于升主动脉弓的长度和宽度(比较瘦小或升主动脉供窄的人:JL3.5;比较胖或是升主动脉弓扩张的人:JL5.0or6.0)JL4可使用于多数患者导管技术比较简单:导管头端沿着升主动脉弓边缘推进,直至其滑入左主干开口处(跨过主动脉弓后不要急剧推进即可)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9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脉造影的操作过程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0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0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状动脉造影

一般情况,大多数左冠脉造影可选择JL4;如果X线胸片提示胸主动脉增宽,且向左突出,可选择JL5;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明显狭窄后扩张时,可选择JL6;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0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造影导管的正确选择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0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如果左冠脉造影不能顺利导管到位,可于局部适当调整导管位置,多能顺利到达。调整左冠状动脉造影导管时应双手同时协调动作。即右手负责旋转导管,左手负责推拉导管,双手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过快,否则导管不易到位,且易使其扭曲、打折甚至折断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0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导管顺利到达LM开口,应考虑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应反复回放左心室造影或者升主图像以寻找左冠脉开口位置。如证实左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Judkins导管往往不能顺利到位,此时可更换Amplats造影导管(AL-I,AL-II),一边缓慢注射造影剂,一边借助造影剂的显影提示来移动导管尖端位置,自升主动脉根部逐渐向上,不断沿升主动脉壁旋转导管,直至找到左冠脉开口。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0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Amplatz造影导管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0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0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0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0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冠脉造影的一般知识和技巧右冠状动脉导管技术:将导管推送至右冠脉尖端,顺时针方向旋转45°至90°,则头端将被向后拉伸2-3cm.JR头端向前推进2to4cm,在开口上方顺时针方向旋转45°到90°,头端将旋转向下滑入JR4的头端定位没有血管壁的支撑,因此更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1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和导管选择

右冠脉发自中度扩张的主动脉时,可选择JR4;当主动脉增宽伴主动脉弓延长或主动脉狭窄后扩张时,可选择JR5;第二弯度的长度决定其导管的形状型号JR3.5,4.0,5,0.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1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冠脉造影的操作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1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于受身高、高血压及主动脉瓣病变的影响,升主动脉较短、较细或较长、较宽,这时可经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于主动脉窦用力“冒烟”,若发现右冠状动脉开口在导管尖端上方,需更换小一号导管如JR3.5,若冠状动脉开口在导管尖端下方,需更换大一号导管如JR4.5,JR5.0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1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冠造影导管的选择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1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常规Judkins导管往往不能到位,此时可更换Amplats造影导管如AR-I、AR-II、AL-I、AL-II等,多可以顺利到位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1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Amplatz造影导管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1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1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1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1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2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桥血管造影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2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大隐静脉桥

多吻合在升主动脉前壁上,常取左前斜位,多以JR4.0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在X线透视下根据标志血管桥的小银夹或以升主动脉造影为参考来寻找桥血管开口,也可沿升主动脉前壁移动导管尖端,边少量注射造影剂边寻找桥血管开口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2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2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乳内动脉桥

乳内动脉起源于左锁骨下动脉,胸锁关节转折处外侧附近。可应用Bypass导管或Judkins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也可应用乳内动脉专用造影导管。在正位投照下,将导管连同J型导引钢丝送至主动脉弓的锁骨下动脉开口附近,将导引钢丝撤至导管内,同时顺时针旋转导管,使其开口指向上方(指向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推送导引钢丝常可顺利进入锁骨下动脉,将钢丝送至锁骨下动脉中远段,导管沿钢丝送至左锁骨下动脉中线附近,撤出导引钢丝,边注射造影剂边轻柔回撤导管,使导管尖端始终指向足端,接近锁骨下动脉转折处时,“冒烟”可发现乳内动脉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2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2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2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2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Amplazter导管的基本用法弯度塑形为半圆形,头端与弯度成垂直延伸方向AL导管的形状型号取决于弯度的直径大小(AL1,2,3)在一般Judkin导管不能到位下,多数成人AL可达到满意的使用效果

其水平头端容易指向冠脉开口处AL导管比普通JL导管容易引起血管撕裂的现象发生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2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2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进入冠脉的方法一般Amplater导管操纵性均较差,动作一定要缓慢和轻柔,多由有经验的医生完成导管形态分为管尖下垂形和上挑形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3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3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3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3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Amplats导管的撤出

造影结束后如果忽视导管特点轻易拔出,极易造影冠脉开口的撕裂当Amplats导管的底弯部位于冠状动脉开口水平线上方时,可直接撤出导管结束造影

当Amplats导管底弯部在冠状动脉开口水平线下方时,切忌直接撤出导管,而应向内推送导管,以底部为支撑点,使导管尖端后退,离开冠状动脉开口,再旋转导管尖端,使之完全偏离冠状动脉开口,最后撤出导管,避免损伤冠状动脉开口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3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3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3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3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特殊类型病变心肌桥;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冠脉痉挛;冠状动脉瘘;冠脉内血栓;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3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心肌桥(Myocardialbridging)

仅在收缩期出现某一节段冠状动脉狭窄,舒张期则恢复正常。提示该冠状动脉节段受心肌压迫。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3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心肌桥收缩期舒张期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4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指冠脉直径≥7mm或超过邻近冠状动脉直径50%的局部或弥漫性扩张。发生原因为先天性或动脉粥样硬化。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4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4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瘤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4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痉挛(Coronaryspasm)

通常由导管诱发所致。表现为表面光滑的狭窄节段,且远段冠状动脉血管节段无病变。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4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处理冠脉内可给予少量硝酸甘油拔出导管等待片刻再造影窦内造影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4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痉挛硝酸甘油注射前硝酸甘油注射后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4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直接与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或冠状窦交通,形成冠状动静脉瘘。最常累及右冠脉及其分支。绝大多数冠状动静脉瘘患者无临床症状,听诊可有杂音,少数患者也可发生心绞痛或心力衰竭。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4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瘘一般无需处理分流量较大应行右心导管术观察肺动脉压力,如果肺动脉压力升高明显则需处理内科采取弹簧圈植入术外科为瘘道结扎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4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瘘

左前降支→肺动脉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4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内血栓

表现为冠状动脉管腔内一个或数个充盈缺损,或交叉体位投照时均显示管腔模糊。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5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状动脉内血栓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5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侧枝循环

当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时,近端灌注压明显下降,刺激侧枝循环形成,血管远端被侧枝循环逆向供血而显影。一般侧支循环多在闭塞后三个月形成,据此可以判断病变闭塞时间及介入手术风险和难度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5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侧枝:右冠脉→左前降支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5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侧枝: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5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侧枝: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5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挠动脉造影方法和操作技巧尽量减少操作步骤,避免频繁刺激挠动脉以免痉挛输送导丝导管时尽量采用正位或者左斜位,使升主降主分开导丝不能顺利进入升主时可嘱患者吸气左冠脉导管需要旋转180度才能到达LM使用4F导管可以减少挠动脉痉挛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5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导管选择1、造影导管:4F、5F;Judkins,voda,amplatz,多用途2、指引导管:5F,6F,7F;A:常规导管:Judkins,voda,amplatz,XB,XB-LAD,EBU,多用途B:桡动脉导管:Muta,Radial_Flex,KimnyFajadet’sJFleftandright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5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5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5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6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使用5F指引导管遇到的问题1、支撑力差:深插导管2、导管软、易折:用0.035导丝操作3、如需回撤支架:现代支架没问题4、4mm支架:新一代支架多数可以5、分叉病变:Nokissingballoonpossble6、支架运动:植入时暂停呼吸7、Venturi效应:缓慢回抽球囊和器械8、钙化病变:旋磨不匹配9、IVUS:有与5F导管相匹配的超声导管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6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特殊患者的冠脉造影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左主干血管病变的造影检查

血运重建术(CABG)后的冠状动脉造影

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检查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6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总的原则患者情况:除非为了挽救生命,尽量在临床状况稳定的时候进行冠脉造影医生:一定要选择有丰富临床和导管经验的医生操作助手:要求是比较熟练的助手(包括护士)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6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大部分心功能不全患者在心衰控制稳定期,是可以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或治疗的,这对了解病情改善心功能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6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适应症

临床怀疑由冠脉缺血造成心功能不全的,拟进一步介入或者外科血运重建的准备进行心脏(非冠脉)手术,临床情况尚稳定,同时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6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禁忌者已排除冠心病是引起左心功能不全原因的患者

无客观依据证明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不准备进行血运重建术、瓣膜手术和心脏移植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6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操作应由一组经验丰富、技术熟练、配合默契的医生来完成检查

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尤对EF<40%患者,以避免加重心脏负荷左心室造影应以左室舒张末压为标准:>30mmHg者,禁行心室造影,20~30mmHg之间者,酌情进行,但应减少造影剂用量,减低高压注射器的注射流量和流速,同时于术中、术后应严密监测左室舒张末压尽量减少体位:左冠状动脉造影,常规以正位+头、足20。投照即可;

右冠状动脉造影采用LAO45。投照,可充分显示右冠状动脉开口、体部及远端血管病变情况,但对远端分支血管病变可能会有部分重叠,若遇此种情况,适当加些头、足位,可清楚显示远端分支病变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6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左主干血管病变的造影检查

术前应评价患者冠脉情况应由经验丰富、技术熟练、配合默契的医生完成;导管操作时切记轻柔;

将造影导管深置入主动脉窦内,于窦内先行“冒烟”,在X线透视下通过造影剂显影来观察左主干病变情况,然后轻柔后撤导管使其弹至左冠脉开口,同时注意压力曲线。注意:防止导管进入过深,阻断血流或使开口部斑块脱落。采用正位+头、足20。体位投照,可使左主干清楚显示。由于主干病变的特殊性,建议尽量少用体位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6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6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血运重建术(CABG)后的冠状动脉造影

CABG后出现明确的新的心肌缺血的证据者临床一般状况稳定者注意患者心功能情况操作(略)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7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检查对于尿毒症已经透析而心功能好的患者,按照正常患者的冠脉造影,术后注意继续透析即可对于尿毒症已经透析而心功能差的患者,减少投照体位和造影剂用量,操作等同心衰患者,术后继续透析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7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检查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肾脏移植后患者:尽量选择影响肾功能比较小的造影剂,如威视派克等,减少体位和造影剂用量(《300ml),如冠脉有病变建议分次处理,同时注意术后肾功能的监测和保护肾脏药物的应用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72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造影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以室颤和室速常见,发生率0~12%。处理:静注利多卡因,除颤等。预防:导管切忌插入过深,切忌在动脉压异常时推注造影剂;心动过缓,处理:撤出导管,嘱病人咳嗽,严重时静注阿托品或临时起搏器;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73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造影的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AMI):由血栓栓塞或严重冠脉痉挛所致。处理:冠脉内注入硝甘200300g或含服心痛定10mg解除痉挛。急诊PCI或CABG。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可用IABP。预防:肝素化,肝素盐水冲洗器械;操作轻柔,导管尖端切忌插入过深。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74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造影的并发症

栓塞:常见原因:斑块脱落及气泡栓塞,操作时间过长血栓形成。

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75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气拴不慎将气体注入冠脉,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并发症处理1:少量气体可观察患者有无症状,一般影响不大;中大量气体可在透视引导下从主动脉或者股动脉抽取动脉血注入冠脉;极大量气体应立即深叉造影导管抽吸冠脉内血液和气体后重复上面操作处理2:对证处理,如植入临时起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等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76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血栓处理1: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补充肝素;应用欣维宁药物;必要时冠脉内溶拴处理2:密切观察患者一般临床状况,对证处理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77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造影的并发症

死亡:发生率1%。常见原因:严重的左主干或三支病变造成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或室颤。预防:时刻监测压力和心电图。发现左主干病变时,减少投照体位并缩短时间,必要时冠脉内注入硝甘。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78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造影的并发症造影剂反应:皮肤、神经、呼吸、胃肠、泌尿及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低血压、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心脏骤停)。处理:皮肤过敏用地塞米松;哮喘或喉头水肿静脉地塞米松、肾上腺素、氨茶碱,甚至气管切开;过敏性休克抗休克治疗。预防:认真了解过敏史。过敏体质者术前给予地塞米松等;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加强心电图及压力监测。必要时加快输液速度。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79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造影的并发症穿刺局部血管并发症:出血、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发治:压迫要确实、适度、时间足够长;穿刺时穿通动静脉(尤其避免鞘管穿通);术后制动1224小时;注意局部血管杂音,术后新出现杂音时注意触摸搏动、在超声下及时发现假性动脉瘤,在超声下徒手压迫瘤蒂1小时以上,其后加压包扎,无效外科缝扎、切除。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80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冠脉造影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术后压迫过重可致迷走神经反射(严重者可死亡);导管打结、断裂、感染等。防治:压迫准确、适度;操作轻柔细致;注重无菌操作,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本文档共192页;当前第181页;编辑于星期五\23点37分介入治疗时导引导管的选择一、导引导管的选择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