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高中历史-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高中历史-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高中历史-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高中历史-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大时代的变革与小人物的选择学习目标: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及表现,认识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概况,认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3,识记并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和初步发展的原因。

人物简介

姓名:温子绍

字号:瓞(dié

)园籍贯:广东顺德龙山学历:留学意大利专业:机械制造生卒:(1833-1907)

家世:官宦世家1853年,敢为人先,赴意大利学机械,树立“科技救国”的志向;1874年,勇挑重任,出任广州机械局总办,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理想1895年,重新振作,潜心经营顺德利源兴缫丝厂,“实业救国”开风气。

一、第一次选择,大变局下的“科技救国”

——小人物顺应大潮流

当时的中国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温子绍正是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潮流,选择出国留学。通过四幅图片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当时的中国正经历怎样的变革?小时候,同乡少年皆到省城洋行,以学商为荣。1853年,子绍赴意大利学习机械。这是温子绍的第一次选择。---摘自《顺德温氏传奇》1、根据图一和图二指出温子绍祖辈们的传统经济形式是什么?其突出特点有哪些。

自然经济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据图三、图四分析鸦片战争后,假如当时温子绍是一位手工业者或农民,他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请分析。变化:破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图一图二图三经营洋布的商铺图四流浪城市的破产农民【合作探究一】由你来分析材料二欧美各国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大批丝、茶从上海、广东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

184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鸦片战争前的最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持续上升。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材料一1853年《顺德县志》:“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耕织分离,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外国商品的冲击农产品商品化西方列强的经济掠夺

【探究一】由你来分析阅读学案材料及课本知识,分析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注意:做到史论结合,不要只说结论。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欧美各国得以从中国掠夺大量原料和农产品……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材料二当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自然经济终究因此而逐步走向分解,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

材料三

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

——王韬《瀛瑌杂志》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买办阶层兴起。社会结构出现了变化买办,帮助外国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他们受外商雇佣和支配,是为外国资本主义服务的中介人物【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工业革命鸦片战争经营洋布的商铺城市中破产的农民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后,为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倾销他们的商品,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看图说话注意:明确图片与图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然后再组织语言留洋归国后,温子绍于1874年接受两广总督瑞麟邀请,被任命为广州机器局总办,开始督办洋务,这是温子绍的第二次选择。【由你来定义】根据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时间、发起者、背景、根本目的和口号,并结合以上内容对洋务运动下一个定义。一、第二次选择,“师夷长技”下的洋务运动

——留洋归国办洋务材料三:“购买外洋器物……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材料四: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第一家)1865年,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规模最大)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立福州船政局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第一家)1874年,瑞麟创办广州机器局,温子绍为总办1877年,李鸿章在唐山创办开平煤矿1890年,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洋务运动:

在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的洋务派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统治危机,维护清朝统治,而发起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运动。起止时间、发起者、背景、根本目的和口号把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洋务运动概况类型目的代表洋务企业及地位性质军事工业(前期)自强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张之洞湖北织布局、温子绍广州机器局官办民用工业(后期)求富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官督商办人生的大起大落

官办指官方出资创办或经营。此时与传统官办有本质区别:①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②采用雇佣劳动;③部分地实行成本核算官督商办指清末洋务派官僚委托商人招募民间资金,采用机器进行民用工业生产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特征:采用大机器生产。采用大机器生产是近代化的核心,所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885年,继任总督张之洞以计算不精、多耗物料之罪将温子绍革职。后经会审,并无贪污侵吞。

1874年,两广总督瑞麟邀请子绍为广州机器局总办。到任后,成效卓越,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成功制造第一艘炮艇、所制枪炮火药广受各省欢迎,洋人火药一度滞销。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大机器进行生产,虽然目的不是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但是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勇挑重任蒙冤受辱无奈回乡

1886年,李鸿章重新启用温子绍总管广东制造局。1895年,新任总督嫌费用巨大,下令裁撤。几经浮沉后,子绍总算明白了知遇恩师李鸿章办洋务的苦衷,“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

”,于是辞职回乡。【由你来评价】温子绍的洋务岁月态度:同意理由:破屋:承认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裱糊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了哪些修葺:引进了,培养了,抵制了,促进了不能改造的是:未能真正改变中国内忧外患的局面。未能改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改变落后的制度。李鸿章:“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你对李鸿章的这句话持什么态度,给出理由并加以分析。三、第三次选择,实业救国下造福乡梓

——机器缫丝开风气【思考】1、分析温子绍回家乡创办的利源兴缫丝厂的性质是什么?2、70年代的社会环境为温子绍能够创办利源兴缫丝厂提供了哪些条件?3、90年代后期,该厂得以初步发展的条件有哪些,并加以分析。

【条件】利润刺激、技术基础、劳动力、市场

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辞职回乡的温子绍潜心经营利源兴缫丝厂。在他的倡导下,顺德机器缫丝业初步发展,19世纪末,顺德有“南国丝都”之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