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供用电技术专业代码550306
学校名称**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13938
学校举办单位**省电力公司
学校所在地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1年10月7日
目录
序言.................................................................1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5
(一)建设背景.....................................................5
L区域背景.......................................................5
2.行业背景......................................................6
3.人才需求背景..................................................7
(二)建设基础.....................................................8
1.行业办学专业优势明显..........................................8
2.培养模式立足校企合作..........................................9
3.课程体系突出能力本位..........................................9
4.师资队伍凸显双师素质.........................................10
5.实训场地保持现场同步.........................................11
6.社会服务对接行业需求.........................................12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15
(-)主要问题.....................................................15
(二)指导思想.....................................................15
(三)基本思路.....................................................16
(四)建设目标.....................................................16
1.总体目标.....................................................16
2.具体目标.....................................................17
三、重点建设内容....................................................21
(一)形成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1
L建设目标和思路................................................21
2.建设内容及措施...............................................21
3.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22
(-)完善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22
1.建设目标和思路...............................................22
2.建设内容及措施...............................................23
3.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24
(三)创新和完善“内外交替、多岗轮训I”的人才培养模式................24
1.建设目标和思路...............................................24
2.建设内容及措施...............................................25
3.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28
(四)优化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29
1.建设目标和思路...............................................29
2.建设内容及措施...............................................30
3.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35
(五)打造“专兼结合,教培共用”的双师教学团队......................36
1.建设目标和思路...............................................36
2.建设内容及措施...............................................36
3.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39
(六)构筑“对接现场、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40
1.建设目标和思路...............................................40
2.建设内容及措施...............................................41
3.建设进度及资金预算...........................................55
(七)提升社会服务能力...............................................58
1.建设目标与思路...............................................58
2.建设内容与措施...............................................59
3.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59
(八)建立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教学培训资源库..........................60
1.建设目标和思路...............................................60
2.建设内容及措施...............................................61
3.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62
(九)构建竞争力强、示范作用突出的电力技术类专业群................63
1.建设目标和思路...............................................63
2.建设内容及措施...............................................63
3.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64
四、实施步骤........................................................66
五、资金预算与保障..................................................68
(-)资金预算表..................................................68
(二)组织保障....................................................68
(三)经费保障....................................................70
(四)机制保障....................................................71
(五)质量控制....................................................72
六、预期绩效及示范作用..............................................74
(-)创新“内外交替、多岗轮训I”的人才培养模式......................74
(二)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74
(三)建成“对接现场、功能齐全”的供用电技术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74
(四)建立“权威性、多元化”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75
(五)成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典范......................75
(六)全面提升服务供用电企业的能力................................75
序言: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
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隶属于国家电网**省电
力公司,教育业务由**省教育厅管理,是**省唯一的电力类
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创建于1956年,2005年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园占地面积460余亩,建筑面积
10余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亿多元。建校50多年来,
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电力,面向社会,
走行业办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之路,为学院跨越式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
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全国优秀教育机
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文明
单位”、“**省文明高校”、“**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
程优秀高校”、“**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称号。
办学理念先进:学院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对接
企业,提升企业”的办学定位;构建了“校企一体、教培共
融”的办学模式和基于工学结合的“一线三化五阶段”人才
培养模式;树立了“传授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传授技艺,
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确立了“立德立能,日学日新”
的校训;形成了“严明严谨,求实求效”的校风,“博学善
教,敬业爱生”的教风,“勤学善思,苦练躬行”的学风。
机构设置高效:学院设有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信
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公共课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和
拓展培训部等四系三部;设有教务处、教学督导室、学生工
作处(团委)、招生就业指导处、科研处等七个教学、学生
及科研管理处室;设有党办(组织宣传部)、办公室等六个
党政管理部门;设有后勤工作处等三个后勤保障部门。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副高以
上职称92人,“双师型”教师78人。另外,学院还常年聘
请了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专家、高校知名教授、教育专家为
兼职教师。
专业特色鲜明:学院紧跟电力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步
伐,适应“一特四大”(特高压电网、大水电、大煤电、大
核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电力行业发展的人才需
求,立足市场设专业,设有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发电厂及
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等23个专业。
办学设施优越:学院拥有变电运行、配电线路、营业用
电、调度通信等四大实训基地和**省唯一的600兆瓦火电仿
真机组、**省唯一的500千伏变电仿真系统;拥有汽轮机检
修、DTS仿真等60多个与现场同步的实训室及79间多媒体
教室;拥有现代化的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网
球场;建有省内独树一帜的拓展实训场。
就业前景广阔: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已为电力系统及社会输送了各类毕业生4万多名。毕业生遍
布全国21个省市,分布在**省电力系统所有单位、三峡水
2
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深圳供电局等大中型企
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居**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方
阵”。
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学院每年的培训工作量在全省各类
企事业培训机构中名列前茅,开展的技能培训、技术培训、
管理培训和岗前培训覆盖了**省电力公司大部分岗位。近三
年以来,共举办员工培训班近430个、培训人数近3万人次、
20万余人天,相当于平均每天有300多名企业员工在学院参
加培训。同时,学院设有经国家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承担了100个行业特有工种和22个社会通用工种的职业技
能鉴定工作。
为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支持各行各业又快又好的
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电类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创新校企
合作机制,服务社会,**省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技术专
业为提升本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特申报本专业建设方案。希望
通过2年的建设,将供用电技术专业建成为管理体制机制合
理、校企合作紧密、人才培养模式先进、课程体系完善、师
资队伍水平高、专业教学资源丰富、社会服务能力强,集教
学、培训、科研三位一体,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带动学院电
力技术类专业群及学院整体发展。
本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是根据《**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
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
3
会发展能力的要求,根据**省教育厅决定“十二五”期间在
全省实施《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专项规划》,特别是按照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
目建设基本要求(建设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编制的。
4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建设背景
1.区域背景
近几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不
断深入,**经济总量和增速跃上新台阶。截至2010年底,**
连续5年GDP保持11%以上的增速,与之相应的电力需求也
不断增长。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攻坚时
期。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
系,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既是充分发挥新
型工业化的第一推动力作用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工业实
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必然选择。这需要作为国民经济血液的
电力工业高速发展。
**省“十二五”期间,将加强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基本
解决城乡电网供电“卡脖子”问题,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全面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
设。以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为手段,以信息化、自
动化、互动化为主要方向,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初步形
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必将带来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预
测到2015、2020年**省全社会用电量将分别达到1850亿千
5
瓦时、2800亿千瓦时,这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及电网发
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大批的高技能供用电技术人
才对大型工矿企业的变配电所进行安装施工和担任运行维
护工作,以保证工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地区经济的飞速发
展。
2.行业背景
电力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
业和公用事业。多年来,我国电力建设逐步加强,城乡电网
建设与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障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
电力的强劲需求。未来几十年将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深入推进的重要发展时
期,也是我国加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电力工
业尤其是电网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电力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电
力能源结构改变和电力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期间,我
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带动
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增加近5亿千瓦,
全社会用电量增加2万亿千瓦时。
“十二五”期间,要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转变
电网发展方式,着力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坚强
智能电网。做到网架结构合理,运行灵活,电压层次简化,
6
供电安全可靠。大部分城市形成220(或110)千伏双环网
架,中低压配电网络具备“手拉手”环路供电或双电源供电。
初步建成220千伏电压等级为中心枢纽,110千伏(66/35
千伏)电压等级为主网架的坚强农村配电网,到2015年,
全国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935%以上,农村用户供电
可靠率达到99.765%以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
活的用电需求,保障能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人才需求背景
供用电技术专业是应用面广、技术含量高、高新技术及
其产品层出不穷的专业。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工业、农
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都与电能及供
用电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
需求越来越大,能胜任供用电设备运行维护(配电)、供用
电服务(营销)的人才随之越来越缺乏。
特别是经过“十五”、“十一五”较大力度的建设与改
造之后,我国城乡配电网结构有所增强,设备状况不断改善,
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受资金、
体制等影响,我国很多地区配电网特别是农村电网建设仍滞
后于经济发展,存在技术水平低、薄弱环节多、设备落后等
问题,不能满足地区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需要
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而城乡配
电网的改造和管理均需要大量的供用电技术高技能人才。
7
依据**省电力公司人才预测,十二五期间,在城乡电网
升级改造以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领域人才缺口较大。此外,
社会经济发展、用电量的激增都急需供用电技术人才支援。
按保守估计,**省约需增加供用电技术专业技能人才至少
20000人。对这些新进人员开展入职培训、专项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将超过30000人次。
(-)建设基础
供用电技术专业开办于1986年。其前身为用电管理专
业,2004年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本专业根据国家高职专业
名称目录,规范为供用电技术专业,并成为学院首批重点建
设专业之一。至今本专业共有高职毕业生924人,今年招生
人数172人,在校生有635人。
1.行业办学专业优势明显
学院与**省电力公司中心培训部两位一体,由**省电
力公司主办,在争取行业政策、技术、人才等支持以及资
金保障方面存在优势。学院按照“校企共建、教培互享”的
思路,创建了“校企一体、教培共融”的办学模式。校内初
步建立起了覆盖发电、输电、供电到用电的**省电力公司
的变电运行、配电线路、电力营销、调度通信等四大实训基
地和**省唯一的600兆瓦火电仿真机组、**省唯一的500千
伏变电仿真系统。通过校企共建、资源共享、标准共用、师
资共通,基本实现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等
8
功能的融合,已形成了社会(企业)、学院(学生)和企业(供
电局)多赢的格局,为供用电技术等电类专业培养高素质技
能型人才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
2.培养模式立足校企合作
学院依托电力行业人才优势,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专业
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机制下,专业建设团队通过实地调
研、专家访谈、毕业生反馈等多种渠道,对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范围、职业环境、职业能力特征、培养方式等进行了研
究和论证,初步制定了符合供电企业和用电企业需要的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深入研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与**省
电力公司共建电力营销实训场等校内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
师资库,已初步形成了校企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局面。本
专业结合专业实际创立了“内外交替、多岗轮训”的工学结
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和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
中,2008年成功申报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岗位能力的
阶梯式课程模块开发与实践”。
3.课程体系突出能力本位
以供电企业现场专家、骨干教师为主的课程体系开发团
队,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岗位核心能力,通过工作
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行动领域确定,构建了基于
供用电技能岗位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
9
位,制定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通过行动导向课程教学
改革实践,正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情境学习理论,开发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理实结合
课程。已完成《电工技术及应用》、《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与校
验》、《电力营销基本业务与技能》三门课程的初步建设及校
本教材开发。目前,本专业在建院级精品课程3门。
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创新实践教学。基本构建起了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专
业综合技能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内容达到50%以上。按
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推广项目
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电工技术及应用》、《电能计
量装置安装与校验》、《电力营销基本业务与技能》等课程已
部分实现一体化教学。
4.师资队伍凸显双师素质
“校企一体、教培共融”的办学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双
师型”队伍建设。近年来,本专业教师立足高职教学,积极
从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科研工作,并承担现场人员
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根据学院《教师下现场调研实习
管理办法》、《教师考核条例》、《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及培
训名师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实习、
调研,提高了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目前,供用电技术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5人、兼职教师4
10
人。有院级专业带头人1人,院级名师2人,国家电网公司
优秀兼职培训师1人。近三年公开出版高职高专“十一五”
规划教材1本,编写基于工作过程校本教材3本。供用电技
术专业教学团队政治素质良好,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愿为
学院建设与发展奋斗。
表1专业教师结构表
5.实训场地保持现场同步
本专业实训设备总资产达485.4万元,建设有对接供电
企业电力营销工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其中低压排故实训室有
10台价值10万的WT-F36低压排故培训装置,电能计量错误
接线检查实训室有JYD-GZ-232计量故障模拟装置10台,抄
表实训室有JYD-Cb-344抄表模拟培训装置6台。电力营销
仿真实训室配有国家电网公司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
11
表2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校内实训基地
可同时容设备
面向其他专业及
种类名称纳学生实价值主要功能
数量
习人数(万元)
电工实验室(A、面向发电厂及电
10010.08电工实验
B)力系统、集控运
专业基
电子实验室(A、行、热工检测与
本技能10012.64电子实验
B)控制等7个专业
实验实
电工工艺面向发电厂及电
训室481电工工艺实训
实训室力系统、电气自
电机实验室4819.17电机拖动及控制动化等3个专业
电机检修实训室501.99电机安装和检修
二次识图认识、绘制、安装二
508
及装配实训室次回路接线
面向发电厂及电
低压排故实训室50100低压线路故障排除
力系统、电气自
继电保护实训室5015.43保护的整定,实现
专业技动化等3个专业
高压实训室5011.88身压实验
能实训
开关检修实训室507断路器的安装、检修
室
变压器实训室5020变压器检修、安装
抄表实训室5069抄表实训
装表接电实训室5021.7装表接电实训面向电力营销专
计量装置错误接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业
3097.5
线检查实训室查
面向发电厂及电
专业综变电仿真实训室5052.85变电仿真实训
力系统专业
合技能
电力营销面向电力
实训室5037.16电力营销仿真实训
仿真实训室营销专业
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合作企业名称主要功能
1**电业局
2湘潭电业局电能计量实习,客户受理实习,顶岗实习,变配电
3株洲电业局设备运行与维护实习
4益阳电业局
5省电力公司师资培训
6**省火电建设公司学生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教师学习培训
7**省电网建设公司学生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教师学习培训
6.社会服务对接行业需求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特点,受到了省内外
供电企业、大中型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好评,吸引了深能源、
12
沙钢集团等一批优秀企业每年来我院招聘毕业生。2011年新
生报到率为100%,毕业生就业率为93.4%,初次就业对口率
为83.5%,双证书比例在80%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5%以上,
名列全省高等院校第一方阵。
开展行业内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近三年本专业开展电
力企业员工岗位技能培训5737人天,职业鉴定人数达3499
人。
开展技术服务和专业研究。在供用电事故、电能不明损
失、电力设施保护、电磁场和电气噪音等方面进行司法鉴定
工作,三年来,已鉴定结案的涉电类司法鉴定33起,鉴定结
论采信率达100%。2009年,三园司法鉴定中心被**省司法
厅评为先进单位。积极从事供用电技术方面先进技术研究发
表论文46篇,成功申报了**省教育厅项目2项,**省教育
科学规划院项目3项,**省电力公司项目4项,院级科研项
目6项。
13
表3供用电技术专业近三年社会服务情况表
项目名称培训量(人天)
**省电力公司员工技能鉴定前培训1118
**省电力公司电力营销6个工种的员工技能培训1754
**省电力公司新进高校毕业生入职培训309
培**省电力公司农电优质服务管理与技能培训231
训**省电力公司供电所长培训672
国网公司农电人员调考培训701
农电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381
退伍士兵岗前培训571
合计5737
项目名称鉴定量(人次)
抄表核算收费员1552
技装表接电工679
能电能表校验工183
鉴电力负荷控制员28
定用电监察员478
用电客户受理员579
合计3499
项目级别项目数量(个)
**省教育厅2
科**省教育科学规划院3
研**省电力公司4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级6
发表论文46(篇)
项目名称经济效益(万元)
司
不明损失电量司法鉴定30起14
法
触电伤亡事故司法鉴定2起3
鉴
电气设备损坏事故司法鉴定1起3
定
合计20
服务项目服务内容
辅
**省电力公司电能计量现场培训竞赛裁判工作
助
服**省电力公司95598客户服务现场培训竞赛工作人员
务
**省电力公司电费核算现场培训竞赛制卷、裁判工作
14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乡电网的升级改造以
及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
战。为适应新形势,供用电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
能力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对照《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
待进一步完善。
(1)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2)校企共建设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现场管理水平
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内涵建设有特进一步完善。
(3)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需吸纳
行业企业、职教机构参与人才培养与职业能力评价,将专业
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
标。校企合作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指导思想
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
应社会和行业(供用电企业)发展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
就业为导向,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以深
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优化课程体系,推
进课程改革,加强“双师”教学团队、实训条件和教学资源
平台的建设,突出“安全生产、优质服务”职业素质的培养,
15
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
力,凝练专业特色,打造品牌专业。
(三)基本思路
依托电力行业办学优势,以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
培养的制度和形式,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
革;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
线,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引进走出、双向融合”
的途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双师素质;按照“共
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建设集教学、科研、培训、技能
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和交互式、数字化的专业教学
平台。立足**,辐射全国,面向供电、工矿及电力施工等企
业,培养能从事供用电设备运行维护及安装、电力客户服务、
装表接电、抄表核算收费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在校董会的指导下,围绕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
标,创新“内外交替、多岗轮训”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基于配电、营销岗位(群)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打造“专兼结合、教培共用”的双师教学团队;构筑“对接
现场、功能齐全”的校内外实训场地;建立“系企共享、教
培互用”的交互式、数字化教学培训资源平台;全面提高人
16
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突显本专业对学院电
力技术类专业群及学院整体发展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发挥本
专业对国内同类专业的影响力。通过2年建设,将本专业建
设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专业。
2.具体目标
(1)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目标
动态调整由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
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时修改和完善委员会章程;根据国家
电网公司及**省电力公司关于“大营销”体系建设和智能电
网建设对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动态调整专业招生规
模和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规
格,持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目标
在校董会领导下,由电力工程系负责人牵头,成立由**
省供用电企业、电力建设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和专业负责人组
成的系企合作工作小组;在原有基础上,再与省内外15家
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
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
(3)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目标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与专业教师
一起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等。创新和完善“内外交替、多岗轮训”工学结合
17
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习情境与工作情景、学习任务与
工作任务相融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打造
校内与校外、真实与仿真相结合的立体化育人环境,分阶段
进行人才培养;大力推进订单和准订单培养,“订单式”培养
比例达本专业在校生的35%以上。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4)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与行业企业合作,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紧跟岗位需
求,分析专业核心岗位能力,融合职业资格标准,按照职业
成长规律,优化基于配电、营销岗位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
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推进教学模式和课程
考核方式改革;校企合作重点建设核心课程。通过2年建设,
建成5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6本校本教材,公
开出版2〜3本教材,形成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
(5)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构建教师评价体系,制定教师职业规划,完善师资队伍
建设机制。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7名骨干教师,争创1个
省级教学团队,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兼职教
师人数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30%,打造一支“专兼结合、
教培共用”双师型教师队伍。
(6)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新建4个实训室,改扩建1个实训室,实验实训的设施
18
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100%,价值达标率80%以上,完好
率90%以上,完全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的
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课余向学生周开放时间10小时以上。
新增9个校外实习基地,不断完善校企共建共管的校外实习
基地运行机制,提升实习实训管理水平,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7)教学培训资源平台建设目标
以职教新干线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开放型教学培训资
源平台,开展数字化网络教学。创建5门优质核心课程专栏,
建立2个虚拟实训室,整合配电、电力营销岗位群技能鉴定
和培训考核题库资源,开设供用电技术专业论坛,增进与现
场一线人员的交流。搭建一个“系企共享、教培互用”的教
学培训资源平台。
(8)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目标
为**省电力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开发面向就业与再就业
工程、新农村建设的培训项目,每年培训2000人天;承担
各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每年鉴定1000人次,2年内实现产值
50万元;司法鉴定等科技咨询服务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0万
元;积极开展技术应用型课题研发,每年争取技术服务项目
4项,省部级科研教研课题1项,发表科研论文人均0.5篇。
大力推行“订单培养”和“准订单培养”,确保比例不低于在校
学生的35%。确保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100%、初次就业率达
到92%、就业对口率达到85%、企业满意度达到9率以上。
19
(9)专业群建设目标
以供用电技术专业为重点,建设电力技术类专业群共享
平台,重点建设3门共享课程、2个共享实训场地及相应共
享师资,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凸显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学
院整体专业发展。
20
三、重点建设内容
(-)形成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1.建设目标和思路
依托电力行业优势,动态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
每年定期到省内外的供电和用电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分
析供用电技术专业面向的配电和营销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
过程,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调查人
才培养质量和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及时掌握因国家能源
政策的调整和电力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带来的人才需求变
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动态调整人才
培养方案,形成适应电力行业“大营销”和智能电网建设的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建设内容及措施
(1)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参与专
业建设的情况,调整专业建设委员会,及时修改和完善委员
会章程,明确委员会的权利与义务。
(2)开展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人才需求数
量调研,确定招生规模,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
和专业人才规格。
(3)修订和完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的相关制度。
21
3.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
(1)建设进度
表4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进度表
时间
2012年2013年
内容
1.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专业建设委1.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专业建设委
员会的意见,调整专业建设委员会;员会的意见,调整专业建设委员会;
建设
2.调整2012级专业发展方向、人才2.调整2013级专业发展方向、人才
进度
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及招生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及招生规
模。模。
专业
1.调研记录、调研报告;1.调研记录、调研报告;
动态
2.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调整情况和2.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调整情况和
调整章程;章程;
机制验收3.2012级招生人数;3.2013级招生人数;
要点4.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研讨记录;4.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研讨记录;
5.2012级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5.2013级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方案;
6.专业建设动态调整的相关制度。
6.专业建设动态调整的相关制度。
(2)资金预算
表5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资金预算表
经费预算(万元)
序号建设项目
2012年2013年小计
1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调整112
2专业调研336
合计448
(-)完善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1.建设目标和思路
在校董会领导下,发挥行业优势,进一步完善互利共赢
的校企合作机制,成立由**省供用电企业、电力建设公司等
单位的专家和专业负责人组成的系企合作工作小组,建立专
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
养的激励机制,与企业建立深度融合的合作伙伴关系,签订
专业一企业双向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和准订单培养,实现资
22
源共享。
建立并修订校企合作相关规定,完善“内外交替、多岗
轮训”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
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
2.建设内容及措施
(1)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模式
发挥行业优势,充分利用**省电力公司的政策支持和地
方企业的用人环境,在原有7家合作企业的基础上,再与15
家企业建立深度融合的合作伙伴关系,签订专业一企业双向
合作协议;从企业聘请现场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生现
场实习的指导与考核,并负责对专任教师的培训;专任教师
每年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并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技能鉴
定,承接和参与企业技术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与企业
签订人才订单培养和准订单培养协议,进行订单和准订单培
养,完善“内外交替、多岗轮训”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模式。
(2)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
设和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建立并完善《系企合作工作条
例》、《教师下现场学习实践调研的有关规定》、《顶岗实习管
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订单培养管理办法》
等相关规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
23
共享”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
3.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
(1)建设进度
表6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进度表
时间
2012年2013年
内容
1.成立系企合作工作小组;1.调整系企合作工作小组;
建设
2.与8家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2.与7家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
进度
3.制定校企合作相关制度。3.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
1.学院一企业双向合作协议;1.专家研讨记录;
2.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双师”队2.学院一企业双向合作协议:
校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检测建筑课程设计
- 2024年度光学器件代工生产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度酒店中央空调系统节能减排维修升级合同3篇
- 2024年度大米种植户与加工企业合作合同2篇
- 早教园室内游戏课程设计
- 浙江农林课程设计指南网
- 幼儿园上课画画课程设计
- 2024在线运维服务及系统集成与维护合同2篇
- 2024年版: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供应合同
- 屠宰场制冷与冷藏技术考核试卷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试题和答案(50题完整版)1650
- 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设计原则和要求
- 2024重庆空港贵宾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高级荣誉证书模板
- 天纪-先天卦-后天卦-流年卦
- 编制说明 钻井液用沥青类
- HTS新编说明书
-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歌词
- 人民网删除稿件(帖文)申请登记表
-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