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基础:知道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原因;知道战争的大体过程;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和意义;了解的事迹。情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归根结底是制度的失败;的英雄主义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能力:以大历史的观念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能力。【教学重点】《马关条约》【教学难点】中国战败原因《马关条约》影响【教学过程】导入:丘逢甲《春愁》与谭嗣同《有感》两诗导入(齐读,讲解)讲授:一、日本的崛起与“大陆政策”的野心主要通过图片介绍日本的明治维新及野心二、日本的积极备战与中国的奢靡无度主要通过图片直观地介绍两国战前的差距,为总结战败原因埋下伏笔三、结合课文内容介绍整场甲午中日战争的大体过程让学生尝试梳理整场战争的过程,重点讲述黄海海战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战争的胜负不止“天命”,抑亦人谋。通过大量介绍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通过旅顺大屠杀相关资料,让学生体会战争的残酷及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激发爱国情感及反思战争战败的原因及后果四、春帆楼上的谈判主要通过春帆楼的谈判,加深学生对战败结果的理解,激发自强情感,得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比如弱国无外交等五、重点解读《马关条约》内容及危害主要从四个方面解读:割地、赔款、开埠、设厂。针对每一款条约内容,让学生体味这些条款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得出结论,相互交流。六、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主要通过台湾人民的抗日,说明一个道理:台湾,是中国的土地,是任何国家都无法真正割占的。此处可以补充一些诗歌。比如黄遵宪的《台湾行》。七、瓜分狂潮此处主要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间接影响:开启了列强的觊觎之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补充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部分片段。八、总结失败原因主要由学生总结,教师补充九、梳理线索(师生共同梳理)十、针对训练十一、布置作业:学完本课后的所思所想,写下来交流。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的课程,已经对当时中国的国情、国际形势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在学习这几课的过程中,学生也应该知道本课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掌握,这是经验上的优势。但是,日本这个国家对学生而言比较特别,更多的是敏感,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将各种突破的问题讲透才行。应当容忍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并做好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的准备。效果分析本课有两个重点,一为黄海大战,突出的精神;二是《马关条约》,突出战争的严重后果。相较与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最重要的。所以,本课侧重了这方面的教育。个人讲课的特点决定了本课的条分缕析,在抽丝剥茧中接近事情的真相,比较不错地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对本次战争分析地越深刻,学生体味也越深刻。从本课的实际情况来看,比较有效地达到了授课的目的。从测评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也不错,应该说本课比较成功地达到了预计的设想。教材分析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学生深入认识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评测练习1、若建立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

A.丰岛海域B.威海卫海域C.旅顺海域D.大东沟海域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A.林则徐

B.

C.岳飞

D.关天培3、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该对联反映了哪个条约签订后的情形()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A.开埠通商B.索取赔款C.割占土地D.开办工厂6、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有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老王一家人在1890年为了谋求生路到重庆做生意,8年后他们会遇到下列那种情况()

A.老大听人议论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事情

B.老王在《申报》上看到太平军痛打华尔的一则消息

C.老二从西部回来告诉家人俄国侵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D.老三在一家日本工厂打工8、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割地赔款B.开埠通商C.协定关税D.设立工厂9、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A.1843年B.1894年C.1896年D.1902年10、中国近代,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B.《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11、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近代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下面是几位几司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课后反思《甲午中日战争》历来是历史课的重头戏,上得如何,可以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功底。所以本人比较认真地去备这节课。从近代中日关系看,中国成了一个反面教材。自鸦片战争开始日本人就满心忧虑地注视着中国的遭遇。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命运促使他们思考反省自己的民族的出路。日本民族有着强烈的的忧患意识和学习意识,面对着中国的落后挨打,他们神经质地向西方学习,然后又近乎神经质地疯狂侵略这个邻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2、政治制度的落后、清廷的腐败是中国战败的关键。3、甲午战争是上个世纪之交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所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次帝国主义侵略战争。4、纵观中国的社会状况,与日本相比不仅在军事、经济和科技上落后,还在于政治制度腐败。北洋舰队的覆灭,说明了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变中国落后政治制度的尝试。5、《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我们要教育学生要有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结合现实中日关系,让学生懂得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和外交关系等,增加历史的现实功能。让学生认识到:这段历史我们应该记住些什么?认识到些什么?从历史中汲取什么教训?

(一)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包括:

1、整节课准备充分,设计完整,重难点突出,比较成功。

2、注重平时的积累,历史视频、言论、图片等大量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恰当的回放。

3、适时地结合时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时事链接”环节,批判台独言论。

4、始终保持了自己和学生的感情充沛,使课堂充满爱国激情,是一堂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二)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1、时间比较紧,还存在不够精细的地方。

2、课堂容量较大,学生笔记有些困难。

3、应更加注意考虑适当取舍,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课标分析本单元《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本课内容介绍了中日甲午战争。本课第一目“黄海大战”,简要介绍甲午战争的背景,着重介绍了甲午中日战争第一战——黄海海战。第二目“马关条约”,介绍了后续各战役及《马关条约》及签订的影响。本课是在学习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后的第三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列强侵华背景(国内、国外),以及需要掌握哪方面的知识,所以,学起来应该不是很难。通过设置材料分析中日两国不同表现,层层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不是偶然的,而是蓄谋已久的,而且通过分析面临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中日两国表现的不同,为中国战败做铺垫;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简要讲解战争的过程,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和清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忍;增强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