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43728d39c39d695d6e6065c141f5d5/d643728d39c39d695d6e6065c141f5d51.gif)
![初中历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43728d39c39d695d6e6065c141f5d5/d643728d39c39d695d6e6065c141f5d52.gif)
![初中历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43728d39c39d695d6e6065c141f5d5/d643728d39c39d695d6e6065c141f5d53.gif)
![初中历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43728d39c39d695d6e6065c141f5d5/d643728d39c39d695d6e6065c141f5d54.gif)
![初中历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43728d39c39d695d6e6065c141f5d5/d643728d39c39d695d6e6065c141f5d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程标准〗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香港、澳门回归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史实。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日益密切交往的史实。培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成功实践的史实,得出结论:“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培养分析、归纳、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书指导,讨论,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运用有关港澳回归和反映港澳台与内地密切交往的资料片段等,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使香港和澳门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实践证明,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保持了稳定和繁荣。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祖国的日益繁荣强盛的基础之上的。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认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确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海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主要内容,它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等史实的学习,认识“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体会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体会到祖国的强大。难点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和作用,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占有绝对主体的地位,理解港澳能够顺利回归,是建立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准备〗教材分析本课紧紧围绕着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首先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含义,然后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最后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这三部分环环相连,先有设想,接着实践,最后是展望。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诗歌欣赏《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指什么?海峡两岸的“现在”指什么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讲授新课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后,祖国统一还面临哪些问题?学生回答下面我们来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让我们看一下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是被哪个国家所侵占?通过哪些战争或条约?学生回答可以看出,英国通过三个条约侵占了香港,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了严重破坏,所以香港问题实质是我国国家主权问题!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歌曲《七子之歌》同学们听过吗?七子是指: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这首歌曲是反映的哪个地区的内容?被哪个国家所占领?在历史上,台湾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台湾主权曾两次失而复得。设问:台湾主权前两次是怎样失而复得的?现在的台湾问题是怎样造成的?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一样吗?面临的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解决港澳台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的提出了一个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构想。正如邓小平所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首先针对哪个地方提出来的?阅读材料: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为威胁。……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一国两制”指的是什么?“一国两制”的目的是什么?“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一国两制”的提出有什么意义?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天才构想成功地解决了哪些地方的问题?过渡:教师:“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回归,开始由构想进入实践。看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图片,香港什么时候回归的?澳门是什么时间回归祖国的?看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图片港澳区旗的寓意是什?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前提条件——国力强大群众基础——渴望回归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香港和澳门回归以后,我国的统一大业有没有完成?还有哪些地区?下面我们来学习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中,台湾和大陆交往和联系的事例有哪些?观看相关图片,展望未来课堂小结:教师:港澳回归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海峡两岸的统一是我们挥之不去的梦想。今天我们共同祝福和期盼两岸关系的发展的航帆乘风破浪再启航,不断驶向光明的彼岸。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且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正处于渴望求知的发展期,通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香港、澳门、台湾有关问题,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但是八年级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毕竟有限,本课涉内容不仅包括语文、政治、地理等多科的内容,还涉及到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等内容,学生理解较难,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适当补充。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效果分析)1、以文学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欣赏接受文学熏陶的基础上感知统一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以上设计兼顾了历史与文学的整合。2、本节历史课主要是关于祖国统一的有关历史情节,因此可以把学习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后反映达到了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目的。3、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教学以及历史挂图等辅助教具,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实践证明:历史课和多学科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教材分析)单县蔡堂镇中学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本课教材围绕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主要从“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两岸关系的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本课教材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上承中国现代的文体事业,下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这些知识,既属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又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涉及到许多时政热点;既属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行径的良好素材,又属于近几年考试的热点。因此,本节教材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教材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香港、澳门回归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史实。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日益密切交往的史实。培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成功实践的史实,得出结论:“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培养分析、归纳、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书指导,讨论,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运用有关港澳回归和反映港澳台与内地密切交往的资料片段等,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加深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使香港和澳门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实践证明,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保持了稳定和繁荣。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祖国的日益繁荣强盛的基础之上的。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认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确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海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教材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主要内容,它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等史实的学习,认识“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体会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体会到祖国的强大。难点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和作用,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占有绝对主体的地位,理解港澳能够顺利回归,是建立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归纳法。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评测练习)一、选择题:1.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是:A.刘少奇B.邓小平C.周恩来D.江泽民2、“一国两制”构想首先针对哪一问题提出,后又首先在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A.港、澳
B.港、台湾C.台、澳
D.台、港3.“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一个中国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4.“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是指A.两种管理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C.两种经济制度 D.两种法律制度5、香港、澳门在回归以后,不能享有的政治权利是: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C享有高度自治权
D可以保留自己军队6、我国能够以“一国两制”方式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A.中国外交成熟
B.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C.英、葡老牌殖民国家衰落
D.给予港澳高度自权7.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在A.1997年7月1日B.1998年7月1日C.1999年12月20日D.2000年12月20日8.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原因是A.以武力使台湾统一B.准备最后用武力解放台湾C.对付台湾人民的D.对付台独和某些外国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的图谋9.中央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坚决反对台独C.加强和台湾国民党合作
D.和平谈判讨论;你是如何看待祖国统一的前景的?请你说出理由。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后反思)本课讲述了祖国统一的大业,通过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及稳定过渡并繁荣发展,以其展望台湾问题的早日解决,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绘出宏伟的蓝图。优点:注重历史的沿革和学科知识的纵向联系,从导课到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描绘,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地理、语文等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根据自己的教学具体实践而加以总结,我觉得本课用多媒体教学是较好的,授课是成功的。缺点:在讲授“一国两制”构想这部分的时候挖掘的程度还不够深;多媒体课件比较简单,希望以后能用FLASH制作课件,更生动、更直观;怎样让学生的主动性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灵活地把他们质疑的意识给“激”出来?本人还做的不够好,以后会注意并加以改正。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标分析)《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倡:“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充分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和历史挂图等学习资源,组织丰富多彩地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情趣盎然地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说出香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营店运营方案》课件
- 护理病情评估与汇报
- 美容竞赛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财富早会专人生题》课件
- 《人生》勃兰兑斯课件
- 《新生儿洗胃篇》课件
- 《GPRS经营分析》课件
- 《领导者素质》课件
- 《血管性认知障碍》课件
- 《非金属制品》课件
- 2023年Beck自杀意念评估量表
- GB/T 22560-2008钢铁件的气体氮碳共渗
- 七年级英语下册阅读理解10篇
- 设计质量、进度保证措施
- 医院评审工作临床科室资料盒目录(15个盒子)
- 汤姆走丢了 详细版课件
- Unit2 School life - 复习课课件 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中医腰痛病个案护理
- 大学学院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预案
- 三级安全管理标准化评定标准
-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土建主要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