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题库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题库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题库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题库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题库含答案单选题(共200题)1、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出勤、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和健康行为表现等情况的评价属于()。A.体能与知识评价B.知识与技能评价C.态度与参与评价D.情意与合作评价【答案】C2、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既能体验吃苦精神又能发展学生心肺功能的教学内容是()。A.铅球B.跳远C.长跑D.队列【答案】C3、运动员经常将比赛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教练水平低”或“裁判不公”。这种归因属于()。A.内归因型B.外归因型C.习得性无助型D.无归因型【答案】B4、人体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收缩的潜伏期长,收缩速度慢B.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小C.收缩持久。不易疲劳D.纤维横断面较粗,肌群容易发达粗壮【答案】D5、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创始人是()A.卢梭B.顾拜旦C.巴班斯基D.皮亚杰【答案】A6、武术长拳传统技法“四击”“八法”“十二型”中的“八法”是指()。A.棚、捋、挤、按,採、挒、肘、靠B.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C.乾、坤、震、巽,坎、离、艮、兑D.蹿、蹦、跳、越,闪、展、腾、挪【答案】B7、中国古代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属于体育范畴的是()。A.礼、乐B.乐、射C.射、御D.御、数【答案】C8、普遍适用于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各个项目中多种技术的串联、攻防的局部对抗、整体配合技术或战术编排成套的技术训练方法的是()。A.中时间持续训练法B.长时间持续训练法C.重复训练法D.循环训练法【答案】A9、根据肌纤维排列方向,可以把肌肉分为()。A.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B.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多头肌C.梭形肌、羽状肌、斜肌、横肌D.二头肌、多头肌、长肌、短肌【答案】C10、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贯彻哪一教学原则?()。A.集体教育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运动乐趣原则D.技能促进原则【答案】B11、人体在呼入新鲜空气后,会有一部分气体留在气管内无法被利用,只有进入肺泡内的气体才是每次呼吸会被利用的有效气体。这部分气体的计算公式为()。A.(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次/分)B.(潮气量-余气量)×呼吸频率(次/分)C.(吸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次/分)D.(吸气量-余气量)×呼吸频率(次/分)【答案】A12、体育是以()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A.身体运动B.脑力劳动C.军事劳动D.跑步【答案】A13、亚健康又被称作什么()A.第一状态B.第二状态C.第三状态D.第五状态【答案】C14、卧推杠铃主要发展哪两块肌肉的力量()A.斜方肌、三角肌B.腹直肌、腰大肌C.菱形肌、髂腰肌D.胸大肌、肱三头肌【答案】D15、在体育课运动活动时,学生突然出现小腿痉挛,恰当的处理方式是()。A.用绷带加压包扎B.用力使踝关节背伸C.喷射医用气雾剂D.用力使踝关节屈曲【答案】B16、长期从事耐力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摄氧量,其主要原因是()A.快肌纤维百分比含量增加B.肌细胞内无氧代谢酶的活性增强C.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加D.肌细胞摄取与利用氧的能力提高【答案】D17、为预防运动性腹痛,应在饭后多久才能进行剧烈运动()A.15分钟B.0.5~1小时C.1~1.5小时D.1.5~2小时【答案】C18、正常心脏搏动时,右心室内的血液不会发生逆流,其原因是()A.主动脉瓣关闭B.肺动脉瓣关闭C.二尖瓣关闭D.三尖瓣关闭【答案】D19、两手侧平举慢慢放下时,三角肌()A.在拉长状态下做支撑工作B.在远固定情况下做退让工作C.在近固定情况下做退让工作D.在近固定情况下做克制工作【答案】C20、“五禽戏”是有我国古代名医华佗创编的一种锻炼方法,其中“五禽”是指()。A.虎、鹿、熊、猿、鸟B.虎、马、熊、猿、鸟C.虎、马、牛、猴、鹰D.虎、豹、牛、猴、鹰【答案】A21、运动选材中需对运动员进行多种内容的测试,但身体姿势测试不包括()。A.脊柱形状B.身高和体重C.人体直立位的正确姿势D.腿形和足形【答案】B22、在排球比赛中,身体任何部位将球接住或抛出,即被判为()A.连击犯规B.持球犯规C.发球犯规D.击球犯规【答案】B23、扣球是排球技术中的一种()A.防守技术B.进攻技术C.串联技术D.网上技术【答案】B24、下列哪一选项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A.运动竞赛B.体育锻炼C.体育教学D.课余训练【答案】C25、当前的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思维与创新理论为依据,以学生的()为前提。A.身心特点B.年龄特征C.体质水平D.学习水平【答案】A26、科学的健康观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A.心理、心情、心境B.身体、心理、社会C.体格、体型、体质D.人格、魅力、容貌【答案】B27、学练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集中评价时,其重点是()A.批评差学生B.指出个别错误C.批评懒学生D.强调正确做法【答案】D28、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这种学习属于()A.合作学习B.发现式学习C.自主学习D.探究学习【答案】A29、下面哪一项是反映人体机能水平的指标()A.耐力B.胸围C.脉搏D.速度【答案】C30、在400米比赛冲刺后,若立即停止运动易引起休克,这种休克属于()。A.创伤性休克B.失血性休克C.低血糖休克D.重力性休克【答案】D31、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常采用的分组形式有()。A.同质分组B.异质分组C.随机分组D.友伴分组【答案】D32、抗阻训练主要改善下列哪一器官的功能()A.支气管B.骨骼肌C.胸腺D.前列腺【答案】B33、古代足球起源于()A.英国B.美国C.中国D.西班牙【答案】C34、传统教学论对体育教学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现代教学论更主张和强调(]A.以课堂为中心B.以教师为中心C.以学生为中心D.以教材为中心【答案】C35、某同学做山羊分腿腾越时因摔伤而不敢再跳,消除这种心理障碍的最佳手段是()。A.拉大踏板远度并加强保护帮助B.教师演示正确动作C.降低山羊高度并加强保护帮助D.让其他学生演示【答案】C36、当发令员鸣抢后,运动员“从听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到肌肉效应器产生兴奋”所需的时间称为()A.反应速度B.位移速度C.动作速度D.加速度【答案】A37、运动兴趣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哪三个阶段?()A.有趣一乐趣一志趣B.乐趣一有趣一志趣C.志趣一有趣一乐趣D.有趣一志趣一乐趣【答案】A38、“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属于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级指标。A.四B.三C.一D.二【答案】C39、侧向或者倒退跳远是()素质练习的手段。A.耐力B.力量C.灵敏D.柔韧【答案】C40、以运动能力的标准进行分层教学的分组方式是()A.异质分组B.同质分组C.随机分组D.友情分组【答案】A41、短跑教学比赛时,学生从听到发令到起动的时间长短属于()。A.动作速度B.反应速度C.位移速度D.力量速度【答案】B42、足球比赛中双方争抢头顶球造成前额出血,应指压哪一部位进行止血?()A.肱动脉B.颌外动脉C.颞浅动脉D.锁骨下动脉【答案】C43、为改善关节的活动度、提高关节韧带的弹性和韧性,常用的按摩手法是()。A.揉法B.搓法C.叩打法D.运拉法【答案】D44、体育教师或教练员采用赞许的表情,鼓励那些因胆怯而不敢做动作的学生或运动员,该做法属于()。A.暗示训练法B.系统脱敏训练法C.认知训练法D.渐进放松训练法【答案】A45、如何激发练习者的兴趣是体育课的()A.核心B.主题C.中心D.关键【答案】A46、体育教学中个体差异评价的内涵是()A.个体水平与平均水平比较B.个体水平与优秀水平比较C.个体水平的前后比较D.个体水平与合格标准的比较【答案】C47、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提高肌肉力量的营养素是()A.维生素EB.蛋白质C.糖类D.叶酸【答案】A48、课堂教学过程中,当练习或活动存在危险隐患时,教师必须强调()A.课堂常规B.安全要求C.学生示范D.运动负荷【答案】B49、下列选项中,属于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的是()。A.生长激素B.性激素C.胰岛素D.盐皮质激素【答案】A50、体育过程可分为结构要素和过程要素。其中结构要素主要包括()。A.体育目的、体育方法、体育内容B.体育环境、活动时间、活动空间C.体育参与者、体育指导者、体育媒介D.体育方法、体育内容、体育环境【答案】C51、体育教学设计又称体育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决定体育教学设计水平的关键是()。A.教学目标的设计B.教学策略的设计C.教学内容的设计D.教学步骤的设计【答案】B52、在篮球比赛中,单手肩上远距离传球常用于()A.传切配合B.突分配合C.掩护配合D.发动快攻【答案】D53、长拳的内容包括()。A.基本功、单练套路、对练套路B.单练套路、对练套路、集体演练C.基本功、对练套路、集体演练D.基本功、单练套路、集体演练【答案】A54、被称为“运动之母”的运动是()。A.田径B.游泳C.足球D.棒球【答案】A55、体育知识不包括下列哪一选项?()A.专业素养和能力B.健身锻炼知识C.体育文化知识D.健康知识【答案】A56、儿童少年时期经常进行大强度力量训练会对心脏形态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A.心室壁增厚、心容积增大B.心室壁不变、心容积增大C.心室壁增厚、心容积减小D.心室壁不变、心容积减小【答案】C57、以下属于血液保持凝固的必要因子的是()。A.钙B.铁C.锌D.碘【答案】A58、分腿骑坐前进成分腿坐,保护者应站在()A.杠内、面对练习者,两手握其上臂给予助力B.杠内、练习者的后方,帮助其并腿向前摆动C.杠外一侧、练习者的腿前,一手握其上臂给予助力D.杠外一侧、练习者腿后,一手握其上臂给予助力【答案】C59、依据身体素质发展规律,高中学生应当着重发展哪一素质()。A.速度素质B.灵敏素质C.耐力素质D.柔韧素质【答案】C60、食物中被称为“浓缩的能源”且产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A.脂肪B.糖C.蛋白质D.维生素【答案】A61、双手胸前传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一种传球技术,其动作要点是()。A.蹬地发力、用力连贯、手腕用力B.发力有序、蹬地转肩、手腕用力C.持球动作正确、跨步引球,食指中指拨球有力D.持球动作正确、用力连贯,食指中指拨球有力【答案】D62、对于过度训练的预防,关键在于()A.补充丰富的营养B.早期发现及时处理C.服用有关药品D.各种物理疗法【答案】B63、在篮球比赛中,每队的出场队员是()名。A.5B.6C.7D.8【答案】A64、在足球比赛中,什么情况下裁判员会出示红牌()A.连续违反规则B.有暴力行为C.拉扯对方球员D.绊摔对方球员【答案】B65、呼吸商是指机体在同一时间内()A.ATP合成与释放的比值B.通气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C.CO2生成量与耗氧量的比值D.ATP合成与CP消耗的比值【答案】C66、下列肌肉中可通过正压腿练习发展其伸展性的是()。A.股四头肌B.腹直肌C.股二头肌D.胸大肌【答案】C67、在110米栏比赛中,优秀的运动员从起跑到第一栏,一般采用几步跑完()A.12步B.10步C.8步D.6步【答案】C68、排球比赛中,重新获得发球权的球队发球时,6名队员必须按()方向轮转一个位置。A.顺时针B.逆时针C.任意D.位置不变【答案】A69、预防性补铁应采用小剂量补铁,每天补充(),时间不超过三个月。A.0.01~0.03克B.0.1~0.3克C.1~3克D.1克【答案】B70、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作用的是()A.技能指导B.坚持实践C.不断强化D.兴趣【答案】D71、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做后手翻动作时要求头部位置要正,是利用了哪种反射原理?(??)A.状态反射B.翻正反射C.直线运动反射D.旋转运动反射【答案】A72、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包括()个。A.5B.6C.7D.8【答案】C73、肌糖原在运动中的主要作用是()。A.补充血糖的消耗B.供给能量C.储存葡萄糖D.维持血糖的水平【答案】B74、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原则不包括()。A.超负荷原则B.专门化原则C.补充营养原则D.安排练习原则【答案】C75、下列哪项运动动作可以发展肩胛骨后缩与肩关节伸肌群的力量()A.俯卧撑B.仰卧起坐C.卧推杠铃D.负重扩胸【答案】D76、与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是()A.收缩力量大,速度慢B.收缩力量小,速度快C.收缩力量小,速度慢D.收缩力量大,速度快【答案】D77、“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属于体育范畴的是()A.礼、乐B.乐、射C.射、御D.御、数【答案】C78、在武术的单练项目中,不属于拳术类的是()。A.剑术B.形意C.八卦D.长拳【答案】A79、变化训练法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和()A.控制性B.实战性C.预见性D.应变能力【答案】D80、以下哪一项是缺乏维生素c所导致的病症?()A.败血症B.坏血病C.骨骼发育受阻D.眼干燥症【答案】B81、神经系统是由()组成的。A.神经细胞和神经元B.神经细胞和胞突C.神经元和神经胶质D.神经胶质和胞体【答案】C82、排球扣球动作技术结构中的关键环节是()。A.助跑B.起跳C.挥臂击球D.落地【答案】C83、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是()。A.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B.教学条件C.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D.教学风格【答案】C84、学生正在进行技术动作练习时,教师所给予的评价属于()A.课前评价B.即时评价C.课后评价D.阶段评价【答案】B85、由于准备活动不足导致运动中肌肉拉伤,进行及时处理的正确方法是()。A.按摩B.热敷C.冷敷D.拔罐【答案】C86、中国古代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属于体育范畴的是()。A.礼、乐B.乐、射C.射、御D.御、数【答案】C87、以下教学模式不适合初中教学的是()A.体育锻炼类教学模式B.情境式体育教学模式C.快乐体育教学模式D.发展学生主动性体育教学模式【答案】B88、在体育课中,教师的评价具有()A.专业性、客观性和可信性B.专业性、可信性和持久性C.客观性、可信性和持久性D.专业性、客观性和持久性【答案】A89、武术《五步拳》中的“五步”是指()。A.弓步、马步、丁步、虚步、歇步B.弓步、马步、丁步、虚步、盖步C.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D.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插步【答案】C90、影响骨骼生长发育的内在因素是()。A.遗传和激素B.遗传和营养C.遗传与免疫D.遗传与运动【答案】A91、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包括()个。A.5B.6C.7D.8【答案】C92、以下教学模式不适合初中教学的是()A.体育锻炼类教学模式B.情境式体育教学模式C.快乐体育教学模式D.发展学生主动性体育教学模式【答案】B93、剧烈运动时血浆的pH值()A.保持不变B.趋于中性C.趋于碱性D.趋于酸性【答案】D94、初中体育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要求不包括()A.安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B.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答案】A95、在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时,应采用()。A.环形包扎B.螺旋形包扎C.“8”字形包扎D.转折形包扎【答案】D96、不属于跳马分腿腾跃动作的主要技术环节的是()。A.助跑B.第一腾空C.起跳D.滚动【答案】D97、体育最基本的功能是()A.教育功能B.娱乐功能C.健身功能D.竞技功能【答案】C98、可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运动员的情绪和积极性的训练方法是()。A.循环训练法B.比赛训练法C.间歇训练法D.重复训练法【答案】A99、身体形态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指()。A.身高、体重、胸围B.体形、体格、体态C.姿势、姿态、动作D.脉搏、血压、肺活量【答案】A100、哪种情况下,女生应该暂时停止活动()A.月经期腹痛B.月经血量少C.月经前期D.月经后期【答案】A101、正脚背踢球时,完成屈髋动作的主要肌肉是()A.股直肌B.髂腰肌C.缝匠肌D.股中肌【答案】A102、负重直臂侧举练习主要发展下列哪一肌肉的力量?()。A.肱肌B.腹直肌C.三角肌D.竖脊肌【答案】C103、一般所说的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A.果糖B.糖原C.葡萄糖D.磷酸葡萄糖【答案】C104、一运动员颧骨处出血,为了止血应该指压()。A.锁骨下动脉B.肱动脉C.面动脉D.颈动脉【答案】C105、100米跑运动中,机体的主要供能系统是()。A.磷酸原系统B.无氧酵解系统C.乳酸能系统D.有氧氧化系统【答案】A106、下列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是()。A.卵细胞B.成熟的红细胞C.血小板D.胰岛β细胞【答案】B107、为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A.背面示范B.侧面示范C.镜面示范D.正面示范【答案】D108、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与比赛的兴趣,满足运动员的合理需要,发挥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主体作用,这指的是()A.有效控制原则B.动机激励原则C.区别对待原则D.适时恢复原则【答案】B109、下列属于健美操高冲击力动作的是()A.一字步B.“V”字步C.点地D.小马跳【答案】D110、良好的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均可以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但其生理机制不同,前者为()。A.非条件反射B.人工条件反射C.状态反射D.自然条件反射【答案】D111、学练简单、易掌握的技术动作时,宜选择的教学方法是()。A.分解法B.完整法C.直观法D.语言法【答案】B112、向后转走的预令和动令分别落在()上。A.右脚、右脚B.右脚、左脚C.左脚、右脚D.左脚、左脚【答案】A113、下列哪一选项符合形成性评价的作用?()A.识别学生学习中的利弊、长短B.确定学习效果C.明确学生今后努力方向D.评定最终学习成绩【答案】B114、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A.收缩性B.柔韧性C.自动节律性D.传导性【答案】C1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是()A.打篮球时故意去绊倒对方运动员B.因为对裁判的判罚不满意,对对方运动员破口大骂C.比赛时发挥不佳,将怒火撒向观众,殴打无辜的观众D.对对方运动员十分不满,而在心里咒骂对方运动员【答案】D116、下列不属于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学基础的是()。A.代谢功能B.氧亏C.心肺功能D.激素的作用【答案】B117、通过体育训练的运动员,在完成动力性定量负荷时,动脉血压的变化特点是()A.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B.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适量下降或不变C.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D.收缩压下降【答案】B118、教学计划体系包含超学段等六种具体的教学计划,制定课时教学计划依据的上位计划是()。A.季度教学计划B.学年教学计划C.学期教学计划D.单元教学计划【答案】D119、足球比赛时,防守者把球踢出球门线外应判()。A.角球B.球门球C.罚球点球D.任意球【答案】A120、古代足球起源于()A.英国B.美国C.中国D.西班牙【答案】C121、当股四头肌拉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同时采取()A.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B.热敷、针刺治疗、抬高患肢C.冷敷、局部按摩、针刺治疗D.热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答案】A122、训练计划是指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是保证体育训练顺利进行和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课余训练计划通常分为()?A.年度、阶段、周和课时计划B.学校、年级、班级和个人计划C.季度、阶段、周和课时计划D.年级、班级、小组和个人计划【答案】A123、运动负荷与()无关。A.学生机体的可承受性B.学生体育能力的变化C.人体活动的变化规律D.教师的兴趣【答案】D124、人体解剖学姿势对躯干和下肢的规定是()A.身体直立,两足并拢,足趾向前B.身体俯立,两腿分开C.身体直立,两腿分开,足趾向前D.身体俯立,两腿并拢【答案】A125、长时间、小强度的慢跑,主要是发展人体的()A.有氧耐力B.无氧耐力C.心肌功能D.有氧和无氧混合能力【答案】A12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体育课堂中的基本矛盾()A.讲解与练习B.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C.约束与自主D.依赖与独立【答案】D127、大脑可以随意支配的肌肉是()A.骨骼肌B.心肌C.血管平滑肌D.子宫平滑肌【答案】A128、体育教学中跳跃类项目的教学重难点是()A.动作技术B.呼吸方法C.助跑D.助跑与起跳的结合【答案】D129、在跳远教学中,教师运用击掌和发声的方式诱导学生完成助跑与起跳衔接动作,这种教法称为()。A.助力诱导B.阻力诱导C.定向诱导D.领先诱导【答案】D130、在急救包扎时,下列哪些受伤部位是采用环形包扎()。A.肘部、膝部B.锁骨、肱骨C.足部、踝部D.额部、手腕【答案】D131、骨骼肌运动时,先做离心式拉长,再做向心收缩的复合式收缩形式为()A.等张收缩B.等长收缩C.等动收缩D.超等长收缩【答案】D132、()是完成课的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A.开始部分B.准备部分C.基本部分D.结束部分【答案】C133、与其他营养素相比,叶酸的特殊功能是()A.抗肿瘤B.抗氧化C.促进铁吸收D.促进钙吸收【答案】A134、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主要是由于()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D.抗利尿素分泌减少【答案】B135、通常情况下,足球运球技术的触球方式是()A.踢捅式B.击扣式C.推拨式D.弹击式【答案】C136、下列激素中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的是()。A.甲状腺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答案】C137、面部出血,较合理的止血点为()A.颌外动脉B.颈前动脉C.锁骨下动脉D.颈外动脉【答案】A138、排球比赛中,“心跟进”防守战术指的是()。A.由6号位队员跟进B.由5号位队员跟进C.由2号位队员跟进D.由1号位队员跟进【答案】C139、儿童少年运动时,由于过度反复牵拉股四头肌容易引发的损伤是()。A.半月板损伤B.胫骨疲劳性骨膜炎C.髌骨损伤D.胫骨粗隆骨骺炎【答案】C140、下列选项中属于中距离跑的是()。A.200米B.400米C.800米D.10000米【答案】C141、在运动训练中,机体工作能力尚未恢复到原来水平就进行下一次练习,这种训练方式属于()。A.重复训练B.间歇训练C.持续训练D.变速训练【答案】B142、抽屉试验可用于检查膝关节哪一结构的损伤()A.前、后交叉韧带断裂B.腓侧副韧带断裂C.内侧半月板损伤D.外侧半月板损伤【答案】A143、中学学校体育工作除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外,还包括()。A.裁判员等级认定B.体育经营管理C.运动员等级评定D.课余体育竞赛【答案】D144、课堂教学实施前,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基础进行摸底测试,以判断学生的实际水平,该评价方式是()。A.诊断性评价B.过程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多主体评价【答案】A145、在我国下列哪一法规首次规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必修地位()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D.《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答案】B146、在跳高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臀部或大小腿后侧碰落横杆的错误。下列关于这种错误产生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上体后仰过大B.腾起的角度、起跳点的远近、水平速度等动作不合理C.过杆时展腹、挺髋动作不充分D.过杆后的收腹举腿时机掌握不当【答案】A147、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是()A.韧性素质B.速度素质C.力量素质D.耐力素质【答案】C148、踝关节强迫内翻实验可用于检查下列哪种运动损伤?()。A.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B.跟腱拉伤C.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D.小腿三头肌拉伤【答案】A149、以下不属于生长激素生理功能的是()。A.促进生长发育B.促进代谢作用C.调节免疫功能D.促进糖的吸收【答案】D150、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教学资源分为人力资源,内容资源、场地器材资源、信息资源和()A.空间资源B.时间资源C.物质资源D.精神资源【答案】B151、()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A.体育动机B.体育习惯C.体育兴趣D.体育态度【答案】D152、学校体育的目标包括()。A.行为目标、条件目标、结果目标B.行为目标、条件目标、过程目标C.条件目标、过程目标、效果目标D.条件目标、过程目标、结果目标【答案】C153、儿童少年的长骨不断长长的原因是(??)。A.成骨细胞不断分泌骨质的结果B.骺软骨不断增长骨化的结果C.骨细胞不断分裂增大的结果D.骨骺不断增生的结果【答案】B154、骨骼肌收缩速度和力量受不同因素调控,其收缩速度的快慢与哪一因素有关?()。A.横桥的能量释放速率B.活化的横桥数目C.粗细肌丝的重叠状态D.Ca2+度的高低【答案】D155、掷标枪时,使脊柱扭转的肌肉是()。A.同侧腹外斜肌和对侧腹内斜肌B.同侧腹直肌和对侧腹外斜肌C.同侧腹内斜肌和对侧腹外斜肌D.同侧腹直肌和对侧腹横肌【答案】A156、看电视转播排球比赛时,经常欣赏到中国女排姑娘的风采,排球比赛靠的是全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多变的进攻战术,在电视转播中经常听到“XX队员在2号位扣球得分”的解说。下面对2号位描述正确的是()A.面对球网前排右侧的位置B.面对球网前排左侧的位置C.面对球网前排中间的位置D.面对球网后排中间的位置【答案】A157、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不包括()。A.伸展性B.弹性C.收缩性D.粘滞性【答案】C158、肩关节前脱位的典型体征是()A.明显压缩B.“方肩”畸形C.受拉实验阳性D.关节功能障碍【答案】B159、在消化管中,哪一部位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场所?()A.胃B.小肠C.大肠D.食管【答案】B160、背越式跳高采用()方式助跑。A.直线B.弧线C.直线加弧线D.弧线加直线【答案】C161、最大摄氧量是评定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它的中央机制是指()。A.肺活量B.肺通气功能C.血红蛋白含量D.心脏泵血功能【答案】D162、按照体育的属性,我们可以把体育划分为()A.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B.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C.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D.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答案】B163、ATP—CP系统是指()。A.乳酸能系统B.有氧氧化系统C.磷酸原系统D.供能系统【答案】C164、田径场跑道弯道丈量法中,高效且广为采用的方法是()A.直接丈量法B.经纬仪丈量法C.正弦丈量法D.放射丈量法【答案】D165、在体育教学中应贯彻“精讲多练”原则,通常在下列哪一阶段更应强调“精讲”?()A.准备部分B.基本部分前半段C.结束部分D.基本部分后半段【答案】B166、()指动作的快慢、用力大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A.动作速度B.动作时间C.动作节奏D.动作速率【答案】C167、运动过程中氧运输系统功能达到最高水平时,摄氧量仍满足不了需氧量的要求,此时人体处于何种状态?()A.赛前状态B.真稳定状态C.假稳定状态D.进入工作状态【答案】C168、在体育教学中,动作结构与所学技术动作相似的简单练习称之为()A.综合性练习B.一般性练习C.辅助性练习D.模仿性练习【答案】C169、跳水运动员成功完成空中各种动作后,都是手和头部先入水,这是利用了哪一反射?()。A.状态反射B.直线运动反射C.翻正反射D.旋转运动反射【答案】C170、身体素质中协调性快速发展的年龄是()。A.6~8岁B.8~10岁C.10~12岁D.13~15岁【答案】C171、在日常生活中,会骑自行车的人往往比较容易掌握摩托车的骑法。这种现象被称为()A.技能干扰B.技能迁移C.技能内化D.技能外化【答案】B172、排球比赛中为了便于移动、起跳、倒地和击球,应当采用何种准备姿势()A.一般准备姿势B.后排防守准备姿势C.前排保护准备姿势D.高姿准备姿势【答案】B173、运动期间憋气时间过长,会产生不良现象,下列症状不属于憋气后的症状的是()A.血压下降B.头晕C.脑供血不足D.恶心【答案】A174、评价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简易指标是()A.神经冲动B.阈强度C.肌肉力量D.肌纤维类型【答案】B175、排球运动中,垫球用力的大小与来球的力量(),与垫球的目标距离()。A.无关;成正比B.成正比;成反比C.成反比;无关D.成反比;成正比【答案】D176、人体如以最快速度持续运动数秒后,ATP耗尽时代之而起的肌糖原在无氧条件下供能以使ATP合成并产生的代谢物质是()。A.乳酸B.糖原C.磷酸原D.胱氨酸【答案】A177、可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运动员的情绪和积极性的训练方法是()。A.循环训练法B.比赛训练法C.间歇训练法D.重复训练法【答案】A178、在运动时出现损伤,导致前臂出血时,用指压止血法进行止血时应压迫()至骨面。A.颞浅动脉B.颌外动脉C.锁骨下动脉D.肱动脉【答案】D179、下列哪类食物含碳水化合物最多?()。A.蔬菜类B.谷物类C.鱼类D.蛋类【答案】B180、体育课中,针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轻度异常且平时较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锻炼的注意事项是()。A.可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锻炼,活动强度和运动负荷应减小,可参加激烈的运动竞赛B.可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锻炼,活动强度和运动负荷应减小,不宜参加激烈的运动竞赛C.可不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锻炼,可按其他的教学计划进行体育活动D.可不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锻炼,活动强度和运动负荷应减小,可参加激烈的运动竞赛【答案】B181、以运动能力的标准进行分层教学的分组方式是()A.异质分组B.同质分组C.随机分组D.友情分组【答案】A182、在制订一次体育课教学目标时,除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外,还应重点考虑()。A.领导评价B.同行评价C.单元评价D.教学环境【答案】C183、在做武术大跃步前穿动作时,合理的呼吸方法是()。A.“提”气B.“托”气C.“聚”气D.“沉”气【答案】A184、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前,对学生的检查的重点应放在()。A.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B.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全身检查D.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答案】D185、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创始人是()A.卢梭B.顾拜旦C.巴班斯基D.皮亚杰【答案】A186、有8个篮球队参加单淘汰比赛,共有()A.7场B.12场C.8场D.16场【答案】A187、人体进行长时间运动时,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A.糖B.脂肪C.蛋白质D.磷酸肌酸【答案】B188、关于擦伤、撕裂伤、刺伤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些损伤的共同点是:有出血现象和伤口B.处理原则是:止血和保护伤口C.小面积擦伤,污染不严重者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涂抹即可.无需包扎D.以上都正确【答案】D189、下列选项中,属于长距离跑的是()。A.1500米B.3000米C.5000米D.400米【答案】C190、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答案】D191、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斯宾塞【答案】A192、饭后立即跑步,最常见的运动性病症是()。A.肌肉痉挛B.过度训练C.运动中腹痛D.运动性贫血【答案】C193、教练员经常帮助运动员放弃因裁判员误判而导致情绪异常及不合理的想法。该训练方法属于()。A.渐进放松训练B.系统脱敏训练C.认知训练D.暗示训练【答案】C194、当股四头肌拉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同时采取()A.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B.热敷、针刺治疗、抬高患肢C.冷敷、局部按摩、针刺治疗D.热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答案】A195、短跑弯道跑时,运动员右脚的着地部位是()。A.前脚掌外侧着地B.前脚掌着地C.全脚掌着地D.前脚掌内侧着地【答案】D196、小腿肌肉痉挛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冷敷B.按摩C.制动D.向相反方向牵引【答案】D197、在排球教学中,当学生垫球出现两臂用力不当、动作不协调的错误时,纠正该错误最合适的练习手段是()。A.前后跑动垫球B.双人对垫球C.垫固定球D.左右移动垫球【答案】C198、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不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A.冷敷B.加压包扎C.按摩D.外敷新伤药【答案】C199、小肠位于腹中,是消化管的最长部分,全长约()。A.1-2米B.3-4米C.5-7米D.8-9米【答案】C200、糖的有氧氧化过程是在()中进行的。A.细胞质和线粒体B.细胞质C.线粒体D.中心体【答案】A大题(共60题)一、初三(5)班体育课,教学内容是“单杠——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张老师在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后,做了一个漂亮的完整动作示范,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随后就开始分组练习。张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赵同学在腿向上蹬摆的时候头总是向后仰,从而导致两臂伸直,腿又掉下来,总是完不成动作。张老师站在边上看着,并一直说:“你胳膊不要伸直!上体靠单杠近一点!”但是赵同学又做了几遍,还是完不成动作…试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赵同学完不成动作的原因,并给出纠正方法。【答案】初中生求知欲强烈,容易吸收新鲜事物。在初学单杠翻身上成支撑动作时,由于青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注意范围比较窄、知觉的准确性较低,加上翻身上成支撑在杠上完成的时间短,使学生不能感知出教师示范动作的细节。运动技能的形成包括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三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终达到动作的自动化。赵同学完不成动作的主要原因是对该动作技能的掌握处于泛化阶段,此阶段的神经特点是只有感性认知,不清楚技能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和抑制尚未确立,动作表现为僵硬、不协调、费力。纠正的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主要环节,正确地示范动作,并进行简练的讲解,对完不成动作的学生进行保护,对做动作的学生进行助力,帮助他们完成完整动作,降低动作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技术要领,然后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完成完整动作。二、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45分钟的课堂教学,请写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教学条件:田径场,秒表1块。教学内容:800米,第1次课。【答案】三、高二(5)班男生28人,篮球场2块,篮球14个。教学内容: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新授课)。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教学步骤:①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熟悉球性练习;②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教师强调动作重点:投篮时的手型、手法,难点:跳起投篮的时机;③学生分组练习:原地投篮练习10次;④上一步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练习5次;⑤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练习5次;⑥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请掌握技术动作较好的学生展示,教师讲评;⑦素质练习,蹲起跳20次三组,俯卧撑20次两组;⑧教师小结,布置作业(跳投篮10次),宣布下课,收器材。指出该案例教学步骤中存在的不足。【答案】①该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游戏与动作相结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②在安排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重难点分布不够均匀,不能解决教学难点的问题:③该教学没有让学生进行放松练习,是一节不完整的体育课;④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因材施教。四、案例:足球是初中校园广受男生喜爱的课程,它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三某班共有男生24人,教学内容为脚内侧踢地滚球、停地滚球技术,新授课,40分钟。请根据下列教学片段进行分析。问题:(1)分析该案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请指出该案例的教法、学法及时间安排上是否存在问题,并说明理由。【答案】(1)在该案例的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设置是合理的,但是知识目标设置不合理。该案例从三个学习领域安排教学目标,体现了全面性。足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情感目标的设计恰到好处,能激发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但是知识目标不合理,这是一堂新授课,第一次授课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基本掌握这次课中讲授的动作技术,而不是一下子掌握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脚内侧停地滚球技术以及多项素质能力。该案例的技能目标是合理的,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控球能力、支配能力、速度耐力等应得到相应的提高。通过以上分析,该案例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应改为:进一步建立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的概念。(2)①教法内容该案例设计的教法过于简单,内容不详实,略显单调空洞。教学开始时,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做热身运动,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可能会出现运动损伤。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需要在教师巡回观察前加一个学生自由练习的环节。②学法问题对新授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仅凭观察教师的动作讲解和示范,认知和理解能力不能立刻跟上去,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隋和学习效果。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脚内侧踢、停地滚球技术,在练习前最好让学生踢固定球,这样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技术。③时间安排在时间安排上,对于每个动作技术的学习,每个过程都才10分钟,而比赛时间设置为20分钟,这对于第一次授课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教师应把时间花费在着重解决脚对球接触力量、方向、掌握上,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问进行自主练习巩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球与支配球的能力。五、高一(1)班排球垫球新授课,张老师安排学生的第一个练习是自抛自垫,大部分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进入两人一组的对垫练习时,由于经常掉球,大部分同学又在做自垫练习。看到这种情况,张老师及时做了微调,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我们现在要不要来一组小组间的PK呀!小组的每一个同学都要争取垫3次以上,看哪一组垫球的总次数最多。”听到老师的建议后,同学们纷纷响应,经过小组内部的简单讨论后,全班同学全神贯注地投入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对垫练习,一边垫一边数“1、2、3、4、……”,课堂氛围异常激烈。问题:(1)分析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变化的原因。(6分)(2)请指出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列出3种提高垫球技术的练习方法。(9分)【答案】(1)课堂氛围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从枯燥的垫球练习,改为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运动竞赛的方式进行练习,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交给学生,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助于调节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①运动竞赛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②组间竞争,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③合理的目标(垫3个球)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增强成功的体验。(2)不足:①对于新授课,老师没有讲解示范,直接让学生进行自抛自垫,学生很难完成。②练习内容设置不合理,在同学们还没有掌握垫球技术时就开始进行两人一组的对垫练习,导致学生重新进行自抛自垫练习;在没有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基础上进行比赛,不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③体育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保证一致的教学进度,有些学生分组对垫,有些学生重新开始自抛自垫。练习方法:①徒手模仿练习,听教师口令做原地垫球徒手动作;看教师手势做前、后、左、右的移动垫球练习。②击固定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双手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垫击球动作。③两人或三人一组,一人抛球,另一人或两人轮流向左、右、前、后移动垫球。要求移动速度不宜过快,垫出的球要稍高,并控制好落点。垫球者尽量做到正对垫球方向垫球。六、案例:足球是初中校园广受男生喜爱的课程,它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三某班共有男生24人,教学内容为脚内侧踢地滚球、停地滚球技术,新授课,40分钟。请根据下列教学片段进行分析。问题:(1)分析该案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请指出该案例的教法、学法及时间安排上是否存在问题,并说明理由。【答案】(1)在该案例的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设置是合理的,但是知识目标设置不合理。该案例从三个学习领域安排教学目标,体现了全面性。足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情感目标的设计恰到好处,能激发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但是知识目标不合理,这是一堂新授课,第一次授课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基本掌握这次课中讲授的动作技术,而不是一下子掌握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脚内侧停地滚球技术以及多项素质能力。该案例的技能目标是合理的,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控球能力、支配能力、速度耐力等应得到相应的提高。通过以上分析,该案例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应改为:进一步建立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的概念。(2)①教法内容该案例设计的教法过于简单,内容不详实,略显单调空洞。教学开始时,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做热身运动,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可能会出现运动损伤。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需要在教师巡回观察前加一个学生自由练习的环节。②学法问题对新授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仅凭观察教师的动作讲解和示范,认知和理解能力不能立刻跟上去,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隋和学习效果。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脚内侧踢、停地滚球技术,在练习前最好让学生踢固定球,这样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技术。③时间安排在时间安排上,对于每个动作技术的学习,每个过程都才10分钟,而比赛时间设置为20分钟,这对于第一次授课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教师应把时间花费在着重解决脚对球接触力量、方向、掌握上,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问进行自主练习巩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球与支配球的能力。七、体育组长提供了4项新授内容(倒向滑步推铅球、武术侧踹推和蹬踢腿、鱼跃前滚翻和挺身式跳远腾空步)和4项复习内容(快速跑、有氧健身操、侧手翻接前滚翻,耐久跑。要求实习生对所提供的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搭配,每次课安排2项教材内容。下表是张同学所完成的教材内容组合搭配。教材内容组合搭配问题:(1)指出表中哪些搭配合理?并说明理由。(2)指出表中哪些搭配不合理,为什么?【答案】(1)A和B搭配是合理的A的搭配理由:①挺身式跳远分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而快速跑的复习有利于助跑的练习,有利于助跑水平速度的提升。②课堂的连续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先进行跑的练习可以很好的为后面教学内容做铺垫。③先进行跑的练习能够使心率达到课堂的要求,同时能够再次使得腿部热身,避免在练习造成时运动损伤。B的搭配理由:①侧向滑步推铅球属于爆发性的运动项目,功能系统是磷酸原系统,有氧操是耐力项目,功能系统是有氧氧化系统,两种主要系统在一节课利用能够很好的避免运动性疲劳。②侧向滑步推铅球的练习不能够达到课前的预设心率,而进行有氧操的复习则可以使心率达到课堂的基本要求,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爆发力、耐力协调性全面发展。③因为侧向滑步推铅球推铅球不可能所有人同时进行,练习密度会受到影响,进行全体的有氧操练习可以均衡课堂的练习密度。(2)C和D不合理C的搭配理由:①场地的布置比较繁琐,体操的复习需要用到垫子或者体操房,而武术的练习则需要在空旷的场地或者武术馆。②两种属于不同类属的运动技能,中公教师研究院提供对于练习这要求较高,对于协调性较差者,两种技能会存在相互干扰。D的搭配①鱼跃前滚翻以及耐久跑都是学生较抵抗的项目,难度较大,两者放在同一节课一方面易造成运动性疲劳,另一方面会使得学习兴趣下降,不利于课堂的教学。②教学原则指出要循序渐进,两种难度较大的项目进行违背了此原则。③练习的密度会受到一定影响,课堂练习密度一般在35%-40%左右,鱼跃前滚翻练习次数必然因为各方面原因受限,而耐久跑练习次数也不会太多。综上所述,正确的搭配C为:武术侧踢腿、蹬踢腿和耐久跑,D为:鱼跃前滚翻和侧手翻接前滚翻。八、张老师是一位青年体育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还经常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中不要讲脏话,注意安全。然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用“蠢猪”“笨蛋”这样的言语。如果你是一名体育教师,请列举几种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以取得良好的效果。(6分)【答案】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教师为了防止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所采用的方法。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比赛练习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九、案例:王同学学习打篮球,刚接触篮球的时候,总是低头看球,运球非常不灵活,篮球经常“跑掉”。在老师的帮助和教导下,慢慢地,王同学可以不再低头看球,而且运球也非常灵活,球也不会再“跑掉”。但是一到比赛时,王同学就非常紧张,老师把他换上场后,他技术动作僵硬,又低头运球,经常失误。老师在比赛后对王同学进行了强化训练和纠正,之后王同学在比赛中得到改进,运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都很熟练。问题:(1)试分析王同学运球技能形成的生理学机制;(2)请列出两种纠正运球时“低头看球”的教学手段。【答案】(1)运动技能的形成既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过程,又是复杂的学习过程。一般可划分为泛化、分化、巩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而把运动技能的发展阶段称为动作自动化阶段。①泛化阶段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大脑皮层内抑制过程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这个阶段的动作表现往往是僵硬和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②分化阶段初学者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理解,大脑皮层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但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异刺激(如有外人参观或比赛),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重新出现。③巩固阶段建立了巩固的动力定型。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加集中。此时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以出现自动化,即不必有意识地去控制就能做出动作来。(2)①指导法a.语言法: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和进行身体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b.直观法: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c.完整法: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d.分解法:从掌握完整动作出发,把完整的动作按其技术结构分成几段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几个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e.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教师为了防止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所采用的方法。②练习法一十、案例:某教师给初中二年级某班的学生上“鱼跃前滚翻”的技巧课,技术动作的教学顺序:(1)教师和一名学生代表分别作了前滚翻动作示范;(2)教师示范、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并让学生总结二者的区别与联系;(3)讲解示范练习方法,学生多种形式分组练习(“组内同质,组问异质”“差异化教学”“分组竞赛合作学习”“友伴分组”),教师巡视指导;(4)分卡片指导学生自我评价。问题:(1)结合新课标分析案例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2)本课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提出改进方法。【答案】【知识点】教学方法。(1)案例运用的是自主一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这节课的教学案例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是分组形式实现了“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差异化教学”“分组竞赛合作学习”“友伴分组”等多种形式的分组。这些分组方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实施起来效果尤其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一,案例中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利用不同的分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小组内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通过变换分组方式让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小组中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第二,案例中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建立多边互动.突破原有的教师和学生或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交往的局限性与单一性。同时教师还能及时发现小组同学互动的积极面,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理解、支持、分担和分享,鼓励他们相互表达关心等合作交往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和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发展。第三,采用多种分组形式有利于组际之间的交流。通过多种分组形式的变化增加组间的合作交流,各组学生都能够得到本组及其他组学生的经验和成果.促进学生观点与认识的升华,以此来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利用集体因素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多种形式的分组合作练习既是该案例的优点.也是不足之处。因为分小组合作的方式过多容易导致真正用在动作学练上的时间很紧。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均容易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在体操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和教法本身就蕴含着小组合作的因素,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非常容易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因而应该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再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分组合作形式及合作形式变化的次数。案例中的分组合作以“组内同质,组间异质”为主,在练习过程中可以相邻两组的成员或是同组内的组员组成临时友伴小组,相互帮助、指导进行学练。这样减少了大规模的重新分组.节约课堂时间,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与不同的伙伴合作学习的不同之处,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更好地形成与迁移。一十一、阅读下列材料,设计一节45分钟的课堂教学,清写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教学条件:操场1块,实心球若干。教学内容:进一步学习原地双手前、后抛实心球技术。第2次课。【答案】一十二、某校初二有几个调皮学生,成绩不好,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仍无效果。校长跟体育组张老师说:“这几个调皮鬼就交给你管了!”接到任务后,张老师将几个学生叫到一起。张老师:听说你们都挺活泼的,也都喜欢体育,是这样吗?学生七嘴八舌:我们确实都喜欢体育!但班主任总说我们是“捣蛋鬼”。张老师:那么你们愿不愿意跟我学足球?学生异口同声:愿意!张老师:那好!那从今天开始,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来跟我练足球!开始时,张老师说:“踢球要动脑筋,没有文化知识照样踢不好球。”一周后,学生们练得热火朝天,劲头十足。这时,张老师进一步提出要求:“你们每天上课都必须认真听讲,不许捣乱!否则就不让你们踢球了!能做到吗?”学生异口同声:“能!”几周下来,这几名学生说到做到,学习情况明显好转。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上升到了中上游水平……问题:(1)张老师是如何借助体育手段来教育学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2)作为体育教师,结合案例阐述开展校园足球的重要意义。(9分)【答案】(1)张老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喜爱足球运动的这一爱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个性优势。从而树立起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开展校园足球不单单是针对足球运动的社会地位,更主要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全面发展。把足球踢进校园,把足球踢进课堂,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参与足球运动,能为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体质,使他们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校生活中,要想增强学生体质,最重要的途径是参与体育活动。另外,意志品质并非与生俱来的,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团队合作等优秀品质,需要一个教育的过程,而这种教育的最佳方式就是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足球是一项体育运动,体育充满着理性和哲学思维,长期进行足球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在实践中会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知与行为,使自己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一十三、案例:障碍跑教学中,我设置了体操垫、栏架、跳绳、篮球等器械,要求学生依次完成前滚翻、跨栏、跳绳、三步上篮。但是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我设置的障碍物不知道如何练习,之后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选择练习器械,并带领他们熟悉每一样器械的基本练习方法。如面对垫子,教他们复习、巩固前滚翻;面对栏架,让他们练习过栏的技术动作;还带领一组学生练习三步上篮动作等。按照素质基础、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并设置不同的要求,面对不同的器械,每组独立练习。第一组练习体操垫,第二组练习过栏技术,第三组练习跳绳等。在各自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开动脑筋积极创编练习方式。创编之后,规定具体动作的要求,让学生分组接力完成各个障碍器械练习,大家的兴趣迅速被调动起来,在各自的强项上表现欲望尤其强烈,我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请各组出策略,让对方来完成接力比赛,大家相互出谋划策,制订方案给对方,我则监督动作的难易程度。比赛开始,学生个个生龙活虎,积极投入、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有的加油,有的帮忙,有的给自已的队友出谋划策,场面非常热闹……问题:(1)本案例体现了什么教学理念?(2)谈一谈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分小组练习的好处。【答案】(1)本案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确定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2)针对学生身体个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的特点,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按素质和兴趣基础不同分组,设置不同的要求。分小组练习的群体活动,是教学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小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要进行各种交流,还要互相配合完成各种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互相配合的重要性,了解到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让学生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一十四、某教师进行高一男生的跨栏跑教学,单元为6次课。第1次课,釆用游戏法让学生跨越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充分体验跨越障碍的乐趣;第2~5次课,在教学中,让学生按运动水平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小组,自定目标(如不同的栏数、栏间距、栏高等),并向各自的目标挑战。在第5次课对学生进行了跨栏跑的成绩测试;第6次课是考核课,考核办法:(1)以小组的总得分排定名次;(2)小组的总得分是个人的得分之和;(3)本次测试成绩与上次成绩相比较,提高得3分,持平得2分,下降得1分。问题:(1)该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模式?(6分)(2)请谈谈该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优缺点。(9分)【答案】(1)该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有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教学模式、小群体教学模式。案例中该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游戏来体验跨越障碍的感觉,帮助学生体验运动和体育学习的乐趣,所以是快乐体育“目标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该教师还将学生按照运动水平进行分组,此过程为小群体教学模式。(2)优点:①在第1次课中能够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跨越障碍的感觉,激发学生对跨栏跑的兴趣。②考核方法与自身的成绩作比较,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运动水平进行运动考核,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能够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③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定目标进行练习;缺点:①该教师没有根据各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跨栏跑的教学目标。②该教师没有强调重、难点。③没有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的手段。该教师在第2~5次课中主要让学生分组自行练习,没有体现教师的主导性。④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该教师只采用了相对性评价,本身运动水平好但进步不明显的学生会降低其运动积极性。一十五、小花是某校初二的一名女生,由于时间紧没有吃早饭就去上学了,而她第三节是体育课,还没到上课的时候已经饿了。这节课的内容是测试800米跑,当她跑完第一圈时就感觉身体不适,头晕、恶心、头重脚轻,但她却坚持跑完了全程,当她刚过终点时就晕了过去。小花晕过去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预防?【答案】原因:由于小花处于饥饿状态,再加上剧烈的运动,体内血液重新分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的晕厥。预防措施:①坚持科学系统的训练原则,避免发生过度疲劳、过度紧张等运动性疾病;②避免在夏季高温、高湿度或无风天气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③进行长距离运动要及时补充糖、盐和水分,疾跑后不要立即站立不动,应继续慢跑并调整呼吸,然后再停下来;④运动员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尤其在重大比赛和大强度训练前,对发牛过晕厥的练习者应做全面的检查,明确原因,避免再发生晕厥;⑤练习者和教练员应有预防和简单处理运动中发生晕厥的本领。一十六、高二(6)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挺身式跳远,教案准备部分的内容见下表。准备部分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及要求请指出教案中专业用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6分)【答案】将“集体整队”改为“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将“报数、检查人数”改为“报告人数、检查出勤情况”;将“四列横队”改为“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将“两路纵队”改为“成两路纵队绕田径场行进”;将“徒手操练习与示范队形”改为“学生成徒手体操(广播体操)队形,按四列横队散开”。一十七、初二(3)班蹲踞式跳远第三次课,张老师先带学生做了6节徒手操,并进行“腾空步”示范,然后安排两组学生在同一个沙坑进行快速助跑的腾空步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李华同学绊倒了,并对张老师说:“老师,我脚崴了,不能再练了!”张老师看到这种情况,扶着李华同学去医务室处理,此时李华同学问:“老师,我已经崴脚了,为什么总是崴坏外侧?”问:(1)试从安全角度分析本次课教学存在的不足?(2)为什么踝关节多为外侧受伤?(3)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答案】(1)①练习组织形式不安全,两组学生同时跳一个沙坑容易互相撞到,造成安全损伤。②教师缺少安全预防提示,材料中教师让学生练习,但是并没有提到注意安全。③准备活动不充分,只做了6节徒手操,没有慢跑准备不充分,易造成损伤。④李华同学受伤害后,老师搀扶受伤同学去医务室,但是并没有安排其他学生,防止学生损伤扩大化。(2)这是由踝关节结构决定的,踝关节是由距骨、腓骨和距骨关节面构成的,距骨滑车前宽后窄,由于外踝低,内踝高,韧带内侧强外侧弱,足的内翻幅度大于外翻,足过度内翻时外侧韧带易于损伤。(3)踝关节损伤属于急性软组织损伤,处理方法如下:①早期:(损伤发生在24—48小时以内)处理方法: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外敷新药常可达到消肿、止痛和减轻炎症的效果。②中期:(损伤发生在24—48小时以后)处理方法:理疗(热疗)、按摩、针灸、痛点药物注射、外贴或外敷活血、化瘀、生新的中草药。③晚期,处理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熏洗等,对有瘢痕和粘连应设法软化或分离。一十八、案例:某教师给初中二年级某班的学生上“鱼跃前滚翻”的技巧课,技术动作的教学顺序:(1)教师和一名学生代表分别作了前滚翻动作示范;(2)教师示范、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并让学生总结二者的区别与联系;(3)讲解示范练习方法,学生多种形式分组练习(“组内同质,组问异质”“差异化教学”“分组竞赛合作学习”“友伴分组”),教师巡视指导;(4)分卡片指导学生自我评价。问题:(1)结合新课标分析案例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2)本课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提出改进方法。【答案】【知识点】教学方法。(1)案例运用的是自主一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这节课的教学案例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是分组形式实现了“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差异化教学”“分组竞赛合作学习”“友伴分组”等多种形式的分组。这些分组方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实施起来效果尤其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一,案例中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利用不同的分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小组内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通过变换分组方式让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小组中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第二,案例中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建立多边互动.突破原有的教师和学生或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交往的局限性与单一性。同时教师还能及时发现小组同学互动的积极面,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理解、支持、分担和分享,鼓励他们相互表达关心等合作交往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和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发展。第三,采用多种分组形式有利于组际之间的交流。通过多种分组形式的变化增加组间的合作交流,各组学生都能够得到本组及其他组学生的经验和成果.促进学生观点与认识的升华,以此来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利用集体因素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多种形式的分组合作练习既是该案例的优点.也是不足之处。因为分小组合作的方式过多容易导致真正用在动作学练上的时间很紧。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均容易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在体操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和教法本身就蕴含着小组合作的因素,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非常容易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因而应该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再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分组合作形式及合作形式变化的次数。案例中的分组合作以“组内同质,组间异质”为主,在练习过程中可以相邻两组的成员或是同组内的组员组成临时友伴小组,相互帮助、指导进行学练。这样减少了大规模的重新分组.节约课堂时间,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与不同的伙伴合作学习的不同之处,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更好地形成与迁移。一十九、案例:教学内容:学习立卧撑教学目标:(1)采用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力量耐力。(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发展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学习的能力。(3)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教学组织:(1)准备活动队列练习、热身跑(抱团游戏):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圆,逆时针慢跑,当听到老师喊“2”时,两个同学抱成一团;听到喊“3”时,三个同学抱成一团,以此类推。所有同学必须在3秒内完成抱团,多人或者少人的“团”算组合失败,需向上纵跳3次。专项练习:俯卧撑。(2)基本部分①立卧撑教法:讲解、示范;循环指导;先分解再完整练习。【答案】(1)基本要求:①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和游戏,自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正确、完整的概念。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性质,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步骤,并创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辅助练习。③要有适宜的练习次数和生理负荷。(2)上述案例运用了全班教学和分组教学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在立卧撑的讲解示范过程中,考虑到了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采用了全班教学组织形式,在学生练习、竞赛中采用了分组教学组织形式。上述案例首先用到了示范一模仿教学策略,教师对立卧撑的基本动作进行了讲解和示范。同时以比赛的形式,让同学积极参与到比赛之中,调动了气氛,这属于情境教学策略。二十、案例:某校初三(1)班,学生40人,篮球场1块。教学内容:篮球运球前进传球,新授课。教学步骤:(1)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2)讲解双手正面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及重点。(3)学生练习:单手原地运球练习3~5次,一人一组运球前进练习3~5次,两人一组运球传球练习3~5次。(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比赛”,10人一队,四队一起进行,从半场开始第一名学生带球向前跑到篮下(两队一侧)。投篮,进球得一分,带球回来,交给第二名,依次重复,先完成者获胜。(5)小结,下课,收器材。问题:(1)该案例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2)该案例中教学过程是否完整?为什么?请简单说明。【答案】(1)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进行教学。(2)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此题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看看环节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符合阶段要求等等。二十一、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基本部分的练习步骤及组织形式。教学对象:高一(4)班,男生40人。教学内容:挺身式跳远中的起跳技术(腾空步动作),第一次课。教学条件:田径场1个,沙坑1个,踏跳板4个,体操垫4块。【答案】挺身式跳远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