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点_第1页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点_第2页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点_第3页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点_第4页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区域地理

的知识点

1、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欧洲北美大洋洲非洲背部、亚洲西

南部),分布范围最广;黄色人种(亚洲东部、东南部、北部和美洲部

分地区)人数最多,黑色人种(非洲南部、大洋洲和美国境内);种族

无优劣

2、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面积最大俄罗斯1707,第二加拿

大997,三位中国960,四位美国937;人口最多中国,印度第二,

美国第三;按经济发展态势将世界分为发达国家(20个,主要有美加

英法德意日新澳)和发展中国家。区域地理知识点。

3、语言联合国日常用语: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

和西班牙语,使用适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

语。

4、中国外交政策:对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宗旨维护世

界的和平。

经度与纬度

①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

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

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

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半球,20。W以西,

160°E以东为西—半球。

②纬度:某地的地球半径与北极星之间的夹角,赤道为0°,北

极点为90°N,南极点90°S..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

60°-90°为高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地球仪上某点

的纬度就是该点上北极星的仰角大小)

④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度

经线;印度洋一东经80度经线;北冰洋一跨360度经度

1.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2.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

大陆

3.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4.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5.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6.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

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

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州900万平方

千米

7.洲际分界线

(地跨两洲的其他国家:亚、大洋洲一一印尼;北美、大洋洲一一

美国)

初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

初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

滑轮组是由多个动滑轮、定滑轮组装而成的一种简单机械,既可

以省力也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同学们更好地解决这部分问题,现

将该部分知识点一些解题方法归纳和总结。

滑轮定义:

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如右图所示。因为滑轮

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

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三种滑轮定义及特点

(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

杠杆)。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

S(G)(或速度V(G))

(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

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有

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

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

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咕。如下图所示。(n表示承担物重

绳子的段数)

滑轮组的组装:

(1)根据的关系,求出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

(2)确定动滑轮的个数;

(3)根据施力方向的要求,确定定滑轮个数。

确定定滑轮个数的原则是:一个动滑轮应配置一个定滑轮,当动

滑轮上为偶数段绳子时,可减少一个定滑轮,但若要求改变力的作

用方向时,则应在增加一个定滑轮。在确定了动、定滑轮个数后,

绳子的连接应遵循“奇拴动、偶拴定”的规则,由内向外缠绕滑

轮。

滑轮组省力计算

公式:s=hn0V绳=11*丫物F拉=(l/n)*G总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V绳:绳子自由端移动(上升/下降)

的速度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V物:物体移动(上升/下降)的速度

n:承重的绳子段数。G总:物重+滑轮重(G物+G滑)。

原则是:n为奇数时,绳子从动滑轮为起始。用一个动滑轮时有

三段绳子承担,其后每增加一个动滑轮增加二段绳子。如:n=5,则

需两个动滑轮(3+2)。n为偶数时,绳子从定滑轮为起始,这时所有

动滑轮都只用两段绳子承担。如:n=4,则需两个动滑轮(2+2)。

其次,按要求确定定滑轮个数,原则是:一般的:两股绳子配一

个动滑轮,一个动滑轮一般配一个定滑轮。力作用方向不要求改变

时,偶数段绳子可减少一个定滑轮;要改变力作用方向,需增加一个

定滑轮。

归纳总结:综上所说,滑轮组设计原则可归纳为:奇动偶定;一

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

系。

2、胶体的分类: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胶体胶粒是由许多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

Inm〜lOO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

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l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

子胶体。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l

溶胶、溶胶、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

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制备

A.物理方法

①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

②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

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B.化学方法

①水解促进法:FeC13+3H2O(沸)=(胶体)+3HCl

4、胶体的性质:

②布朗运动一一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

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

之一。

③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

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

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

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

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说明:A、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胶

粒带电的原因: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而胶体中胶粒的表面

积大,因而具备吸附能力。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

而带正电;有的则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采用渗析法来

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方法

叫渗析法。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

透过半透膜。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

B、在此要熟悉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

实际问题。

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胶体、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2s3胶体、硅

酸胶体、土壤胶体

特殊:Agl胶粒随着AgN0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

电。若KI过量,则Agl胶粒吸附较多「而带负电;若AgN03过量,

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

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C、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

D、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

可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

胶体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可分为粒子胶体(如胶体,Agl胶体等)

和分子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习惯仍称其溶液,其实分散

质微粒直径已达胶体范围),只有粒子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故可产生

电泳现象。整个胶体仍呈电中性,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

的是胶粒而非胶体。

④聚沉一一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

为胶体的聚沉。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

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有时胶体在凝

聚时,会连同分散剂一道凝结成冻状物质,这种冻状物质叫凝胶。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1)胶粒小,可被溶剂分子冲击不停地运

动,不易下沉或上浮⑵胶粒带同性电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

而不下沉或上浮

胶体凝聚的方法:

(1)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胶粒所带的电荷

发生电性中和,使胶粒间的排斥力下降,胶粒相互结合,导致颗粒

直径>10-7m,从而沉降。

能力:离子电荷数,离子半径

阳离子使带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

A13+>Fe3+>H+>Mg2+>Na+

阴离子使带正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S042->N03-

>C1-

(2)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3)加热、光照或射线等:加热

可加快胶粒运动速率,增大胶粒之间的碰撞机会。如蛋白质溶液加

热,较长时间光照都可使其凝聚甚至变性。

5、胶体的应用

①盐卤点豆腐:将盐卤()或石膏()溶液加入豆浆中,使豆腐中的

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凝聚形成凝胶。

②肥皂的制取分离③明根、溶液净水④FeC1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⑤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⑥水泥硬化⑦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

去⑧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⑨硅胶的制备:含水4%的叫硅胶

⑩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一、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1)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

色(通过钻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04沉淀,

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

于NH4C1溶液。

(5)A1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

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

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钱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

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0H)2沉淀,迅

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

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

色。2Fe2++C12=2Fe3++2Cl-

(9)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能(SCN)3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1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

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

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

成。

二、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0匕能使无色酚献、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

为红色、蓝色、黄色。

(2)C『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

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

酸。

(4)1-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l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

与氯水反应,生成1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0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04沉淀,不溶于

硝酸。

(6)S0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02气

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1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BaS0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02气

体。

(7)S2-能与Pb(N0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032-能与BaC1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03沉淀,该沉淀

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02

气体。

(9)HC03-取含HC0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02气体,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0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04溶液,

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03生成,同时放出C02气体。

(10)P043-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03反应,生成黄色

Ag3P0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1DN03-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

体。

(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误差

1.容量瓶的容量与溶液体积不一致。

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0.I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

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8g。分析:偏小。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

线,且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

500mL、1000mL),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

度的溶液。所以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要

称取2.0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

2.溶液中的溶质与其结晶水合物的不一致。

例:配制500mL0.I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胆矶8.0g。分

析:偏小。胆根为CuS04•5H20,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04。配

制上述溶液所需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应为12.5g,由于所称量的溶质

质量偏小,所以溶液浓度偏小。

(二)由试剂纯度引起的误差

3.结晶水合物风化或失水。

例:用生石膏配制硫酸钙溶液时,所用生石膏已经部分失水。分

析:偏大。失水的生石膏中结晶水含量减少,但仍用生石膏的相对

分子质量计算,使溶质硫酸钙的质量偏大,导致所配硫酸钙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4.溶质中含有其他杂质。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化钠杂质。分

析:偏大。氧化钠固体在配制过程中遇水转变成氢氧化钠,31.0g

氧化钠可与水反应生成40.0g氢氧化钠,相当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偏

大,使结果偏大。

(三)由称量不正确引起的误差

5.称量过程中溶质吸收空气中成分。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

长。分析:偏小。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使所称量的溶质氢氧

化钠的质量偏小,导致其物质的量浓度偏小。所以称量氢氧化钠固

体时速度要快或放在称量瓶中称量最好。

6.称量错误操作。

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

纸片。分析:偏小。在纸片上称量氢氧化钠,吸湿后的氢氧化钠会

沾在纸片上,使溶质损失,浓度偏小。

7.天平祛码本身不标准。

例:天平祛码有锈蚀。分析:偏大。天平祛码锈蚀是因为少量铁

被氧化为铁的氧化物,使祛码的质量增大,导致实际所称溶质的质

量也随之偏大。若天平祛码有残缺,则所称溶质的质量就偏小。

8.称量时药品祛码位置互换。

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量溶质

4.4g,称量时天平左盘放祛码,右盘放药品。分析:偏小。溶质的

实际质量等于祛码质量4.0g减去游码质量0.4g,为3.6go即相差

两倍游码所示的质量。若称溶质的质量不需用游码时,物码反放则

不影响称量物质的质量。

9.量筒不干燥。

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没有干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