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_第1页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_第2页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_第3页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_第4页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教学目的:认识自我,重视自我意识的养成。教学要求: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缺陷、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了解自我意识的形成。重点难点: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缺陷、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形成。教学方法:联系实际,结合案例进行理论讲授;讨论。课时:2学时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具体来说,包括对自己三个方面的认识:生理状况(如身体状况和外貌特征)、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能力、行为习惯等),以及人际关系状况(如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关系、自己的社会地位等)。自我意识包括本质的自我与自己的外表和行为的区别,我们以此确定自己,并在生活经历、反省体验和与他人的交往中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对于任何青年人来说,自我意识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在这一年龄能够比较正确而客观地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才可能在将来有一个成熟稳定的心态步入社会。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二、自我意识的形成(一)自我意识萌生时期(8个月——3岁,主要是生理自我的发展)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例如,婴儿咬自己的手指、脚趾,咬到自己哭出来,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婴儿一般在8个月龄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到l岁左右,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1周岁以后,儿童逐步认识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一般到2岁左右,儿童逐渐学会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3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二)自我意识形成时期(3岁——14岁,主要是社会自我的发展)3岁到青春期这段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个体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游戏、学习、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步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伙伴角色、学生角色等。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他们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三)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14岁——23、24岁,主要是心理自我的发展)从青春发育期到青春后期大约十年时间,是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自我观念渐趋成熟。这一时期,个人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1)自我意识分裂为观察者的我(I)和被观察的我(me),因而个人就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认识和评量自己的心理活动。(2)能够透过自我去认识客观世界,即由自我的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是从他人的观点去评量事物。(四)自我意识完善时期如果说青春期自我意识是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那么青年期之后个体的自我意识则是完善和提高阶段,这是由于自我意识的局限性、矛盾性和片面性所决定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过程,忽视了每一阶段的健康成长,都会给一个人终生带来遗憾。三、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3个心理成分构成。这3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一)自我认识——认知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它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知和评价,即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二)自我体验——情绪自我体验是通过认识和评价而表现出来的情绪上的感受,其中包括满意或不满意、自尊、自爱、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羞怯、自卑等。在人的生活体验中,不仅有肯定的情绪体验,也有否定的情绪体验。而且还要按照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或角色体验多种不同的情绪。(三)自我控制——行为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控制表现为意志方面,就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调节,从而了解自己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如何克服外部障碍与内部困难采取什么手段实现自己的决定。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进入青春期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会出现一个分化——冲突——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趋于成熟的过程。(一)自我意识的分化儿童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尚未分化的整体,其意识内容主要停留在对自己外部行为和自己与周围关系的外部特征上。进入青年期,原来在儿童、少年时期统一不可分割的自我意识一分为二:一是理想自我,它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受的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成的自我状态。理想自我是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也就是“主体我”(I)。二是现实自我,它是指当前实际所达到的自我状态,即我现在是什么样的人。现实自我处于被观察者的地位,是理想自我所要观察的对象,也就是“客体我”(Me)。理想的自我是一个人按照道德标准和社会要求形成1关于他想成为一个什么人的总观点,它与现实的自我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现实的自我,是关于他们确实像什么人的思想和态度。在自我分化阶段,如果主体我与客体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便不能确定,积极的自我概念也不能形成,青年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或心理上的不适。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他们可能忽而只看到自己的这一方面,又忽而只看到自己的那一方面;时而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不能这样做;时而肯定自己,时而又否定自己;时而感到自己什么都行,时而又感到自己幼稚无能;时而步入憧憬境界,对自己的现实缺乏意识,时而又的差距和缺点,从而提醒自己不断努力,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完善自己。3)制定恰当的目标目标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不苛求自己,不被他人的期望和要求所左右。首先要基于自己并为自己而生活,然后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和他人造福。大学生必须明确自己的期望是什么,这种期望是来自自我的本身能力和需要,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可能真正认清自己,规划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建立独立的自我。4)悦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完美,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性,不断自我激励,在现实的平凡的有缺点的自我上,创造自己的不同于任何人的有价值的人生。“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2.过度自卑自卑是个人自以为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不满自己、轻视自己、否定自己的消极心理。人在生活的某些时候产生自卑感是很正常的,自卑感对人的发展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会有增力作用,但过度自卑就会有害了。自卑产生的原因:自身体型、长相不满意、童年时期有过不幸遭遇、学业求职的忧虑、因经济攀比引起的心理失衡等。调适方法:1)变消极的自我信念为积极的自我信念,重建自信、自尊、自爱的心态。自卑在于自我否定的消极负面信念,比如:“我不行”、“我没有能力做好这事”、“我真是糟糕透了”。这些信念看起来像是在表达事实,而实际上更多的只是当事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事实。自卑的同学要多找自己的优点长处,逐渐消除消极信念建立积极信念。2)客观地认识自己,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大自然既然造就了每一个人,就赋予了每个人独特的、不同于别人的容貌、身材、气质、聪慧。你应该相信你是独一无二的,树立起对自己的健康的自我意识,就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大方、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来,就会赢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3)正确看待“长”与“短”。4)正确看待成败,适当地表现自己,享受生命。古人云:“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经由失败,心灵才能更好的成长。5)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对自己的期望,确立合适的目标和抱负水平,区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6)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多余豁达开朗、见解新颖的人交往,学习别人的良好性格。7)培养新颖的生活方式。自卑的人往往对新的模式采取拒绝的防御方式,只有大胆尝试生活变化的滋味,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3.过度的自我接受自我接受是指自己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才能和局限、长处和短处都能客观评价,坦然接受。接受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过度自我接受则指高估自我,对自己肯定评价远远超出自己的实际能力和表现,用放大镜看自己长处。其人际交往往往是“我行你不行”、“我好你不好”。对自己的缺点和短处缺乏清醒的认识,一旦遇到挫折,如考试不及格、求爱被拒、竞选干部落选等,总把责任推到老师、同学身上,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公平,从而疏远集体和他人,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调适方法:1)要看到自己的不足2)要看到他人的长处,理解尊重他人3)多与别人交往,以开放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要认识到给你正确反馈和批评意见的人,往往是真心为你好的人。4.自我中心高职大学生强烈关注自我,但往往只从自我的角度、以自己的标准去认识、评价事物以及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从自我角度出发采取行动,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这种倾向与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特征结合时,就会发展为过分的、扭曲的自我中心。这种人凡事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能设身处地进行客观思考,从来不知道为他人着想。只关心自己,不在乎别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管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与同学相处盛气凌人,处事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过分自我中心者很难赢得他人的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多不和谐,生活中缺少知心朋友,做事难得他人帮助,易遭挫折。克服方法:1)摆正自己位置。把自己看得重于泰山、唯我独尊,把别人看得轻于鸿毛,微不足道。2)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正确评价自己。3)最关键要学会设身处地、多从别人角度想一想,从而体会他人的心境与感受,去理解他人,关爱他人,不要事事先想、只想、总想着自己。4)自觉把自己融于他人集体中,走出个人小天地。5.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在群体舆论的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识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自我保护行为。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如果过强,就会有碍心理发展。造成从众心理过强的原因:一是害怕孤立,为求小团体的认可;二是缺乏自信,不敢自己下判断,做决定。调适方法:1)努力提高和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2)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二、确立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的途径(1)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1)建立多元自我概念一事的成功和失败都不足以全面的反映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更不能定终生。所以,注意纠正单一的自我概念,建立多元自我概念,此方面失败并不一定彼方面失败,某阶段失败并不意味着整个人生失败,从而全面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增强自信心。2)建立合理的比较体系。与他人比,取长补短;与自己的过去比,恰当确立自我发展方向。(2)悦纳自我1)全面看待自己的优缺点2)保持乐观、性情开朗。(3)有效的控制自我有效的进行自我调控是为了保证自我的健康发展。(4)培养自信心(5)不断超越自我健全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高职大学生而言,超越自我更是终身努力的目标。在行动上,无论对人对事,均全力以赴,使自己的能力品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断提升。训练营我是谁?自我认知20问要求:请你把头脑里浮现的答案一一写出;这是自我分析材料,可以不给别人看,想写什么就些什么,不要顾虑;回答每次提问的时间为20秒,如果写不出来可以停笔。我是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a如果答案少于等于7个,可能被认为是过分压抑自己。b如果主管评价和客观评价都有,可以认为取得平衡;主观评价中最好优缺点都有,否则可能自满或自信缺乏。c如果有答案涉及未来,哪怕只有一个,说明你有理想和抱负;如果没有,说明你对未来考虑不多。我眼中的我______________父母眼中的我______________朋友眼中的我______________兄弟姐妹眼中的我______________我的人生轨迹要求:回顾有关人生轨迹的情况。这些对人生阶段的描述说明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可以把个人生活和职业阶段高点和低点连成一条曲线。为了有助于说明问题,可以在曲线的拐点用特殊的符号把那些重大事件标识出来,如迁移或换新工作,重要的指导者或人物进入或改变了你的生活,某一阶段你生活中产生了严重的问题或者是获得了某些重要的技能。为了帮助你回忆,可以把生活分为四个阶段,并且在每个阶段中分别记录四项重要的记忆(活动、人物、事件)。0~12岁(试着回忆朋友、生日派对、节日、学校的活动等。想一想什么事是最让你难以忘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9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9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你把这些记忆点标到生命曲线上。可以用一些符号代表记忆的类型,如A=人物,B=事件,C=工作。高点年龄0-------1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