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地理教材分析
大家好:
今天坐在这儿,我想首先感谢区教研中心的领导给了我这样一
个机会,能够和在场的老师们一起分享我个人对初一地理教材使用
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就第一册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和教材梳理两个方面展开,
第二册,世界区域地理,我只举《日本》一例,来以点带面,希望
大家听完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也能一起分享。
一、第一册教材分析
我个人觉得人教版教材有比较强的地理逻辑关系,按照这种逻辑
关系可让教学显得更有层次性,特别是在期末复习时能给学生一个
比较清晰的线索。第一册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地球和地图的认识和学
习,这些不仅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也是我们以后在学习和生活
中比备的工具,这也正印证了课标中“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的理念。接下来的大洲大洋重点强调名称和位置,同时还应强调海
陆位置对气候(海上的水汽带来降水)和海上交通的影响。后面的
板块知识很容易被老师们当成一个单独的知识点而忽视,在这里我
觉得除了我们常说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大位置,
对于初一地理而言,板块位置也非常重要,可以用来推导世界上主
要山脉、裂谷和火山地震的分布和区域的地势变化规律。这些自然
地理要素不需要讲得太深,但却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
学生学习能力(课标中教授“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我的理
解是地理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单纯的地理知识点。也只有达到了这
一步,才真正谈得上教“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有了三大位置
的铺垫,在学天气和气候的时候再具体加以运用(即三大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让学生初步感
受自然地理知识的逻辑关系(教学中要在这进行适当的小结和练习,
尤其是以亚欧大陆纬度方向和经度方向的气候类型分布为例)。
至此,七年级自然地理部份结束,接着就是运用自然地理知识来
推导学习人文地理知识了。人口的分布,自然条件(主要是地形、
气候等条件)好的地方人口密集,如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反之则
人口稀疏。人种的分布开始时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后来才产生了
主动的和被动的移民,同时带动了语言和宗教的传播。最后总结区
域间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差异,推导出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矛盾,
于是出现以和平为目的的调解机构--联合国,而当今的世界潮流的
合作发展。通过上册的学习,我们希望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地理思维,
拥有基本的地理观念和地理眼光。
具体分析:
二、教材梳理
《地理》六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
重点内容介绍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一一重在科学史和科学精
神的培养
2.描述地球的大小一一重在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地球仪的制作认识地球仪一一重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
手能力。
4.通过活动认识经纬网及其作用一一重在利用经纬网来定位
逻辑联系
真实(事实)一模型(地球仪)
学习方式建议
对于这一节的学习方式,建议采用探究的方式,教师可以设置
诸如“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地球仪能告诉我们什么”等
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充满兴趣地探讨。关于经纬线的知识,对于初
一的学生是一个难点,初一学生刚接触地理,缺乏空间思维,又没
有基本的几何知识,在初二会考复习时再来接触这部分内容就简单
多了,这就要求教师在刚开始的教授中就要注重学生空间思维的培
养,提倡学生人手一个小地球仪,在课堂上,教师演示大地球仪,
学生观察小地球仪,逐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的空间模式。讲经纬线
时、最简便的就用成语“经纬纵横”配合手势:双手拱着合拢,做
成球形,手指代表经线,指节代表纬线,这样演示很方便,也很直
观。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重点内容介绍
1.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2.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五带的形成
逻辑联系
什么是自转(公转)一一地理现象(时差、四季)
五带一一名称、分界线、现象
学习方式建议
本节内容重现象,轻原理,对于二分点和二至点的知识,要求
学生能够说出现象即可。在教学要尽可能浅化,从学生生活中出发,
寻求感受上的认同,例如,教材中的n2活动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
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之中,威海每天中午太阳都升得一样高吗?什么季节
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一年之中,威海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
什么季节较短?
这样入手,学生很容易理解地球是在运动的,进而我采用学生
分角色做游戏来突破难点:一个学生站中间扮太阳,平举双手作阳
光始终指向地球,一个学生手持地球仪扮地球绕着太阳转,四个学
生扮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站在太阳四周。让学生演示出地球
公转的规律来(关键是手持地球仪的同学要让地球仪的地轴始终向
北方倾斜),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摸索,能熟练准确地掌握公转的知
识点。
在这部分内容中,纬度位置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
少,作为纬度因素必须着重强调,纬度位置决定了五带的形成,也
对气候类型以及不同区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
点必须强调清楚。
第三节地图
重点内容介绍
1.认识地图三要素
2.认识等高线地形图,并能够从图中分辨出山的各个部位
3.从地图找信息的技能训练一一根据需要选择地图、线路图、
量算距离、比较不同比例尺地图、绘校园或社区平面图。
逻辑联系
共性(地图三要素)一个性(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学习方式建议
地图是一种工具,重在使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情景,要指导
学生在学习地图知识和运用地图的过程中,逐渐体会、感悟为什么
要学习地图,怎样使用地图。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从问题入手,引
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辨方向、算距离”,直接
体现学习地图的实用价值,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所
以在地图这节的处理中,我采用从《威海地图》入手,
(一)什么是地图,地图的三要素
提出问题:这是什么?你从中看到了哪些内容?小组交流总结
出地图的三要素分别有哪些?从图中举例说明三个基本要素的应
用。
(二)地图上的方向
再进一步分析,我们学校在哪里?你家在哪里?你家在学校的
哪个方向?你是如何辨别的?
(三)地图上的比例尺(小组完成)
在《威海地图》上算出学校到威海一中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如此步骤,使学生对地图有了初步的认识,再来了解世界地图就
简单了许多。
将《威海地图》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用地图中学习地图,使
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熟悉亲切,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能感悟到地理
知识的实用价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把基础知识的学
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体现了<新课标>中'学
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画图,
从教室的平面图开始,画世界海陆轮廓图,也可以先描再画,通过
绘制,可以加深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和理解。对地图这一部分我说得
比较多,都是希望学生学会读图,并逐渐养成主动用图的良好习惯,
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所以也希望大家在教学中要
多加重视地图的学习和应用。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重点内容介绍
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一一落实在地球仪
和地图上
逻辑联系
宏观(海陆比例)一中观(大洲和大洋)一微观
学习方式建议
对于海路的面积比例,学生能够说出即可。对于海陆的分布,
有“运用地图说出”和“在地图上识别”两个层次的要求。具体内
容则属于地理常识,包括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大小次序(面积数
据不用记)、分布特点、界线等。熟练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对
以后的地理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教材还设计了诸如绘制大洲几何
拼图的活动,以加深学生对七大洲I、四大洋轮廓的印象。
对于七大洲、四大洋的认识,可以如下设计:
(1)观察地球仪,找出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
(2)查阅课本后面所附的世界地形图,了解大洲之间的分界
(3)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4)完成七大洲的分布草图。
这几个问题学生可以先自行思考,然后组内探讨,在全班交流,
最后完成草图的勾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
应用等诸多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重点内容介绍
1.沧海桑田(海陆在不断变化)一一重在科学观念的教育
2.板块构造学说一一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
法的培养。
逻辑联系
与前一节的静态描述相衔接,重在动态分析
学习方式建议
这一内容重在进行科学观念教育,学习方法上要注意探究性,
用实证来分析和推测。教材提供了很多的实例,学生在学习的基础
上开阔视野,可以再去搜集有关的实例。从观念培养的角度看,要
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海陆仍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这也需要用一
些实例来说明,如珠穆朗玛峰还在升高,大西洋和红海还在扩大等。
这些就需要用板块构造想说来进行解释和预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
尽管我们察觉不出来,我们脚下的大地一直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重点内容介绍
1、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对天气的认识;
2、初识天气预报(术语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学习方法建议
这部分内容在与生活的结合非常密切,所以建议老师们在教学
过程中多与实际生活挂钩,特别是教会学生读懂天气预报这种实际
的生活技能。
所以在这一部分的导入,我历来从我们本地的气候一一温带季风
气候入手,讲清其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并简单分析其成因,来
对比学习其它地区的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用自身的感受来直观
地理解书上知识。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重点内容介绍
1、学会阅读气温的变化曲线图,分析某地气温的时间变化。
2、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
素。
逻辑联系:
气温的季节(时间)变化一一气温的变化曲线图
气温的地区(空间)变化一一等温线图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一一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学习方法建议
主要是读图分析,讲练结合。在气候这一部分的学习,读图,
从图中获取信息非常重要,所以,在向学生们介绍第一幅气温曲线
图时一,一定要仔细分析,让学生真正看明白。
第二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重点内容介绍
1、学会阅读降水的柱状图,分析某地降水的时间变化。
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分布图,分析影响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
逻辑联系:
降水的季节(时间)变化一一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的地区(空间)变化一一等降水量线图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一一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学习方法建议
主要是读图分析,讲练结合。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重点内容介绍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
响。
逻辑联系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一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一一影响
当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学习方法建议
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
候类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1)分类不必太细(2)只说明气
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类型特点可以分散到具体区域中讲解。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重点内容介绍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说出三大人种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地区。
学习方法建议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影音资料和漫
画,例如小品“超生游击队”,反映非洲难民的“苦难的生活”等。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重点内容介绍
1、说出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地区
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几分布地区
学习方法建议
在三大宗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宗教的小故
事,激发学生学习宗教知识的兴趣。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一一聚落
重点内容介绍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
2、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习方法建议
在这节的教学中,主要强调图片的应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
感性认识的环境。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重点内容介绍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建议
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数据、资料的运用,案例分析
《地理》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全是区域地理,我采用相同的方法,目的有二:一
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基本方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对所
学区域有个清晰轮廓;二是为初二甚至高中的地理学习作方法上的
训练。具体操作如下:
相对位置,在世界地图上找到所学区域所属的半球、大洲,相
邻的洲I、洋和海。
纬度位置,读出所学区域跨的纬度,从而推导该区域的气候(当
然主要是气温和温度带)、人种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还有经
济作物的种类。
海陆位置,一是引出降水的分配状况,从而推导对区域农业生
产和气象灾害的影响;二是观察海岸线曲折程度对海运的影响,进
而推导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形成的经济类型。
板块位置,用板块的分布以及活动规律,推导区域的地形特点
及其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火山地震的分布等。
各个区域的学习都依照上述方法,在学习几个之后,学生大都能
利用已有知识体系对新的区域进行自学,不足之处小组补充基本都
可以解决。下面我想就《日本》一节与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地理有九点目标要求(课标):(1)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
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
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运
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
展经济的实例;(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
中的地位和作用;(5)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
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6)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
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7)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
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8)用实
例说明一个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9)举例说出某
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日本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通过学习日本
这个国家,应使学生初步掌握这些要求。
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
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
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突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