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之自然地理_第1页
地理教案之自然地理_第2页
地理教案之自然地理_第3页
地理教案之自然地理_第4页
地理教案之自然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教案之自然地理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略讲)

1.极半径6357km,赤道半径6378km,(二者相差了21km),

平均半径6371km。

2.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1)经度和纬度的判读:(举例)

判别东西经度: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是

西经;

判别南北纬度:维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

南纬。

(2)利用经纬网判定方向:(举例)

正东、正西方向(两点在同一纬线上,但此时需要注意要选

择劣弧段,即两点间的

弧度小于180度的弧段来进行判断);

正南、正北方向(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

即判断东西,也判断南北;

此处需特别注意:站在北极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站在

南极点,它的四面八方

都是北。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方位的判断方法:先画

出地球自转方向,然后按照上

述规则确定方位。

(3)利用经纬线判读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在赤道、每条经线上,每相差一度,相差ULlkm

(4)利用经度计算时间

经度差、时差、经度相差一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3.几条重要的经纬线:

南北回归线: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即太阳直射范围的界线

南北极圈: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即极昼极夜范围界线

20W度,160E度: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太阳光照一直很稳定;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各行其

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

全稳定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温度)

内部条件地球质量、体积适中,吸引保存大气,存在大气层

(大气)

地球内部热能、重力收缩,结晶水汽化,由内部溢出,形成

原始海洋(水)

5.太阳队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总结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及成因(主要与日照时间、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黑子-太阳活动最强的标志

周期扰乱电离层,

太阳外部结构11年干扰短波通讯

及太阳活动色球-耀斑-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活动强烈时-抛出带电粒子流-产生“磁暴”现象

此外,太阳活动还会影响地球气候,产生极光现象。

补充知识点:

纬度: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惯

性,节省燃料成本

天气:晴天多,阴天、雷雨天气少,有利于发射

航天基地的地形:开阔、平坦

建设因素交通便利

国防安全:如建于山区、沙漠、地广人稀地区

二.地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实地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1)图幅大小同时: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2)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2.比例尺的缩放

(1)原比例尺扩大到原来的n倍,扩大后的比例尺为:原

比例尺Xn;

原比例尺扩大原来的n倍,扩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X(n+1);

(2)原比例尺缩小到原来的1/n,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

比例尺X1/n;

原比例尺缩小原来的1/n,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X(1-1/n)0

(3)将原图的比例尺扩大(或缩小)几倍,则图幅面积就是

原的n2倍(或1/n2倍)。

(二)地图上方向的判定(三种判断方法)

1.指向标定向法2.经纬网定向法3.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时区与日界线

1.几个概念:地方时、时区、区时

2.区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见前面)

(1)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已知经度数+15,如果所得余数小于7.5,相除所得商数即

为时区数;如果所得余

数大于7.5,则时区数为所得商数+1。

如:116度E所在时区:116・15得7余数为11,故116度

E所在时区为7+1,故为

东八区。

(2)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A.同西同东,时

区数相减;B.有西有东,时区

数相加

(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土

时区差(东加西减)

注意:若结果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结果减去24,原

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时

间;若结果小于0,即为前一天,结果加上24,原日期减一

天即为所求时间。

3.日界线

全球共有两条日界线:180度经线(注:日界线与180度经

线并非完全重合)和地方时为

0点的经线,当180度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时,二者重合。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动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

加一天

三.地球的运动15。/小时注:南北两极点自

转速度既无角速度,也无

线速度

自转方向:北逆南顺

地球成因:①太阳照射②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自转昼夜更替

自转昼夜的界线:晨昏圈(昼半夜晨昏线夜半球的太阳高度)

意义产生不同的地方时

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一地转偏向力一北右南左

球1月初为近日点

运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焦点之一动月初为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均为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地球自转轨道赤道与公转轨道黄道的夹角

大小目前为23°26'(是变化的)

地球

公转太阳直射范围:南北回归线上一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之

间两次

夏半年

冬半年

春秋二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正午太阳自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递减;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冬至日南回归线及以

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90°-纬度差

产生了地球上五带与四季的划分

补充知识点:

1.日出日落方向:太阳在正北、正东、正南、正西方向所

对应的时刻

夏半年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冬半年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①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A.

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B.平

分昼半球的经线;C.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D.直立

物体影长为零的地点所在的经

线。)②直射纬线的确定(A.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B.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

在的纬线;C.利用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直射纬度=90°

一相切纬度)。

高考链接:

(2007年广东地理卷)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

分界线。

图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1〜3

题。(双选)

1.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南半球B.北半球C.东半球D.西

半球

2.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B.甲地正

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C.各地夜长乙>丙>丁D.各地日

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3.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A.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B,郑州市(约35°N,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C.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

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

中最小值

【答案】1.BD【解析】根据题目文字表述“此时地球位于

远日点附近”,可以确定“此时”是7月初,为北半球夏季,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北半球,且临近北回归线。在图11中,

丙地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时间是6点,由此得出160°

E的地方时是6点,此时处于正午12点的经线应是110。W,

按照东西半球的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

0【答案】2.AC【解析】甲地位于25°N,一年中正午太阳

高度不可能达到90o7月初,北

半球昼长夜短,并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相反。

因此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应是甲、丙、乙,甲地白昼时间比

乙地长,各地夜长乙>丙>丁。

【答案】3.AC【解析】当160°E的地方时是6点时,郑州

市(114°E)的地方时是2时56分,此时的学生应处于睡

梦中;7月的南京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酷暑难耐;此

时雅库茨克的地方时可计算出,是4点,由于其纬度高,接

近北极圈,所以此时已是白昼。对澳大利亚来说,此时是一

年中太阳高度接近最小的时候,所以该国朝北窗户阳光射入

室内面积应接近一年中最大值。

专题一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o;

在晨昏线上,高度为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夏至

日(6月22日前后),自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北回归线

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地区达一年中的最

小值;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自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地区达一

年中的最小值;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

日前后),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

侧递减)

特别应注意极点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终日高度不变,

其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二.太阳高度的拓展应用

1.太阳高度大小与地表获得太阳辐射能多少的关系:某地

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决定于太阳高度和大气状况两大因

素。一般来说,太阳高度愈大,等量太阳辐射照射的面积愈

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光热愈多;太阳高度愈大,通过大气的

路程愈短,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地面获得的光热愈多。

2.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关系(用来判断季节、判断时间)

太阳高度统计曲线图的分析应用1.太阳高度日变化图

如上图为夏至日,地球表面①、②、③、④四地太阳高度

的日变化曲线。根据曲线变化特点和正午(12:00)太阳高

度的数值,可判断出它们的纬度位置:①地昼长夜短,正

午太阳高度约为83.5o,应位于北纬30o左右;②地昼长

为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6.5o,应在赤道上;③地出

现极昼,且太阳高度始终为23.5o,应位于北极点上;④地

出现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3.5o,应位于北纬80o

左右。

2.太阳高度季节变化图

如上图是地球上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

化曲线,其中①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②地位于赤道上;

③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南回归线上);④地位于北半

球高纬度地区(北极圈上)。总体而言:南北回归线之间的

热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曲线为双峰曲线,且双峰靠的越近,

该地越接近回归线;南北回归线之外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曲线为单峰曲线,纬度越高,最大值越小。

四.例题

例1

图中曲线⑤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

(1)—(3)题。

(1)该地可能位于为

A.0°B.15°SC.8.5°ND.43.5°N

(2)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该地正

午时物体影长周年变化是

A.①B.②

C.③D.@

(3)当该地日出时间达一年中最早时,最有可能发生的地

理现象是

A.强冷空气在我国广大地区频繁活动

B.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C.圣地亚哥正值干季

D.长江口海域盐度比平均值偏低

解析:本题组重点考查了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题:根据⑤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南北方向可

知,在连续两个90°之间有一个低值75。,说明此地位于

热带,且与回归线相差15度,所以该地最有可能是8.5°

N,故选项C正确。第(2)题:当太阳直射时,物体没有

影子,因此反映该地正午时物体影长周年变化是曲线③。第

(3)题:当该地日出时间达一年中最早时,即此时北半球

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南美的圣地亚哥为地中海气候,此

时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恰好为雨季,长江进入汛期,长江口盐

度比平均值低,故选项D正确。答案:(1)C(2)C(3)

D

例2.读a、b两地夏至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及a地夏至

日、春秋分周日运行图。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

(1)a、b两地的纬度分别是a,:

bo

(2)在子夜(0时)时,a地的太阳高度是

解析:根据左图可知,夏至日在一天24小时内太阳高度

保持不变肯定是北极点,则b地的纬度是90°N;a地此

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30°,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求

出:a地的地理纬度是83.5°N;a地这一天的子夜太阳

高度=所求地纬度一[90。-8],8为太阳直射点纬度)。

答案:(1)83.5°N90°N(2)17

补充知识点:与与季节和节气有关的地理现象

1.根据昼长、阳光射进窗户的面积、日出日落方向、日出

日落时间、近日点远日点来判断冬半年还是夏半年

2.昆明准静止锋在冬半年影响云贵高原东部,使贵阳等地

冬半年阴雨连绵

3.南半球夏季时南大洋上漂浮的冰山较多;

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北半球冬季(圣诞节前后)。

5.枯水期时河口处容易形成咸潮。如珠江口的广州附近冬

季易形成咸潮;

含沙量在汛期大,枯水期小

6.南极臭氧层空洞发生在9月-11月份(南半球的春季,

北半球的秋季)。

7.重大科考活动南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选择在该地的夏季,

此时温度高且有极昼现象(特别注意:长城站没有极昼)。

专题二晨昏线(圈)

一.晨昏线(圈)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2.晨昏圈永远与太阳光线

垂直;30永远平分赤道

与经线圈的关系重合或者有夹角(夹角a范围如何?)在0—

23°26,之间,且其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根据这一

特点可以用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二、晨昏线的常见考点

(1)根据晨昏线图考查太阳高度

(2)根据晨昏线图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太阳直射点

纬度的确定: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根据晨昏线与某经线

的夹角或晨昏线与某纬线相切关系来判定。在晨昏图上,

若晨昏线与某经线的夹角为a,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就是

a;若晨昏线与某纬线相切时,如果切点纬线的纬度为a,

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就等于90°-a0至于太阳直射点

是南纬还是北纬,则可据昼夜长短或极昼、极夜来判断。②

太阳直射点经度的确定: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可根据晨昏

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经度或晨昏线与某纬线切点的经线经

度来判定。在晨昏图上,若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经度为

B,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就等于B±90°(晨线向东加,

昏线向西减,即晨线为“+”,昏线为“一”,还要注意

经线的东西经特点);若晨昏线与某纬线切点的经线经度为

B,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就等于B(切点在昼半球时)或

180°(切点在夜半球时)。

例题:

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60°E,20°SB.60°W,20°NC.90°E,0°D.90°E,

20°S

(3)根据晨昏线考查极昼和极夜的范围

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等,与发生极

昼、极夜最低纬度的度数互余。

(4)根据晨昏线判断昼长夜长、日出日落时间、地方时

例1

如图,1、如图1所示,北京时间为:

A.12月22日12时

B.12月22日24时

C.3月21日6时

D.6月12日0时

2.此时,全球与A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A.等于1/2B.等于1/3

C.小于1/2D.大于3/4

例2

(2002年上海)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

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例3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节气)日的情况,此刻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乙日出时

刻是点钟。

(3)北京时间是点钟,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

夜达小时。

答案:夏至;23°26'N,180°;晨,4;8,24

(5)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如图中二至日的昼夜分布状况

(阴影部分为黑夜),若弧线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

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AB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

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例1

读上图,AB弧是晨线,AC弧是昏线,据此判断,此时可能

出现的地理现象有:①摩尔曼斯克可见到午夜的太阳;

②开普敦附近海面风浪不大,利于航行;

③尼罗河进入汛期;

④汉堡的宾馆正在举行晚宴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解析:此题是让学生根据日照图来判断季节,然后根据季节

再来判断地理现象,涉及了高一地理上册的一、二两个单元

以及初中有关地理位置的区域知识。学生如果缺乏这种前后

知识联系的能力,此题是不可能做对的。AB弧是晨线,AC弧

是昏线,可以确定BAC弧内是白昼,北极圈内是极夜,从

而确定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以

内,为极夜现象,不可能见到太阳;开普敦为南半球的地中

海气候,南半球为夏季,气侯上应是副热带高压控制,呈下

沉气流,海面上风浪不大;尼罗河汛期主要靠上游的热带草

原气候夏季降水,而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东北信风控制

下降水稀少;此时从图中看出90oW地方时(西六区区时)

为12:00,汉堡为东一区,加上7小时,即为19:00,

举行晚宴是可能的。答案:B。

例2

上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A、B为晨昏线上

的两点,大阳直射在西半球。据此完成(1)—(3)题。

(1)此时,B点的地方时是

A.2时B.8时C.16时D.20时

(2)图中此时刻B点位于

A.晨线,昼长16小时B.昏线,昼长8小时

C.昏线,夜长8小时D.晨线,夜长16小时

(3)图示所示季节,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地中海的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南非高原上草木枯黄D.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解析:第(1)题: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即为A点

所在经线,所以其上的地方时为6点或18点,结合A点

所在经线的时间,可知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可能是150°E

或30。Wo题干中已知太阳直射西半球,故此时刻太阳直射

点应为30°W,A点的地方时为18点,即AB为昏线。所

以B的地方时为20点。第(2)题:AB为昏线,B在昏线

上,地方时为20点,说明B点20点日落,可求得B点4

点日出,所以昼长为16小时,夜长为8小时。第(3)题:

此图所示区域在南半球,由AB为昏线可知此时南半球为夏

半年、北半球是冬半年,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

动,地中海此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达到一年中的较小

值,南非高原此时处于雨季,草木茂盛,南极点附近处于极

昼,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答案:(1)D(2)C(3)Do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天气和气候(重点章节)

一.大气的运动运动方式、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原

动力)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一成因:冷热不均

引起气流的上升或者下沉运

动,并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补充知识点: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基本类型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高空大气中的风:2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大气的水平运动

近地面的风:3力,风向斜穿等压线

海平面的风:低压从四周向中心辐合,高压从

中心向四周辐散

补充知识点:北半球,背风而立,则低压在其

左前方,高压在其右后方;

南半球,背风而立,则低压在其

右前方,高压在其左后方

补充

1.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垂直分布规律: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水平分布规律:在同一高度上,等压面向高处凸起的是高压

区,向下凹

2.气压分布的地方是低压区;在地面上,气流上升处为低

压区,气流

规律下沉处为高压区。

气压的判断图:A、B、C、D四个点的气压大小比较

注:A、B,C、D位于同一水平面

二.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1

月南移,7月北移);注意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幅度大致在

10°左右

海陆分布对大北半球:7月副高被大陆热低压分割成块状,1

月副极低被大

大气环流陆冷高压分割成块状

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主要原因)

南亚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补充知识点:

我国降水和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副高的关系:

4、5月份副高登陆,锋面雨形成于华南地区,华南地区进入

雨季;

6月份,副高北移,雨带徘徊在江淮流域,江淮地区进入梅

雨季节;

7、8月份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异常年份:北涝南旱、北旱南涝的原因

高考链接:

1.(2008广东文基45)下列对风向的描述正确是()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2.(2009上海卷13)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

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3.右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一⑧是只考虑水平受

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

32—34题。

32.(2007海南卷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0点风

向为()

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

33.(2007海南卷7)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则0点风向

为()PM?PN,

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

34.(2007海南卷8)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

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

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

气压梯度力方面成180角0000

(2008年江苏卷)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

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双选)

3.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B.副热

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

响而多雨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4.下列诗

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B.黄梅

时节家家雨C.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风细雨湿梅花

【答案】3.BD【解析】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25oN

时,时间是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此时正值梅雨季节;

或者处于雨带南移的9、10月份。

【答案】4.BC【解析】6月份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时

节,而9、10月份又被许多文人墨客描绘成“雨滴梧桐秋夜

长”,A、D选项则分别描绘的是春季和冬季,该题有很多学

生容易将雨带南移漏选。

三.天气与气候

常见天气系统注意:在冷锋、暖锋过境之前均受单一的冷暖

气团控制,此时天气晴朗;冷锋是锋后降水,暖锋是锋前

降水;判断:看箭头方向、坡度、雨区低压与高压系统

补充知识点:

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我们称之为锋面气

旋。(即锋面只会在气旋天气系统中出现)。

如上图,若该图处于北半球,A、B为锋面,那么我们可以

作以下判读:

(1)气流的水平运动:因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中,该图又处

于北半球,所以气流的水平运动状况为逆时针辐合。

(2)锋面性质的判断:北半球北方为冷气团,南方为暖气

团,又因为气流逆时针辐合,所以可知A为冷锋,B为暖锋。

(3)判断雨区的分布

高考链接:

2008年12月5日6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⑴此次大风降温天气是由▲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

统过境后的天气特征主要是▲o(温度、湿度、气压、

天气)

⑵甲、乙两地风速较大的是▲地,依据是▲。⑶

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常年受副高控制海

陆因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的因素地形因素:如迎风坡、

背风坡

洋流因素各种气候类

型的分布

气候的分布与成因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最高或最低气温月

份)最冷月气温>159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七间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类型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飞。C间温带气候的

判读最热月气温<5C寒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000mm

年雨型温带海洋气候70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

1500〜2000mm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温带温带大陆性气

候<300mm500~600mm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注意: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分

1.降水总量

2.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前者渐进,后者突变

3.前者降水量大于200mm的不足3个月,而后者3个月或

3个月以上

“温季”与“温大”:用月降水量区别,“温季”有2个月降

水量

补充知识点:

①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

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

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

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

②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

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③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

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

东侧暖流通过;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d、东南信风

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

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④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

原、盆地比较:

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

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

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空气稀

薄,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

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⑤天山南坡无林带,原因为:地处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

汽的背风坡,降水量少;而北坡

地处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量多。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存在冰雪下线的海拔高

度)主要影响因素有:

一是气温(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风坡降

水量大,雪线低),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注:利用此特点可以判断迎风坡、背风坡)⑦总结影响

气候的五大因素:纬度一一决定所属的温度带;

大气环流一一如:撒哈拉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南亚季风气候

的成因海陆因素一一如: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的成因;

地形因素一一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例如上述马达加斯加

岛的气候;洋流因素一一寒暖流

实战演练:

图2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

线),读图回答1-2题。

1.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

确的是A.0°一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一

20°盛行东南风C.30°—40°盛行西南风

D.20°—30°盛行上升气流2.图3中气温和降水的数据

资料与图2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51.(2009浙江文综4)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52.(2009浙江文综5)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

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006040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一的大陆东岸00

51.C气候判读要严格把握“以温定带、以水定型”,仔细

读取各图中的相关气候信息:温度(最高温、最低温、出现

月份、各月温差大小)、降水(总量多少、各月分布差异、

降水多少的分布季节),将总结出的降水与温度特点结合,

即可用以描述各气候类型特点,进而圈定类型名称。四地气

候分别为:温带季风、温带海洋、亚热带季风、南半球地中

海。

52.A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温带海洋气候分布

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下渗地降水

海洋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

循环

补充知识点:

1.河水、湖泊水与地下水的关系

2.陆地水体相互补给关系(五种补给类型)

3.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有:

①气象条件:降水强度小,降水历时长;

②地形条件:地面平坦、坡度小;

③土壤条件:土质疏松,土壤孔隙大且多;

④地表植被条件:地面植被覆盖率高,草木茂盛。

4.降水的类型

(1)对流雨:特点: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

风、雷雨。典型分布地: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实例:

东南亚的对流雨。

(2)地形雨:特点:迎风坡,降水强度较大,降水丰富。

例子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是西南季风

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达10000毫米;北侧的背风地区,年

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我国的雨极:是台湾的火烧寮,位

于台湾东北部的山地,主要是地形雨。背风坡典型区:大分

水岭西侧;南美安第斯山东侧;台湾山脉西侧的台湾海峡。

(3)锋面雨:特点: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大锋面雨是我

国主要的降水类型。实例:我国夏季主要的降水类型,

(4)台风雨:特点: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

雷电。典型分布地区:夏秋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二.洋流

1.洋流的名称分布与成因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的地理意义。

(1)对气候的影响一一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

减湿的作用;(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四大渔场的形成:

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3)对海洋污染的

影响一一加快了原污染海域的净化,但是扩大了污染范围

(4)对海洋运输的影响一一顺流快,逆流慢

3.海水水温分布规律

同一海区:夏季高,冬季低

不同纬度海区:低纬海区温度高于高纬海区

纬度相当海区:考虑寒暖流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总趋势: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1000m

以下垂直温差减小主要存在于表层海水,水层越深,变化

越小

补充知识点

1.四大渔场的成因

总结形成渔场的可能条件:

(1)大河的入海口处

(2)大陆架处,阳光充足,浮游生物多,鱼类的饵料丰富

(3)洋流因素:寒暖流交汇;上升流

2.海水盐度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影响海水入海径流的影响:(大洋边缘的海水盐度往往比中

心低)

盐度的因素海区封闭程度

洋流因素:同纬度地带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低,暖流经过的

海区盐度高

世界上盐度最高、最低的海区及其成因

世界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2008山东滨州1月)读右图,某海轮于6月22日由A点

出发,经B、C、D三处,当年8月1日返回原地。回答2〜3

题。

2.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航行中一直逆水顺风

B.就海水的温度而言,B>C>D>A

C.由B到C航行中,昼夜更替周期小于1个太阳日

D.从C到D途中,发现沿岸植被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热

带雨林过渡

3.B处附近陆地上分布有热带雨林,下列选项中与其形成无

关的是

A.地形B.东南信风C.洋流

D.季风环流

【答案】2.C【解析】在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形成逆时针

方向的大洋环流,由B到C是向东航行,在此过程中,可以

比出发地更早地经历日出与日落,因此昼夜更替的周期变

短。

【答案】3.D【解析】B地位于巴西高原的迎风地带,东

南信风经过巴西暖流所在洋面。将温暖湿润的空气吹送到陆

地,使沿岸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因此与

季风环流无关。

专题三等值线的判读

读数值——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

等值线是一条闭合的曲线,但是在地图上,由于图幅的限制,

多为不闭合的。

读值:弯曲处的读值方法:作水平线;凸高(凸向高值区)

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

等值线越密集,差值越大;越稀疏,差值越小

一.等高线

1.坡度问题:

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故登山选择等高线稀疏,地

形坡度较小的地方,爬坡容易.

二计算坡度的正切二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通视问题:

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

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

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3.等高线与地形状态、判断山地(盆地)

凸低为高,凸高为低(判断山脊与山谷,河流的流向与等高

线凸出方向相反);

河流向中部汇集(向四周成放射状),表明地势中间低(高),

四周高(低).等高线值愈往中心愈低(高);

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

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4.高度的判读(特别注意:相对高度与海拔高度即某点高

出海平面的高度的区别)A:若A、B两地都在等高线上,

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B:若A点在等高线上B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

A点的海拔一B点海拔估计值C: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

两地的相对高度h:

(n-l)dWh<(n+l)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

数,d为等高距

D:陡崖的相对高度h:(nT)dWh〈(n+l)d,其中n为相交

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陡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

围:AWH<A+d(A为崖顶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

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B-dVHWB(B为重合等高

线海拔最小的)

特殊方法:利用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原则

适用范围: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

内容: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

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

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

高值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于其等

高线的高度值。

例题: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1—2

1.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为山坡上的洼地B.Q为山坡上的洼地

C.P为山坡上的小丘D.Q为山坡上的小丘

2.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

Q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P<300B.300<P<400C.100<Q<200D.200

<Q<300

BCBC

5.地形类型判读:

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

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

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

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

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

内高,且注记在200—一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

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6.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方案

(1)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坝长及修建水库后是

否需要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

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

“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

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

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2)交通线路选择:

①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

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

②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

资;

③避免通过高寒区、断崖、沼泽地、沙漠区、季节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等地段;

④应尽量多联络居民点等。

(3)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

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

持续发展.

(4)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

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

A.①B.②C.③D.@

引水线最合理的是既要从高处引水又要线路较短,符合条件

的是D。

7.地形的相关分析

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一一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一一流水、风、海浪、

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

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

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②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

山脉走向,阴、阳坡,

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③分析河流谁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

落差大,水流急);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

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例题1:

1,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SB.②C.③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以判定①处位于河流

的上游,河流的流量较小,因此不易发生水患;故答案选A;

第2题中由到M处经过山脊、山谷、山脊因此忽上忽下较耗

体力,故答案选D。

例题

2

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二.等温线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

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

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

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

(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

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

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

纬弯曲。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

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

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注:在主观题中给定一等温线图回答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在

描述等温线的分布规律时,一般先看数值的分布状况,其次

看等温线的弯曲状况,最后看等温线的密集程度。

例:试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①总体上,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同纬度西侧海洋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东侧向

高纬弯曲;

③陆地上西部的等温线分布密集

例题:

例题:

1.图中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A处气温值可能是

A.-11℃B.-13℃C.-15℃D.-17℃

三.等压线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

越高。(热力作用)

近地面气压一般要高于高空气压,两者名称相对,即低空为

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等压线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

压线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高考能力要求:

(1)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

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在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

大的为低压中心。

(2)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

水平方向上: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区为上升

气流,多阴雨天气。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地势高气压低,

地势低气压高。

(3)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

高压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

高压脊(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低压槽(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指向高处为

低压槽(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5)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

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

左斜穿等压线。

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

力越小。

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地表运动(褶皱、断层)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其中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地心向地表依次为地核、地幔和地

壳。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

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

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

凝的速度快,气体溢出后形成的)

重冷

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岩浆

重熔重熔

变质作用

沉积岩变质岩外力作用

沉积岩的两个特征:岩层(层理)和化石岩石

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

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板岩(例:

石灰岩是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

大理岩)

(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