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申报单位: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李玲编制单位:四川兴华达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龙大容总工程师:李辉项目负责人:李辉编写人员:李辉、邓志平、任斌、李磊制图人员:邓志平、任斌I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信息表矿山企业企业名称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李玲联系电话单位地址凉山州盐源县矿山名称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采矿许可证√新申请持有变更以上情况请选择一种并打“√”编制单位单位名称四川兴华达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龙大荣联系电话姓名职责联系电话李辉项目负志平技术负责斌技术磊测查申请我单位已按要求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保证方案中所引数据的真实性,同意按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对文本进行相应处理后进行公示,承诺按批准后的方案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请予以审查。联系人:李玲申请单位(矿山企业)盖章:联系电话:II主要编写人员1李辉NO.32061690是2邓志平(总)字0376155是3任斌是4No.32061015是附:编制人员资格证IIIIV VVI VII 1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为了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任务、措施、计划和资金落到实处,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实施监管,为矿山业主在矿山闭坑后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任务提供依据,根据自然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7]74号)”要求,由省和市、县发证的矿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与《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探矿工作已经结束,拟申请采矿证,按照川自然资规〔2020〕1号(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优化矿业权登记申请资料的通知)文件要求,矿山由探矿权转采矿权,必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为此,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四川兴华达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依据相关规范编制《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二、编制目的(一)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明确土地复垦义务人,并将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实处,为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等提供依据;(二)通过生物工程化学措施的实施,把项目区内的采矿及其他临时用地恢复其原来生态或达到可供利用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从而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适当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三)根据调查和预测结果,分别统计和确定项目区内的临时用地被损毁土地的类型和应复垦的面积,并根据各类土地的损毁范围、损毁时间、损毁性质和损毁程度,规划其复垦标准、复垦时间和复垦后的利用类型;2(四)通过对主体工程设计中的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措施进行效果分析和论证,提出完善、可行的复垦方案,并提出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开展相应的土地复垦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将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列入建设项目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五)落实法律规定的生产建设单位所应承担的土地复垦范围和责任,切实把土地复垦工作纳入工程范围,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强化监管力度,抓紧抓好临时用地土地复垦工作,努力做到临时用地损毁前的数量和质量与土地复垦后的数量和质量相平衡,实现临时用地“恢复生态”的目标。(六)复垦方案的实施,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制度、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对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方案编制的目的是:(1)为矿山顺利办理探转采手续;(2)用于指导矿业权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措施;(3)为自然资源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矿业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责任等提供依据;三、编制依据(一)主要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8.29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24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12.29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011.1.8修订);9、《四川省基本农田保护实施细则》(1996.2.29);10、《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2012.7.27修订)。3(二)执行的技术标准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2016.12);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4、《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GB/T1012-2000);7、《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1994);8、《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9、《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1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13、《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LYT607-2003);15、《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NY/T1120-2006);16、《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NY/T1342-2007);17、《四川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概预算定额(试行)》(2013);18、《四川省建筑工程清单计价定额》(2015);1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号);2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2012);21、《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TD/T1039-2013)。(三)其它相关依据1、《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2、《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414号);4、《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6号);4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6、《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川府函〔2008〕75号);7、《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7]74号);8、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G47G018012、G47G019012土地利用现状图;9、《四川省盐源县树河镇磨槽湾锰矿重晶石矿详查报告》(四川省地矿局局四〇四地质队,2019.4);10、《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四川中源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1.4);11、项目协议书及委托书等文件资料。四、方案适用年限本方案的编制基准年为2021年5月,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拟申请四川省盐源县树河镇磨槽湾锰矿重晶石矿的采矿权,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初步确定矿山矿山生产规模为:万t/a,矿山服务年限约8.5年。考虑闭坑后矿山需要1年进行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及3年后续管护期,确定本方案服务年限12.5年(主管部门批准该方案之日算起)。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根据企业生产规划和矿山实际地质环境情况等因素变化,本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每5年应进行修订。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到期后,在申请采矿权延续时,应当重新编制本方案。五、编制工作概况(一)工作程序我公司于2021年3月接受委托后,及时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等相关规范要求,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工作。根据矿权人所提供的《四川省盐源县树河镇磨槽湾锰矿重晶石矿详查报告》、《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资料。在对矿山“开5发利用方案”中矿业活动影响范围及深度进行了初步分析和了解,并在充分收集区内相关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以矿山“开发利用方案”为依据,对矿山的开采规模、范围、工程等级,工程布置和矿山开采方式等进行了评定,在此基础上对评估区重要程度进行了分级,确定了评估级别,圈定了评估范围和工作重点,并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貌景观破坏和水土资源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本方案编制工作主要采用收集已有资料、现场调查、室内资料综合整理、研究分析的工作方法。本项目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查矿山的地质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土地利用现状及复垦等情况;综合分析,对矿山的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确定复垦区,作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进行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以及确定土地复垦方向,提出地质环境防治和土地复垦工程;进行所需经费估算和进度安排;提出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作程序如图0-1。图0-1工作程序框图(二)工作方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损毁调查、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能性分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等环节,下面分别阐述各环节的工作方法:61、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损毁调查(1)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拟申请采矿矿权范围和采矿活动可能影响到的范围。调查工作以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为主,资料收集主要包括矿山概况、矿山自然地理、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现场调查主要调查采矿活动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以及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效果。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比例尺不得小于1:10000,有重大影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比例尺不得小于1:1000。(2)土地情况调查土地情况调查的范围为复垦区的范围,调查工作以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为主,资料收集主要包括矿山概况、矿山自然地理、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损毁现状;现场调查主要调查采矿活动引发的土地损毁现状、目前复垦情况以及群众对于矿山复垦意愿调查。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包括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与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现状评估是在资料收集及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评估区地质环境现状作出评估;预测评估是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设计)和采矿地质环境条件特征,预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评估范围内主要建设项目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将矿山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小三个等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可采用工程类比法、层次分析法、加权比较法、相关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等。评估精度一级评估应定量—半定量地作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二级评估应半定量地作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三级评估应半定量—定性地作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预测评估。(2)矿山土地损毁评估矿山土地损毁评估包括复垦区内已损毁土地现状评估和拟损毁土地预测评估。通7过复垦区土地损毁时序不同将复垦区分为已损毁区域和拟损毁区域,通过不同的损毁类型,将复垦区划分为压占损毁、塌陷损毁、挖损损毁、污染损毁等;根据损毁的不同程度,将复垦区划分为轻度损毁、中度损毁和重度损毁。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能性分区(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根据矿产资源开发方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并按照顺序分别阐明防治区的面积,区内存在或可能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等。(2)土地复垦可能性分区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设计),结合矿区生产的各个功能区的不同位置,将复垦区按照各功能区划分复垦单元。4、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部署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结果,按照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的原则,提出总体工作部署和本方案适用期内分年度实施计划。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监测的对象和内容,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并根据工程区地质环境实际,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提出符合矿区实际、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技术措施。(2)土地复垦工作部署根据矿山生产模式与复垦单元划分结果,确定矿区复垦工作在矿区闭矿后开展。复垦工作结束后管护三年。在矿区基建和生产过程中,对损毁区域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并进行单独存放和保存管护,以便于后期复垦工作使用。(三)完成工作量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成项目组开展了野外调查工作,完成工作量见表0-1;2019年8月完成了《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工作。表0-1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8序号项目单位数量说明1收集资料份2《四川省盐源县树河镇磨槽湾锰矿重晶石矿详查报告》、《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野外调查1:2000工程地质调查km²k0.74481:2000水文地质调查km²k0.74481:2000环境地质调查km²k0.7448评估面积km²k0.7448数码照片张213室内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制报告附图张24报告套1估算书套2(四)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工作在查明矿区地质环境特征和矿区土地损毁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矿山设计,对该矿山开展了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土地损毁评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土地复垦可能性分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及部署、土地复垦工作措施及部署等工作,编制了《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达到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TD/T10311-2011,2011年5月)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的要求。9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Ⅱ号矿体的资源量估算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北纬。主要Ⅰ号矿体的资源量估算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北纬。矿区有乡村公路约km至树河镇,树河镇经县道X093约42km至卫城镇杨柳桥与省道S307相接,卫城镇杨柳桥至盐源县城为14km,盐源县城至西昌市为省道,运距为160km。交通运输条件位置图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2005年12月27日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四川省盐源县通过竞拍方式获得四川省盐源县树河镇磨槽湾锰矿普查探矿权,探矿权许可证号:,有效期至2007年12月17日,勘查区范围有4个拐点圈闭,面积km2,勘查矿种:锰矿。勘查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O四地质队;2008年12月30日矿权人在省厅办理了探矿权延续手续;同时申请增加勘查矿种重晶石矿,探矿权名称变更为四川省盐源县树河镇磨槽湾锰矿重晶石矿普查,探矿权许可证号:,有效期至2010年12月27日。探矿权到期后,矿权人分别于2010年12月升为详查、2012年12月升为勘探、2014年12月延续探矿权时勘查区面积由km2缩减为km2,2016年12月通过延续至2018年12月31日。探矿权西边约km处有一探矿权,探矿权名称为盐源、盐边择木龙锰矿勘查,探矿权北边约km处为盐源县树河牛厂铁矿勘查。东边和南边附近无探矿权。表1-1探矿权范围拐点坐标序号西安80经纬坐标西安80直角坐标东经北纬XY1234面积根据凉山州自然资源局颁发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凉采矿区审字【2021】0001号),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划定矿区范围由1至15号拐点分别圈定三个范围:1至5号拐点圈定I号矿体开采范围,开采标高为+2449m-+2640m;6至14号拐点圈定II、Ⅲ号锰矿以及②重晶石矿开采范围,开采标高为+2699m-+2452m;15至19号拐点圈定①号重晶石矿体开采范围,开采标高为+2850m-+2748m;20至23号拐点圈定Ⅳ号锰矿体开采范围,开采标高为+2615m-+2476m,矿区面积0.492km2,划定采矿权坐标范围见表1-2。表1-2划定采矿权范围坐标表拐点号西安80坐标系3度带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XYXY12345矿区面积开采标高Ⅱ号、Ⅲ、锰矿体,②号重晶石矿体6789矿区面积开采标高①号重晶石矿体矿区面积开采标高Ⅳ号锰矿体20212223矿区面积开采标高整个矿区面积整个矿区开采标高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及组成建设项目名称: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建设项目单位:盐源县天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凉山州盐源县建设项目组成:矿山建设项目组成包括矿山地质、矿床开拓及运输、矿山开采、矿山总平面布置及辅助生产设施等。(二)建设规模、服务年限及最终产品建设规模:6万吨/a;矿山剩余服务年限:8.5年;产品方案:矿山产品方案为锰矿、重晶石矿。图1-2矿区范围示意图(三)矿床的开采方式Ⅱ号锰矿体矿石资源量为万吨,占总储量的,本方案制定总体规划为:先对Ⅱ号矿晶石矿体进行同时开采。根据矿山地形、地质条件,采矿方法选地下开采方式。(四)矿山开拓运输mmm、2549m、2599m共mmm、2476m共3个中段,①号重晶石矿体按照49-53m划分中段,自上而下为2801m、2748m共2个中段,②号重晶石矿体按照43-45m划分中段,自上而下为2500m、2455m共2个中段。段锰矿体以及①、②重晶石矿体采用平硐开拓,各矿体各中段矿石通过矿用三轮车直接运至矿山矿石堆场。(五)总平面布置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对矿区进行分区建设,主要分为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生态区。(1)生产区地表按个矿体井口出露地表情况依次布置有井口场地、变配电站、矿石堆场等。(2)生活区生活区布置于Ⅱ号锰矿体东北+2502m硐口以南公路旁,除了保证职工基本生活的设施外,还应布置职工文体活动相关设施,布置有食堂、宿舍、浴室、锅炉房、医疗室、职工活动中心等。(3)管理区管理区主要为矿山办公楼,布置于Ⅱ号锰矿体+2502m硐口以南公路旁,除了布置基础的管理设施外,还应布置企业数字化矿山建设和科技创新等设施,管理区布置于生活区下方,设置办公室、会议室、中央监控中心、研发中心等。(4)生态区将矿山生产、生活、管理区、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到的区域及对矿山生产有影响的区域纳入生态区,通过治理生态区地质灾害、美化绿化生态区环境等相关工程技术手段,不断改善矿区环境。详见井上井下及总平面布置图及绿色矿山地表设施分区图。矿山各场地占地面积详见表4-1表4-1项目占地面积统计表单位:hm2矿体地面工程备注①号重晶石矿体风机房高位水池沉淀池工业广场200矿石堆场280小计730号锰矿体风机房体及②号重晶石矿体高位水池Ⅲ号锰矿体风机房高位水池②号重晶石矿体风机房高位水池矿石堆场工业场地200沉淀池生活区600废石临时堆场5500矿区连接道路621.2小计7591.2风机房高位水池沉淀池工业广场矿石堆场矿区连接道路445.6小计895.6Ⅳ号锰矿体风机房高位水池沉淀池工业广场矿石堆场矿区连接道路098.4小计608.4合计10825.2(5)废石场矿山废石场设置于Ⅲ号锰矿体以及②重晶石矿体之间,建设初期产生废石量约为0.47万m3,该废石场堆场用于初期临时堆放,用于修筑道路及场地建设,生产期废石不出井,直接充填采空区。1)废石量矿山废石主要为开拓工程中产生的废石,采出废石无需经过二次破碎直接堆放于矿山废石场内,矿山生产初期废石量为0.47万m3,岩石松散系数按1.3计算,需要排土场容积为,详见表4-2:表4-2矿山基建废石场统计表序号项目名称工程量(m3)其中(m3)废石量矿石量一、开拓工程12652m中段287.2287.222602m中段639.02639.0232552m中段4421586.781586.7842502m中段4861744.741744.745端部回风井4.09400.82400.82小计4658.564658.56二、采切工程1人行材料天井4504.322天井联络道25243拉底平巷4144.982061.722061.724漏斗2702.4648648小计5661.725661.72合计2768010320.284658.565661.72V=K1×V1×K2/(1+K3)式中V——需要的排土场容积,m3;K1——富裕系数,取1.05;V1——需要排弃的废石量,0.47万m3;K2——剥离物松散系数,取1.3;K3——剥离物下沉系数,取0.2。V=1.05×0.47×1.3/(1+0.2)2)排土场位置选择根据矿山及周边实际情况,并与业主沟通,设计废石场位置位于Ⅲ号锰矿体以及②重晶石矿体之间。根据矿山废石估算排放量,设计排土场排土最低标高约2536m,最高标高约2544m,废石场占地面积720m2。3)废石场容积矿山排土场设计台阶坡面角为35°,台段高度8m。矿山今后开采排废石量松散4)排土方法矿山采用矿用三轮车运输、挖掘机推排、分层堆存压实排放,先在排土场最低标高进行排土。5)废石场的运行(1)矿用三轮车排废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废石场作业区,凡进入作业区内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择。(2)废石场平台必须平整,排主线整体均衡推进,坡顶应呈直线或弧形,排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应有3~5%的反坡。(3)排废卸载平台边缘要设置安全车挡,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2/5,手挡顶部和底部宽度应分别不小于轮胎直径的l/3和1.3倍;设置移动车挡设施的,要按移动车挡要求作业。(4)应按规定顺序排弃废石,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5)卸土时,矿用三轮车应垂直于排废工作线;严禁高速倒车、冲撞安全车挡。(6)推土时,在废石场边缘严禁推土机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7)排废安全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坡顶线内侧30m范围内有大面积裂缝或不均匀下沉时,禁止运输设备进人该危险区,排废作业人员需对废石场作出及时处理。(8)废石场作业区内因雾、粉尘、照明等因素使驾驶员视距小于30m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排废作业。(9)运输设备进入废石场内应限速行驶,距排废工作面50~200m限速16km/h,小于50m限速6km/h;排废作业区内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标志牌。(10)排废作业区须配备足够数量且质量合格、适应汽车突发事故应急的钢丝绳(不少于四根)、大卸扣(不少于四个)、灭火器等应急工具。(六)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1)采场布置方式及结构参数矿块沿走向布置,长度50m,高度为阶段高度50m,采幅宽为矿体厚度,顶柱(2)采准、切割采准工作包括人行材料天井、天井联络道;切割工作主要是掘进拉底巷道、漏斗颈。平巷和天井沿脉掘进,以利探矿。天井断面2.4×1.8m2分为两格,一格行人,另一格提升材料。天井布置在间柱中,沿垂高每隔5m掘进联络道与矿房贯通,联络道断面为2×2m2。切采工作包括形成拉底空间和扩大漏斗。拉底高为2m,宽度等于矿体厚度;为保证放矿顺利,拉底宽度不应小于1.2m。在运输巷道一侧向上掘进斗颈,从斗颈上部向两侧掘进高2m左右,宽1.5~2m的拉底平巷,然后将其掘至矿房边界。同时从拉底水平向下或从斗颈中向上打倾斜炮孔,将上部斗颈扩大成漏斗。待所有采切工作做完后进行采矿工作。(3)回采工艺回采工作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分层高度为2m,回采极薄矿脉时,为了作业方便、出矿顺利和考虑经济效益,最小采幅为1.0~1.2m。1)崩矿采用阶梯工作面,用浅孔崩矿。矿石稳固时,打上向炮孔,上向炮孔前倾75°~85°。采幅0.7~1.2m时,炮孔采用之字形排列,孔距0.5~0.8m,孔深1.5~1.7m,炮孔距采幅边界0.1~0.15m。采幅大于1.0~1.2m时,炮孔交错排列,孔深1.5~2m,孔距靠下盘0.6~0.8m,靠上盘0.9~1.2m。当矿体形态规整,矿岩不易分离时,炮孔采用平行排列。上向炮孔的优点是崩下的矿石大块率低,二次破碎工作量小,出矿效率高;凿岩作业面宽,每次崩矿量大;对矿脉形态变化适应性强。矿石稳固性差时,采用喷浆稳固,装药采用人工装药方式装药。炸药采用铵油炸药,导爆管起爆,装药及起爆由专职爆破员操作。2)通风装药爆破后先开通风机进行采场通风工作,通风选用一台JK58—1№4.0型风机,新鲜风流从上风流方向的天井、联络道进入回采工作面,清洗回采工作面后,由下风流方向的天井排到上部回风平巷。爆破后,经通风吹散炮烟、检查确认井下空气合格后、等待时间超过15min,方准许作业人员作业。3)出矿出矿采用漏斗出矿,每次出矿使凿岩工作面保持有2.0m的回采空间高度时就停止出矿。为了减少平整工作底板的工作量,各出矿漏斗均匀出矿。矿房回采全部结束后,放出存留采场的全部矿石。4)地压控制、矿柱回收及空区处理回采空间的维护主要依靠围岩自身的稳固性和所留矿柱。在回采过程中,若有围岩局部不稳固,视矿体的不同厚度,采用横撑支柱或锚杆支护。矿柱回采是在矿房回采结束后进行,采用崩落法回采。间柱、顶柱及上中段底柱同时一次爆破。(4)采切比(按矿块内采出矿量和工程量计算)根据采切工程量计算,矿山采切比为:7.35m/kt。(5)采矿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单位指标采场出矿能力t/d60采矿损失率%矿块回采率%矿山回采率%贫化率%9.5采切比m/kt7.35炸药kg/t0.50导爆管个/t0.28合金g/t钎子钢kg/t0.015钢筋kg/t留矿全面法:(1)采场布置方式及结构参数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矿块构成要素见表表5-4:表1-4矿块构成要素采场要素矿块规格布置方式顶柱高(m)底柱高(m)间柱规格(m)50×(矿体厚度)×53~45m沿走向356(2)采准切割采切工程包括:阶段运输平巷,天井、联络道、溜井及拉底巷道。阶段运输平巷:阶段运输平巷利用开拓巷道,不计入采准切割工程量,断面规格天井:矿块天井布置在间柱内,断面为矩形,规格为2.0m×2.8m。联络道:在天井的两侧每隔5m向矿房掘进联络道,断面为矩形,规格为1.8m×1.8m。溜井及拉底巷道:在矿块一侧由阶段运输平巷的侧上方掘进溜井,在拉底水平由溜井向两边掘进平巷,与天井贯通形成拉底巷道。拉底巷道规格为1.8m×1.8m,溜井规格为1.8×1.8m,切采工程见表5-5。表1-5留矿全面法采切工程量表序号工程名称支护方式断面(m2)长度(m)工程量(m3)1天井不支护3.2445.00145.82联络道不支护3.2432.00103.683溜井不支护3.243.009.724拉底巷道不支护4.048.20192.85合计28.2452.0(3)回采工艺矿房回采自下而上进行,分层高度1.8~2.2m,工作面伪倾斜布置,采用上向浅孔落矿。凿岩在矿房内的伪倾斜工作面上进行,采用YSP-45型向上式凿岩机,炮孔直径36mm,采用交错排列布置,炮孔前倾75°~85°,孔深2.0~2.2m,排距1.0~1.2m,孔距0.8~1.0m。爆破采用改性铵油炸药(药卷),人工装药,非电起爆。(4)矿石搬运采场炮烟排除后,进行局部放矿,采用电耙出矿,采场选用选用2JP-15型耙矿绞车,电动机功率15kw,耙斗容量0.25m3,放矿量约为崩落矿石量的1/3,使矿房内暂留矿石量与顶板之间的作业面保持1.8~2.2m的高度,为下次回采创造条件。随着回采工作面自下而上推进,需同时延伸架设溜井和调整电耙绞车位置。对局部顶板不稳固部位,采用木柱或木垛进行临时支护,确认安全之后,再进行作业。待回采至矿房顶柱,所有的分层全部落矿后,即进行大量放矿。大量放矿过程中,必须加强放矿管理,减少矿石损失和贫化。采场在放矿过程中,人员不准进采场作业,以保证安全。(5)采场通风新鲜风流由阶段运输平巷进入,经天井、联络道清洗工作面,污风通过另一侧联20络道、天井进入回风巷道排出。对于通风效果不良的采场采用JK58-1No.4型矿用局扇辅助通风,电动机功率5.5kw,风量2.2~3.5m3/s。(6)顶板管理矿体顶板围岩稳固性较好且矿体厚度较薄,回采作业面空间较小,发生顶板大面积冒落的可能性较小,但人员及设备均直接在采场顶板下作业,生产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对顶板的变化进行观测,当局部地段的顶板稳固性较差时,应及时采用喷锚或锚网支护顶板。(7)矿柱回采及采空区处理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在安全条件许可下部分回采矿柱,以减少矿柱矿量损失。对于矿柱的回收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如果现场情况不允许回收,不可勉强为之。间柱回收:矿房大量出矿结束后,采用分段崩落回收间柱,利用间柱内布置的采准天井,凿岩浅孔来回收间柱。顶、底柱回收:由于矿房大量出矿结束后,上阶段运输平巷需作为回风平巷保证通风畅通,因此顶、底柱暂时保留后期进行回收。顶、底柱回收采用浅孔崩矿法,在运输平巷中进行浅孔爆破作业,分段崩落顶、顶柱回收。矿山以后开采利用采掘中废石进行采空区充填,充填完毕后采用浆砌石墙封闭采空区的处理方式。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四川省盐源县磨槽湾矿区锰矿、重晶石矿为拟新申请采矿权矿山,矿山以前无任何采矿活动,仅在探矿阶段施工过探槽、钻孔、及坑道。探槽均已回填,钻孔均已封孔,原施工坑道均对坑口进行了封闭处理。21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矿区地处云贵高原北侧,雅砻江西岸,属构造剥蚀较强烈中山地貌。海拔2250~3202m,相对高差952m,地形坡度一般为30~60度,局部可达70~80°。树枝状溪沟发育,除桃子坪沟为长年流水外,其余溪沟多为季节性水流。(二)水文区域内水系雅砻江—金沙江水系,雅砻江为县东部界河,流经县域400km,落差较大,平均流量1475m3/s,年径流量达465亿m3,雅砻江一级支流主要为鸡咀河、白条河等,二级支流主要为树河、鹿角河,三级支流主要为三岔沟、大弯营沟、桃子坪沟、石灰窑沟、今水河、春天坪沟;桃子坪沟、石灰窑沟近西向东流入鹿角河,今水河、春天坪沟、大弯营沟、三岔沟、鹿角河均近似自西向东流入树河,树河、鹿角河汇入鸡咀河,最终汇入雅砻江。树河近北向南流入雅砻江,全长约15km。矿区树枝状溪沟发育,除桃子坪沟、大湾营沟为长年流水外,其余溪沟多为季节性水流。大湾营沟发源于矿区北西角,自西向东流;桃子坪沟发源于矿区南西角,自西向东流;两沟流出矿区后最终注入雅砻江。(三)地形地貌盐源县是一个以高山、陡坡、谷深、盆地居中为其特征的山区县境内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5%以上,海拔一般在2500~3500m间,高山脊为3000~4000m,火炉山主峰罗杠子高达4393.2m,雅砻江在县东南角藤桥河口深切至1260m,岭谷相对高差一般在1000m以上,最大达3133m。境内主要山脉有火炉山、马扎山、白灵山;北部火炉山为北北东向的锦屏山的余脉与马扎山、喇叭山、跑马梁子等条形山地构成盐源典型的山字型;山峰由北向南渐次降低,直插盆地内,构成盐源山字型构造的脊柱。火炉山一带山势雄伟,峰尖挺拔;东部为脊缓状褶皱高山,山峦起伏,山体破碎,山势近南北走向,中段向东微凸;西部的牦牛山、马扎山、耳普后山等高山,山高坡陡,顶平宽缓,河谷深切;南部白灵山,山峰林立,尖峭挺拔,中部为高山环抱的盐源断陷盆地。中部的盆地地势平缓,起伏甚小,多成平顶状台地和园缓状浅丘地形。盆地内阶22地发育,岗地、台地广布,海拔在2300-2700m,地势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盆地西南角的出山寨最低,海拔为2300m;盆地范围大致在柯登村—棉垭—出山寨—香房—柯登村一线内,北部界线不十分明确,大致划到海拔3000m,盆地面积1049km2,封闭面积为2190km2。而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和河谷区域。矿区分散在相邻4处,地处盐源县磨槽湾,位于云贵高原北侧,雅砻江西岸,属构造剥蚀较强烈中山地貌。区内山势磅礴,群峰高耸,沟谷深切,重峦叠嶂,植被发育,森林较为茂密。海拔高度2250~3202m,相对高差952m,地形坡度一般为10~30度,局部可达60°以上。(四)植被盐源县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的西南缘台地干性常绿松、栎亚区。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有森林面积257.7万亩,森林覆盖率37.4%。境内木本、草本、藤本和栽培植物105科,450余种,其中木本81科,372种。全县有林业用地452.6万亩,集体占378.1万亩;活立木蓄积1206.1万立方米,集体林占871.9万立方米,是一个典型的集体林占主体的林业大县。项目区内主要为云南松、白松、直杆桉、桤木、杜鹃、多花蔷薇等,灌草种主要为南烛、马桑、忍冬、紫花苜蓿、穗序野古草、黄背草、苇状羊茅等。项目区林草植被覆盖度为65%。(五)土壤项目区土壤为浅丘沟坝区发育的黄红壤、幼年红壤,在海拔2200至2600米的中山区土壤类型为山地黄宗壤。总体特点为土薄坡度大、低产土壤多,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状况变幅大,差异显著。图2-1矿山地形地貌植被图2-3项目区土壤剖面图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勘查区内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和上三叠—下侏罗统白果湾群上煤组(T3—J1bg2)及第四系(Q),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31231、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分布于勘查区绝大部分地域,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及沉积旋廻,从下至上可分两个旋廻,岩性分为四段;第一旋廻:下部为两层白云质含磷钙质粉砂岩,上部为燧石条带或团块白云岩夹致密状白云岩。第二旋廻:底部为灰绿色夹紫红色白云质砂砾岩、砂页岩,中部为灰色及灰白色含越石条带〈或团块〉白云岩,上部为绿灰色白云质砂岩夹长石石英砂岩及砂质白云岩,顶部紫灰色砂岩与下寒武统紫红色砂岩过渡。一段(Zbd1):白色含燧石条带、燧石团块白云岩夹致密状白云岩。底部为白云质砂砾岩、长石石英粗砂岩、砂质白云岩夹燧石条带、燧石团块白云岩,顶部为白云质含磷钙质粉砂岩,为勘查区内重晶石矿赋存地层。厚187.31—275.65m。二段(Zbd2):下部夹灰黄色细砂岩、粉砂岩,上部夹砂质白云岩,厚62.18—98.04m。此地层主要为勘查区内锰矿赋存层位,勘查区内锰矿主要赋存于灯影组二段上部的层间破碎带中。三段(Zbd3):灰色、浅灰色团块白云岩。浅灰色、灰白色微含磷白云岩,局部偶夹白云质灰岩,厚23.03—76.30m。四段(Zbd4):青灰色、灰绿色夹暗紫灰色钙质细砂岩、粉砂岩,夹砂质白云岩、长石石英粗砂岩及含砾砂岩,局部于层面见似龟裂纹构造。厚316.60—491.35m。(T—3J1bg2)分布于矿区东南角,下部为灰一灰黄色厚层、巨厚层粗砂岩、砂砾岩及灰绿色、深灰色中厚层细砂岩夹灰黑色粉砂岩、炭质页岩和煤层;上部为灰色、灰绿色厚层砾岩、粗砂岩、细砂岩夹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煤线。厚>171.82m。(Q)第四系分为河流冲洪积层(Q4al+pl)及残坡积层(Q4el+dl)、坡积层(Qcol)河流冲洪积层(Q4al+pl):主要分布于桃子坪沟沟谷及阶地地段及大湾营沟沟谷地带,均为灰—灰黄色砾石、卵石、砂及粘土,局部含有巨型砾石,粒径达1—2m,该层堆积厚0—20m不等。低缓处稍厚。残坡积层(Q4el+dl):主要分布于山坡及地形稍缓处,零星分布,主要为灰—灰黄色块碎石、砂、粘土,地表腐植土厚0—0.5米不等,该类土层一般为0—5m,局坡积层(Qcol):主要分布于地形较陡坡地段的下部,以块石、砂、粘土为主,主要由基岩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厚度一般0—15米。24在矿区内无岩浆岩分布。(二)地质构造矿区位于木里—盐源推覆构造前缘箐河断裂带上,以箐河断层为界,横跨两个不同的构造区:北西区即为木里—盐源推覆构造体系,以北东向构造尤为发育;南东区以南北向构造为主。(1)褶皱矿区北西部分位于吊钟崖向斜北东仰起端,受箐河断层(F1)及庙坪子断层影响,褶皱构造形态变化大。矿区南东部分位于石门坎背斜与共和短轴背斜接合部,固受箐河断层(F1)影响,地层总体呈向北缓倾的单斜构造。(2)断层箐河断层(F1)呈北东向,走向横贯矿区南东部,属区域性箐河断层的一部分。该断层为区内主要断裂构造。系走向为35—40°,断层面向北西倾斜,倾角65—70°之冲断层。断层节理、劈理发育,具水平擦痕及不规则的网状石英脉。上震旦统灯影组逆冲于上三叠—下侏罗统陆相含煤地层之上。箐河断层为一区域性大断裂,继承性强,具多期活动特性,结构面属压扭性质。在该断层两侧的伴生许多次级小断裂构造,其中重晶石矿与次级小断层关系密切。F2:断层在矿区内出露长度约310m,断层破碎带宽度约10—20m,断层整体近南北向产出,倾向10—25°,倾角60—70°。此断层为后期对矿区地层破坏性断层,对地层具有切割作用,但切割幅度不大。断层上下盘为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破碎带内岩石主要为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岩石破碎,具不均匀的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F3:和F2断层性质大致相同,为后期对矿区地层破坏性断层,对地层具有切割mm断层整体南北向产出,倾角75—80°。断层上下盘主要为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破碎带内岩石主要为砂岩、泥质砂岩。(三)水文地质勘探区地形中间高南北低,区内的两条主要地表水系大湾营沟移动角(北侧)和桃子坪沟(南侧),均为常年性冲沟,地表与地下分水岭基本一致,根据地形、岩性、25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大致可将勘探区划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单元:第Ⅰ水文地质单元,第Ⅱ水文地质单元,第Ⅲ水文地质单元(见《盐源县树河镇磨槽湾锰矿重晶石矿矿区水文地质图》)。勘探区海拔2430—3160米,高差>700米,大气降水为勘探区内地表和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的排泄受地形、岩性、地质构造的控制,泉水流量随季节变化显著。(1)第Ⅰ水文地质单元该水文地质单元南侧以分水岭为界,北侧以大弯营沟为界,坡体总体倾向为北东向,高程为2300—3145米。该地段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的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砂岩,少量三迭—下侏罗统白果湾上煤组 (T3—J1bg2)地层于区内东侧出露,地层总体走向为北东向。该水文地质单元汇水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大湾营沟位于矿区的北部,水流自西向东,雨季最大流量约Ls流量为11L/s。区内第四系覆盖层广,且厚度较大,地形起伏较大,切割较深,不利于降水转化为地下径流。基岩裂隙潜水则一般在沟谷、裂隙沿线排泄,区内地下水贫乏,野外测定流量<100T/d,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旱季时,地表水体基本不形成对矿体的充水,与基岩裂隙水的水力联系微弱。根据钻孔揭露情况,②号矿体露头标高约为2520m,矿体最低标高约为2462m,相应地表水高程约为2490m,根据钻孔水文观测表—钻孔全孔漏失无水位,大弯营沟为常年有水溪沟,说明地表水未补给地下水,故地表水对开矿无影响。Ⅱ号矿体露头标高约为2610m,矿体最低标高约为2550m,矿体离地表水较远,地表水对开矿无影响。Ⅲ号矿体露头标高约为2620m,矿体最低标高约为2522m,相应地表水高程约为2590,矿体0~30m位于地表水之上,地表水对开矿无影响,30m~98m位于地表水之下,根据钻孔揭露情况(钻孔全孔漏失,无水位),大弯营沟为常年有水溪沟,说明地表水未补给地下水,故地表水对开矿无影响。(2)第Ⅱ水文地质单元该水文地质单元北侧以分水岭为界,南侧以桃子坪沟为界,坡体总体倾向为近南向,高程为1950—3250m。该地段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的灰质白云岩、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砂岩和三迭—下侏罗统白果湾上煤组(T3—J1bg2)砾岩、粗砂岩、细砂岩夹页岩,地层总体走向为北东向。该水文地质单元汇水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其中桃子坪沟位于矿区的南部,水流自西向东,雨季最大流量约6L/s,沟内旱季流量约8L/s。26区内三迭—下侏罗统白果湾上煤组岩层与矿区基本无关或影响较小。矿区地下水贫乏,野外测定流量<100T/d,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旱季时,地表水体基本不形成对矿体的充水,与基岩裂隙水的水力联系微弱。雨季时,有部分地表水补给基岩裂隙水,对矿床开采矿坑充水有一定影响。Ⅰ号矿体露头标高约为2600m,矿体最低标高约为2541m,矿体离地表水较远,地表水对开矿无影响。(3)第Ⅲ水文地质单元该水文地质单元北侧以次级分水岭为界,南侧以大弯营沟为界,坡体总体倾向为近南向,高程为2370—3060m。该地段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的泥质砂岩,地层总体走向为北东向。该水文地质单元汇水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大湾营沟位于矿区的北部,水流自西向东,雨季最大流量约32L/s,沟内旱季流量为11L/s。区内第四系覆盖层广,且厚度较大,地形起伏较大,切割较深,不利于降水转化为地下径流。基岩裂隙潜水则一般在沟谷、裂隙沿线排泄,区内地下水贫乏,野外测定流量<100T/d,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旱季时,地表水体基本不形成对矿体的充水,与基岩裂隙水的水力联系微弱。①号矿体露头标高约为2905m,矿体最低标高约为2880m,相应地表水高程约为2830m,矿体位于地表水之上,地表水对开矿无影响。4、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综上所述,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12719——91)勘探阶段要求,根据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容水空间特征划分,属于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裂隙充水矿床。勘查类型属第一型,进一步按矿体(或层)与主要充水含水层的空间关系,充水方式为直接充水的矿床,即矿床主要为充水含(透)水层(含冒落带和底板破坏厚度),与矿体(或层)直接接触,地下水直接进入矿坑。根据主要矿体与当地侵蚀基准面(2000m)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地表水与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程度,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的富水性、导水性、第四系覆盖情况以及水文地质边界的复杂程度划分,属于第一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主要矿体(高程为2520m~2905m)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2000m)以上,地形有自然排水条件,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附近有地表水体,但附近地表水不构成矿床的主要充水因素,第四系覆盖面积大厚度0—20米,疏干排水可能产生少量塌陷,水文地质边界较简单。水文地质条件有利于矿山的开采。275、矿区各岩组划分及其赋水特征矿区地层包括第四系、震旦系上统灯影组①第四段(Zbd2-4):青灰色、灰绿色夹暗紫灰色钙质细砂岩、粉砂岩,夹砂质白云岩、长石石英粗砂岩及含砾砂岩;②第三段(Zbd2-3):团块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③第二段(Zbd2-2):白云质砂砾岩、暗紫灰色细砂岩、粉砂岩;④第一段(Zbd2-1):燧石团块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夹少量含藻细晶白云岩。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理性质和富水程度及含水岩性特征,现将各含(透)水层(组)的赋存状态、空间展布、厚度大小、变化规律分述如下:(1)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含(透)水层矿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广泛,覆盖面积达90%以上。堆积物成分基本为粉质粘土、碎块石、碎屑,其次为砾石和砂。该层结构松散,透水性强,主要为潜水,部分以孔隙下降泉出露地表。第四系分为河流冲洪积层(Q4al+pl)及残坡积层(Q4el+dl)、坡积层(Qcol):①河流冲洪积层(Q4al+pl)主要分布于桃子坪沟沟谷及阶地地段及大湾营沟沟谷地带,其富水性中等,均为灰—灰黄色砾石、卵石、砂及粘土,局部含有巨型砾石,粒径达1—2米,该层堆积厚0—20米不等,低缓处稍厚。②残坡积层(Q4el+dl)主要分布于山坡及地形稍缓处,零星分布,其富水性弱,主要为灰—灰黄色块碎石、砂、粘土,地表腐植土厚0—0.5米不等,该类土层一般为0—5米,局部大于5米。③坡积层(Q4col)主要分布于地形较陡地段为下部,其富水性弱,以块石、砂、粘土为主,主要由基岩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厚度一般0—15米。(2)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分布广泛,零星露头,其岩性主要为:青灰色、灰绿色夹暗紫灰色钙质细砂岩、粉砂岩、夹砂质白云岩、长石石英粗砂岩、含砾砂岩、团块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砂砾岩、暗紫灰色细砂岩、燧石团块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夹少量含藻细晶白云岩,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①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四段(Zbd2-4)含(透)水层28广泛分布于区内中部地区,南边产状为118°/43°,北边产状为342°/56°,岩性主要为青灰色、灰绿色夹暗紫灰色钙质细砂岩、粉砂岩,夹砂质白云岩、长石石英粗砂岩及含砾砂岩,为矿石主要围岩。风化带厚度较大,岩石较为破碎,多呈碎裂状、碎块状等,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地表普遍见有裂隙发育,宽度1—3毫米,裂隙面多呈褐黄色,基本无充填,透水性强,富水性弱。②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三段(Zbd2-3)含(透)水层163-176°/43°,东边产状为300°/30°,岩性主要为团块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为矿体顶板层位。风化带厚度较大,岩石较为破碎,多呈碎裂状、碎块状等,岩石风化裂隙发育,地表中普遍见有裂隙发育宽度1—3毫米,裂隙面多呈褐黄色,基本无充填,透水性强,富水性弱。③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二段(Zbd2-2)含(透)水层分布于矿区中部偏东,南边产状为305°/75°,北边产状为163-176°/43°,东边产状为275°/60°,岩性主要为白云质砂砾岩、粗砂岩夹钙质粉砂岩,为主要含矿层位。风化带厚度较大,岩石较为破碎,多呈碎裂状、碎块状等,岩石风化裂隙发育,矿体一般呈粉末状,透水或饱水。④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一段(Zbd2-1)含(透)水层分布于矿区中部偏东,南边产状为305°/75°,北边产状为315-325°/45°,东边产状为275-300°/30-60°,岩性为燧石团块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夹少量含藻细晶白云岩。裂隙发育,其透水性强、富水性弱。根据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埋藏条件、径流特征。地下水总体上呈现潜水性质,含水性不均一。其中①号围岩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一段(Zbd2-1)含(透)水层,②号矿体围岩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三段(Zbd2-3)含(透)水层,Ⅰ号、Ⅱ号矿体围岩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二段(Zbd2-2)含(透)水层。Ⅲ号矿体围岩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三段(Zbd2-3)含(透)水层、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二段(Zbd2-2)含(透)水层。矿体出露标高为2508~2850m。矿床岩层的富水程度取决于地形地貌、岩相及岩29性组合、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力性质、富水程度、含水岩层特征等,将矿区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两大类。现分述如下:(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潜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残坡积层中,因地理位置的差异,残坡积层主要由残坡积物、冲洪积物、崩坡积物组成,残积物成分基本为粉质粘土、碎块石、碎屑,其次为砾石和砂。残坡积层结构松散,透水性强。主要为潜水,部分以孔隙下降泉出露地表,越靠近溪沟水量越大,近河床一带水量中等,山坡两侧水量贫乏。(2)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矿区内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中的泥质砂岩、粗砂岩夹钙质粉砂岩。泉流量一般<0.1L/S,地下径流模数1~2L/S.km2,岩石面裂隙率30~60%,地下水赋存于节理、裂隙、层面和半风化带中,成片状、细脉状,流量受风化发育状况控制,局部富集的泉流量为2L/S,溶洞一般沿层面和节理裂隙发育,单井涌水量小于0.2L/S,地下水分布不均匀,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型水,富水性弱。经野外调查,发现出露泉点一处(坐标:X:3014434,Y:34472538),为下降泉,约0.1L/S,该处取得水样一组(SY2)。该泉水为矿区人员生活主要来源。(3)碳酸岩类岩溶裂隙水主要分布于矿区内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中的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溶洞一般沿层面和节理裂隙发育,单井涌水量小于0.2L/S,地下水分布不均匀,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Mg型水,富水性弱。(4)老窖水根据对该区域的调查,目前未发现老窖水7、地表水、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该矿区地形为中间高南北低,分水岭山脊西高东低,区内的两条主要地表水系大湾营沟(北侧)和桃子坪沟(南侧),均为常年性冲沟,水流向受地形地貌控制,近似自西向东流出矿区。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水文地质单元Ⅰ区内,大气降水通过地表径流的方式从南向北流入大弯营沟中,随后流出矿区;在水文地质单元Ⅱ区内,大气降水通过地表径流的方式从北向南流入桃子坪沟中,随后流出矿区。在水文地质单元Ⅲ区内,大气降水通过地表径流的方式从北向南流入大弯营沟中,随后30流出矿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的补给。降水和冰雪融水下渗补给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含水层,局部直接补给风化裂隙含水带。部分风化裂隙含水带接受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补给,并进一步补给下覆基岩裂隙含水层。地下水流向严格受地形地貌条件、岩性、构造的控制,在水文地质单元Ⅰ区内,地下水从南向北汇于沟底,向下游排泄;在水文地质单元Ⅱ区内,地下水从北向南汇于沟底,向下游排泄。在水文地质单元Ⅲ区内,地下水从北向南汇于沟底,向下游排泄。地表水、地下水(不包岩构造裂隙水)的动态变化受到季节控制。六~九月丰水期间,流量剧增,之后,随大气降水的减少而逐渐减少,部份地表水流在枯水期甚至断流。8、矿坑涌水量预测(1)矿床主要充水因素及其对开采的影响1)大气降水矿区年平均降雨量784.5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年降水量的80%,矿区12月至2月为降雪期,该矿区3月至10月为无霜期,雨季时降水和冰雪融水下渗补给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含(透)水层,局部直接补给风化裂隙含水带。部分风化裂隙含水带接受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含(透)水层补给,并进一步补给下覆基岩裂隙含水层。因此,雨季时大气降水对开采有一定的影响。矿区主要溪沟大湾营沟与桃子坪沟为两条常年性溪沟;大湾营沟发源于矿区北西角,自西向东流;桃子坪沟发源于矿区南西角,自西向东流;两沟流出矿区后最终注入雅砻江。桃子坪沟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桃子坪沟主沟长11.734km,(在矿区米。大湾营沟主沟长约2.14km,在矿区长1.78km,汇水面积约26.732km2,主沟纵坡降平均148‰,天然落差大于900米。矿区内矿体首采段高于河床标高,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对首期开采影响不大。在当矿体开采至河床标高以下时,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微弱,因此地表水体对该部分矿体开采无影响。3)基岩裂隙水基岩(构造)裂隙水是矿床充水的重要因素,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岩层裂隙较发育,富水性弱,在无降水时对开矿基本无影响,当发生大气降雨时,部分降雨会通过31裂隙补给地下水,对矿山开采有一定的影响。(2)矿坑涌水量计算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及地形地貌条件,未来矿山规划设计,本矿区为硐采与地下开采结合,根据钻孔水文观测记录表—矿区钻孔基本全孔漏失无水位,可反映出区内岩层裂隙发育,透水性强,富水性弱,1)地下采场涌水量为分水岭以下至地下采场之间大气降水渗入量(q1)和采场境界内降雨量(q2)之和。①计算参数矿区水文地质单元汇水面积为8.5km2,①号矿体至水文地质边界(分水岭)之间汇水面积约0.0973km2,采场境界内面积约0.0059km2;②号矿体至水文地质边界(分水岭)之间汇水面积约0.1028km2,采场境界内面积约0.0021km2;Ⅰ矿体至水文地质边界(分水岭)之间汇水面积约0.4204km2,采场境界内面积约0.0125km2;Ⅱ号矿体至水文地质边界(分水岭)之间汇水面积约0.0913km2,采场境界内面积约0.0043km2;Ⅲ号矿体至水文地质边界(分水岭)之间汇水面积约0.1828km2,采场境界内面积约0.0036km2。③涌水量(Q)动储量主要为大气降雨,矿体至分水岭的降雨入渗,分别按多年日平均降雨量、雨季日平均降雨量、多年最大日降雨量计算日平均动储量、雨季日平均动储量、多年日最大动储量。根据矿区附近盐源县城地区34年(1971~2005年)降水量观测结果,每年的降雨均集中在6~9月,降雨天数80~120,平均100天,降雨量为594.3~1113.4mm,2002年43年来日最大极端降雨量为97.4mm。计算公式:q1=ψ³A³Fq2=A³F0式中:q1—地下采场至分水岭之间降雨入渗量(m3/d)q2—地下采场境界内降雨量(m3/d)F0—地下采场境界内面积(m2)F—水文地质汇水边界至露采场之间汇水面积(m2)32A—雨季日平均降雨量(m)ψ—地表径流系数,取0.8。在计算过程中,降水量根据盐源县气象站资料,所选用的水文地质参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计算结果见表3-3基本上反应了矿床的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矿山的开采设计提供了初步的依据。2)地下坑道涌水量计算1.根据相邻地区类似矿山水文地质参数,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式中:Q—设计矿坑某阶段涌水量,m3/dQ1—相似矿坑某阶段涌水量,m3/d;S—设计矿坑水位降低值,m;S1—相似矿坑水位降低值,m;F—设计矿坑某阶段开采(或开拓)面积,m2;F1—相似矿坑某阶段已开采(或开拓)面积,m2;表2-1坑道涌水量计算结果表矿体平均涌水量(m3/d)雨季涌水量(m3/d)最大涌水量(m3/d)①号矿体2718②号矿体273856866752510Ⅲ号矿体2652864865根据实际观测,各矿体坑道实测涌水量均较小,Ⅰ号矿体坑道实测最大涌水量为40m3/d,Ⅱ号矿体、Ⅲ号矿体坑道中无水,①号矿体、②号矿体坑道中仅顶板有少量渗水滴落,涌水量为2m3/d。根据钻孔水文观测记录表—矿区钻孔基本全孔漏失无水位,可反映出区内岩层裂隙发育,透水性强,富水性弱,结合实测坑道涌水量,预测采场最大涌水量:Ⅰ号矿体坑道最大涌水量为50m3/d,Ⅱ号矿体Ⅲ号矿体坑道最大涌水量为1m3/d,①号矿体、33②号矿体坑道最大涌水量为3m3/d。2.为了保证验算正确性,采用解析法对坑道涌水量进行复核计算。9、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矿区地表水流量有限,仅有两条常年性溪沟,流量不大,由于两溪沟均为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及农业灌溉,地下水不丰富。矿区生活仅雨季可以利用,不能满足矿区HCO3+SO4--Ca+Mg型水,矿化度172.33mg/L,硬度286mg/L,PH值6.75,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总体上,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矿床充水有一定影响(四)工程地质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勘探类型分类,依据矿体及围岩工程地质特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易出现的层位等,将盐源县树河镇磨槽湾锰矿重晶石矿床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划分为第三类,层状岩类:以泥质砂岩、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的岩类。层状结构,岩体各向异性,强度变化大。岩体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层间软弱面、软弱夹层、构造节理、裂隙及岩体风化程度。盐源县树河镇磨槽湾锰矿重晶石矿床,地层岩性较复杂,地质构造发育,风化及岩溶作用中等,有软弱夹层及局部破碎带影响岩体稳定,局部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故该矿山工程地质勘探的复杂程度属于中等型,盐源县树河镇磨槽湾锰矿重晶石矿床属以软弱、半坚硬岩石为主,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2、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及其特征根据岩性、岩石裂隙发育程度、岩石质量指标值及物理力学性质、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见表3-4),将矿区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工程地质岩组(V)、软弱工程地质岩组(ⅠV)、半坚硬工程地质岩组(Ⅲ)。表2-2岩石按坚硬程度分类表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R)R>60MPa60MPa≥R>30Mpa15Mpa<R≤30MPa5Mpa<R≤5MPa岩石坚硬岩半坚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1)松散工程地质岩组(V)主要是分布在矿区斜坡上和沟谷低洼处的第四系残坡积层。残坡积层堆积体中含:块石(φ>200mm)约占45%,碎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