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故乡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3《月是故乡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3《月是故乡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3《月是故乡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月是故乡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语文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初步感知散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作者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诗中的月,初悟月之意象

1.皓月当空,总是寄托着诗人们的千般情思,万般情愫。看到这轮圆月,你的脑海里浮现了哪些诗句呢?

2.月亮总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师相机其他拓展关于月的诗句。

3.那在作家季羡林笔下,又是如何寄托这份情思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齐读课题。

4.出示课前导语,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板块二读文中月,梳理月之足迹

1.检测字词。

出示课堂作业本第一题,学生自主完成。

(一).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i)无论是风光旖(yíyǐ)旎(nǐní)的瑞士,还是风光绝妙的燕(yānyàn)园,抑或是碧波万顷(qǐngqǐn)的大海,这些地方的月亮都比不上故乡的小月亮。

(ii)大苇坑颇有烟波浩渺(miǎomiáo)之势。夜晚,我常走到坑边赏月。月光晶莹澄(chénchéng)澈,真美。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2)相机教学多音字“燕”,借助图片理解“风光旖旎”的意思,读好短语“风光旖旎的瑞士”。

(3)指导读好长句子。

2.默读课文。

用“_______”画出作者写了哪里的月。

3.将月亮分成两类。

如果将这些不同地方的月亮分两类,你会怎么分?(板贴:故乡月、他乡月)

4.出示月亮图。

图片出示不同地方的月亮,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处的月亮,说说理由。

板块三读心中月,感悟月之深情

1.忆故乡月,追童年往事

(1)师引读:

(2)引导学生质疑:他的故乡在西北的大平原上。那儿没有山,至于水,几个大苇坑占村子面积的一多半。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呢?

(3)是啊,如此朴素平凡的月亮为何让作者魂牵梦绕呢?让我们走进他的童年时光。

学习活动一:

读: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找:找一找作者在月下发生的童年往事。

说:说一说抒发了作者哪些感受。

①学生交流汇报。

②作者还会做些什么呢?展开想象,借助句式说一说。

在故乡苇坑旁的月亮下,我____________;

在故乡苇坑旁的月亮下,我____________;

在故乡苇坑旁的月亮下,我____________。

③作者的童年是快乐,有趣的。引读冰心的话——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怡的最深刻的记忆。

(4)小结:故乡的月亮早已成为他心中的月亮,比起他乡的月亮,他更爱故乡月,因为这里有作者难忘的童年回忆。(板书:比忆)

2.比他乡月,引思乡之情

(1)其实作者这么钟情故乡的月亮,与他的漂泊经历也有关。指名读。

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2)师借助时光轴拓展介绍季羡林的经历。

1911年出生于山东清平县的一个小村庄。六岁那年离开故乡到济南上学。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到北京上大学。1934年大学毕业后,回济南母校任教。1935去德国求学。1946年回国后就一直在北京工作,再也没有回过自己的故乡。2009年季老逝世。

(3)久久未归家的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4)相机出示《海棠花》语段,引导学生再次感受作者离乡背井漂泊天涯之苦。

乡思并不是很舒服的事情。但是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自己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儿乡思,欣赏这一点儿乡思。他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他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他们的时间愈远,他们却离我愈近。

作者仅仅是喜爱月亮吗?

(5)对比朗读,升华情感

①男生读异国他乡月亮,女生读故乡小月亮。

②指名读燕园月亮之景,其余学生读故乡小月亮。

质疑:既然作者这么思念自己的故乡,那就写自己故乡的月亮,为什么还要画这么多笔墨写他乡的月亮呢?

小结:作者就是将故乡的小月亮和他乡的大月亮进行对比,思乡情便跃然纸上。

(6)引读:见月思乡,已经成为作者经常的经历。他多渴望回家再瞧一瞧那故乡的小月亮啊,我们一起读——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7)写下这篇文章时作者已是耄耋之年,一生漂泊在外的他多想回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啊,我们再一起读——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板块四联读拓展,体悟乡愁

1.联读《月光饼》,比较异同:

学习活动二:

自学:

读:比较读《月是故乡明》和《月光饼》。

思:思考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

合学:

写:组内讨论,组长将小组的发现填写在韦恩图里。

(温馨提示:可从内容、写法、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比较。)

总结:

乡愁是一轮圆月,是一块月光饼,是一条穿越时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