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各地区2023届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04文言文
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23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记旧本韩文后(宋)欧阳修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是时天下学者,杨、刘①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Q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典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注】①杨、文U:指杨忆和刘筠,北宋诗人,被称为西昆派,以“雕章丽句,脍炙B.如草木之始萌芽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挟泰山以超北海••D.其务体吾意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3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B.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C.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D.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在作者看来,当世之人对儿童教育的理解存在很多误区。以下六句编成四组,全都属于当世之人认识误区的一组是()①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②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③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④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⑤鞭挞绳缚,若待拘囚 ⑥偷薄庸劣,日趋下流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针对“古人立教之意”在当世教育中日渐式微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有益于儿童教育的具体方法。B.文章用草木萌芽、生长设喻,强调儿童教育要顺从儿童的本性,多加鼓励,不断增加儿童对学习的兴趣。C.作者在文章中揭示了当世儿童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部分问题与韩愈《师说》中“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所提及的问题极其相似。D.这是一篇古代论述儿童教育的重要著作,作者批评了“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心理,提出了当世儿童教育应遵循“蒙以养正”的教育主张。.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2)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古人、当世之人对儿童教育方法上的差异进行了多次对比,请同学们任选一处对比加以简要分析,并概括一下作者通过这组对比想要表达的教育观。(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六国论试卷第10页,共12页李桢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剖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挨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忱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夫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泡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表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扶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一手手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日:“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后秦患可纾 纾:解除*B.视秦无异也视:审视C.彼岂不逆知夫纵约之不可保哉逆:预先D.迄乎战国迄:至,到*.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强食而弱肉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诚知其易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C.而齐、魏之师己为秦出矣且尝为晋君赐矣D.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C.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D.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下列6个句子,编为4组,全部属于李桢观点的一项是()①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攘秦②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③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④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岂可得战!⑤则六国无术以自存⑥焉独存,虽王可也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李桢在继承二苏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论述,即如果接受孟子的建议,六国不但可以保存,甚至可以称王。B.李桢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除了自身实力强大以外,还得益于有利的地形和上天的帮助。C.作者认为六国之间没有骨肉之亲,因此想要寻求长久的合纵,相互扶持,是很难实现的。D.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论证过程中先破后立,以说理为主,用例以概括性为主,语言简洁。.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2)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脱手脏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从文中看,苏洵、苏辙以及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试卷第12页,共12页参考答案:1.B2.C3.A4.D5.B6.(1)我也正在努力考取进士,把礼部规定的诗赋作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十七岁那年参加州试,被主考官除名。(2)韩愈的文章和学说,是万代共同尊崇、天下共同传诵享有的遗产。 7.①童年:初读韩文,虽然理解不深,但觉其“深厚雄博”“浩然无涯”“若可爱”;②科举考试不中:再读韩文,更加喜爱推崇,但生计所迫,心有遗憾,只能暗下决心;③进士及第为官洛阳后:此时有养家俸禄,有志同道合的好友,终于可以尽全力研究。【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的能力。B.“相与”:一起。句意:于是一起写作古文。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的能力。A.“因”:于是,就/趁机。句意:因而拿起所藏的韩愈文集又进行阅读/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B.“以”:连词,用来/介词,在。句意:从而在当世受到称赞,得到荣耀/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为Z表判断,是。句意:只有《昌黎先生集》是旧的物品/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一头牛。D.“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句意:我因而拿出所保藏的《昌黎集》加以修订整理/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句意:这以后,全国求学的人也渐渐趋向于写古文,从而韩文便在世上流行了。到现在共三十多年了,求学的人除了韩文外不学习别的文章,可以说是兴旺了。“于”引出动词“趋”的对象古「中间不能断开;而其后“而”则是连词,引出后句,故应在“古”后断开;排除BD;“而韩文遂行于世”中,“于世”是动词“行”的后置状语,故应在“世”后断开;“学者非韩不学也”中,“学者’'是句子的主语,而“也”表判断,故应在“学者”前断开,排除C。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案第1页,共18页①表现的是作者当时所得的《昌黎先生文集》的破旧,不能体现作者对于韩愈为人或文章推崇。④是对某些人轻古贵今的现象的揭示,与韩愈无关,不能体现作者对于韩愈为人或文章推崇。⑥表达的是对自己不慕名利的志向,与韩愈无直接关联,不能体现作者对于韩愈为人或文章推崇。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始终把……被人称赞的标准”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可知,在作者当官后,世人逐渐开始热爱读韩愈的文章,并不是始终把能写出以杨忆、刘筠为代表的“时文”,作为考中功名,得到好名声,被人称赞的标准。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举、考取;“事”,任务,事业;“有通"又”,表示整数后的零数;“试于州”,状语后置,应为“于州试”;“黜”,除名。“尊力尊崇;“传”,传颂;“有”,享有。.本题考查学生梳理行文思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可知,童年时欧阳修初读韩文,虽然理解不深,但觉其“深厚雄博”“浩然无涯”“若可爱”;根据原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典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可知,科举考试不中后,欧阳修再读韩文,更加喜爱推崇,但生计所迫,心有遗憾,只能暗下决心;根据原文“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可知,进士及第为官洛阳后,欧阳修此时有养家俸禄,有志同道合的好友,终于可以尽全力研究。参考译文:我年少时家住汉东郡。汉东偏僻落后,没有做学问的人,我家又贫穷,没有藏书。州城南部有一个大户人家姓李,他的儿子尧辅相当好学。我还是孩童的时候,经常到他家游玩。我看见有个破竹筐贮存着旧书,放在墙壁间,打开来翻阅,得到唐代《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答案第2页,共18页书页缺损,文字遗漏,前后颠倒,没有次序,因而请求李家许我拿回家。读了以后,发现它的言论深刻扎实,并且雄奇广博。但是我还年轻,不能深刻理解它的全部含义,只是觉得它浩瀚无边,好像很可爱。当时天下求学的人,把杨亿、刘筠写的文章称为“时文”,善于写时文的人便考取功名,大获名声,从而在当世受到称赘,得到荣耀,从来就没有人讲论韩愈的文章。我也正在努力考取进士,把礼部规定的诗赋作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十七岁那年参加州试,被主考官除名。因而拿起所藏的韩愈文集又进行阅读,读后长叹说:“求学的人应当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停止!”因而责怪当今的人不讲论韩文,可回想自己也没有空暇学习它,只是时时独自在心里盘算,认为自己正在努力考取进士,求得官禄,奉养母亲;只要获取了官禄,一定努力钻研韩愈的文章,来实现自己平日的志愿。七年以后,我考中了进士,在洛阳做官。并且尹师鲁等人当时都在洛阳,于是一起写作古文。我因而拿出所保藏的《昌黎集》加以修订整理,还寻找别人家中保存的旧本进行校订。这以后,全国求学的人也渐渐趋向于写古文,从而韩文便在世上流行了。到现在共三十多年了,求学的人除了韩文外不学习别的文章,可以说是兴旺了。唉,一种学说固然有在远方流行却不在近处流行、在过去被忽视却在现在受尊重的情况,不仅是世俗的喜爱或厌恶使得这样,也是有必然的道理。孔子、孟子在当时匆匆奔忙很不得志,却被千秋万代奉为学习的榜样。韩愈的文章埋没不被发现达两百年,却大大流行于今天。这又不只是世人的喜爱或厌恶所能抬高或贬低的,而是因为时间越久,它们便越有光彩、不可以磨灭。虽然暂时被掩盖,却终究会光耀世世代代,就是因为其中的学说理该这样。我最初得到韩文,是在它被埋没抛弃的时候。我当然知道它不能用来追赶时尚爱好,并取得权势利益,却在这种情况下接近并学习它。那么我的举动,难道是为了急于取得名誉和追求权势利益吗?也不过是志在久远罢了。所以我做官时,对升官不感到高兴,对贬官不感到害怕,就是因为自己的志向早已确定,所得的学问也使得我这样。文集的本子产生在蜀地,文字雕刻比现在世上通行的本子更为精工,但是脱漏和错误特别多。在这三十年中间,我每听说别人有好的本子,便一定要找来加以校改订正。它的最后几卷残缺,现在没有再给补上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原样,不轻率增加。我家中藏书一万卷,惟独《昌黎先生集》是旧物。啊,韩愈的文章和学说,是万代共同尊崇、天下共同传诵共同享有的遗产。我对于这本集子,只是因为它是我的旧物便特别珍惜它。.A9.A10.B11.B12.D13.(1)我一向/平素认为李简夫品行高尚,赞许他知止知足,而又担心自己不能践履他的道路/学习他,以他为榜样。答案第3页,共18页(2)陶渊明想要做官就去追求,而不认为追求仕途就令人生厌;想要归隐就归隐,而不认为归隐就显得清高。 14.相同点:苏辙与苏轼赞美了李简夫品行高尚,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甚至贫困而能随遇而安。不同点:苏轼认为李简夫像陶渊明一样率真自然;苏辙认为李简夫如白居易一样,为官则为国效力,归隐则身无忧患,作诗则名满天下,这样的人生无憾。【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遗”,忘。句意:有物我两忘的情思。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句意:间或与他来往交游。/我曾经整天地思考。B.宾语前置的标志/定有后置的标志;句意:不能供给稀粥。/越过那茫茫的江面。C什么/为什么;句意: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D.如此、这样/像;句意:君子就应是这样的人,但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人了!/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李公简生平不沉迷于名声利益,不悲伤于穷苦简约,对于遇到的事物能够安然处之并且终身以此为乐,几乎具有陶渊明的率真。“于声利,,是“不眩,,的状语,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利”后面断开,排除AC;“终身”是“乐之”的状语,而“者”表示停顿,所以应在“者”后面断开,排除D。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③李简夫之子的行为;⑥苏轼赞陶渊明之语。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苏轼将孔孟与陶渊明作对比”“李简夫有陶渊明的君子之风”错误。苏轼未将陶渊明与孔孟
答案第4页,共18页比较,赞李简夫有陶渊明之“真”。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素、一向,平素;"高”,认为…・・・高尚;“嘉”,赞许;"蹈”,践履。(2)“以・…・・为”,把…・・・作为;"嫌'嫌弃,厌弃;“去”,归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相同点:由原文“君少好学,详于吏道,盖尝使诸部矣。未老而得疾,不至于废而弃其官。其家萧然,熊粥之不给,而君居之泰然”可知,苏辙赞美了李简夫品行高尚,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甚至贫困而能随遇而安。由原文“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可知,苏轼认为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甚至贫困而能随遇而安。不同点:由原文“如乐天,入为从官,以谏争显,出为牧守,以循良称,归老泉石,忧患不及其身,而文词足以名后世,可以老死无憾矣”可知,苏辙认为李简夫如白居易一样,为官则为国效力,归隐则身无忧患,作诗则名满天下,这样的人生无憾。由原文“庶几乎渊明之真也“可知,苏轼认为李简夫像陶渊明一样率真自然。参考译文:李简夫少卿诗集引[宋]苏辙熙宁初年,我跟随张安道教授陈地的读书人和官吏。那时候,朝廷指定府县完成徭役、农田水利的任务,陈地虽然没有多少任务,但官吏奔走忙碌,为不能完成为忧。只有我凭借诗词文章讽谏议论在其中无所事事领取俸禄,虽然庆幸能从公文中脱身,但没有可以与之交往的朋友,所以也没有什么快乐。当时太常少乡李简夫妇告老还乡,在当地居住已经十五年了,间或与他来往交游。他的生活起居简约而不粗陋,丰盛而不多余。听他的言语,从来不涉及世俗之事;(我)慢慢吟诵他所写的诗,(他的诗)旷达闲适,常常不拘束于法度,有物我两忘的情思。问他和谁交往,大多是庆历年间的名士,晏殊非常了解他。探求他生平志向,他说:“白乐天,我将他当作自己的老师。我仰慕他的为人,所以学习他的诗歌,担心不能比得上他罢了。“我回来后询问他的同乡人,同乡说:“他少年好学,精通为吏的方法,所以曾经出使到朝廷各部。答案第5页,共18页还没有年老却患疾病,没有到不能理事的地步却辞去官职。他的家四壁空空,稀粥都不能供给,但是他身处其间安然自得。他的儿子李君武,辞去官职谋求财富以赡养父母,在乡里劳碌,不辞辛苦,没过多久家里就因为丰衣足食而广为人知了。”陈地的百姓喜爱种花,和洛阳一样。每年的春夏季节,游览的人整月接连不断。他带着酒壶和朋友,没有一天不在花间,嘴里从来不谈及家事。晚年,他的诗作更加高妙,神似白乐天。我当时正因为宦游在外而感到劳累,认为读书人即使没有通达的际遇,就像白乐天一样,入仕就作了君王的近臣,凭借直言讽谏名声显赫,被贬为州郡的长官,凭借奉公守法而闻名,老年归隐山水间,忧患不能够加诸其身,文章诗歌足以扬名后世,可以老死而没有遗憾了。李简的仕途虽然比不上白乐天,但开始和结局都和白乐天相似,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而我还没有离开陈地他就亡故了。之后过了十七年,元祐六年,我凭借幸运的际遇而参与国政,俸禄比以前多,但声名却不被人知晓。快到暮龄了,国家的恩德还没有报答,不敢说要挂冠到归田。大概是曾经担心力不从心吧。李简的孙子宣德郎李公辅拿着他的诗集来央告我,希望得到我的文章放在诗集的前面。我向来仰慕李简夫的品行,赞赏他的知止知足,却怕(自己)不能践行,所以全部道出往昔的心意来授予他人(知晓)。李简一共有古诗若干篇,分为二十卷。书李简夫诗集后[宋]苏轼众人认为微生高直爽、坦率,孔子认为他不符合这种修养。孟子不认同于陵仲子穷不苟求,不食不义之食,厌恶他们不情愿。陶渊明想要做官就去追求,而不认为追求仕途就令人生厌;想要归隐就归隐,而不认为归隐就显得清高。陶渊明饥饿的时候就敲开别人家的家门乞求食物,能够充饥的时候就拿出鸡和小米邀请客人,是古代的贤人,可贵之处在于率真。李公简从天圣年间以来凭借文学和政绩闻名,而在嘉佑末年、熙宁初年辞去官职隐居。李公简生平不沉迷于名声利益,不悲伤于穷苦简约,对于遇到的事物能够安然处之并且终身以此为乐,几乎具有陶渊明的率真。熙宁三年,苏轼我经过陈地,想要请求拜见陈公简,但是陈公简生病了。二十年之后,从他的孙子陈公辅手中得到他亲手记录的七十篇诗文。读了之后,叹息着说:“君子就应是这样的人,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人了!”元祐六年十二月初四日。15.D16.C17.B18.A19.B20.(1)有人对崔杼说一定要杀掉晏子,崔杼说:“他是百姓景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到民心。”(2)当晏子趴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行完作为臣子的礼仪之后才肯离开,他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人吗?21.①晏子犯颜劝谏,敢于直言。答案第6页,共18页②晏子不畏强暴,冒着危险祭奠齐庄公。③晏子严于律己,厉行节俭。【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D.危,正直,句意:君主对他说到的事,他就直言以对。故选Do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而,连词,表示顺承,句意:门打开了,晏子走了进去;而,连词,表示并列,并且,句意:怎么能不去禁止相互仇恨,并且劝导互相爱护呢?B.且,副词,况且,句意:况且我听说过;且,副词,尚且,句意: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C.以,介词,因为、由于,表示原因,句意:由于节俭和勤于政事而被齐国百姓看重;以,介词,因为,表示原因,句意: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D.于,介词,在,句意:他连续三朝在各诸侯国中名声显扬;于,介词,从,句意: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B.”也常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朝廷和军队”错误,社稷不用来代指军队。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给百姓当君主的人,难道是为了欺凌百姓?是为了掌管国家。给君主当臣子的人,难道是为了俸禄?是为了保住国家。所以,君主如果是为了国家而死,那么臣子就为君主殉死;君主如果是为了国家而逃往国外,那么臣子就为君主逃往国外。“君民者”“臣君者”结构一致,应在“者”后断开;“岂”是表反问的词语,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其口实”是“为”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CD。“社稷是主“社稷是养”句式一致,应分别单独成句,且“故''表示原因,引出下文,因此“故”前断开,排除BD。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他预料到齐庄公一定会被崔杼杀死,也预料到崔杼一定不会加害于他”错误,原文“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晏子只是预料到齐庄公“不免于答案第7页,共18页人口”得名,多写一些应酬唱和、脱离现实、专门追求形式技巧的诗文。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而视之发:打开■B.遂相与作为古文 相与:互相••C.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学者:求学的人••D.而师法于千万世法:效法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因击沛公于坐••B.以夸荣当世/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百姓皆以王为爱也••D.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B.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C.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D.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作者对于韩愈为人或文章推崇的一项是()①脱落颠倒无次序 ②见其言深厚而雄博③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④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⑤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⑥亦志乎久而已矣A.①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②③⑤.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记叙了作者童年在李家墙壁间的破竹筐中偶得已脱落颠倒、次序很乱的《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B.作者生活的时代,始终把能写出以杨忆、刘筠为代表的“时文”,作为考中功名,得到好名声,被人称赞的标准。C.欧阳修记叙韩文"没而复盛:举了孔孟的例子,是为了阐明“道”可能暂时泯没,但其生命力必将永存的道理。试卷第2页,共12页难”,但究竟谁会杀死他,晏子并不知道;而且“吾亦无死矣”是说自己不再是齐庄公的臣子,不用陪着他去死了,并不是“预料到崔杼一定不会加害于他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望”,瞻仰、景仰;“民'百姓;“民之望也”,判断句,句末“也”表判断。“方L当,在;“成礼”,行礼完毕;“去”,离开;“岂所谓.・・・・・邪”,固定句式,难道是人们所说的……吗?.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可知,他冒犯君主的威严依然直言进谏,冒犯君主的威严,司马迁高度评价他是在朝廷做官想着要尽忠,归隐就想着要补救过失的人。由此概括出:晏子犯颜劝谏,敢于直言。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可知,当晏子趴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行完作为臣子的礼仪之后才肯离开,这件事司马迁高度评价他是不畏强暴英勇无畏的人。由此概括出:晏子不畏强暴,冒着危险祭奠齐庄公。从“以节俭力行重于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可总结出晏子生活节俭,从“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可总结出他正直直言,处事秉公办理。由此概括出:晏子严于律己,厉行节俭。参考译文文本■:晏子是齐庄公的臣子,他的意见大都被采纳,每次朝见的时候,齐庄公都会赏赐给他爵位,增加他的封邑。过了不久,他的意见不被采纳了,每次朝见的时候,齐庄公就收回他的一些爵位和封邑。爵位和封邑都被收走后,晏子就退出朝堂,坐上车子,长吁短叹,最终又笑了。他的车夫说:“您为什么多次叹气后接着又发笑呢?“晏子说:“我叹气,是怜悯我们的君主不能免除灾难;我发笑,是高兴我能保全自身,我也用不着陪君主去死了。”后来崔杼果然杀死了齐庄公。晏子站在崔杼的门外,跟随的人说:“(您要)为君主殉死吗?”晏子说:“难道只是我一个人的君主吗?我为什么要殉死呢?”跟随的人又说:“逃往国外吗?”晏子说:“难道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要逃往国外呢?”跟随的人说:“回去吗?”晏子说:“我们的君主死了,回到哪里去呢?给百姓当君主的人,难道是为了欺凌百姓?是为了掌管国家。给君主当臣子的人,难道是为了俸禄?是为了保住国家。所以,君主如果是为了国家而死,那么臣子就为君主殉死;君主如果是为了国家而逃往国外,那么臣子答案第8页,共18页就为君主逃往国外。如果君主为了自己而死,为了自己而逃亡,如果不是他宠爱的人,谁能跟他一起承担这样的祸患?况且别人明明有君主却把君主杀了,我为什么却要为君主殉死?又为什么要为君主逃往国外?但是我又将回到哪里去呢?”门打开了,晏子走了进去。崔杼说:“您为什么不为君主殉死?您为什么不为君主殉死?”晏子说:“祸患发生的时候我不在,祸患结束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为君主殉死呢?况且我听说过,把逃亡当作好品行的人不足以保住君主,把殉死当作有义气的人不足以建立功勋。我难道是个小女子吗?怎么能自缢而跟着去死呢?”说完就脱掉外衣左袖,露出左臂,摘掉帽子,用白布缠头,坐在地上,头靠着齐庄公的尸体哭泣,然后站起来,向齐庄公跳脚号哭了几声,就出去了。有人对崔杼说一定要杀掉晏子,崔杼说:“他是百姓景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到民心。”文本二:晏平仲,名婴,是莱地夷维人。侍奉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由于节俭和勤于政事而被齐国百姓看重。他担任齐国的相国后,一顿饭不吃两样肉食,他的妻妾不穿丝制的衣裳。他在朝廷时,君主对他说到的事,他就直言以对;没有说到的事,他就秉公办理。当君主有道义的时候,就服从命令去行事;没有道义的时候,就权衡度量着去行事。凭借着这样的行为,他连续三朝在各诸侯国中名声显扬。太史公说:我读过《晏子春秋》,书中说得详细极了。看了他所写的书以后,还想了解他所做的事,所以就编写了他的传记。当晏子趴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行完作为臣子的礼仪之后才肯离开,他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人吗?至于他直言进谏,冒犯君主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做官想着要尽忠,归隐就想着要补救过失”的人吧!假如晏子现在还活着,我即使是替他拿着鞭子驾车,也是我高兴而仰慕的事啊。.A23.B24.C25.B26.D27.(1)但谈论的人们竟说他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者的臣子罢了。(2)敌人的兵马已经在死地,却率兵直进,来和他决战,这也是稍微懂得事理的人不会去做的。28.作者痛心气愤千百年来一些人不了解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而以成败论英雄来贬低诸葛亮。【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敌对手。句意:更有甚者到了认为孔明不是仲达的对手。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答案第9页,共18页A.“而”:连词,表示转折,但,但是。句意:势力压倒群臣但群臣不怨恨。“而”:连词,表示修饰。句意: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B.“且,副词,将耍。句意:孔明领兵将要到了。“且”:副词,将要。句意:你们都将被他俘虏。C.“也”:助词,表示停顿。句意:孔明在时,仲达的话就这样。“也”:助词,表示判断。句意: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D."之”:助词,的。句意:我曾经读他的问对书籍。“之,助词,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宽恕他人过错没有最大限度,使用刑法没有最小,这是皇帝的使用的政策啊。用正道使用人,即使劳累也不怨恨,用给人生路的方式杀人,即使死了也不怨恨杀人者,这是称王的人做的事啊。“宥过无大”与“刑故无小”是对称结构,之间要断开,排除AB;“以佚道使人”与“以生道杀人”也是对称结构,之间要断开,排除D。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从“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仲、乐毅,委身偏方“可知,④是“论者”即谈论的一些人的看法,并不是作者对诸葛亮赞赏;从“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询言……呵知,⑥是仲达迎战诸葛亮的行为,并不是作者对诸葛亮赞赏。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错误。李靖对诸葛亮的用兵之道非常赞赏,从“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一句中可见,“书生之论”并非指李靖的观点。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乃”,竟然;“偏方”,偏远的地方;“特”,只不过;“尔”,罢了。“而”,去L"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判断句;“少”,稍微;"辨事机者’,懂得事答案第10页,共18页理的人。.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可知,“吾愤孔明之不幸”,是因为作者痛心气愤千百年来一些人不了解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而以成败论英雄来贬低诸葛亮。参考译文:孔明,是伊尹、周公一类的人。但是谈论的人们多有不同的说法,因为他遭遇多难的时代,处于英雄不幸的时候。众人都积极进世,而我单单退隐,优雅的生活在草房之中,刘备三请后出征效力,挺身而出接受托孤的重任,不放弃也不专制,没有人进谗言。权利威胁到皇帝但皇上不怀疑,势力压倒群臣但群臣不怨恨。竭尽精力治理蜀地,风土人情出现了良好的风貌。宽恕他人过错没有最大限度,使用刑法没有最小,这是皇帝的使用的政策啊。用正道使用人,即使劳累也不怨恨,用给人生路的方式杀人,即使死了也不怨恨杀人者,这是称王的人做的事啊。孔明都能很好的做这些事,相信他确实是伊尹、周公之类的人啊。但谈论的人们竟说他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者的臣子罢了。凭什么能够和孔子在鲁国做官时自己比作老子、彭公呢!更有甚者到了认为孔明不是仲达的对手,这与小孩子的见解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难道不是因为仲达的言论而相信的吗?却不知道他的话都是谎言。仲达不能在孔明面前使用诡计,所以常常暗地偷看孔明排兵布阵,妄自说一些大话来欺骗部下,谈论的人们只不过没有察觉罢了。开始孔明领兵出祁山,仲达领兵对抗他,听说孔明将要收割上卦的麦子,卷起盔甲急速行军,昼夜兼程往那里赶,孔明粮食缺少已经退走了,仲达欺骗说:“我昼夜兼程,非常疲劳,这是通晓兵法的人非常喜欢的,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就容易对付了。”军队没有现有的粮食却调转军队作战,纵使能够取胜,后面又凭什么来维持呢?这是稍微能够辨别事理的人一定不会去做的。仲达心里知道是这样,在外面说大话欺骗他的部下罢了。不久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道孔明领兵来逼近渭水,他率领军队渡过渭水,背靠渭水构筑营垒。孔明领兵将要到了,仲达诈言说:“诸葛亮若是勇敢的人,应当领兵出武功依山势布阵。如果向西上五丈原,各路军队就没有战事了。”敌人的兵马已经在死地,却率兵直进,来和他决战,这也是稍微懂得事理的人不会去做的。仲达知道诸葛亮一定不会这样,才用骗人的话来掩饰他的胆怯,用这些来显示我能料敌,并用来稍微安定三军之心。孔明率领有秩序的军队,不用权变诈术,不贪图小利,他则说:“诸葛亮志向大但不能抓住机会,智谋多但不果断,喜欢带兵但没有能力。”凡是这些,都是暗地偷庭孔明的谋略,故意说大话来欺骗他答案第11页,共18页的部下,这怎么是真情呢!善于洞察真情的人,不在敌人存在之时,而在于对人消亡之后。孔明在时,仲达的话就这样,等到孔明去世了,件达看到孔明的布置营垒的方式,收起衣襟长叹说:“孔明真是天下的奇才啊。“他看到孔明的规矩法度,出于自己不能做,恍然失去了自我,不觉他的话就说出来了。可以看出他的真情了。谈论的人不相信,反而相信他骗人的话,难道不是又被仲达欺骗了吗!唐代的李靖,是谈论兵法的英雄,我曾经读他的问对书籍,看见他讲述孔明用兵的巧妙,非常好,令人叫绝;李靖曾对仲达不屑一顾,李靖是通晓兵法的人,本来可以看到其中的奥妙了。书生们的谈论,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孔明距离现在已经有千年了,未有能看透他的内心的人。我愤怒孔明的不幸,所以详细的说这些,让世上用成败论英雄的人们还是稍微收敛一些吧。.C30.B31.D32.B33.D34.(1)引导他们吟诵诗歌来激发他们的志趣,教导他们学习礼仪来使他们的仪表威严,劝导他们读书来开启他们的智慧。(2)就好比春天的和风细雨,滋润了花草树木,花木没有不萌芽发育的,自然能一天天地茁壮生长。35.示例1:先王立教强调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加以引导(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今世之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天性(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作者的教育观:儿童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加以引导。示例2:先王立教强调教育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今世之教育不讲求方法,简单粗暴,功利性强(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作者的教育观:儿童教育讲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品质。【解析】2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C“囹狱:案件”解释错误,应解释为“监狱”。句子意思是:他们把学校看作是监狱而不愿意去。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句意:先王的教化就消失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B.均是助词,主谓之间,取独不译。句意:就像草木刚开始发芽。/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答案第12页,共18页便度过一生。C.连词,表目的,来。/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句意:伺机逃避、掩饰遮盖来达到他们嬉戏玩耍的目的。/夹着泰山跨越渤海。D.副词,表祈使的语气。/代词,代指庄宗。句意:一定要体察我的用意。/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人为的缘故呢?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有我的教育理念,本意就在这里。我担心世人不能体察,认为我很迂腐,况且我也要离开(人世)了,所以特别加以叮咛嘱咐来告知你。“此”作“在于”的宾语;“恐时俗不察”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我”,“恐”作句子的谓语,所以要在“恐”前断开,排除AB。“故特叮咛以告"中“故”解释为"所以、一般放在句首,其后引出结果,所以要在“故”前断开,排除C。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①解释为“现在的人常常把吟唱诗歌、学习礼仪看成是不切合时务”,是当世之人对儿童教育的认识误区。②解释为“一天天地使他们逐渐接近礼义而不感到艰难、这是先王立教的本意,是作者赞同的教育方法。③解释为“每天只是用标点断句、课业练习督促他们”,是当世之人对儿童教育的认识误区。④解释为“把老师看作是强盗和仇人而不愿意见”,这是教育误区下儿童的表现。⑤解释为“鞭挞束缚他们,像对待囚犯一样",是当世之人对儿童教育的认识误区。⑥解释为“他们得过且过,庸俗鄙陋,日益堕落”,是教育误区下儿童的表现。①③⑤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作者批评了,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心理”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可知,作者认为儿童的本性就是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约束,不应摧残压抑他们的本性。故选Do答案第13页,共18页.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以”,目的连词,来;“歌诗”,名词作动词,吟诵歌诗;“肃”,使动用法,使……威严;“讽”,劝导。“譬、好比、好像;“被、同"披、沾湿、滋润;“莫”,没有。.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的艺术手法,并概括分析有关内容的能力。示例一:根据文中“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可知,先王立教强调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引导他们的志向,调理他们的性情;根据文中“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可知,今世之教育要求他们严格约束自己,只知道鞭挞束缚他们,像对待囚犯一样,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文中将先王强调顺应孩子的天性加以引导的教育观与今世扼杀孩子天性的教育观进行对比。作者赞同先王的教育观,即儿童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加以引导。示例二:由文中“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可知,先王立教强调教育要潜移默化他们的粗俗愚顽的秉性,润物无声,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由文中“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可知,今世之教育不讲求方法,简单粗暴,功利性强。文中将这两种教育观进行了对比。作者的教育观和先王一致,儿童教育要讲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品质。参考译文:古代的教育,是把人伦道德(作为内容)教学生。后世背诵词章的风气兴起后,先王的教化就消失了。现在教育儿童,只应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专门的功课。那培养的具体方法,则适宜引导他们吟诵诗歌来激发他们的志趣,教导他们学习礼仪来使他们的仪表威严,劝导他们读书来开启他们的智慧。现在的人常常把吟唱诗歌、学习礼仪看成是不切合时务,这都是庸俗鄙薄的见识,(他们这些人)怎么能够知道古人设立教育的本意呢!一般说来,儿童的性情是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约束,就像草木刚开始发芽,如果让它舒展畅快地生长,就能很快枝条繁茂,如果摧残压抑它,就会很快枯萎。现在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们顺着自己的兴趣,多加鼓励,使他们内心喜悦,那么他们的进步自然就停不下来。就好比春天的和风细雨,滋润了花草树木,花木没有不萌芽发育的,自然能一天天地茁壮生长;如果遇到冰霜的侵袭,那么它们就会萧条破败,一天天地枯萎。所以大凡诱导他们吟诵诗歌,不只是激发他们的志向和兴趣,而且还可以在吟唱诗歌中消耗他们蹦跳呼喊的精力,答案第14页,共18页在音律中宣泄他们心中的郁结和不快;引导他们学习礼仪,不只是使他们的仪表威严,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在揖让叩拜中活动血脉,在叩拜屈伸中强健筋骨;劝导他们读书,不只是开启他们的智慧,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在反复思索中存养他们的本心,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弘扬他们的志向。所有这些都是用来顺应他们的天性,引导他们的志向,调理他们的性情,潜消默化他们的粗俗愚顽的秉性,一天天地使他们逐渐接近礼义而不感到艰难,性情达到了中正平和而不知其中的缘故。这才是先王立教的本意。像现在的人训导启蒙儿童,每天只是用标点断句、课业练习督促他们,要求他们严格约束自己,却不知道用礼仪来引导他们;只知道要求他们聪明,却不知道用善良来培养他们;只知道鞭挞束缚他们,像对待囚犯一样。他们把学校看作是监狱而不愿意去,把老师看作是强盗和仇人而不愿意见,伺机逃避、掩饰遮盖来达到他们嬉戏玩耍的目的,作假撒谎来放纵他们的顽劣鄙陋本性。(于是)他们得过且过,庸俗鄙陋,日益堕落。这是驱使他们作恶却又要求他们向善,这怎么可能呢?所有我的教育理念,本意就在这里。我担心世人不能体察,认为我很迂腐,况且我也要离开(人世)了,所以特别加以叮咛嘱咐来告知你。你们这些教师,一定要体察我的用意,永远把我的话作为训示;不要因为世俗言论就更改废弃我的规矩,也许可以成就“蒙以养正”的功效吧!切记切记!.B37.D38.C39.D40.A41.(1)只是六国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到最后还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2)怎么能让六七个君王凌驾于人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百姓,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暴露尸骸于野外,最终被杀害呢?42.苏河:六国割地入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苏辙:齐楚燕赵没有帮助韩魏抵抗秦国,不能审时度势,导致灭亡。李桢: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解析】3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视:看上去、比照。句意:看上去和秦国没有什么不同。故选Bo3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而”表示并列关系,意为“又”;第二句“而”表示递进关系,意为“并且句意:强者欺负弱者。/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B.第一个“其”代词,意为“那些'第二个“其”弋词,意为“代乱石”句意:(苏秦)的确知道那答案第15页,共18页是容易(的事)。/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C.第一个“为”介词,意为“替”;第二个“为”动词,意为“给予二句意: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况且国君您(秦伯)曾经施予晋君(晋惠公)恩惠。D.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意为“来二句意: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灭六国而帝”表示顺承关系,联系紧密,其间不能分开,排除AD;“其恶未极”和“其恶未盈”都以“其恶”为主语,强调了“其恶”,两句之间应该分开,排除B。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剖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挨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可知,①属于二苏论六国。排除AB。由原文“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可知③属于张仪的辨说。排除C。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继承二苏观点的基础上”错误。由原文“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可知,作者是在批驳二苏观点的基础上树立自己观点的。“即如果接受孟子的建议”错误,”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可知孟子的建议是作者用来论证自己观点的论据,并非就是作者自己的观点。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惟其”,只是;“不克”,没有做成;“是以”,因此;“卒”,最后;“夷灭”,消灭。“岂”,怎么能;“肆”,凌驾;“骈f氐”,手脚上的厚皮;“中野”,原野之中;“刈”,割草,引申为杀害。答案第16页,共18页.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六国徒事剖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可知,苏洵认为六国割地入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由原文“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援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可知,苏辙认为齐楚燕赵没有帮助韩魏抵抗秦国,不能审时度势,导致灭亡。由原文“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可知,李桢认为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参考译文: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以前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那样有利),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六国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到最后还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他)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时要为秦国谋划的原因是只怕张仪。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护(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泡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从他说的话来看,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并没有什么错。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张)连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张嘴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答案第17页,共18页D.这篇文章以作者珍藏的一部旧本韩文为线索,融记叙、议论和抒情为一体,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饱含浓厚感情。.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亦方举进土,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2)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文中写了欧阳修三次读《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他心境有怎样的变化?(202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简夫少卿诗集引[宋]苏辙熙宁初,予从张公安道,以弦诵教陈之士大夫。方是时,朝廷以徭役、沟渔事责成郡邑,陈虽号少事,而官吏奔走,以不及为忧。予独以诗书讽议窃禄其间,虽幸得脱于简书,而出无所与游,盖亦无以为乐也。时太常少卿李君简夫归老于家,出入于乡党者十有五年矣。间而往从之。其居处被服,约而不陋,丰而不余。听其言,未尝及世俗;徐诵其所为诗,旷然闲放,往往脱略绳墨,有遗我忘物之思。问其所与游,多庆历名卿,而元献晏公深知之。求其平生之志,*则日:“乐天,吾师也。吾慕其为人,而学其诗,患莫能及耳。”予退而质其里人,日:*“君少好学,详于吏道,盖尝使诸部矣。未老而得疾,不至于废而弃其官。其家萧然,
篦粥之不给,而君居之泰然。其子君武,始弃官以谋养,浮沉里闾,不避劳辱,未几而*家以足闻。”陈人喜种花,比于洛阳,每岁春夏,游者相属弥月。君携壶命侣,无一日不在其间,口未尝问家事。晚岁,其诗尤高。信乎,其似乐天也!予时方以游宦为累,以谓土虽不遇,如乐天,入为从官,以谏争显,出为牧守,以循良称,归老泉石,忧患不及其身,而文词足以名后世,可以老死无憾矣!君仕虽不逮乐天,而始终类焉,夫又将何求?盖予未去陈而君亡,其后十有七年,元祐辛未,予以幸遇,与闻国政。禄浮于昔人,而令名不闻;老将至矣,而国恩未报,未敢言去,盖尝恐兹心之不从也。君之孙宣德郎公辅以君诗集来告,愿得予文,以冠其首。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而惧不能蹈也,故具道畴昔之意以授之。凡君诗古律若干篇,分为二十卷。书李简夫诗集后[宋]苏轼孔子不取微生高①,孟子不取于陵仲子②,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不停地道歉谢罪。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怎么能让六七个君王凌驾于人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百姓,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暴露尸骸于野外,最终被杀害呢?它一定不想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答案第18页,共18页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李公简夫以文学政事有闻于天圣以来,而谢事退居于嘉祐之末,熙宁之初。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熙宁三年,轼始过陈,欲求见公,而公病矣。后二十年,得其手录诗七十篇于其孙公辅。读之,太息日:“君子哉若人,今亡矣夫!”元祐六年十二月初四日。【注释】①孔子不取微生高:众人认为微生高直爽、坦率,孔子认为他不符合这种修养。②于陵仲子:陈仲子自称于陵仲子。他穷不苟求,不食不义之食。.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遗我忘物之思 遗:馈赠■.予退而质其里人 质:问询C.君仕虽不逮乐天 逮:及,达到*D.而谢事退居,于嘉祐之末,熙宁之初谢:辞去(官职)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间而往从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B.篦粥之不给 凌万顷之茫然••C.夫又将何求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D.君子哉若人,今亡矣夫王日:“若是其甚与?”••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B.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C.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D.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能表现苏氏兄弟对李简夫持褒扬态度的一组是()①居处被服,约而不陋,丰而不余②问其所与游,多庆历名卿③浮沉里闾,不避劳辱④信乎,其似乐天也⑤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⑥古今贤之,贵其真也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熙宁初年,苏辙跟从张安道教授陈地的士大夫,陈地的官吏忙于公务,苏辙虽然有幸脱身于公务,而无所与游。B.李简夫仰慕乐天为人,虽精通吏道,但在尚能理事时就弃官,简夫诗作放达闲适。C.苏辙认为,白居易晚年归隐,忧患不能加之于其身,诗文足以扬名后世,死而无憾。试卷第4页,共12页D.苏轼将孔孟与陶渊明作对比,认为陶渊明率真自然,而李简夫有陶渊明的君子之风。.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而惧不能蹈也。(2)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苏氏兄弟对李简夫的评价有何异同?(2023届天津市复兴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文本: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爵邑尽,退朝而乘,喟然而叹,终而笑。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也?"晏子曰:“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崔杼果弑庄公。晏子立崔杼之门,从者日:“死乎?”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日:“行乎?”曰:“独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吾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君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匿,孰能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崔子曰:“子何不死?子何不死?"晏子曰:“祸始吾不在也,祸终吾不知也,吾何为死?且吾闻之,以亡为行者不足以存君,以死为义者不足以立功。婴岂其婢子也哉?其缢而从之也?“遂袒免,坐,枕君尸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日:“民之望也,舍之得民。”(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文本二: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退朝而乘 乘:乘车*B.而焉得亡之 亡:逃亡C.妾不衣帛 衣:穿着D.君语及之,即危言危:危险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门启而入 恶得不禁恶而劝爱••B.且吾闻之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洎牧以谗诛••D.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而刀刃若新发于硼••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晏婴,又称晏子,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也常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朝廷和军队。C.春秋时,“跪”和“坐”都要求要两膝相并、双脚在后、脚心朝上。D.太史公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本文指的是司马迁。.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B.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C.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D.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庄公起初很信任晏子,多采纳他的意见,经常赐他爵位,增加封邑,后来就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了,并不断剥夺他的爵位和封邑。B.晏子在他的爵位和封邑都被剥夺干净后,先叹后笑,因为他预料到齐庄公一定会被崔杼杀死,也预料到崔杼一定不会加害于他。C.晏子认为君臣都要为国家服务,如果君主不是为国家利益而死,而是为个人利益而死,那么作为臣子就没有义务为君主殉死。D.晏子虽然没有为君主殉死,但是他却不怕冒犯崔杼,他坐在地上,将头靠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以此表达了对齐庄公的哀悼。.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2)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试卷第6页,共12页.司马迁感叹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司马迁为什么如此仰慕晏子。(2023届天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年度知名教育机构兼职教师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酒店客房部客房清洁工具采购合同3篇
- 2025年度综合安防系统运维人员劳动合同范本3篇
- 关于2025年度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汇编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客房预订渠道拓展与佣金分配合同3篇
- 2025年度互联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合同模板汇编:试用期管理篇3篇
- 农村建房施工安全责任主体确认与责任划分合同(2025)3篇
- 2025年度养殖场养殖场用工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农村宅基地房屋买卖及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合同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考与实践
- 中外美术评析与欣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大学
-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测试》试卷
- 福利住房与购房补贴制度
- 康师傅乌龙茗茶营销策划书
-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四上第13课《预防冻疮》课件
- 工厂筹建方案
- UPVC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 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 女装行业退货率分析
- 计算机基础理论-进制的概念及换算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