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日期:课型:新授课题:9.1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了解重要的铁矿石知道炼铁的原理了解还原反应知识点(含重点、难点):重点:炼铁的原理2、难点:炼铁的原理及还原反应板书设计:金属矿物及其冶炼一、常见的矿物二、工业炼铁铝矿:1、反应原理铝土矿、钾长石、明矾2、装置铁矿:3、实验现象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4、注意事项学习过程:师生互动活动意图【创设情境】:【师】展示图片:【生】观察,回答自然界中的铁大多以什么形式存在?说明铁有什么性质?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的铁及其合金是如何得到的呢?引出课题:金属的冶炼【师】展示常见的矿物图片赤铁矿Fe2O赤铁矿Fe2O370%黄铁矿FeS256%菱铁矿FeCO348%磁铁矿Fe3O472%【自主学习】【生】观察图片信息,阅读教材P59页,思考讨论如何从铁矿石中获得铁单质?CO与Fe2O3反应的原理和步骤是什么?如何检验反应后的产物?用实验来说明【分组实验】各小组按照下图装置及步骤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同时思考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A石灰水A石灰水Fe2O3COFe迟到早退A步骤:1、通CO;2、点燃处理尾气的酒精灯;3、点燃加热Fe2O3的酒精灯;4、停止加热Fe2O3;5、停止通CO6、熄灭点燃尾气的酒精灯。【问题】1、实验现象:【生】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2、如何判断反应中生成了铁?【生】:用磁铁3、装置中右边的酒精灯起什么作用?4、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生】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5、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Fe2O3+3CO2Fe+3CO2我们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从铁矿石中获取金属铁的【师】总结讲解通CO目的: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CO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排尽空气防爆炸)注意:酒精灯B的作用: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大气现象:红棕色的物质变为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阅读课本P59第三自然段的有关内容,回答出下面的问题什么是还原反应?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是什么?你还记得什么是氧化反应吗?【师】总结:物质和氧气发生反应,也就是得到氧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描述上面两个反应为:物质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通过地图意识到铁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结合实际生活,自然引题通过图片了解如何选用矿石炼铁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得出炼铁原理排疑解难,适当指导【开眼界】在工业上是否也象我们刚才那样进行炼铁呢?工业上炼铁的设备是什么?炼铁的原料是哪些?你能写出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吗?〔投影〕高炉炼铁的示意图(配文字说明或解释)或影像资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炼铁高炉及反应原理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炼铁高炉及反应原理热空气炉渣出口热空气炉渣出口生铁出口3CO+Fe2O3=2Fe+3CO2CO2+C=2COC+O2=CO2开拓眼界,应用于生产【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的收获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堂堂清】1、在3co+Fe2o3=2Fe+3co2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A、Fe2o3B、coC、FeD、co22.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全部接为超长轨。在焊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能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熔融状态的铁可用来连接铁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Fe2O3+2AlAl2O3+2Fe,其中的还原剂为()A.Fe2O3B.AlC.Al2O3D.Fe3、某学生改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先给氧化铁加热,再通入一氧化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可判断反应是否开始发生,则B中的试氧化铁是(填ABC名称)______________氧化铁(4)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CO(5)装置C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_______。COBCABCA4、炼铁厂利用100吨含Fe2O38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多少吨纯铁?可以炼出多少吨含铁96%的生铁?答案:1、C2、B3、(1)爆炸一氧化碳中混有空气不纯净,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2)Fe2O3+3CO=2Fe+3CO2(3)澄清石灰水(4)防止一氧化碳气体污染空气(5)排水集气法5、解:可以炼出纯铁的质量为X3CO+Fe2O3====2Fe+3CO2112100吨X80%X160:112=100吨X80%:XX=56吨生铁的质量:56吨÷96%=58.3吨铁的冶炼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从海水中提取镁元素制金属镁的知识。在生活中铁及其合金的应用非常广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炼铁的原理奠定了基础。利用实物矿石以及多媒体展现工业炼铁的实况,而是学生不自然的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降低了学生接受的难度。效果分析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问答贯穿整个课堂,以生活实际探寻化学知识,从而走向生活实际。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将提了学生的接受知识的难度。以矿石出发,提供多种多样的不同矿石标本,激发学生的思考,金属如何得到?带着问题,利用多媒体带领同学们进入现在工业冶炼金属的工厂进行参观、探讨其中的化学知识。学生积极性很高,回答问题较积极。对反应原理,学生在黑板板书,效果较好。铁的冶炼教材分析1、教材主要内容本节课是在第二单元学习从海水中提取镁单质的基础上学习另一种金属铁的冶炼。教材内容是以化学实验为手段来理解炼铁原理的并从化学走向社会来了解炼铁高炉的工业生产过程在此基础上知道氧化还原反应。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众多的金属材料中铁及其合金一直在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主要地位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是世界各国工业化水平的主要标志。而学生都有历史知识知道我国劳动人民早在春秋初期就已掌握了冶铁技术所以设计本节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进行铁矿石金属资源情况的教学时让学生了解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形成保护和合理开采矿产资源的意识也为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作知识的储备。同时本节内容也为单元探究活动探究金属铜的冶炼原理做了有力的铺垫。另外以炼铁原理的学习为载体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来组织如何进行实验实验的步骤如何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工业炼铁。并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堂堂清】1、在3co+Fe2o3=2Fe+3co2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A、Fe2o3B、coC、FeD、co22.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全部接为超长轨。在焊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能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熔融状态的铁可用来连接铁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Fe2O3+2Al=Al2O3+2Fe,其中的还原剂为()A.Fe2O3B.AlC.Al2O3D.Fe3、某学生改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先给氧化铁加热,再通入一氧化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可判断反应是否开始发生,则B中的试氧化铁是(填ABC名称)______________氧化铁(4)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CO(5)装置C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_______。COBCABCA4、炼铁厂利用100吨含Fe2O38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多少吨纯铁?可以炼出多少吨含铁96%的生铁?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秉承“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简单的矿石标本的导入导入简单化,化学迁移到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领学生进入冶炼工厂,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思考、探寻、交流、总结。让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更加努力的学习。有待改进的地方:课堂上,放手学生可以再大胆的放一放,关注度再高一点,每个学生都要不同程度的服务于社会。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二课时课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常见的铁矿石认识还原反应2、理解炼铁的原理及实验操作(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炼铁原理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炼铁的原理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