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蝙蝠和雷达【第2课时】课件_第1页
12.蝙蝠和雷达【第2课时】课件_第2页
12.蝙蝠和雷达【第2课时】课件_第3页
12.蝙蝠和雷达【第2课时】课件_第4页
12.蝙蝠和雷达【第2课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读释疑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当堂检测第二课时蝙蝠和雷达121.能清楚介绍三次试验的过程。(重点)2.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体会运用试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明创造的过程。(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一读:想一想,蝙蝠和雷达有着怎样的联系?二思: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怎样做的?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四悟:学了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写一写。三探:飞机为什么能安全夜航?其工作原理是怎样的?核心问题:科学家是怎样在蝙蝠的启发下发明雷达的?启发

12.蝙蝠和雷达(课文朗读).mp4听朗读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是个过渡段,采用设问的方式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在漆黑的……安全飞行呢”是自问的部分,是紧承上一个自然段而发出的疑问;“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是自答的部分,能顺势引出下文对蝙蝠的介绍。阅读方法解密:品析设问什么是设问句?设问就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提出问题,然后再解答的修辞手法。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设问句有什么作用?设问句能强调某些内容,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有的还起到过渡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判断设问句的方法是什么?看句子是不是有疑问,是不是有回答。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思考(重点):这次试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一个也没响”“一根也没碰着”,说明不用眼睛,蝙蝠依然能安全飞行。这次试验的结果说明蝙蝠能在黑夜安全飞行与它的眼睛没有任何关系。蝙蝠就像没头苍蝇(yíng)似的到处乱撞,系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这句话把蝙蝠比喻成“没头苍蝇”,说明蝙蝠失去了耳朵和嘴的帮助,根本无法飞行。三次不同的试验证(zhèng)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pèi)合起来探(tàn)路的。思考(重点):这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这是对前两段的总结,总结了三次试验的结果。同时又为后面科学家进一步进行研究,并发明雷达作了铺垫。“反复”写出了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终于”可见科学家为揭开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费了很大功夫。这句话说明一项结论不是轻而易举得出来的,而是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得出来的。探究:从“反复”“终于”,你体会到什么?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jiē)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科学家从蝙蝠能在夜间灵巧地飞行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试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再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发明了雷达。科学家是怎样在蝙蝠的启发下发明雷达的?1.一读:想一想,蝙蝠和雷达有着怎样的联系?雷达是仿照蝙蝠发明的。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嘴,可以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耳朵。串珠问题:2.二思: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怎样做的?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为了揭开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进行了三次试验。第一次将蝙蝠的眼睛蒙上,它在屋子里飞行没有碰着铃铛;第二、三次分别塞上蝙蝠的耳朵,封住蝙蝠的嘴,它在屋子里飞行将铃铛撞得响个不停。三次试验的结论是:蝙蝠夜行靠的不是眼睛,是用耳朵和嘴配合起来探路的。3.三探:飞机为什么能安全夜航?其工作原理是怎样的?飞机之所以能安全夜航,是因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使飞行员能够得知前方有没有障碍物。4.四悟:学了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写一写。示例:许多科学产品都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创造出来的。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不懈努力。蝙蝠和雷达飞机安全夜航飞行特技三次试验揭示秘密受到启发:为飞机装上雷达蝙蝠夜间飞行揭开生物奥秘科学造福人类课文结构本文主要讲了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奥秘,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安装在飞机上,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的过程,告诉我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示。课文主旨推荐阅读电鱼与伏特电池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产生电,仅仅是鱼类就有500余种。人们将这些能放电的鱼,统称为“电鱼”。各种电鱼放电的本领各不相同。放电能力最强的是电鳐、电鲶和电鳗。中等大小的电鳐能产生70伏左右的电压,而非洲电鳐能产生的电压高达220伏;非洲电鲶能产生350伏的电压;电鳗能产生500伏的电压,有一种南美洲电鳗竟能产生高达880伏的电压,称得上电击冠军,据说它能击毙像马那样的大动物。电鱼放电的奥秘究竟在哪里?经过对电鱼的解剖研究,终于发现在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发电器官。这些发电器是由许多叫电板或电盘的半透明的盘形细胞构成的。由于电鱼的种类不同,所以发电器的形状、位置、电板数都不一样。电鳗的发电器呈棱形,位于尾部脊椎两侧的肌肉中;电鳐的发电器形似扁平的肾脏,排列在身体中线两侧,共有200万块电板;电鲶的发电器起源于某种腺体,位于皮肤与肌肉之间,约有500万块电板。单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很微弱,但由于电板很多,产生的电压就很大了。电鱼这种非凡的本领,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伏特电池。因为这种电池是根据电鱼的天然发电器设计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电器官”。对电鱼的研究,还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电鱼的发电器官,那么,船舶和潜水艇等的动力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洞中蝙蝠》白居易)

国学诵读【谜语】似鼠不是鼠,无羽能飞舞,眼睛看不见,目标却清楚。(谜底:蝙蝠)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在自然界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动植物,人类通过研究,模仿它们的外形或特有的本领创造出一个个奇迹,为社会发展造福。所以可以说,动植物就是人类的老师,是社会发展的功臣,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试验次数方式结果12

3读: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蒙上眼睛飞

塞上耳朵飞封住嘴巴飞铃铛一个也没响铃铛响个不停 铃铛响个不停答案:科学家通过对大自然和动物界里发生的许多奇迹的仔细观察,建立了一门新兴的学科——仿生学。1.飞机的出现来自人们对飞鸟的直接模仿。现代飞机的垂直起降、空中定悬后掉头等诸多方面功能的实现也深受飞鸟和蚊虫的启发。2.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3.响尾蛇导弹就是科学家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着一种类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的原理,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说:除了蝙蝠以外,还有一些动物使人类得到启示。如果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就告诉其他同学吧!练:按课文填空。蝙蝠(

)在夜里飞行的,(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就是还而且即使也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苍蝇(

)证件(

)飞蛾(

)避开(

)尖锐(

)障碍(

)﹒﹒﹒﹒﹒﹒﹒yinɡzhènɡ

ébìruìzhànɡài二、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屏蒙píng屏幕bǐng屏气mēng蒙骗méng蒙尘měng蒙古包三、比一比,组词语。朗()揭()郎()渴()梦()竖()楚()坚()明朗新郎揭开渴求美梦清楚竖立坚强四、我是拼写小能手。hángxíngpèi hébǔ zhuōjiē kāijī yùtè biélíngqiǎozú gòuléidá

航行配合捕捉揭开机遇特别灵巧足够雷达五、把下面的词语填在括号中。竟然果然显然毅然1.毫不犹豫用(

)。2.非常明显用(

)。3.预料之中用(

)。4.出乎意料用(

)。毅然显然果然竟然六、照样子写两个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横七竖八: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