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季更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科学-四季更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科学-四季更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科学-四季更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科学-四季更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六年级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四季更替》是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月亮”中的第3课。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再通过逻辑推理和模拟实验对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宏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设计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3.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教学重点: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推理、假设,自主探究、模拟四季更替的原因。教学难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倾斜着身子造成的阳光直射位置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四季更替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四季图片,引出课题。

师:我们来欣赏一组四季风光图片,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夏日烈日炎炎,夏荷飘香,秋天凉风习习,硕果累累,冬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循环出现。我们就叫四季更替。(老师

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四季更替》)

二、探究活动:(一)提出问题:师:提问:你们感觉一年四季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谈话:温度变化的四季更替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按顺序做副板书。)(二)大胆猜测:1、学生交流猜测结果。预设学生猜测的结果:第一种:与地球自转有关。第二种: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关(离太阳近是夏季,离太阳远是冬季)。第三种:与地球的公转有关。第四种:与太阳的照射有关。2、 梳理猜想。谈话:大家积极动脑猜想真的是太棒了。四季更替现象有可能与哪种原因有关呢?我们对大家的观点来逐一分析一下。(1)讨论四季更替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的观点。讨论:我们都知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那么那一天中就会有几个季节?是这样吗?小结:这个观点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冲突了,说明地球的自转不是形成四季更替的关键。(2) 讨论四季更替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有关的观点。(地球离太阳近时,是夏天;相反是冬天。)师: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真的是四季形成的关键吗?请看科学家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数据(课件演示)师:现在大家认为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距太阳的距离远近吗?说说你的理由。生:不是。讨论四季更替和太阳的照射情况有关的观点。是否与太阳的照射有关呢)讨论:观察两幅图片,①夏至日正午的太阳在天空的什么位置?阳光是怎样射向地面的?近乎直射(在科学上我们称之为太阳直射)(冬至日正午的太阳在天空的什么位置?阳光是怎样射向地面的?(在科学上我们称之为太阳斜射)②阳光直射,斜射带来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结论:(直射,温度高。斜射,温度低。)

播放视频形成理性认识,我们想不想听一听为什么直射温度高,斜射温度低?师:现在我们认为直射和斜射的变化是否会引起四季更替呢?师:那又是怎样引起的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变化呢?(会不会与地球绕太阳的转动有关呢)(三)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3、了解地球的公转:(出示地球公转视频资料)师:其实在科学上地球绕太阳的转动称之为地球的公转。(板书:地球公转)

师:你们想知道地球是怎么公转的吗?(想)(1)师:下面,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地球公转视频,边看边认真思考关于地球的公转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播放地球公转视频)

生:(看完后回答)你了解到了地球公转的哪些特点?

(生交流,师演示“地球公转时是直立着转动还是斜着身子转动”、认识教室的北方及北极星的大体位置)

师小结:地球公转方向,公转周期,地轴指向等。(出示课件并解释)(2)游戏:指生模拟地球的公转。师提示:介绍用沿圆盘轨道充当地球公转轨道面,地球仪代表地球沿圆盘轨道贴桌面移动。(选出一名同学认真监督地轴是不是始终指着北极星,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师:地球绕太阳一圈转完了,一年过去了。就在这一年里,在太阳的照射下能不能形成太阳直射位置的变化呢?5、模拟地球公转实验:师:我们可以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做模拟四季更替的实验

师:做实验时还需要注意什么?(实验温馨提示)(多媒体课件)

师提示:

强调:始终让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手电筒光直射到地球仪上的那个位置,我们就直射点。师:重点观察当地球仪处在1、2、3、4四个点时太阳直射的位置,判断北半球相应的季节。如当手电筒直射1号位置时,用记号笔画圆圈圈出照射的光圈的范围并在圈内写上1,代表1号位置的直射点,同理2,3,4号也这样标记它们的直射点。现在大家都听清楚了吗?现在让我们的“地球”转动起来,观察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是如何变化的吧。(1)小组长分好工,开始动手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交流:指生通过展示台汇报实验记录表内容。(板书:1、春季2、夏季3、秋季4、冬季)

6、同学们通过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找到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初步判定出北半球的季节。现在我们共同交流我们的发现。首先我们选取比较容易分析的2号点位置。师:让我们的地球仪转到2号位置(巡视),此时太阳直射什么位置?生答:阳光直射在北半球上。师:我们北半球的温度怎样?生:北半球上得到的热量多,时间长,即使夜晚没有太阳,温度也很高。所以北半球上就是炎热的夏季。

师:让地球仪由2号慢慢公转到3号位置(巡视),观察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向什么位置移动?最后落到什么位置?

生: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向赤道移动。师:那我们的北半球的温度呢?师:此时北半球是什么季节?生:秋季。师:接着让我们的地球仪转到4号位置(巡视),此时太阳直射什么位置?生答:阳光直射在南半球。师:此时我们北半球的温度如何?生答:北半球上得到的热量少,时间又短,温度低。所以北半球上就是寒冷的冬季。师:让地球仪由4号慢慢公转到1号位置(巡视),观察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向什么位置移动?最后落到什么位置?生: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向赤道移动。师:那我们的北半球的温度呢?师:此时北半球是什么季节?生:春季。重做模拟实验,感受直射点在北半球,赤道和南半球之间逐渐来回移动。思考: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地球公转师:同学们,假设如果地轴不倾斜,还会不会出现四季更替呢?

(也可演示模拟一下)(师生共同总结出四季更替的原因)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照射程度也在不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更替。师:现在你明白四季更替的原因了吧?老师现在提出一个有挑战的问题?阳光同是直射赤道为什么北半球一个是秋季,一个是春季?生:太阳的直射点由北半球向赤道慢慢移动,北半球的气温逐渐降低,由炎热的夏季变成凉爽的秋季。太阳的直射点由南半球向赤道慢慢移动,北半球的气温逐渐升高,由寒冷的冬季变成温暖的春季。(四)总结拓展,课后延伸师:同学们通过大胆猜测,合理推理和模拟实验,发现了四季更替的原因,真的是太棒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劳动中,积累了许多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的丰富经验,又把四季分为24个节气。还编写了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播放节气歌)你感觉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么样?师:充分体现了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那你知道24个节气中的哪些节气?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深入了解24节气,并尝试背诵。同学们,春天里桃花盛开,生机无限;夏天到了,荷花清香,沁人心脾;秋天到了,天高云淡,枫叶飘飘;冬日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山如此多娇。让我们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继续探索美丽四季—所蕴含的无穷奥秘吧。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到科学课的学习。通过三年的学习,在学习中,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正逐渐的进入到科学探究之中,为解开未知的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六年级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已经相当丰富,在思维能力上也逐渐倾向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只是由于思考机会的缺憾而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缺乏训练,但并不说明所有学生的空间思考能力都不行,有大约10%的学生在这方面有独特的能力,另外10%也较好。我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根据上课需要准备资料和材料的习惯。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对科学这一门课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由于科学课上学习的内容非常贴近日常生活,所以大部分学生仍然对学习科学充满浓厚兴趣,能够比较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比较好。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和有些探究活动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节课主要是探究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的变化从而出现了四季更替现象。

本课对学生来说自己动手探究有些难度。为体现科学学习就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这一教学理念,我首先让学生欣赏四季的风景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四季的更替进行质疑,提出探究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在猜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出分析,学生终于明确:和距离没有关系,和自转无关。对于地球公转我借助ppt及视频播放,先使学生意识到和公转一定有系,再借助提供的模拟材料进行模拟,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发现: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总结出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教学中注重明确学生的思维方向,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梳理,关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分工合作、认真操作,观察仔细,氛围热烈,课堂生成效果好。所以,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的《地球与宇宙》的部分讲:科学课程有责任使小学生获得有关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包括因地球运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在以往的科学探究中,经历了三年级的天气变化,五年级的地表变化,六年级的昼夜变化的探究过程,对地球的自转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也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呢个生活经验探究四季更替,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科学探究:能运用已有知识对四季更替的成因进行猜测;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会做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2、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3、科学知识: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倾斜、公转有关。一、我会填。1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的公转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地球公转一周是(一)。

3、地球的自转就是地球围绕(地轴

)运动,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

4、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5、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二、我会辨。1、北极星就是我们地轴北极的上空,所以在我们看来是一直不动的,永远在北方。()2、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的现象。()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绕着地球旋转的。()三、我来选择。

1、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的交替,正确的解释是(A)A、地球自转B、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2、地球上的一年四季形成原因是:(B)

A、太阳离我们的远近。B、地球的公转使太阳光线照射在我们地球上的角度不同。

C、星星的位置在不断地移动。D、极昼极夜的影响。四、让我来解释地球运动的方式有哪些?地球的这些运动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答:地球运动的方式有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北极星不动、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先后不同;地球的公转会产生:四季交替。

4为什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答: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地轴又是倾斜,使得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发生变化,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高、斜射的地方温度低,因此出现春夏秋冬四季。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造成了太阳照射的不同,有的地方是直射,有的地方是斜射,从而形成了温度的差异,出现了四季更替现象。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虽有一些知识铺垫,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为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经历思维过程,我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教案,经过试讲,反复修改、完善,逐渐理清了思路: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学生的猜测有以下四种可能),让学生自主解疑。猜测一:地日距离:课件出示资料,让学生明确:和距离没有关系。猜测二:地球自转。否定:时间不相符。猜测三:太阳的照射。猜测四:地球公转(本课要学的新知识)1)首先通过视频了解地球的公转。2)学生意识到和公转一定有关系,但发现不了什么有价值的线索。3)引导学生分析:从我们这里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的太阳照射情况,分析出直射温度高斜射温度低,这一点学生不难理解。进而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在公转的过程中,由于某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太阳照射角度更大程度的不同,使温度差异更大了,从而形成了四季呢?3、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