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2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4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学习目标

1.熟悉“尼、驮”等11个字。会写“卖、售”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巡游、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3.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预备:

阅读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情意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局部重要问题。

二、检查预习,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熟悉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局部词语。

3.小声自读课文,稳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

5.沟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争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晰又简洁。指名说。

6.自由沟通:通过昨天的预习,以及今日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舞学生表达共性化的感悟。)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稳固识记:分组沟通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扩词练习,检查积存。

4.指导生字书写。

5.小结写字状况。

四、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找一找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2.听写局部词语,订正稳固。

3.回忆:这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文感悟

1.提问:我与卖木雕的少年是什么关系?

引导分角色读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质疑:我是游客,少年是卖木雕的,怎么会是朋友呢?我们一起阅读课文。

读文,提出要求:边读边用~~~~勾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3.与身边的伙伴沟通勾画的句子,谈谈读后的想法。

4.集体沟通。

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局部(5—8自然段)

理解两次消失的“圆满”,想想我和少年为什么感到圆满。

指导朗读其次次对话局部(11—15自然段)

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想想少年为什么这样说。

5.与学习伙伴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课文表达了少年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导朗读,深化熟悉

过渡:卖木雕的少年多得意呀,你能读出他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感情吗?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分组沟通。

4.指名朗读。

四、总结积存

1.想对那位黑人少年说点什么?(自由发言)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发觉?

自由说,内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

引导找出四个字的词语,并摘抄。

3.选做题。

刚刚同学们对黑人少年说了很多心里话,情愿写一写吗?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育独立阅读的力量。

学习重难点:

培育独立阅读的力量。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新华网新疆巴楚2022年2月27日电在对新疆2?24地震灾区进展灾后援救的队伍中,有一支队伍装备精良、操作标准的队伍,非常引人注目,他们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来新疆巴楚县地震灾区执行灾后救助是他们自创立以来首次出征。

中国国际救援队创立于2022年4月27日,简称CISAR(ChinaInternationalSearchandRescueTeam)。

中国国际救援队由中国国家地震局、工程部队、武警总医院三个部门联合组建,全部的队员都承受过国际救援的训练,拥有国际救援的相关资质。目前有队员200多人,主要针对国际上由地震引起的直接灾难以及地震引发的次生灾难进展援救。

目前这支队伍的装备堪称世界一流,搜寻设备、救援设备、动力设备、通讯设备、医疗设备等等大多采纳目前国际先进的仪器。世界上许多经济较兴旺国家很早就拥有了国际救援组织,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月就组建了救援组织,现在拥有此类组织的国家还有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一个国家建立国际救援组织是经济进展到肯定水平的标志。

2022年5月,在阿尔及利亚发生剧烈地震后,救援队马上赶到了灾区。联合国官员高度赞扬说:“中国国际救援队来得真快,其反响速度是超常的。”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就是讲我国国际救援队参与阿尔及利亚地震救灾的事。在读懂课文的根底上,我们还要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沟通:你读懂了什么?

2.再读课文,勾出访自己受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沟通,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导学生争论、沟通阅读中的收获

a)说说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b)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现救援队工作状况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说明什么?

(队员们克制了疲乏,顾不上自己的休息,怀着满腔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即投入到搜救幸存者的行动中)

c)理解“交口赞扬”“著名遐迩”等词,知道搜寻犬“超强”的表现也反映了中国救援队对救灾工作的尽心尽职。

d)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大家争论

五、总结

读读课题,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六、读读“资料袋”后多了解一些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事迹

资料:2022年月日12月26日当地时间凌晨5点燃8分,(北京时间9点分)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古城地区当天早晨发生的里氏6.3级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伊朗内政部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向伊朗供应紧急救济。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7日夜23点50分,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伊朗科尔曼省省会科尔曼市,这里距离地震中心巴姆市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到达伊朗地震灾区的亚洲救援队。

一到巴姆市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顾不上休息,就绽开了紧急的搜救工作12月28日夜,中国救援队在进展了1天的搜救行动之后,才开头搭建营地。12月29日,在搜救过程中,搜寻犬作为特别的“队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月31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撤离灾区。2022年1月1日上午10点,中国国际救援队回到北京。

板书设计

认真

不顾疲惫坚持战斗细心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搜寻

“超强”──“救灾明星”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熟悉“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争论初步熟悉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育学生喜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预备

1.课文插图,月球外表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为学生印发有关月球神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行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日,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视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日,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准时确定鼓舞,激发学生剧烈的奇怪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奇。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快乐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觉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提出自读要求

1.画诞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测。

组内沟通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状况和课文朗读状况。

2.组内同学沟通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争论大家都比拟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测。

全班沟通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现朗读的正确、娴熟程度,其他小组留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觉了哪些月球之谜?

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事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舞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风光?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测谜底。

2.据教师供应的“资料袋”绽开争论,组内成员分工,将争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供应的资料,供参考)

a.课后“资料袋”。

b.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c.月球年龄之谜:依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觉,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d.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立刻开头了紧急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状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直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脚印,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然后,又在月球外表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准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展了月亮和地球间的第一次通话。

e.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觉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给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访问月球村的旅游业。

f.从“阿波罗”8号开头,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觉,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觉了这些建筑。

h.月球外表照片和课文插图。

3.进行月球神秘公布会。

a.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剧烈的奇怪心。

b.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测。

c.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指名朗读课文

读读写写,并发觉生字的记忆方法

夜幕降落悬挂曾经神秘努力登上任何

撒在水藻一旦一项估量年龄

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