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雀东南飞》教案【5篇】《孔雀东南飞》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赏以中国闻名古典诗篇为题材谱曲的器乐作品——《孔雀东南飞》使学生体会理解音乐与诗歌的亲和性。
2、结合诗歌更好的理解音乐,通过音乐也可以加深对诗歌的把握,提高学生器乐作品观赏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赏《孔雀东南飞》乐曲,让学生结合诗歌分段观赏乐曲。
难点:理解乐曲如何表现原诗的内容。
教学模式:
联想式——感情式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学生熟识的旋律《梁祝》,用《梁祝》的相像点引出《孔雀东南飞》
[利用熟识旋律作引子,既可以复习以前的学问,又便于对新内容的把握,让学生可以联系着记忆]
2、引出课题:板书:音乐与诗歌
回忆前三课的内容均为声乐作品,引出为诗歌谱曲的器乐作品——孔雀东南飞。
3、介绍学问点
A、回忆协奏曲的概念
协奏曲:原名为“竞奏曲”指管弦乐队与独奏乐器想协奏的乐曲,它既像其他交响音乐一样拥有管弦乐队的强大力气和丰富颜色,又有独奏乐器的辉煌技巧,深受人们的宠爱。
古筝协奏曲是以古筝为独奏乐器的协奏曲。
B、介绍乐器古筝
古筝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它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开头广泛流传。
古筝构造分为:琴身(由共鸣箱和支架构成)和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前梁、后梁和音柱)两大局部。
C、范奏一段古筝请生分析音色
古筝的音色在低音区消沉浑厚,高音区清越剔透,中音区则珠圆玉润,极为动听。
4、回忆《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情节
请学生认真回忆并表达《孔》的故事情节
5、逐段观赏分析
第一段:引子、第一主题、其次主题
在乐队与古筝以慢板速度奏出抒情的引子后,深情、美丽的第一主题和流畅、喜悦的其次主题,表现男女仆人公原本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过着幸福、安静的生活。
[提示学生留意,第一段音乐所描绘的是书上没有具体提到的,但音乐却为何如此具体的描绘]
其次主题
通过突然转调和散板节奏,古筝奏出心情哀思的旋律短句预示平和的家庭消失风波。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理解音乐所刻画的场景]
第三主题
这段音乐集中表现出哀伤和愤怨的心情,带有过渡性质
第四主题
音乐激扬,表现猛烈的冲突冲突,把音乐引向高潮
[让学生认真观赏后争论,本段音乐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充分发挥联想力量]
第五主题
古筝在乐队支持下,以流淌的华彩音型奏出这段感情剧烈的唱歌性旋律。接着再现第一段的第一主题,使全曲首尾照应。乐曲最终完毕在寓意深长的泛音上,表达了人们对这对恩爱夫妻的追念和深切的怜悯。
[学生在了解结局根底上再倾听音乐,更深得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二、总结
人的一生所能经受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很多很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知我们人间最珍贵的就是真情。
《孔雀东南飞》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线索,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加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3、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导语
导语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她有许多流传长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奇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实的愿望,假如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如“白蛇传”、“梁祝化蝶”、“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田螺姑娘”等。
导语二:在标题下面写下两行字: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其实文章就是一曲悲歌,一段悲剧“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久的生活”,大家熟识的感天动地的梁祝化蝶就是这种悲剧的连续,而千年过去了,这样的悲剧并没有随着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终结,劳燕分飞的《钗头凤》仍在上演着……
投影:陆游《钗头凤》,师生齐读,简介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销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夫妻离异。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像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不同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是怎样的一段爱情呢?让我们随着录音走进课文――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消灭的美。)
二、解题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汉乐府叙事诗进展的顶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进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根底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结合小序简介本文故事情节
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代末年的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根底创作的。
四、结合解释朗读课文,并归纳故事梗概: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缘由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商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成千篇一律,布满浪漫主义的抱负颜色:两人合葬,林中化鸟。(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织女的“七夕相见”)
五、理清故事构造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局部:兰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其次局部:夫妻誓别(6~12自然段)――故事的进展
第三局部: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进展
第四局部: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局部:告诫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声
六、分析人物形象和对话
本文胜利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打算性的作用。
1、刘兰芝:顽强、持重,自尊,坚决,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十三能……十六诵诗书”――知书达礼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卑不亢
“便可白公姥,准时相遣归”-自尊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举身赴清池”-坚决
“新妇起严妆,”-镇静,庄重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
2、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比拟软弱,胆小怕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坚贞不逾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极端蛮横无理,一味独断专行。势利。
“何乃太区区”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想从许”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4、刘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此人性行暴戾,趋炎附势,尖酸薄情,冷酷无情。
八、文章的表现手法
1、人物对话的共性化;
2、铺陈排比的手法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3、起兴和尾声
九、《孔雀东南飞》反映的民俗
了解《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汉末的民俗,可以加深同学们对此诗的理解。
1、婚俗中的寡妇再嫁
刘兰芝被婆婆赶回娘家后,只十多天,县令就派人来给自己的儿子说亲;县令的媒人离去几天后,太守就以主薄为媒来为儿子说婚。被谴回娘家的刘兰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求婚?且求婚者的身份较高,从文章的表现手来看,这主要是衬托刘兰芝的貌美才多德高,另外也是由当时的婚俗打算的。汉时,社会上对妇女的贞节问题不太在意,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男子也不因娶这样的女人而耻辱。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西汉名士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蔡文姬就嫁过屡次;另据史书记载,汉景帝也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而王皇后即汉武帝的生母。到了汉末,婚姻非常重视门弟,县令、太守都为儿子向刘兰芝求婚,除上述缘由外,也有门弟观念。由于人们的种种私利缘由,寡妇不嫁反而受到种种凌辱。《潜天论。断论著篇》讲,汉末那些欲守贞节,洁身自好的寡妇,假如遇到不仁不义的大伯小叔,不仁不义的兄长和弟弟,这些人有的是了聘礼(物),有的是为了钱财,有的是为了占有寡妇的儿子,就逼寡妇再嫁。而那些寡妇为了抗争,有的在房中自缢而死,有的在嫁车上饮药而亡。刘兰芝被兄长逼嫁,投入清水池,以死抗争,正是当时很多寡妇命运的集中反映。
2、七夕
七夕又称女儿节,乞巧节,这个节日大致开头于西汉时期。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初七及下九,玩耍莫相忘。”其中“初七”即指七夕,每逢七月初七,人们在白天和夜晚都进行传统的节日活动。按汉时习俗,这一天要晒衣服和书。
乞巧习俗是伴随着有关牛郎织女的漂亮传奇而形成的。七月七日,为牛郎织聚会之夜。这天夜里,妇女们张灯结彩,拿着各式各样的针,在庭院中摆列好瓜果来乞巧。传奇在祭牛郎织女时,能见到天河的白气和五彩颜色的妇女,就可得到吉利。乞巧主要是妇女的活动,所以又叫女儿节,她们盼望借助神的力气使自己心灵手巧。
七夕晚上的另一项活动是守夜,人们对天下拜,并说出心愿,主要是乞富、乞寿,没有孩子的乞子。守夜活动有不少男子参与,目的是为全家乞福。牛郎织女的传奇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夫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憧憬。
3、坐具
诗中的“床”“榻”都是坐具。床,最初只是卧具,后兼为坐具。要了解“床”“榻”为坐具,需要先了解一下古人坐的形式。先秦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纳跪坐形但直接跪坐在地上很不舒适,所以很早就有用席子来铺垫的习惯,就是所谓的席地而坐,即以席为坐具。坐时两膝着席,把臀部放在脚跟上。这样,脚跟承受的压力太大,时间长了,就会酸痛。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感觉臀部坐在较矮的床上或榻上要比坐在脚跟上舒适,所以,大约在秦汉时期,床榻开头成为坐具。汉时的床榻比拟低,大约有今日的一市尺。床,一般体积较大,比拟笨重,大多是室内固定家具;榻,体积小较轻巧,大多是待客的临时用具,使用时移出,过后保藏。因此诗中有“移我玻璃榻,出置前窗下”句。两个人合坐的榻叫合榻。三国时,孙权曾召鲁肃,二人“合榻对饮”,不行理解成二人躺在床上喝酒。到了南北朝,床榻作为坐具在南北方就极为普遍了。今日仍有不少地方把小凳子叫“脚床”,可能就是坐具名称演化的结果。
4、交通工具中的牛车
诗中有“其日牛马嘶”句,牛车自古就有。由于牛的力气比拟大且行动缓慢,所以,人们多用牛车来拉东西。又因牛车车厢宽大,故又叫大车。秦以前的贵族多数乘坐马车,极少有乘牛车的。这种风气到了秦汉仍旧存在。西汉初年,由于长期的战乱,经济凋敝。据《汉书》记载:朝中文武官员有许多人乘坐牛车,因此可以说此时乘牛车是出于无奈。整个西汉和东汉前期,人们始终认为乘坐牛车是低贱的行为。但到了东汉后期,风气大变,贵【.】族官僚富户不再把乘坐牛车看成丢脸的事情。《晋书》记载:“其后稍见贵之(牛车)。自(东汉)灵、献以来,天子志士庶以为常乘。”而《孔雀东南飞》所写时期(建安年间)正是东汉献帝时,所以“其日牛马嘶”中的“牛马”不能理解为偏义复词“马”。太守给儿子迎亲,马车牛车因载人物的不同用途都被派上用场。
十、八个同学为一组,相互协作,将《孔雀东南飞》改编成话剧。
附:《孔雀东南飞》学案
一、根底训练。
1、文学常识填空。
(1)乐府原是的名称,后来演化成一种名称。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照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为“”。
(2)乐府民歌大局部是诗,擅长通过和来塑造人物形象。在形式上,多是诗。
(3)《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编的。它和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民间诗,也被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它通过和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2、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否(pǐ)泰踯(zhí)躅赍(jī)钱磐(pán)石
B、徘徊(huái)伶俜(pīng)葳蕤(ruí)公姥(mǔ)
C、遗(wèi)施纨(wán)素拊(fǔ)掌便(pán)言
D、鲑(xié)珍(yǎn)摧藏(zàng)窈(yáo)窕
3、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大人故嫌迟故:(2)谢家来贵门谢:
故作不良计故:阿母谢媒人谢:
知是故人来故:多谢后世人谢:
(3)何乃太区区区区:(4)可怜体无比可怜:
感君区区怀区区:(5)再拜还入户再拜:
(6)却与小姑别却:(7)好自相扶将扶将:
(8)堂上启阿母启:(9)举手长劳劳劳劳:
(10)处分适兄意适:(11)自可断来信信:
始适还家门适:(12)便言多令才便:
适得府君书适:(13)渠会永无缘渠:
(14)踯躅青骢马踯躅:(15)赍钱三百万赍:
(16)摧藏马悲伤摧藏:(17)婀娜随风转婀娜:
(18)日欲暝:(19)奄奄黄昏后奄奄:
(20)叶叶相交通交通:(21)寡妇起彷徨寡妇:
(22)汝岂得自由自由:
4、理解以下句子中的偏义复词。
(1)便可白公姥
(2)昼夜勤作息
(3)我有亲父兄
(4)我有亲父母
(5)逼迫兼弟兄
5、推断以下句式并翻译。
(1)为仲卿母所遣
(2)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3)仕宦于台阁
(4)玩耍莫相忘
(5)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二、文本阅读。
1、熟读全诗,依照情节的进展,把全诗分成五局部,给每一局部拟一个简短的标题(如“兰芝被遣”)。
2、品尝共性化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准时相遣归。”
(2)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3)“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敌,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4)“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3、找出诗中运用铺陈排比手法的局部,体会其表达作用。
三、课外延长。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如何?”“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像,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1)故人从阁去故
(2)新人工织缣工
(3)未若故人姝姝
(4)颜色类相像颜色
2、体会“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的含义。
3、“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一句表达了“故夫”怎样的心情?
四、写作训练。
古往今来多少青年男女为爱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美妙的爱情抱负难以实现。结合文本谈谈造成这出爱情悲剧的缘由。可以到阅览室、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向教师、同学请教。字数在500字左右。
《孔雀东南飞》教案篇三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二、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三、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把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教学设想
一、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解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提醒主题思想;以“预习提示”为突破口,组织课堂教学。
二、本文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在教学本文时,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把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利用工具书和解释,扫除诗中文字障碍。
2.读“单元学问和训练”中“语言和语境”局部。明确: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含义。
②对上下文内容要形成整体熟悉。
③结合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作深入理解。
二、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
1补充介绍: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思索问题。
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进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涉江》有什么不同?(《诗经》、《涉江》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②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见“预习提示”)怎样来表达主题思想的?(通过塑造焦仲卿、刘兰芝的人物形象)作品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曲折的故事情节,共性化的人物对话。)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分在于:抒情诗,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经常寓抒情于叙事。
三、释词。
学生在阅读本诗时,对以下三类词理解简单产生歧义。教师需要加以点拨、归纳,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1.古今异义。
学生完成“思索和练习”题四,教师点拨。
明确:这类词古义和今义大相径庭。假如把古义和今义混淆起来,就会产生歧义。
2.一词多义。
①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思索和练习”题五。
②教师点拨、归纳。
③指导学生除“思索和练习”题五外,再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相”字的句子,然后赐予注音、释义、归类。
这一类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读音、词义各不一样。我们可从分析语言环境入手,确定词义和读音。
3.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举例。
四、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把握构造。
1.依照故事情节进展的线索,将全诗分成5局部,并给各局部拟一个小标题。
标题能概括内容即可,不必强求一律。
2.在分析情节进展的根底上,让学生复述全诗内容。
要求:抓住主要情节进展复述,避开拖沓。
3.概括内容,要求用最简短的话来介绍情节。
明确:诗歌前面的“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教师结合“序”进展讲解)
五、以设疑、析疑、释疑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汉乐府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①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进展有什么关系?
明确: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慧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怜悯。
②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明确: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慧,很有教养,但转换了表达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
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镇静、冷静、镇静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③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势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学们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
3.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进展有何关系?
明确:这个比方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其次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方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转变初衷。说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消失了分歧。这两次比方和故事情节的进展是全都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乐府诗时应予以重视。
六、布置作业:
1.分析“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里的读音和词义。
2.给家里人叙述故事《孔雀东南飞》。
其次教时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进一步探讨叙事诗表现主题的方法和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结合语境,理解“黄泉共为友”。
1.联系上下文,理解“黄泉共为友”的含义。
明确:在提醒了婆媳之间的冲突后,焦仲卿明确地表示要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以此来向焦母求情。说明仲卿对爱情的珍惜和忠贞。
2.联系全文,理解“黄泉共为友”。
明确:①向焦母求情时,仲卿表示与兰芝永不分别的决心:“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②在焦母的压力下——“遣去慎莫留!”仲卿则表示了他坚决的信念:“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③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转变初衷,对幸福生活还存一线盼望:“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④在送别兰芝的途中,仲卿还是信誓旦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⑤在得知兰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线盼望已绝,他毅然表示:“吾独向黄泉!”
⑥兰芝已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自挂东南枝。”
由此可见,焦仲卿始终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后来的一切活动,都发端于“黄泉共为友”。可以想见当时说这句话时,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爱情破灭,就以死相抗!
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黄泉共为友”。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进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缘由。在这一时代气氛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说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珍贵的。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焦仲卿举起的那面抵抗的旗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
小结: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对语言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就越丰富。那么,我们对作品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二、分析人物形象。
1.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焦仲卿和刘兰芝)从上文语言和语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样一个人?(忠于爱情,对幸福生活热闹追求,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布满叛逆精神)
2.试分析刘兰芝的形象。
刘兰芝是一个聪慧、和善、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芒的妇女形象之一。
3.现实主义要求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到达反映生活本质的目的。我们从焦、刘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由学生争论,然后总结。)
4.学生归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印证“预习提示”)
三、争论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假如说《诗经》中的民歌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中的源头,屈原的《涉江》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颜色。那么,《孔雀东南飞》属于哪一种?
明确:本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布满了浪漫主义颜色。而中间表达焦、刘爱情悲剧,则多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统观全文,使开头、中间、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善的艺术整体。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
四、试比拟本单元学过的三篇课文。
明确:
诗经涉江(乐府诗)孔雀东南
飞进展趋势
1.形势四言杂言王言不为完善
2.表现手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不断丰富
3.表达方式抒情诗抒情诗叙事诗不断进展
4.思想内容奴隶制社会锋利的阶级对立爱国主义精神反封建思想不断延长
五、概括学习叙事诗应留意的问题。
叙事诗和抒情诗表达主题思想的方式不同,学习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分。
明确:
1.利用解释、工具书,扫除诗中文字障碍。
2.留意语言和语境。
3.理解形象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4.体会古诗的优秀传统。
六、布置作业:
1.分析焦母和刘兄的形象以及人物的典型意义。
2.分析共性化的语言特色,完成“思索和练习”题二。
3.以“惜别离”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扩写第9至12段。
《孔雀东南飞》教案篇四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学生能够赏析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以及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争论中学习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喜爱以及对美妙爱情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以及爱情美。
【教学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三、教学方法
互动教学、启发教学、探究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际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非常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际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见?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然后导入本课。
(二)整体感知
快速扫瞄全文,结合刚刚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明确:哀痛、哀怨(等)
(三)深入研读
1、大家读了文章,知道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那么认真阅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
(1)文章其次段中“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的内容分析。
明确:聪慧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2)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
明确:一连串夸大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的美貌,以及被逐离焦家前的镇静冷静镇静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表达兰芝之美,顽强,也是侧面衬托对她命运不公的责备。
(3)兰芝再嫁时候的状态又是么样子的呢?。
明确: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侧面衬托了她的美……无疑都反映了刘兰芝的和善。
2、(争论)大家想一想,兰芝如此之美,她却被休了,莫非是她的丈夫的缘由吗?她的丈夫又是怎样得人呢?
明确:“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愿,慎勿违吾语”。
“自挂东南枝”。
说明:焦仲卿重情重义,而且具有一些叛逆的精神,争取。
3、(争论)如此漂亮的爱情怎没连续呢,是谁制造了这场爱情悲剧?他们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焦母蛮横无理、兰芝的兄长不近人情。
作用:衬托出爱情的漂亮和忠贞。
(四)拓展延长
1、刘兰芝是那样的漂亮和善,刘焦的爱情是那样的完善,焦母为什么要把兰芝休了呢?
明确:《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有人据“共事二三年”还没子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刘兰芝被休。
呈现方式:你们有什么感悟,各抒己见。
2、被休后的兰芝被太守家看中,为什么还要“举身赴清池”呢?还有焦仲卿的“自挂东南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以死向封建礼教抗争,更是她(他)抵抗性格的升华,完成了她(他)完善的人格。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因此,给了我们一个完善的结尾,正像《梁祝》这首曲子(放乐曲)一样。
作业:了解陆游与唐琬的故事。
《孔雀东南飞》教案篇五
想来自己很久没有写实录了,所以不好意思下,提起笔来写下这个标题,《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
大家都知道,这课很长,又是自读课文,怎么上的确很麻烦,虽然论坛上已经有了相关的实录和争论,但要怎么上好,我始终很茫然。包括到今日上课,我还很迟疑,不知道要从什么地方下手。只是心中有个初步准备,第一课时要学生诵读,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课文,为明天上课深入分析打下根底。所以上课的时候,我并没有教案,还不清晰应当如何引导学生读。
教学过程:
师生问候。
师:请大家都把书关上,我想请大家齐背《诗经》三首。
生背诵课文,背得比拟好。
师:背得比拟整齐,很不错!
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孔雀东南飞》这课,今日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生翻开课本。)
师:首先请大家看到课文注解1。大家要记住一些文学常识,一是《孔雀东南飞》选自哪里?(徐陵的《玉台新咏》)二是《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与初中时学过的《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生在书本上划记。)
我突然灵机一动,这首诗如此长,就非得让学生把全部的文字都读完吗?我莫非不行以让学生自由地读其中几段吗?学生想读哪里就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荒保洁服务合同
- 简易酒水购销合同范本
- 化工制图-第3章 工艺流程图
- 网络信息安全课件
- 2024二手房交易定金支付合同3篇
- 美容美发员工合同协议书
- 药企员工培训计划
- 员工责任感日常监测
- 2024年度工程招投标居间协议2篇
- 砖采购简单合同范本
- 部队体能训练计划制定方案
-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形考作业3-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中国绿发投资集团限公司夏季招聘高校毕业生117名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荷花淀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商用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咯血介入治疗护理查房
- MOOC 隔网的智慧-乒羽两项-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3年1月自考00807金融概况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2024年1月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机电控制工程基础
- 《船体结构与强度》课件
- 《露天矿山开采安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