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立意本课旨于博览科技发展盛况,在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生活成长问题,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就人类的梦想,也是一把双刃剑。树立崇尚科学、尊重生命的发展意识,坚定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信念。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原子能、计算机网络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2.通过欣赏图片、学习微课和材料分析,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和重大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

3.通过本课学习,充分意识到:科技成就梦想!热爱科学、合理利用科学,建设中国科技梦,开创人类合作共赢的新未来!学习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的发展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学习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法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史料教学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温故知新设计导学案问题:①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共同的原因是什么?②爱因斯坦的贡献是什么?二战中的原子弹投放哪里?③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的开始标志是什么?【设计意图】复习前面所学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对照导学案,小组内复习交流。课堂导语同学,你有梦想吗?他是谁?(马云)他最初的梦想——做个创业者,做互联网。今天,他的梦想实现了吗?因为马云,我们有了双11双12购物狂欢节,2015双11仅淘宝天猫交易额就突破100亿,参与交易国家和地区232个。马云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网络技术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到来。(板书)【设计意图】青春是一个充满梦想的美好季节。今天IT行业的领军人物——马云的梦想能够实现,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成就。既有知识上的联系,也有精神上的引领:科技时代,你也可以成功!交流:出示马云图片、观看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图片、2015双11的交易图片。出示马云像、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图片。展示图片:2015双11当天的交易额突破100亿仅用了12分28秒和涉及交易的国家和地区数232个。目标导学出示学习目标。巡视、抽查,检测。【设计意图】目标导学。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合作探究阅读学习目标阅读课本,标注知识要点完成“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检测出示学习目标。科技知识学习中一定有不少收获。来展示一下吧。①完成表格②新的世界格局形成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经济实力,而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前两次科技革命中是有目共睹的。思考:为什么美国能够抢得先机,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美国开始?(美国具备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些条件?)学生回答基础上师总结:雄厚的综合国力政府高度重视优秀技术人才【设计意图】检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知识包括时间、领域等,培养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①展示学习成果,个别回答问题。②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交流:一方面,二战后美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另一方面,美国二战后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科技人才。科技知识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4.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5.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6.生物工程的核心是什么?出示思考问题: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什么从美国开始?科技人物教师补充讲述历史:二战中美国能够拥有大量优秀的科学家,说起来,他还要感谢希特勒。二战中,整个欧洲大陆战火纷飞,加上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所以,一大批科学家都逃离了欧洲,其中包括了在各个领域顶尖的学者。而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本土没有受到攻击,相对研究环境较好,所以就成了这些科学家的首选之地。这些科学家后来大多都在美国定居,把美国的科技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几个层次。包括为原子能的应用和原子弹发明提供理论指导的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希特勒下令研制原子弹的忧虑,希望促使美国先于纳粹德国造出原子弹,于是就此事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经过全盘考虑,启动了曼哈顿工程。(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成功.二战中美国率先向哪里投放了两颗原子弹?(日本的广岛、长崎。)感悟:由此可见,美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什么有关?(重视人才)。【设计意图】老师讲述也是史料教学呈现的方式之一,为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可感的资料,培养学生倾听中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认真倾听。观看图片,阅读史料,回答问题。出示爱因斯坦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像,补充材料:1941年12月6日,美国正式制定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该计划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实用的原子弹。科技领域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新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庞大的科技群,涉及哪些领域?思考:核心技术是什么?教师明确:诸多领域的发明离不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设计意图】庞大的科技群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征,板书有助于强化知识,加深印象。集体回答。教师板书。科技成果(一)电子计算机①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很少说“我正在使用电子计算机”,经常说——“我在上网”。我们所说的上网,“网”指的是什么?2014年我国对互联网络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来看调查结果。读懂图标是关键的第一步。标题中介绍了本次调查的内容是什么?横轴和竖轴代表了什么?观察图表,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总结:互联网络的普及使用,把我们带入了信息化时代。②出示探究问题:中学生喜欢上网,对此有人说:上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也有人说:上网易受网上游戏和不良东西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总结:2001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机构集体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我们一起大声读出来。【设计意图】解读柱状图,提高学生归纳表达能力;探讨“上网”的利与弊,形成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①观察图片,回答:互联网观察图表,解读图表信息②结合自身做法,交流看法。大声朗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①出示上网图片出示2014年互联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图表②出示探究问题:中学生喜欢上网,对此有人说:上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也有人说:上网易受网上游戏和不良东西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科技成果(二)图片展示生活梦想,科技承载。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将人类的那些梦想变成了现实呢?我从各个领域中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通过一组图片和大家一起分享。请大家一边欣赏图片,一边将文字材料大声读出来。【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图片史料的作用,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跨度内接收到多领域大空间的历史信息,充分感受到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技成果日新月异,推动社会进步。欣赏图片,阅读文字信息,了解科技成果。出示图片:1957年苏联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山东三大核电站位置图。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第四次摘得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桂冠。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无人登月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中国将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将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表面的国家,这是中国向航天大国迈进的重要一步……科技成果(三)生物工程①说到科技的发展,不能不提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奖—对科学研究成果最权威的肯定的诺贝尔奖,2015年中国哪位科学家获得了此项荣誉?屠呦呦,大名是如雷贯耳,他的贡献是什么?(提取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青蒿素是怎样提取出来的?它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即中药青蒿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生物工程领域运用于医学取得的重大突破。②生物工程有哪些应用?我为大家准备了微课,一起来学习吧。学习了微课,我们知道了生物工程广泛应用于哪些领域?【设计意图】了解中国科学诺贝尔奖,探究科技在生活中的发展应用,树立民族自豪感,渗透创新创造的科技意识。①集体回答: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②学习微课。回答:农业、畜牧业、医学等领域。出示屠呦呦像及文字材料。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出示提取青蒿素的图片。②播放微课《生物工程有哪些应用》科技成果(四)小组展示课前布置大家分组搜集科技成果,时间关系,每组就选定两项成果进行交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读书读报看电视上网等方式搜集整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陈述历史信息的表达能力。小组展示。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科技成果。科技特点指导学生分析材料。材料一:数据材料题。数据发生什么变化,和什么内容有关?(涌现大量的科技成果。)这些大量的科技成果我们把它们投入到工业生产中,生产出高科技产品造福人类,这就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观察图表,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大大缩短了科技转为为生产力的速度。)材料二:提到了哪些领域,这些领域之间什么关系?(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材料三:文字和图表要结合起来分析。图表,说明了什么?(科技进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设计意图】注重探究式学习,运用数据、图表、文字、柱状图等多形式的史料教学,提高分析、比较、概括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阅读、分析材料。观察图表,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分析、比较、概括历史信息。出示材料一世界的重大发明在16世纪只有26项,17世纪增至106项,18世纪156项,19世纪546项,进入20世纪,仅前50年就达到961项,比此前的总和还多127项。科学技术的发展,日以改变着世纪的面貌。时间科学发明到它在工业上的应用(年)从应用到产品

投入市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合计(年)1886~1919年307371920~1944年168241945~1964年9514②出示材料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以及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③出示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八九十年代已达80%。科技影响引导: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它的到来,产生了哪些影响?“论从史出”。这部分内容,请大家结合大屏幕来深入理解。希望材料的补充,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补充史料,降低学习难度,加深理解。阅读大屏幕文字,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出示文字材料:一、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科技进步,引起了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变革。以原子能为例,在生物技术领域可以杀害虫,改良植物品种;工业上检验产品的质量和效果。二、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材料: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三、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材料: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世界经济多走向多极化科技认识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中国制造誉满全球,对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如何应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简要谈谈你的建议和想法。总结。最后强调一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维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设计意图】“学史鉴今”。我们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思考中国的未来,树立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思考、交流问题。出示问题: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中国制造誉满全球,对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如何应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简要谈谈你的建议和想法。总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关注可持续发展。课堂总结实业兴邦,科技兴国。从新中国以来,国家的几代领导人无不重视和推广科技创新。中国有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科技成就梦想。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中国人愿与世界“携手共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一直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前行!有我,有我,有我们!【设计意图】追溯历史,关注国家民族发展,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观看图片阅读文字思考问题出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代国家领导人发展科技的政策和战略:向科学进军向科学进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科教兴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计划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计划中国有梦:国家幸福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科技成就梦想!反馈练习快速复习课文内容,达标检测。【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答疑解惑,展示课堂学习成果。复习课文内容,达标检测出示达标检测题及答案。自我评价要对朝气蓬勃,走向未来的自己说什么?感谢参与今天的历史课堂,谢谢大家!【设计意图】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见我国留学生、实习生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让我们听到他们的声音,对未来的期许,让他们说出来。畅所欲言“心儿向往着未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情分析随着网络技术的升级,WIFI无线上网的实现,上网聊天购物、微信朋友圈发红包……这些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和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而站在时代最前端,对于新技术最为敏感和热衷的人群,恰恰就是我们的孩子。往往父母辈的还没有搞得懂怎样在手机上发文字短信,我们的孩子早就在网络上呼朋唤友了。因而有了孩子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切入本课就水到渠成,恰如其分了。有了前面学习两次科技革命的基础,学生对科技革命的知识框架已经大致建构起来了:时间、标志、国家、科技成果、特点和影响。本课仍然遵循了这一知识的系统性,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便于前后联系对比,进一步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本课涉及的内容科学性、趣味性强,学生对现代高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平日在学校住宿,就是周末假期在家父母对于科技领域也是不大感冒,因而孩子对于科技领域的认知还是有所区分的。生活化、普及性高的领域了解的多,关注度不高科研性强的一知半解。因而补充材料,丰富认知是必须的。初三的孩子热情洋溢,他们充满了探索科学、探索未来的欲望,他们定会深深迷醉在神奇的科技变化中,流连忘返。初三的孩子自学能力不断加强,归纳能力有较大的进步,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有利于在本课开展探究式等自主性学习。初三的孩子体贴入微,情感细腻,他们极易被老师坚定的眼神调动起来,播撒科技梦想的种子会让他们的成长充满力量。他们的明天和中国的命运同相连,为中国梦而前行,他们责无旁贷。初三的孩子也是任性盲目的。他们的选择很多时候是不加节制的放任自流,他们也是不由自主的沉醉其中,他们还不习惯拒绝。因而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树立科学环保的科学观念也是我们在课堂中要讨论和思考的。科学创造奇迹!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奇迹,青春有梦,就让科技点燃青春的梦想,让成长更有力量。科技成就梦想!《第三次科技革命》评测练习效果分析本次测评练习放在课后检测时运用,具体分析效果如下:一、成功之处总体达标率非常高。全班25个同学有62%的同学全对,反映了总体掌握不错。有28%的同学错一两题,剩下的有一个同学错了三题,一个错了四题。二、不足之处第二题个别同学对时间还是容易混淆,掌握不扎实,四十年代二战中就开始了。第四题选择题具备材料分析题的特点,答案不是显而易见,需要结合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而且答案干扰性很强,如果不细致阅读辨析,很多同学还是容易绕来绕去仓促选择答案,这样出错较多。对号入座这里出现的错误最多。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进行分门别类,考察同学知识学习是否扎实,在学习了三次科技革命后对于科技的进步发展是否已经建构起了知识体系,考察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学习能力。特别是火车、汽车选项,使用的动力不同决定了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是孩子们知识上的软板。《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材分析本课位于鲁教版初三世界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8课。主要介绍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特点和影响,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是一个庞大的科技群,涌现出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各个领域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的;促进了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科技梦想推向更高更远发展。本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高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真实的情境体验,第一手的素材。科研领域里精准高效的科技成果又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巨大的生产对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生活,深入生活”。“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刺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二战后,美国取代了英国的位置,成为世界霸主,经济和军事实力世界第一,并且抓住机遇发展经济。随着冷战的爆发两极格局形成,后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胜出并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进一步影响。在前面学习的这些知识都为这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历史史实,为本课内容的理解分析打下了基础。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家领导人也是十分重视和推广科技创新,中国人民取得的科技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将中国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融合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教育的好时机。“科技成就梦想”。科技将生活中的梦想变为现实,造福于人类和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大世界中一人,既享受、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变化,同时也是使用驾驭科技的操作者,应该清醒看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更应该积极思索,铸就自己的科技梦想!从新中国的科技政策的推动过程感受中国梦的时代责任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梦想的缔造者和实现者,梦想永无止息。《第三次科技革命》评测练习1.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①原子能②电子计算机③生物工程④航天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起源于美国B.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C.新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原子能技术B.计算机技术C.航天技术D.生物工程4.“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5.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②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③用电话与同学联系④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其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明的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原子能的利用为6年,晶体管为4年,这突出说明了(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发展速度快C.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D.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7.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是()A.人的素质的提高B.科学技术C.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D.阶级斗争8.对号入座A.飞机B.汽车C.轮船D.火车E.电话F.电灯G.电子计算机H.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遇见最美的自己——《第三次科技革命》课后反思喜欢台湾散文家林清玄的散文《生命的化妆》,文中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怎样能够最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不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我渴望能够通过我的历史课堂向我的学生传达一些对生命的思考,获得生命的力量,给生命添能加油。

习近平同志在与青年代表座谈、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院士大会等多个场合引用了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因而,我选择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一课,在科技与梦想的追逐中实现我的历史教学价值。一、科技成就梦想因为有梦想,所以才有了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多少孩子都写过“我的梦想”这样题目的作文。初三正处于青春成长期,怎能没有梦想?我想到了马云。马云对梦想有更多的诠释,他经常强调:阿里巴巴的成功密码,就像芝麻开门一样,那就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有天实现了呢?我选择把马云的梦想作为本课的导语。课间饭后,班上的同学经常谈论自己最近上网有什么收获,上网已经成为年青一代最热衷的生活方式之一。,从双11购物狂欢节突破的交易额和交易国家地区初步感受电子计算机所带来的信息化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实际确实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生活梦想,科技搭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将人类的诸多梦想一一变成现实,有了丰富的科技成果,将遥远的科技和身边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生活就是我们学习不竭的源泉。中国有梦啊。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革命中的中国要如何应对?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科技进步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中国人愿与世界一起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追寻梦想的道路没有尽头,将一粒梦想的种子播在孩子心间,让他成长。青春有梦,国家有梦,世界有梦,科技成就梦想!二、史料实证历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途径之一就是就是发挥史料实证历史的价值和作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指“史实”或“史料”。“论”指“结论”或“理论”。在历史教学中,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思维能力。生活就是历史学习的第一手材料。联系生活实际、亲身体验教学事半功倍,包括其他学科课堂上,读书时自己所浏览到的信息,这样于无形中培养了孩子搜集整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和习惯。比如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就可以结合孩子自身衣食住行方面交流,真实可感。课程标准中对“过程和方法”部分指出:认识到历史学习是一个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注重课文内容的衔接、积累,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就可以成为有理有据的材料,成为理解历史的基础。对于我们的学生——农村的孩子来说,平日在校住宿,只有周末假期在家,时间和条件都有所限制,要求他们史海涉猎、博览群书,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而比如说,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什么从美国开始?这个问题就至少是建立在对四个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基础上的:①新的世界格局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②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世界第一。③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哪两个时期,共同的因素是什么?④爱因斯坦的贡献是什么?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探究历史,让历史学习更接地气,学生学习信心倍增。“空间有多大,思维有多广”。当然,补充史料,拓展史料教学的广阔空间,还需要教师有选择的在课堂上呈现史料,教给孩子分析史料的方法。本课中运用了图片、图表、数据、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材料,特别在分析图表,指导学生观察图标是分析问题关键的第一步,先观察后分析,突出关键词语。三、技术引领课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历史课堂教学。选用微课教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于运用广泛又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