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选择题满分50个概念!选择题满分50个概念1.微量元素2.酶3.酶活性
4.酶促反应速率5.细胞呼吸
6.相对表面积7.同化作用8.异化作用
9.细胞周期10.染色体,染色质11.星射线12.细胞分化13.细胞全能性14.细胞凋亡15.渗透压
16.相对性状17.等位基因18.同源染色体19.变异20.染色体组
21.二倍体22.单倍体23.基因库24.基因频率25.生殖隔离26.内环境27.稳态28.反射29.反馈调节30.抗原
31.过敏原
32.淋巴因子33.自身免疫34.植物激素35.生长素的两重性
36.顶端优势37.种群38.群落39.优势种40.丰富度
41.中间关系42.垂直结构43.演替44.生态系统45.分解者
46.食物链47.营养级48.自我调节能力
49.生态系统稳定性
50.生物多样性1.微量元素1、微量元素:生物生活必需的,需要量很少的一些元素。如:Fe、B、Cu、Mo、Zn、Mn。铁壁阿童木真萌2、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
P、
S、/
K、Ca、Mg。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低,但是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合成就离不开Mg(×)2.
酶
3.酶活性4.酶促反应速率1、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功能)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关于探究酶的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建议选择淀粉溶液为底物B.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建议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C.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C2.
酶
3.酶活性4.酶促反应速率3.酶促反应速率:酶所催化的反应中,单位时间底物浓度的减少或产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A.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也提高一倍(×)B.在b点,如果温度升髙,酶促反应速率升高
(×)
5.细胞呼吸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5.细胞呼吸
5.细胞呼吸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5.细胞呼吸1.细胞呼吸相关的8个易错点(1)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部分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硝化细菌等,因为其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2)无线粒体的真核生物(或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蛔虫、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3)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4)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ATP中。
5.细胞呼吸(5)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6)人体内产生的CO2只来自有氧呼吸,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CO2。(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物最大的区别是无氧呼吸没有水生成,并且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5.细胞呼吸
5.细胞呼吸下列农业生产中采用的方法与原理不对应的是()A.AB.BC.CD.DD
5.细胞呼吸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早期,其中e为ATPD.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D6.相对表面积细胞的表面积与细胞体积之比,叫做细胞的相对表面积,细胞的相对表面积是决定细胞大小和功能的表现形式。细胞的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代谢和通讯越快。体积V=(4/3)πr^3,表面积S=4πr^2.S/V=3/r.r越大S/V就越小将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放在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淹没浸泡10ui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变大B.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C.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相对体积增大D.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的相对表面积增大D
7.同化作用
8.异化作用1、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合成物质,贮存能量,(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①自养型: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同化类型,生产者②异养型:只能将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消费者和分解者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物质,释放能量,(把自己的变成别人的)①需氧型:有氧呼吸②厌氧型:无氧呼吸,乳酸菌人、绿萝、乳酸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分别是
。1.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2.在无氧条件下能够利用体内有机物氧化供能的生物异化作用类型一定为厌氧型(×)
7.同化作用
8.异化作用3.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①需氧型②厌氧型③兼性厌氧型.A.①②①③B.③②①①C.③②①②D.②②③①C9.细胞周期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①度高分化的细胞(神经细胞,红细胞,浆细胞)没有细胞周期②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和细胞周期的调控有关(√)B.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进行有丝分裂的某一动物细胞,在不同间隔时间下进行放射显影,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注:A.开始观察,细胞已被标记D.开始观察到两个细胞被标记B.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E.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C.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象为后期F.观察到被标记的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A.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同位素标记法B.该细胞可能是干细胞C.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2hD.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存在于该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9.细胞周期
10.染色体,染色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1.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A.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B.一般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C.一个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D.基因是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1.星射线动物细胞由细胞的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本质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B)A.间期,在内质网上合成蛋白质B.前期,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12.细胞分化细胞的分化:相同细胞(细胞分化的起点)的后代,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性: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意义: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多细胞生物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成,如果仅有细胞增殖,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是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种或一类细胞分裂结果:组织,器官分化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13.细胞全能性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的作用条件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条件:离体条件下结果:完整的个体全能性: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B.生物体内由于细胞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最高D.植物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离体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
14.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细胞编程型死亡,由基因控制,对身体有益。例子:胚胎时期多余细胞的死亡,体内细胞更新,效应T细胞跟靶细胞亲密接触后使其裂解死亡。而细胞坏死是指外界作用下的死亡。比如机械压力例子:白细胞吞噬细菌后溶解过程中被自己的溶酶体溶解死亡。机械压力下的细胞死亡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B)A.细胞内酶活性升高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C.细胞凋亡是指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亡和死亡D.癌细胞膜因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而不具有流动性
15.渗透压溶质颗粒的吸水性叫做渗透压溶质颗粒越多,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吸水性越大1.有关渗透作用的三个易错点(1)水的运输特点:无论细胞吸水还是失水,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的扩散都是双向进行的。(2)渗透平衡的实质: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移动到达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对相等。(3)浓度差的实质: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2.渗透系统中的两个“比较”(1)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比较。①区别:a.半透膜是无生命的物理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b.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生命的生物膜,磷脂和载体蛋白的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吸收的选择性。细胞死亡或膜载体蛋白失活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②共性: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图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实验初期,甲溶液比乙溶液渗透压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较多B.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的变化可能为a点上升,b点左移C.图中放入甲、乙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入清水都有可能复原D.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16.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一对相对性状可能是两个,可能是三个或多个表现型。(红色,白色,粉色)P:红x白F1:白ⓍF2:红白比例:1:3
17.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D和d等位基因,D和D或d和d是相同基因。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若是三倍体及其他奇数倍体生物细胞,联会时会发生紊乱),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
18.同源染色体能全面描述非等位基因这一概念的是(A)A.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C.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D.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
18.同源染色体“四看”法判断同源染色体(1)看有无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的现象:配对形成四分体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2)看有无交叉互换的发生: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3)看细胞所处的时期①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上下对应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相同染色体。(4)看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如果不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则:①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为同源染色体(上下对应的染色体不是)。②其他时期(除后期),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一般为同源染色体。图为某XY型动物的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图①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B.图②中DNA含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C.图③中着丝点的排列与图④的前一时期相同D.图④中着丝点分裂后一定存在两条Y染色体
19.变异变异:指同种生物后代与前代、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是生物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是遗传的结果。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的(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不可遗传变异:环境导致的(皮肤晒黑,无籽番茄,缺钙导致的个子矮)无籽西瓜是可遗传变异吗?骡子是可遗传变异吗?答案:是的。补充:植物通过组织培养,动物通过克隆技术可以留下后代的。基因突变的“一定”和“不一定”(1)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即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改变。(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3)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4)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①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可能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②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无子西瓜不可育所以不是可遗传变异B.所有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C.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D.家庭中仅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若几代人中都出现过才是遗传病20.染色体组染色体组:
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
21.二倍体22.单倍体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如:人、果蝇、玉米、绝大部分的动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一倍体:凡是体纽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如:马铃薯含四个染色体组叫四倍体,普通小麦含六个染色体组叫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6n,42条染色体一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八倍体单倍体单倍体22.单倍体单倍体育种:具有不同优点的品种杂交。取F1的花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使单倍体染色体加倍,选取符合要求的个体作种。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并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操作对象不同。单倍体育种操作对象是单倍体幼苗,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是纯合子;多倍体育种的操作对象是正常萌发的种子或幼苗。23.基因库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1.自然界中桦尺蠖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类型。当树干和岩石呈现深暗颜色时,绝大多数为黑色桦尺蠖,在灰色环境中,绝大多数为灰色桦尺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灰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是同一物种B.不同的环境条件中,灰色基因和黑色基因的频率不同C.灰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D.在深暗的环境中,大多数灰色的桦尺蠖突变成了黑色桦尺蠖24.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整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进化的实质。25.生殖隔离隔离: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包括: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地理隔离=不能交配≠生殖隔离但不是所有的地理隔离都能导致生殖隔离也不是所有的生殖隔离都是由地理隔离引起的下述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选择、隔离三个环节D.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26.内环境人体内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与内环境有关的5个易错点(1)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2)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3)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4)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5)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7.稳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发现部分获救者由于建筑物的倒塌造成肌肉受挤压坏死,造成了“挤压综合症”,患者出现了血红蛋白尿,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A.刚获救时,伤者内环境稳态未遭到破坏B.刚获救时,伤者不宜立即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类食品C.刚获救时,伤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增多D.肾功能衰竭而去世的原因是遇难者体内血浆渗透压过低
28.反射(1)相应反射完成都离不开适宜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2)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结构。(3)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中枢都在脊髓,属低级中枢,都受高级中枢调控。(4)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组成反射弧,内有2个突触结构,而膝跳反射只有2个神经元,反射弧内有1个突触结构。(5)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说法正确(C)A.小孩见到穿白大褂的大夫哭属于非条件反射B.当你白天从电影院看完电影出来时,你的感觉和瞳孔变化是室外很亮,瞳孔放大C.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D.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生命体征的病人.该类患者脑部一般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小脑
29.反馈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反馈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30.抗原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的物质。抗原的基本性质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DNA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中一段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终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D)A.该疫苗能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作为抗原物质B.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将变长C.DNA疫苗在人体内直接表达为抗体,起到免疫作用D.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31.过敏原又称超敏反应,是机体受同一抗原再次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种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也可以说,过敏反应是异常的、有害的、病理性的免疫反应。过敏原可以是完全抗原(如微生物、螨虫、寄生虫、花粉、异种动物血清等),也可以是半抗原(如药物和一些化学制剂)。有时变性的自身成分作为自身抗原,也可引起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机体的防卫功能过于强大,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非首次接触抗原时发生,如皮肤荨麻疹。32.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效应T细胞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使淋巴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提醒(1)浆细胞(效应T细胞)并非只来自B细胞(T细胞),也可以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2)由B、T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4)抗体不能消灭抗原,只是使抗原丧失活性,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掉。明辨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四个“并非”(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2)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如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但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一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吞噬细胞并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4)T细胞并非只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若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只有部分保留。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D)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33.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病:机体的防卫功能过于强大,由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细胞而引起,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34.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从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1)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的激素是不同的:果实发育主要是生长素的,果实成熟主要是乙烯作用的结果。(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即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即细胞数目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植株生长。(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4)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在根本上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35.生长素的两重性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生长素浓度植物每天能长的长度36.顶端优势(1)顶端优势①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②原因:③解除方法:摘除顶芽。④应用:可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3)除草剂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农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玉米杂草(2)根的向地性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根的向地侧生长慢,背地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1.下列有关生长素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A.缺乏氧气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能进行非极性运输C.生长素从根尖向上运输不属于极性运输D.顶端优势的产生与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有关【答案】B
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答案】D
37.种群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总面积样方总面积样方平均面积总个体数样方中总个体样方中个体平均数种群密度=
=
=总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数第一次捕获个体数带标记的个体数种群密度==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样方法适合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B.采用样方法时样方的面积选择1m2C.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D.标志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偏高【答案】D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答案】D38.群落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概念要点:a.同一时间;b.一定区域;c.各种生物种群。②特征:物种的丰富度(区分不同群落的特征)、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39.优势种优势种:群落中通常是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其中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40.丰富度a.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b.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调查: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种群密度调查方法:逐个计数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外来物种薇甘菊入侵某生态系统后,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如下表。据表分析,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加强,下列结果合理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B.植物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C.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减弱D.植被凋落程度有增大的趋势【答案】D41.中间关系种间关系及实例(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如狼和兔。(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其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如草原上的羊和牛。(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根瘤菌与大豆。41.中间关系正确区分三组易混淆的概念(1)寄生与腐生: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2)捕食与竞争:竞争是不同种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并不以获取对方当食物为目的;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①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②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3)种内斗争与竞争:①“同”斗争: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为种内斗争,如公羚羊争夺配偶。②“异”竞争:异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为竞争,如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某种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如图为不同月份温度对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食蚜蝇和瓢虫以蚜虫为食,蚂蚁从蚜虫处获得蜜露,并赶走食蚜蝇和瓢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方法B.6月之前蚜虫种群的生活环境阻力很小C.蚜虫种群数量速降的主要原因是天敌增多D.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4种种间关系【答案】C42.垂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①表现:分层现象。②影响因素:植物:光照强度;动物:栖息空间和食物。(2)水平结构:①表现:镶嵌分布。②影响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及人和动物的影响。42.垂直结构明辨群落结构的三个易误点(1)“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竹林中的竹子是种群,不具有群落的空间结构。(2)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3)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取决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43.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实例裸岩上的演替冰川上的演替,沙漠的演替火山爆发后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火灾后的森林演替43.演替明辨关于群落演替的四个易误点(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2)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3)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4)并不是所有群落都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如果陆地环境条件适宜,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社区售房合同
- 2025年度地下车位使用权及配套设施转让合同3篇
- 2025年度工装工程合同书及质量保证与责任承担2篇
- 2025年度房地产企业间周转借款合同2篇
- 2025年度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含租金调整条款)
- 2025年度儿童活动中心打闹伤害赔偿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高科技产业合伙人的合作协议书
- 2024年度智能化办公空间中英文租赁合同模板3篇
- 玉柴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材料成形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榆林学院《建筑施工企业会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返校复课证明
- 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各专业领域必备知识技能
- 医院室内装修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基于AT89C51的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 第二章国际石油合作合同
- 甲型H1N1流感防治应急演练方案(1)
- LU和QR分解法解线性方程组
- 设计后续服务承诺书
- 漏油器外壳的落料、拉深、冲孔级进模的设计【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 机械加工设备清单及参考价格
-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