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故乡》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5课《故乡》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5课《故乡》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5课《故乡》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5课《故乡》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故乡》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故乡》,我将从说教材、说课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五个方面开展我的教学。

一、说教材

《故乡》这篇课文是义务教务人教版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这篇课文是围绕“我”会故乡大的所见所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基本内容,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述了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衰败、萧条、日趋破败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说课标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标(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阅读与鉴赏能力能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本节课我们的教学目标是:

了解故乡都有哪些变化;

文章都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表达了对故乡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讨论你记忆里的故乡是怎样的。

三、说教法

1、探究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交流法

以小组为单位谈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说学法

1.朗读分析法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更深层次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2、语句揣摩法

品味语言,反复思考推敲,体会语言的情感色彩。

3、合作探究法

对文章的重难点部分,学生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讨论研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研读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学习一篇课文的开端,也是激发同学学习兴趣的关键钥匙。

“董卿说过“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故乡,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轮月,是春运时的那张车票,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口音。故乡是木心的乌镇,五十年未闻乡音,听起来麻痒痒的亲切感,故乡是起点,是终点,是即便永远回不去,也依然是故乡的那个地方。而鲁迅先生的故乡呢?当他再次回到阔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时,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在这里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介绍写作作者与写作背景是有必要的,能够让学生更好了解课文,体味课文思想情感。

1、作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175]、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2、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运,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作者编入其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这个残破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此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1、了解故乡都有哪些变化;

2、文章都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3、表达了对故乡怎样的思想感情并抒发你对故乡的情感。

(四)、研读课文

1、整体阅读课文。回到课文本身,按照小说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结构了解课文,简述故事情节。

2、情节结构分析

学生分为小组对文章情节结构进行分析,围绕回乡经历写出故乡的“变”,进行前后对比。

原来的故乡:现在的故乡:

美丽的神异图画萧索的荒村

勇敢机智天真(小闰土)苍老麻木守旧

小英雄(小闰土)木偶人

端庄文静(杨二嫂)放纵刻薄自私

豆腐西施(杨二嫂)圆规

3、人物形象分析

通过文章中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对人物进行刻画,前后对比了受压迫下对人们的迫害,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悲惨生活,体现了痛苦生活、在生活中的苦苦挣扎的农民形象。

闰土:

少年闰土是一个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的形象

中年闰土却成为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

杨二嫂:

年轻被称为“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变得没有信仰,没有真挚的感情,自私狭隘,将”小偷小摸“当成自己的聪明才智,淹没在世俗社会里。

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1)、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的容貌(脸型、五官)、衣饰、身体形态、姿势、风度方面的描写。

(2)、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4)、神态描写也就是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是随着情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面部表情,而外貌相对稳定,指容貌、服饰、姿态……

(5)、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

5、作者情感

表达了鲁迅对中国当时封建时代的贫苦劳动人们的生活现状和麻木不仁深切的同情和强烈的悲哀

(五)、总结

在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榨的情况下,农民逃脱不了日趋贫困和惨遭迫害的命运,而《故乡》则体现了受迫害的农民最真实的生活状况,以及麻木的思想状态,也表达了鲁迅对中国当时封建时代的贫苦劳动人们的生活现状和麻木不仁深切的同情和强烈的悲哀,同时还有对通向新中国社会美好道路的期望和看法。《故乡》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为内容,把现实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