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菊国内外研究生产现状_第1页
万寿菊国内外研究生产现状_第2页
万寿菊国内外研究生产现状_第3页
万寿菊国内外研究生产现状_第4页
万寿菊国内外研究生产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色素万寿菊国内外研究生产现状10.19一、万寿菊的来历相传在500多年前有位西班牙的军官去墨西哥,偶尔在郊外发现了万寿菊的野花,他觉得非常可爱,于是就把种子带回欧洲。当时许多人看见它开的全是金色的花朵,因而用来供奉在圣母玛利亚(耶稣的母亲)的像前。到16世纪中叶传到华南,当时人们不知其名,由于它的花和叶都有一股臭青的异味,只好随便称之为“瓣臭菊”。据说有个县大人60寿辰,管家为了增添气氛,在大门口摆上两列盆花,顿时黄绿交辉,耀眼异常,县官大喜。问道:“这是何花?”管家答曰:“是瓣臭菊”。谁料县官听错了,说“啊,是万寿菊,好呀,好呀!”管家连忙恭维道:“对,对,祝老爷万寿无疆!”从此,万寿菊之名便不胫而走。1688年清代陈扶摇所撰写的《花镜》一书中,正式写上了万寿菊的芳名。从“瓣臭”的贬,到“万寿”之褒,可真表达了万寿菊的自身价值。1982年,联合国第36届大会第20号决议,曾提请各成员国各自确定一天为“老人日”,并选一种花作代表。中国特选用万寿菊作为“敬老之花,祝颂老人们健康长寿。本来,万寿菊属古老的传统名花,何以现今人们把它视为新潮花卉呢,原因是昔日的万寿菊品种相当单调,近年来经过专家的改良,先后选育了许多观赏的品种及色素专用品种。如独头菊(一棵只开一朵大花)、满盆金(每棵只见花不见叶),色素专用品种亩产可达3-5吨。另一个原因是当今亚洲许多国家都提倡尊老爱幼,因此万寿菊便正好跟上时代的步伐了。万寿菊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植物,花大色美,花瓣丰满,植株生长整齐,花期又长,但它并不娇贵,也没有四溢的香气。虽然无法与花木中的一些“大家闺秀”相比,之所以能够迎春绽放,在于它知道自己的价值,它以繁茂、精致和俏丽赢得人们的喜爱。虽没有机会进温棚、没有机会出现在各类名花展览上,但仍安静地、自得其乐地生存在田野上,它们不温不火、不骄不躁,努力为生活在它们周围的人们奉献着自己。宋代女词人朱淑贞有两句诗说得好:“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花》·宋·朱淑贞))可以说农科院已经做了7年万寿菊啦,那么他有啥用途呢?二、色素万寿菊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用途(一)色素万寿菊的用途色素万寿菊是持续性开花植物,属绿色环保型经济作物,具有绝对的观赏价值和很高的药用价值。可用于花坛、摆盆、草坪点缀、带状背景、切花等。种植万寿菊,景色壮观,可用于欣赏观光,因此具有美化绿化环境的作用。其花朵对氟化氢、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吸收作用(净化空气);万寿菊对氯气反应敏感,可以利用它们监测环境污染。我国《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广西药植名录》《南宁市药物志》记载:花、叶和根可入药,有清热化痰、补血通经、去瘀生新、解毒消肿的功效(它的根和种子都有催泻的作用,可能是藉此来帮助身体排毒);茎杆除作燃料、肥料外,粉碎后可作畜禽饲料添加剂(富含VE);万寿菊是自然界中为数不多的杀线虫植物,除本本身可抵抗线虫危害外,还具有杀虫作用(2010年下乡调查,据老百姓反映,今年很多地块都发现金针虫,但种过万寿菊的地块没有金针虫发生);在非洲常将万寿菊垂吊于屋檐下,以驱赶成群的苍蝇。它也被种在蕃茄、马铃薯和玫瑰之间,以防长成的花果成了小线虫的大餐,这一切显示,万寿菊是有效的杀虫剂。它也被制成油膏,用来杀死伤口中具破坏力的虫蛆。可作为菜肴的佐料,有些国家的居民很喜欢吃万寿菊。如高加索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之乡”。当地的人几乎每餐都要吃它,据说这与老人的长寿有密切关系;万寿菊花瓣富含叶黄素(lutein),是生产开发叶黄素的理想原料,以深加工后的废水为原料,可生产乳酸钙及复合肥,残渣可作饲料添加剂(富含VE)。在法国,万寿菊被广泛用于香水中。药用价值:《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凉,味苦微辛。"【主治】平肝清热,祛风,化痰。治头晕目眩,风火眼痛,小儿惊风,感冒咳嗽,百日咳,乳痈,痄腮。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祛风降火,化痰止咳。"②《南宁市药物志》:"平肝清热。治头晕目眩,小儿惊风。"③《广西药植名录》:"补血,通经,祛瘀生新。"④治风火眼痛,眼目昏暗,感冒咳嗽。熏洗产后子宫脱出。【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熏洗。【选方】①治百日咳:蜂窝菊15朵。煎水兑红糖服。②治气管炎:鲜蜂窝菊一两,水朝阳三钱,紫菀二钱。水煎服。③治腮腺炎,乳腺炎:蜂窝菊、重楼、银花共研末,酸醋调匀外敷患部。④治牙痛、目痛:蜂窝菊五钱。水煎服。【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花研粉,醋调匀搽患处。鲜根捣烂敷患处。观赏价值:1.矮型品种的应用:分枝性强,花多,植株低矮,生长整齐。可根据需要上盆摆放,也可移栽于花坛,拼组图形等。2.中型品种的应用:花大色艳,花期长,管理粗放,是草坪点缀花卉的主要品种之一。3.高型品种的应用:花朵硕大,色彩艳丽,花梗较长,作切花后水养时间持久,是优良的鲜切花材料,也可作带状栽植代篱垣,也可作背景材料之用。(二)叶黄素的用途叶黄素是一种无维生素A活性的类胡萝卜素,属纯天然植物色素,是人眼睛中发现的惟一的类胡萝卜素,存在于眼睛的视网膜黄斑上。叶黄素是橙黄色粉末、浆状或深棕黄色液体,有弱的似干草气味。无毒副作用,不溶于水、溶于油脂、乙醇等,具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用作着色剂)、耐热性好,耐光性差,150℃以上高温时不稳定,耐酸、碱等特性,主要性能在于它着色性和抗氧化性(能增强人体对阳光紫外线氧化的保护作用),可使工、农业产品在外观色泽和质量上得到明显提高。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产品纯天然、无公害的国际标准要求,大部分化学合成色素已被禁用,而叶黄素不仅具有染色、营养、药理和保健功能,还具无公害、性能好、应用广泛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医药、工业染料、化妆品、水产品、军工等行业。在食品工业中,可为食品增添金黄色泽,是极具诱惑力的食品营养保健剂。2007年国家卫生部第8号公告,批准叶黄素为“食品着色剂”和“营养强化剂”。2008年卫生部第12号公告,批准叶黄素酯为新资源食品保健剂。目前,一项专利表明,我国制做一种大众食品“叶黄素营养面条”,外观呈金黄色,对防止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视力下降等提高健康水平,具有重大作用,尤其对“护眼功能”突出。西安国际营养高层论坛及日本厚生省公认,本发明符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及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GB2760)管理规定,紧跟科学营养新潮流,适应消费实际需要;在饲料工业中,可增加禽类、鱼类产品的色泽及营养价值;在医药行业中,可用于防治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如动脉硬化、白内障、视网膜中枢衰退等症,同时还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增强记忆、改善脑部功能、预防心脏疾病及改善视力作用。具体叶黄素在医学上的功效主要表现为:1.保护视力(1)叶黄素是眼睛中黄斑的主要成分(不能缺失的主要组成物质),对老年性视网膜黄斑退化(AMD)有预防作用,改善老年人视力衰退。(2)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所导致的盲眼病。由于衰老而发生的肌肉退化症可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引发不能恢复的盲眼病。而叶黄素在预防肌肉退化症方面效果良好,由于它在人体内不能产生,因此必须从食物中或额外补充,尤其是老年人必须经常选用含叶黄素丰富的食物。美国于1996年建议60-65岁以上的人每天需补充叶黄素6mg。研究发现如果摄人足够量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女性患白内障的风险可降低22%、男性可降低19%。(3)叶黄素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吸收紫外线、蓝光,化解眼睛光中毒。眼睛中的叶黄素对紫外线有过滤作用,有保护由日光、电脑等所发射的紫外线所导致的对眼睛和视力的伤害作用。2.减轻体内和皮肤退行性(说白啦就是老化)老年斑的危险。3.具有扩张血管、调节血脂功能,改善眼底血液微循环,促进营养物质供应,能有效预防人体因器官衰老引起的心血管硬化、冠心病和肿瘤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预防细胞衰老,从而减轻心脏病的危险。该产品同时含有抗抑郁活性物质。研究表明:叶黄素单独作用可降低癌细胞增长速度25%,若与番茄红素协调作用可降低其增长速度32%。其实叶黄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含量也较高,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有:玉米、菠菜、甘蓝菜、绿花椰菜、蛋黄、南瓜、莴笋、绿豆、油菜、胡萝卜等;水果:芒果、猕猴桃、葡萄、橙子和橙汁、西红柿等。含叶黄素最丰富的食品是猕猴桃,其次是黄玉米和蛋黄。但该类植物中同时也含较多的叶绿素、β胡罗卜素及其他类胡罗卜素的衍生物,遮蔽了叶黄素的色泽。若直接从果菜中提取叶黄素,成本将十分昂贵。经过人们长期的寻找发现,万寿菊中叶黄素的含量极高,其他胡萝卜素杂质少,易于分离纯化,所以国内外提取叶黄素的工业生产,均以色素万寿菊为原料。三、关于色素的使用问题饲料安全的概念在全世界已形成共识。199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禁止在饲料中滥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同时还建立了饲料监督检测部门,依法加大对非法生产行为的打击。据悉,欧盟委员会保健与消费事务的委员戴维-伯恩表示,鉴于三文鱼及家禽饲料中所使用的化学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对这种色素的使用量应严厉限制。法国媒体也发表,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大量摄入会引起视网膜色素沉积,从而影响视力。因此生产健康、无危害的天然色素就成了关注的焦点。一些非专业媒体称“食用合成色素存在毒副作用,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无毒”,那么,在国外发达国家,是否天然食用色素的应用量十分巨大、而食用合成色素的应用量就非常小呢?事实并非如此。据业内人士介绍,欧美发达国家虽然在使用天然食用色素,但总量不大、使用范围也不是很宽广。相反,全世界食品行业使用的食用色素,还是以合成色素为主,在欧美地区和日本,合成色素已经被大量用于食品生产之中。我国关于食用合成色素的标准过于苛刻,已经制约了我国食用合成色素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食用合成色素应用范围的限制。我国标准对食用合成色素应用的规定采用的是肯定法,即规定某种色素只能用于某些食品之中,在此范围之外的食品,则不可以添加;而欧美则采用否定法,即规定某种食用合成色素在某些食品中不可以使用,而在其他的食品中则可以使用。二是对食用合成色素使用量的限制。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对食用合成色素在不同食品中的添加量,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而美国FDA对食用合成色素的用量则没有严格的限制,食品企业可以按需添加。很显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用合成色素的使用标准,就显得更加严格和狭窄,这种狭窄的标准,不利于我国食用合成色素产业的快速发展。业内人士对此提出质疑:“既然欧美发达国家对食用合成色素的管理都这么宽松,难道我国就不能采用更加宽松的标准吗?”食用合成色素苛刻标准的存在,与我国现行的标准审批制度有关,只有对审批制度进行改革,才能够有效解决食用合成色素应用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美国对食用合成色素的添加量没有限制,而是由企业按照需要使用。那么,是否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食品企业过量使用合成色素,大量的合成色素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食品的色泽有一个度,如果合成色素的添加量太少,则呈现不出鲜艳的色泽、引不起消费者的购买欲;但如果合成色素的添加量过大,食品的色泽会太深、外观太刺眼,影响食品的感官质量,让人感到害怕,消费者不敢买这种食品。二是过量添加合成色素,会增加食品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产品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企业也不愿意这样做。三是过量添加合成色素,会影响食品的口味。因为,合成色素一般都有浓厚的本味,例如,一些合成色素具有咸味,如果添加量太大,会将咸味带入食品之中,而这是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不能接受的。四、应用前景色素万寿菊是天然性植物,不仅具有环保作用、绝对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其提取的天然叶黄素主要出口韩国、日本、西班牙、墨西哥、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工合成色素在食品、医药、饲料等行业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高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尤其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消费方向发生了质的变化,追求天然、保护健康已成时尚,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相继开发和利用“无公害”绿色天然植物产品。据专家预测,21世纪是绿色消费时代,绿色无公害产品必成为21世纪的主流产品。以人工色素制成的产品在外观上和质量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实际需要,天色黄色素是纯绿色产品,其经过特殊工艺(物理过程)精制而成,不含任何有害特质,是工业生产及人们日常消费中最理想的色素,必然成为人工合成色素的替代品。天色黄色素作为食品、饲料、医药领域的高科技产品,越来越被国内外知名企业看好,国际许多食品、医药大企业纷纷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天然黄色素,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国际市场上天然黄色素十分热销,需求量日益增大,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据资料显示,每年世界上的叶黄素需求量在13亿克到15亿克,而产量仅为10亿克左右,缺口在3亿克到5亿克。特别是生产天然黄色素的中间体万寿菊颗粒粕在市场上已成紧俏商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市场已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更有利于产品向国际市场销售。叶黄素是近年来欧美保健品和营养强化市场上的宠儿,美国2004年调查结果显示,叶黄素类食品、低糖食品、防心血管疾病食品等是功能性食品的发展趋势。叶黄素作为一种功能因子,在多领域的应用拓展将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我国从万寿菊中提取叶黄素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形成一条叶黄素酯的产业链,包括万寿菊种植、加工造粒、叶黄素树酯的提取和深加工,以及叶黄素酯在饲料和食品上的应用。万寿菊产业的发展,给当地闲散劳动力和零就业家庭创造了就业机会,解决了部分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可以准确的说,当前正是发展叶黄素深度提取物的最好时机。可以肯定的说,叶黄素的市场前景十分光明。目前,叶黄素酯的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有青岛大学天然色素有限公司,青岛赛特香料有限公司,青岛同鑫天然色素有限公司,河北中进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等。但国内主要侧重于饲料或食品级树酯油的生产,而用于药物或营养强化方面高含量的叶黄素原料的生产,几乎没有涉及。近年来,叶黄素被大量用于功能性保健食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叶黄素的产量在8亿克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85%;我国生产的万寿菊颗粒或精油、天然黄色素,除大部分远销美国、墨西哥和新加坡等国家外,仅有一小部分供国内工、农业生产需要,国内市场缺口很大。有关资料表明,国内天色黄色素油(毛油)市场需求应在10万吨以上,而实际产量不足6000吨,尤其是生产天色黄色素的中间体万寿菊颗粒粕更是需求旺盛。国内万寿菊颗粒生产大型生产企业16家,中型生产企业25家,小型生产企业19家,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海林、青冈、望奎、鸡东等,以及吉林、辽宁、山东、陕西、山西、四川、内蒙、云南、新疆等地(2010年10月初云南博浩柏老六,在奈曼建厂6个,已剪彩)。目前,国际市场上,1克叶黄素的价格与1克黄金相当,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国内外对高纯度天然叶黄素(纯度95%以上)的需求量正逐年增加,每年以20-25%的速度递增,市场供不应求。(根据用途不同,叶黄素含量不同:市场上含量有5%、10%、20%、40%、50%、60%、70%、90%、95%、98%等)。2000年以前,色素含量17‰的万寿菊颗粒,每吨售价在8500元左右,在此基础上,色素含量每增加一个千分点,价格提高500元,如果能达到20‰,每吨价格就是1万元(0.5元/g),2003-2006年颗粒价格为12000-13600元/吨。2008年颗粒价格为0.5元/g,2009年颗粒价格为0.45元/g,2010年10月颗粒价格为1.0元/g,价格之高已创历史记录。目前,1千克的叶黄素酯在国际市场价格为2000多美元,色素油(规格12%)在国际市场上每吨售价达70多万元(17万美元/吨),作为万寿菊深加工产品,叶黄素晶体(食品医药原料,含量)每吨售价在1500万元左右,效益十分可观。而其精加工产品叶黄素软胶囊和叶黄素片剂或水剂,附加值更高。有“软黄金”之称,经济效益明显,因此,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剧,天然黄色素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大,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势头,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另外,据资料显示,色素万寿菊提取物叶黄素的生产中心已由南美、印度等地区转移到中国,这是一个发展契机。利用万寿菊压榨后的废水作原料,每生产1吨乳酸钙,可获纯收入300多元。生产乳酸钙的废水又可用来生产复合肥,每生产1吨复合肥,可获利750多元。目前,国内所需乳酸钙都靠进口,生产的复合肥大都用于万寿菊的种植上。五、万寿菊产业链的生产加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粗加工——万寿菊颗粒,属原料级;深加工——叶黄素浸膏,属原料级;精加工——叶黄素饲料添加剂、叶黄素软胶囊、叶黄素食品级原料。国内用于生产的有两个阶段:(一)色素万寿菊颗粒加工的方法这是个物理过程。包括发酵、压榨、烘干、粉碎、造粒、包装等过程。贮花水份84%,密度为600kg/m3,挤压后水份74%,密度为312kg/m3。对于烘干来说压榨脱水越多能量消耗越少,但压榨水份越多,榨出色素越多(损失越多)、颗粒中色素越少,所以有的厂家为了减少色素损失,而不用压榨工段,大量浪费烘干能量。成品及制粒要求,制粒前水份须达12%左右。制粒设备:主要有喂料器、制粒机、蒸汽系统、抗氧化剂添加系统、浓缩废液添加系统等。每个加工环节,都有不同的指标。我们不是搞加工的,就不必知道啦,这也是秘密吗!加工采用大型滚筒干燥设备1、由七个系统组成,采取全程封闭运行自动控制:

(1)干燥机主系统、(2)上料系统、(3)燃煤热风炉系统、(4)出料系统。(5)引风系统、(6)控制系统、(7)安全系统。2、大型滚筒干燥设备的主要特点(1)干燥速度快,干燥强度大。最高产量每小时可生产5吨干物料。(2)节省能源,烘干成本低。该设备全程自动控制,连续作业,热效率高,比常规的烘干系统节能15%——20%,每吨干物料耗煤150kg——500kg之间。

(3)烘干质量好。设有均料机,上料均匀,温度可自动调控,保证烘干质量,不损失物料中的有效成份。

(4)生产安全,工作环境好。管路设泄爆装置、自动灭火装置、生产安全可靠;全系统采用负压操作,无粉尘、无噪音,生产环境好。(二)色素万寿菊提取叶黄素油膏的方法:把万寿菊花集中发酵、粉碎、烘干、分选得到的万寿菊花瓣,在真空器中用有机溶剂(采用乙烷或乙醇或丙酮为萃取剂)真空回流萃取,经过滤、脱蜡、脱脂、低温干燥处理,提取到叶黄素油膏(经-5度----10度的低温下使脱蜡,析出凝结植物蜡被分离,以3000-4000转/秒的离心机脱脂,植物脂肪被分离,获得其中叶黄素的含量不低于90%)。六、色素万寿菊的植物学特征万寿菊又名臭芙蓉、蜂窝菊、金盏菊、高粱菊等,原产地墨西哥、美洲地区。为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常规品种一般株高90-120厘米,杂交种株高150cm左右(观赏万寿菊根据其株高的差异、用途多样—矮型品种常用于花坛摆花;中型品种可用于园林中成片栽植成花境或做背景;高型品种多培育成切花),须根系、茎生根、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幼苗茎光滑,成株茎具纵纹及沟槽,茎色有绿色、紫色之分。叶对生或互生(1-6对真叶对生),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有锯齿,叶缘背具油腺点,有强臭味(据《中医药典》记载,它的臭味是从植株油腺里发出的异香,对人体跌打去瘀,减轻风湿等有显著疗效)。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花桔黄色或深橘红色、猩红色,舌状花有长爪、边缘皱曲,管状花多为两性花,杂交种花直径8-12cm(观赏类5~10厘米,常规种8-10cm),最大可达13cm。花重瓣或半重瓣,绣球状花型,花冠表面呈蜂窝状,花梗自叶腋抽出,长总梗中空,花梗顶端(近花序处)膨大呈棒状,花苞钟状,瘦果黑色,呈微弯的短棒状,种子千粒重3-5g。七、色素万寿菊生物学特性色素万寿菊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旱,不耐寒,稍耐早霜,抗性强,病虫害较少,耐瘠薄、耐移植,生长势强,但不耐高温酷暑和阴雨多湿的天气。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宜,大田栽植土壤PH值应为6-6.7。育苗床土适宜PH为5.5-6.5。种子萌发适温22-24℃,秧苗生长适温15-28℃,成株生长适温15-20℃,10℃以下生长缓慢,夜间温度低于5℃可导致生长停滞,在30℃以上高温环境下植株徒长,春天采用温室或拱棚育苗,栽后50-60天开花,平均单株花朵数可达120-140朵,一级分枝数可达17-20个,总分枝可达6级。杂交种平均单花重25g,最重可达50g,花期7至10月份。杂交种花期比常规种长15天以上。如果花期遇干旱少雨,则会造成脱肥、花势弱、花期短、早衰。因此,土壤基肥和初花期追肥是延长植株衰老增加花朵的重要管理时期,一个健康植株一个生长期开花120多朵,开花消耗了大量营养,体内营养积累少,抗病力脆弱,若追肥和防治不力,很快会发病,缺磷影响花朵增大,降低抗病能力,及时补磷可促进开花,缺钾使光合作用受抑制,钾充足时可提高抗寒和抗病能力。补锌促进对磷的吸收。补肥应在开花期(最好在8月中下旬进行)进行,叶面喷施以磷肥为主。植株下部叶片不发黄,茎秆青红色,说明肥力适中。八、国内研究现状(一)品种选育方面:赤峰万寿菊园艺研究所选育的蒙菊一号(2007.2.8通过自治区认定),株高10-120cm,单株开花90-100朵,单株重1.8-2.0kg,花深橘红色,色素含量25-20g/kg,6-7吨颗粒可加工1吨色素油,亩产鲜花3000-4000kg;赤峰宏瑞园艺有限责任公司育成的宏瑞8号(2008通过自治区认定),株高120~140cm,开展单株花数120朵。粗1.9cm,一级分枝20个。花橘红色,直径10cm。叶黄素含量25‰。2004~2006年品种试验,平均亩产鲜花4486kg,比对照品种增产26%。通辽农科院育成的通菊一号(2010.认定),区试平均亩产4290.4kg,比对照平均增产24.8%,示范试验平均亩产4361.4kg,比对照平均增产28.64%。适应性、稳产性好。株高120cm左右,平均单株花朵数126.4朵,平均单朵花重26.5g,花直径为10.3cm,叶黄素含量25.4‰。种子千粒重3.87g。赤峰卉源公司研发生产的杂交一代色素万寿菊--黄金1号,株型整齐、健壮、分枝能力特强、株高1.4米左右、花色纯正、橙红色、色素含量在20-22%(常规品种为15-16%)花瓣密实,完全重瓣,不露心。亩产鲜花3000-4000公斤(常规品种为2000-3000公斤),该品种整个生长季节,其抗病性、对环境适应性特别突出,花期比常规品种延长两周以上。塞诺园艺公司研制的“塞诺201”花朵为橘红色,株高1.3-1.5米,花径达12厘米左右,重瓣性好、产量高,盛花期8朵鲜花可达1市斤,花为蜂窝壮球型,无心,花色橘红,花瓣与花托比为5:1(常规品种是5:4)。采花期比常规品种长10多天。05年试验亩产鲜花4110kg,色素含量达20-22‰(而国内目前使用的普通品种色素含量在17-18‰),此品种根系发达、植株健壮,苗期抗瘁倒病、立枯病、后期抗疫病明显,05年在黑龙江、吉林、山东等地已大量用于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我国现在使用的色素万寿菊种子都是从国外进口或国内自己留种生产的常规种,花小,有心,亩产鲜花最高4000斤左右,种植者亩纯收益才800多元。赤峰农丰园艺场培育的杂交色素万寿菊猩红一号,株高1.2m,花瓣大、华托小,分枝能力强,完全重瓣,花径10cm以上,色素含量20-22‰,亩产3500-4000kg。赤峰春禾园艺研制的春禾F1,花橘红色,花径10-12cm,株高1.3-1.5m,色素点22-25‰,亩产4000-5000kg。《南方农村报》(2005)介绍,赤峰万寿菊园艺研究刘振廷依据全息生物技术理论(2000年)经过4年的生产实践,提纯选育出赤菊一号、赤菊四号两个常规品种,亩产量可达2200--2500公斤,比国内栽种的常规种增产10%和25%,色素含量最高达25‰,平均20‰左右,比生产用常规品种高4--5个千分点。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院专家(2002)利用从美国引进的多个万寿菊品种中筛选出对土壤和肥力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移载、耐瘠薄、抗病虫害性强和叶黄素含量高的优良品种“99022”和“99146”,鲜花产量比对照(市场用种)品种高15.38%,叶黄素含量比对照(市场用)品种分别高7.69%和23.08%,并研发出提取纯度超过90%的叶黄素新型工艺;辽宁省农科院王平等人育成的万寿菊7、9号(观赏),以株高矮化、株型紧凑、花色鲜艳、花径硕大而深受用户欢迎。中科院遗传所刘敏研究员等通过太空育种(1996年将万寿菊种子通过卫星搭载),育成太空万寿菊,主要表现在花期延长、花型变大等特征,花的直径达10厘米左右,花期可达8个月(观赏类),单株平均有300朵花;(二)组培方面:内蒙古农业大学(1999.苏福才等),以万寿菊的茎段为外植体,将其接种在不同浓度的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诱芽率和生根率分别为93.3%和90%,可一次成苗;吉林市园林处(1999.付洪伟等),利用6-卞基腺嘌呤(6-BA2.5mg/L)和玉米素(ZT2.5mg/L)ZT对杂种大花万寿菊诱导侧芽生根,使万寿菊形成不定根,试管苗繁殖获得成功;珠海市园林植物研究所(2001.田广红)将万寿菊杂交F1代茎段接种在3种不同的培养基上,45后天后开始生根,平均每植株产生20-30条不定根,10天左右苗高达34cm,成活率可达90%;(三)其他方面:中国林业网(2004-09-14)介绍:万寿菊除本身可抵抗线虫危害外,还有杀虫的功能,其中含有一种杀线虫的活性物质--α—三联噻吩(α-T),可毒杀马铃薯上的金线虫、异皮线虫及多种鳞翅目昆虫(奥库安等,Aucoin等,1990;Iyenyar等,1980,1990)等,但必须是栽培3-4个月以上的成株,因此,需将上年度残体犁入地下,效果更好;国外对万寿菊作为间作或轮作植物的研究表明:万寿菊能使农作物免受线虫的侵袭,进而提高其产量;万寿菊根提取物抑菌(包括对辣椒枯萎病菌、山楂叶螨酯酶、白纹伊蚊幼虫)作用明显;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万寿菊挥发油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万寿菊挥发油中含有86个化合物,已鉴定出65个,主要成分为石竹烯、斯巴醇、胡椒酮和胡椒二烯酮;科学家们对叶黄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表明:它具有3个属性中心,故有8种立体异构体(实际上自然界只存在一种异构体,且难以用化学合成);中国农业大学惠伯棣博士等深入研究万寿菊提取叶黄素工艺时指出,万寿菊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可达1毫克/克鲜重,其主持研发的应用试剂萃取法从万寿菊中制备天然叶黄素的技术于2001年10月通过农业部部级鉴定,该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均开展了高纯度叶黄素的研制工作,纯度可达95%以上;2003年1月,广州范乐医药科技公司,采用罗氏公司生产的叶黄素研制出“维视保”软胶囊(每粒含叶黄素10mg),已向卫生部提出申报为保健品,保健功能为改善视力;据查全世界有关叶黄素的保健性和护眼功能、高纯度叶黄素提取等研究,已有170多项专利。国内有关万寿菊遗传育种栽培研究论文约有150多篇,其中栽培研究论文近百篇。作为研究对象,有很多空白可进入。九、国内生产现状万寿菊种植源于美国和欧洲,当前主要种植国是中国、印度、墨西哥。我国在生产和研究方面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最初由山东诸城引进美国的种子开始在山东等地种植万寿菊花,并引进墨西哥技术进行提取加工生产叶黄素树酯,生产的产品主要出口,进入欧美市场。九十年代中期,一些外国公司先后开始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及华北地区试种,很快取得成功,并投资种植万寿菊。我国经过多年种植实践,种植面积达到30多万亩,已占世界85%以上,产鲜花约50多万吨,成为世界上万寿菊主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约10万亩,曲靖地区)、黑龙江(约4万亩,鸡东、大庆、青冈、牡丹江等地)、内蒙(约2万亩,通辽、赤峰、扎兰屯地区)、山东(约2万亩,诸城、德州等地)、新疆(约1.5万亩,生产建设兵团、岳普湖县等地)、吉林(约0.8-1万亩,长春市农安县,松原市乾安县,敦化)、陕西(约1万亩,咸阳市长武县)、山西(2.5亩万,盂县、吕梁方山县)、辽宁(0.5万亩,法库县)、湖北(0.5万亩沙洋县)、四川(2.5万亩,西昌市、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等地,其它省区零星种植约3万亩左右。中国的万寿菊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万寿菊产业经过种植基地、深加工厂家、出口企业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丰硕成就,已经取代了墨西哥、秘鲁、印度等国家成为世界万寿菊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因此,国际叶黄素的生产中心已由南美、印度转移到中国。中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原料种植、颗粒加工、浸膏提纯、出口贸易的链条式产业结构。虽然我国的万寿菊产业已初具规模,但从种子资源到提取设备,从基地建设到市场,基本控制在外资(主要以墨西哥及美国资本为主的外资,企业设在山东诸城和印度)手中。国内粗加工企业较多,但规模太小不一,虽然已广泛开展了叶黄素的提取加工,但主要以生产颗粒及色素油为主,生产叶黄素精粉的厂家几乎没有。生产的万寿菊颗粒及精油几乎全部被国外公司垄断,即90%用于出口,全部销往美国、西班牙、墨西哥、秘鲁、日本、印度等国家,然后又以着色剂、添加剂的形式返回到中国。国内所需着色剂90%以上靠进口解决,如禽饲料中的添加剂、制药工业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等。国内对叶黄素产品的研究机构很多,但大部分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也有部分进行了阶段性的小型中试。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消费意识越来越强,也日益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食用的安全性。食品添加剂主要分人工合成和天然提取两种。我国食品工业从“十五”发展规划起,就提出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方向是天然、营养、多功能”。消费者对化学合成品抱有排斥心理,而欢迎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截止今日,所有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中仅有两种中含有叶黄素(乐盯软胶囊、儿童奶粉)。此外,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发展也受到各国法规的鼓励。如在美国,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属“免除认证”的产品,即不需要严格审查。欧盟2007年4月通过的一项新法规中规定:“只有当所需要的效果不能通过天然香料实现时,才能使用合成品”,并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3项原则,即确保不危害消费者健康、技术上证明有利于消费者、不能误导消费者。在日本、韩国等对天然品均有单独的分类。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势头很猛,据不完全统计,已占全世界85%的份额。至2007年我国万寿菊颗粒生产大型生产企业16家,中型生产企业25家,小型生产企业19家。总共60家。如:山东诸城外贸集团(中外合资企业)是国内最大的万寿菊色素油提纯加工企业,年加工天然色素油3亿克,并已在很多省区设立分公司,控制着国际上51%的万寿菊叶黄素市场。阿旗和飞创业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年生产颗粒3000吨、生产叶黄素浸膏300吨。云南博浩生物科技公司年可生产颗粒1.2万吨、叶黄素浸膏1200吨。据调查统计,目前,云南曲靖地区沾益县万寿菊种植面积已占全球万寿菊种植面积的1/6,占国内万寿菊种植面积的1/4,叶黄素油膏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25%,国内市场占有率33%,沾益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万寿菊种植基地。黑龙江恒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叶黄素浸膏300T。黑龙江七台河市金元公司,年加工万寿菊花5万吨,产黄色素油50吨。大庆市绿友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年处理万寿菊花4万吨,提取叶黄素浸膏近50吨,产品全部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2009.3.17山东天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16吨饲料级叶黄素在墨西哥顺利通关。这是国内饲料级叶黄素首次打入国际市场。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陶正国):已拥有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立达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且万寿菊种植基地超过3万亩,实现黄色素系列产品年销售2000吨以上,出口的主要产品有叶黄素树脂、叶黄素预混料等。成都枫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严格、精准的试验研究,研制出了新一代的饲级黄色素产品--黄精晶II型(高效天然着色剂),该产品代表了目前国内饲级黄色素产品的最新研制水平。大庆金土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可加工万寿菊鲜花20万吨,生产叶黄素系列产品(折合成叶黄素计)280000kg(280吨),叶黄素系列产品(叶黄素脂(油膏)、叶黄素粉剂(高纯度叶黄素晶体))主要销往美国建明公司、加拿大枫叶公司、印度AVT(艾维特)公司、香港东荣(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钟伟彤博士)公司等国际叶黄素大用户,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年可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近年来,我国的叶黄素产量逐年上升,但都是粗品,主要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或粗品出口。主要品种有叶黄素酯,叶黄素粉末,叶黄素的含量大约为10G/KG,即1%。由于制取高含量、高纯度叶黄素,制成稳定性的剂型(用于食品和医药),技术上有一定难度,目前国内市场用于药物或营养强化方面的叶黄素原料的生产涉及较少。国际上的市场主要被美国KEMIN、瑞士罗氏ROCHE、德国克宁COGNIS等外国公司控制。可以说,国内赚取的是粗级原料的低额利润部分,深加工或精加工的高额利润部分,几乎全被国外公司赚取。在开发应用叶黄素方面,美国Kemin公司、瑞士罗氏Roche公司处于研究的前沿。除了美国和瑞士的公司外,日本和德国的一些公司也均有叶黄素及其保健产品的研究与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含叶黄素的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的价格约为35~45美元/瓶,其中50粒(胶囊)/瓶,20mg/粒(胶囊),叶黄素产品的利润空间十分丰厚。国内的中国农大、上海交大、北京大学也开展了一定的高纯度叶黄素的研究工作,叶黄素的纯度达95%以上,尚处于试验状态。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新昌制药厂,在分离提纯出高含量叶黄素晶体和叶黄素酯的基础上,通过微胶囊技术,分别开发出了5%叶黄素干粉和10%叶黄素酯干粉两种剂型,成为国际上第三家掌握了从生产高含量原料到制造稳定性干粉的厂家。据我国广东省海关2004年统计,广东2004年就进口叶黄素制品合计2.6亿元人民币。2008年资料显示,最近,我国组织技术力量攻关开发出一条较为先进的叶黄素生产工艺。利用低含量的叶黄素油树脂为原料,提取的晶体含量达90%,产品收率达80%以上。(而根据Kemin公司的专利数据分析,其晶体含量为70%,收率只59%左右。)目前这个工艺正在申请美国专利保护。同时,高含量叶黄素醋也提取成功,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可达80%以上。这些叶黄素晶体和叶黄素酯中不含有毒的有机溶剂,适合于以营养补充剂和食品添加剂的形式使用。应用形式可为油悬液(与植物油混合乳化)、珠粒(通过喷雾冷凝得到的微胶囊)、干粉(通过喷雾干燥得到的微胶囊)等。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较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均可种植万寿菊,而且产品的价格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据专家预测,在未来10年内,我国色素万寿菊总播种面积将突破50万亩,可有效缓解全球叶黄色供应紧张局面。叶黄素因对人体具有重要生理功能而日益受到关注,但叶黄素的应用在我国尚未引起食品工业界的重视。不过作为一种功能因子在多领域应用拓展将是今后的重点,可以预测,叶黄素开发前景将十分光明。(精油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称谓,在商业上通常称为“芳香油”,在医药上又通常称为“挥发油”的油状物质。通俗地讲,这种油状物质是植物中原有含香成分提炼浓缩之后得到的精华。精油不是某种单一的物质,而是许多不同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在浸膏中除了含有植物精油之外,还含有植物蜡、色素混合物(粗油)、树脂等杂质,以及相当浓度的残留溶剂(大概为10%左右)。由于有机溶剂通常对人体有害,并且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因此不能够直接将浸膏应用于宗教、医疗、水疗等等应用,但是可以直接应用于化工领域。)(油溶叶黄素,主要成分为黄体素。产品为深棕色树脂状液体,有菊花清香气味,加热为油状,溶于油脂,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耐热性、耐酸碱性较好。规格:叶黄素含量100g/kg,120g/kg,150g/kg。粉状叶黄素,产品呈流散性粉状形态,可分散于水中。特别适用于肉鸡、禽蛋、水产品等着色。指标:食品级、饲料级叶黄素含量g/kg10,20,40,100)十、国外生产研究概况目前,全球色素万寿菊主要生产国为中国、印度、墨西哥,也是颗粒产业的主要生产国。全球叶黄素需求为11000吨(粗品),我国2009的叶黄素产量为4286吨,占到叶黄素原料量的85%,其他国家占有量为15%,全球叶黄素需求缺口5500吨,预计到2013年,全球叶黄素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245亿美元。国际上对万寿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品种更新快,美国沃勒公司规模化生产万寿菊系列盆花而闻名美洲;英国汤普森·摩根公司以盛产万寿菊而著名;美国戈德.史密斯种子公司、泛美种子公司(Deeporangeade型种干花粉叶黄素含量≥16克/千克)和荷兰的斯拉斯·格鲁特(SluisGroot)种子公司每年都要推出万寿菊新品种,为万寿菊的广泛应用做了不少工作;美国伯爵种子公司(BodgerSeeds,Ltd.)自1957年开始万寿菊育种工作,通过与野生品种不断杂交,培育了5大系列的万寿菊杂交品种:高杆品种,如‘欢乐'、‘丰富'和‘金币'系列,矮化品种,如‘发现'(Discovery)'系列,上世纪90年代又培育出了‘阿特兰提斯'系列,是一种适合早春种植的大花型万寿菊品种。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丹麦、墨西哥等国均有规模性万寿菊生产,主要供本国使用,出口不多。2002年秘鲁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例最大的是芦笋,出口额为1.86亿美元;其次是万寿菊,出口额为2300万美元。南非万寿菊主要用于观赏、美化环境,法国万寿菊又名孔雀草,具有观赏及药用的价值。在美国,人称万寿菊为:美国花园中的明珠。由于万寿菊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很大,出于商业上的考虑,多年来美国育种家和园艺育种公司苦心致力于新品种和优良品系的选育,成绩斐然。现在美国已成为世界万寿菊商业品种第一大生产国,并有象Burpee(伯比)、Hodge(霍奇)、denholm(德诺姆)、PAS等许多著名公司专们从事培育万寿菊。这些公司几年一批或成系列的推出新的商业品种,不断在花型、香气、色彩等方面取得进步。可以说:万寿菊是美国花卉育种业的常青树,极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美国全美选种组织(简称AAs)美国育种家们运用先进技术经过不懈的努力,开辟了万寿菊新领域:一.:伯比公司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已开发出白万寿菊。如Sn0wbird(雪鸟)是第一个正式命名的商业品种,遗传特性较为稳定。后来推出的sn。wdrift(雪堆),更为可喜的是,近年来以伯比公司为代表的专业公司进行大胆创新,现已推出四倍体万寿菊。他们推出的Superstar(超级明星)系列是第一种正式上市的四倍体万寿菊。花色有桔黄、金黄和粉红色,整个生长期都花朵繁茂、堪称美国万寿菊育种史上的里程碑,还开发了无味万寿菊(0d0r1essMarigold),开漂亮的粉红色花,重瓣,叶子没有气味,国外对叶黄素的研究起步早、范围广泛,现在主要集中在叶黄素的功能性,安全性及毒理学等研究方向,生产企业规模大,产品集中在食品补充剂方面。在国外已经有含叶黄素或叶黄素酯的食品补充剂上市。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从万寿菊中提取叶黄素,最早是加在鸡饲料里,使禽蛋蛋黄更加诱人,并增加其营养价值;美国凯明食品公司(KeminFoodCo.)率先发明了生产叶黄素的新工艺,使叶黄素成为一种新型保健食品添加剂,制品名称为“福罗拉”,将其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美国新泽西州麦迪逊市AmericanHomeProducts(美国国产品)生产商生产的多种维生素制剂CentrumTM(善存片),所包含的非酯化叶黄素的推荐量为250μg/d。营养补充品零售商GeneralNutritionCenters(通用营养中心)有限公司(GNC)提供的叶黄素补充品aturalBrandTMEyegoldTM(天然眼黄金片),所推荐的叶黄素日服用量为12mg。人体不能合成叶黄素(lutein),所需叶黄素(lutein)只能从富含叶黄素(lutein)的食物或补品中摄取,故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于1995年批准将叶黄素作为食品补充剂,用于食品饮料,以求高营养价值,因此叶黄素在美国市场上十分畅销,已形成年产值超过4500万美元的万寿菊产业。瑞士罗氏公司推出两种新型叶黄素剂型,分别为叶黄素5%CWS(冷水扩散性干粉)和叶黄素5%TG/P(药用片剂型),该产品可直接用做食品添加剂。另外美国的胡兹制造公司、瑞士的罗氏(ROCHE)公司以及德国MAR—CUS(雷克尔)公司等也都在致力于叶黄素眼部疾病方面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万寿菊叶黄素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氧化剂,将一定量的叶黄素加入到食品中,可防止人体因器官衰老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老年性眼球视网膜黄斑退化引起的视力下降与失明、预防细胞衰老和肌体(器官)衰老,防止心血管硬化、冠心病和肿瘤疾病。人的眼球视网膜黄斑中富集着大量的叶黄素(lutein),有助于滤掉对眼睛有破坏性的蓝光和防止自由基破坏眼睛内部的精细结构。叶黄素原料及使用叶黄素相关产品畅销美国、韩国及日本、墨西哥等国外市场,需求量很大,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现状。美国是叶黄素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年需色素油5万吨以上,年销售量高达数千吨;2000年日本国内消费1%万寿菊叶黄素乳剂10吨,价格每公斤5000日元。目前,以叶黄素为主要成分的药品已在一些国家注册并上市,同时,国际上对叶黄素制品进行深层次、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每深加工一次,产品价值就成十倍、百倍递增。2000年德国法兰克福欧洲健康食品展会上,德国MARCUS(马库斯)公司推出了叶黄素酯,其在人体内能被代谢,转化成叶黄素而被吸收;瑞士罗氏公司推出了5%含量的叶黄素、护眼口嚼片(叶黄素含量为4毫克)及护眼酒味胶糖(叶黄素10%溶液7克);2002年美国IFT(美国食品科技学会)食品展会上,美国维他命世界(VitaminWorld)叶黄素胶囊(20mg*120粒,309元/瓶)除了凯明公司、罗氏药物公司等生产叶黄素公司外,尚有ROSSPRODUCT、SUNSWEET(哥特式)、GROWERS(种植协会)、COUNTRYPUREFOOD等公司,展出了含有叶黄素的有益于眼睛健康饮料,每份饮料含有叶黄素500毫克;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将叶黄素(lutein)作为一种维生素纳入医药、保健、美容等应用领域,如热销欧美市场的多维“善存片”——即含有此种物质叶黄素(lutein)。自从美国建明(Kemin)公司率先发明生产叶黄素新工艺,使叶黄素成为一种新型药品和保健食品添加剂后,市场上已有多种含叶黄素的护眼系列产品。如瑞士罗氏公司的护眼口嚼片、护眼酒味胶囊;Kemin公司的“超视力饮料”;我国广州范乐医药科技公司的“维视保”乐盯软胶囊等。市场上叶黄素晶体的主要生产厂家为Kemin公司。剂型有5%干粉、10%,20%油悬液等。其市场在美国;而叶黄素酯的生产厂家主要为Cognis(德国科宁公司)。剂型有用于压片的10%干粉、15%油悬液等。市场在欧洲;罗氏公司通过购买Kemin公司的晶体原料,于2003年推出了两种新型叶黄素产品。分别为叶黄素5%CWS(水溶性粉末)和叶黄素5%IP/G(药用片剂型),该产品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而我国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成功分离提纯出高含量叶黄素晶体和叶黄素酯基础上,通过微胶囊技术,也分别开发出了5%叶黄素干粉和10%叶黄素酯干粉两种剂型,成为国际上第三家掌握了从生产高含量原料到制造稳定性干粉的厂家,打破了外国公司在这一技术和市场上的垄断。于2007年9月18日《从植物油脂中分离和纯化叶黄素晶体的生产过程》在美国获得专利(美国7,271,298)。夏威夷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叶黄素是抑制脂肪过氧化作用最有效的成分之一,这种氧化作用发生于血液与眼睛中。美国农业部(USDA)的研究人员指出:在预防氧化作用方面,叶黄素与其他抗氧化剂是抗氧化过程中的关键成分。医学研究人员发现:植物中的叶黄素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氧化剂。植物利用光能合成生命得以延续的各种化学物质,同时产生必需的“活性氧”,但过量的“活性氧”会损害叶绿体壁。植物通过叶黄素来减少和平衡过量的“活性氧”。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彼特·霍顿和他的研究小组在一种野草基因组中植入一种酶的基因,这种酶能够促进叶黄素合成的速度。他们使这种草叶绿体中拥有2倍的叶黄素,结果,这种野草在光线强度相当于正午赤道上太阳光强度一大半的环境中,经过两周仍然比普通植物更绿、更健康。二○○九年五月七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200号,批准德国Evonik

Degussa

GmbH公司等11家公司生产的15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在我国登记或续展登记,并发给进口登记证。其中有天然叶黄素一项,金闪闪®粉剂。新加坡建明工业(亚洲)私人有限公司2009.05--2014.05。八、效益分析杂交种万寿菊亩保苗一般是2500-2800株左右,株产鲜花2.5~3斤左右。如遇干旱少雨,脱肥,造成花势弱,花期短,早衰,但亩产量也普遍在5000斤以上。如果亩产量按5000斤,收购价格为0.35元/斤,亩产值为1750元,去掉生产成本260元,亩纯收入1490元左右。如果一切正常,单株产量3斤,那就是亩产量8000多斤,收购价0.35元,亩产值2800多元,亩纯收入可达254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而种植玉米平均亩产1500斤左右,如果按最高价格0.73元/斤(2010年11月的价格)计算,亩产值1095元,去掉生产成本200元,亩纯收入895元,与万寿菊最低产量效益相差600元/亩。由于玉米价格受市场控制,很不稳定,不可能总是0.73元/斤,因此种植万寿菊是非常稳定的。万寿菊花盛开的田野,是静穆的世界,襟袖间是泥土的气息、流连在这金黄的世界里,徜佯在生命的季节中,世间多少冷暖,早已融入那辉煌的境界中、不必说这里的天蓝云高,也不必提这里的绿树成荫,这一片片如火的万寿菊花瓣,就将使你醉倒在斑斓的色彩之中。其实,看过花之后,人们会发现,人的一生也大抵如此:只要尽自己所能,尽管地位不显赫、身份不高贵,但因为尽力释放了自己的价值而变得美丽无比。九、栽培要点(一)育苗色素万寿菊育秧比较简便易行,主要用春棚育秧,大小拱棚均可。1、育秧棚的制作与标准。育秧棚一般在播种前7-10天完成,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沙壤土为宜。3月10日左右扣棚,以便缓土增温。用木桩和竹片作棚架,棚高1.5米左右(小拱棚高60cm左右),棚宽、棚长视需要而定,一般栽1亩色素万寿菊需育秧面积10平方米左右。如果用4米竹片扣小棚也可以,但必须作好防风、防寒保温措施。2、育秧时间在3月20日开始,即在移栽前45-50天育苗。3、作苗床。在育秧棚中将苗床做成畦子状,畦宽和长度因地制宜。然后将腐熟好的农家肥倒细均匀和适量二铵施入畦面,再用50%多菌灵250倍液喷洒畦面,便可翻地作苗床,浇透水,并在苗床上盖一层地膜密封2-3天后,接膜透风。播种前将苗床用多菌灵再喷一遍。4、种子消毒。将备好的种子,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15分钟,捞出用温水(25℃)浸泡6-8小时,取出用清水滤一遍,控净水即可播种。5、播量与密度。一般栽1亩色素万寿菊,用种约15-20克,出苗后需间苗,间苗时间在出苗后几天即可,早间苗有利于苗的生长,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300-350株左右。6、播种。在头一天浇透水的畦子上将种子均匀撒上。种子粒小可掺拌一些其它东西播种,如干沙土、谷糠等。然后用沙土覆盖,厚度1厘米左右,不要有露出的种子,之后用喷壶喷一遍水,最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地膜(增温保湿,待出苗后马上接膜)即可,约7天便可出齐苗。7、播种后的管理(这个环节是保证苗势、质量的关键,要看好温度、注意水分、合理施肥)。(1)温度控制。播种到出苗阶段,温度可控制在白天30度左右,夜间15~20度(自然温度也可以,遇降温作一下防寒);出苗到苗后5天,白天温度30度(温度过高易造成烧苗和烂根),夜间自然温度;出苗5~10天,白天温度可降至28度;出苗10~15天温度在25度;出苗15~20天以后白天可23度左右。此时棚内中午温度高达35度,所以必须调整好温度,办法用放风来调整,放风口大小控制温度高低。放风在棚的两侧底角呈对角线放风,切不可对流,放风时间在上午10时左右,根据当天的气温和棚内的温度计指示而掌握,到傍晚关闭,千万不要到中午放风,以防闪苗。不要使秧苗徒长,如出现徒长现象,可用加大通风和控制浇水的办法来处理。如遇大风和降温天气,停止通风。(2)水分。播种后棚内温度较高,需要水分也较多,在前期用喷壶浇水,到后期可用畦子灌水。苗床内浇水不要太勤,以保持床土间干间湿为宜,水分过多易造成徒长,且易发生病害。起苗前7天内不要浇水。(3)施肥。根据苗的长势如需追肥可结合浇水,一亩地用5斤三元素复合肥作追肥,也可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大肥旺等。等到起苗前7天结合浇水可亩施10斤三元素复合肥,给大田移栽的苗贮备营养。(4)防病防虫。病害主要有锈病和叶斑病,症状是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在高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