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_第1页
2023年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_第2页
2023年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_第3页
2023年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_第4页
2023年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运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测化学变化

1、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占微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02Mg0

2、锌与稀盐酸反映

(1)现象:产气愤泡

(2)结论:锌+盐酸一氯化锌+氢气

ZnHC1ZnCl2H2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映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氢氧化钠一氢氧化铜+硫酸钠

NaOHCuS04Cu(0H)2INa2S0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性:有新物质生成

(2)随着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气愤体

(3)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和谐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抱负

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和谐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化学之旅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

一、结识常见的化学仪器

o

二、实验基本操作

1、原则:“三不”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3)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用量:

(1)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2)未指明用量时,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3、剩余药品的解决:三不一要

(1)不能放回原瓶

(2)不要随意丢弃

(3)不要拿出实验室

(4)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4、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固体:一般用药匙或镜子取,操作为“一横二放三慢立”

(2)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操作为“一横二送三慢立”

5、液体药品的取用:

(1)较多量:倾倒法(瓶塞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向手心、瓶口挨着管口)

(2)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一捏二吸三悬空,不能倒置或平放)

(3)很少量:用玻璃棒蘸取

6、一定量药品的取用:

(1)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

A、构造:托盘、指针、分度盘、标尺、平衡螺母、底座、游码。称准届时0.1g。

B、环节:①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检查天平是否平衡(游码在零刻度处)

③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

④左物右码(固体粉末放在纸上,易潮解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里)

(先加质量大的法码,再加质量小的法码)(左=右+游)

⑤称量完毕,法码回盒,游码回零。

C、练习: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时,把食盐放在右盘里,祛码放在左盘中,读数为1

0.5g(1g以下用游码),那么该同学实际称得食盐的质量为

(2)液体:用量筒量取(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大仰小),滴管滴加。

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映

练习:小兰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为11ml,事实上她量取的液体比11ml

7、仪器装配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仪器装配

(1)规定:整洁美观,大小比例搭配得当

(2)顺序:从下至上,从左到右(拆卸则相反)

(3)方法:①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沾水润湿,转动插入

②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管口平圆,沾水润湿

③在容器口塞橡皮管:双手平拿,旋转塞紧

④在铁架台上固定仪器:高低适宜,方向对的

B、气密性检查

(1)环节:连接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

(2)现象: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3)判断:符合上述现象的装置不漏气

8、气体收集

(1)排水法:合用于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

且不与水反映的气体,如H2,02

(2)向上排空气法:合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映,如02,C02

(3)向下排空气法:合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映,如H,

9、物质的加热

A、酒精灯

(1)构造:灯座、灯芯管、灯帽、灯芯

(2)火焰: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3)二查:①检查灯芯顶端是否平整或烧焦

②检查灯座内酒精量不超过灯座容积的2/3

(4)二禁:①严禁酒精灯对点

②严禁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5)二要用:①点燃时,要用火柴

②熄灭时,不可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

B、仪器

(1)固体: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等

(2)液体: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等

C、注意事项

(1)用外焰加热,不要与灯芯接触

(2)均匀受热(可移动试管或酒精灯)

(3)加热盛药品部位,液体加热试管的中下部

(4)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角,试管不能对着

自己或有人的方向

(5)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6)试管外壁不能有水

(7)加热完毕不能立刻用冷水冲洗

(8)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1/3

(9)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须垫上石棉网);

不可加热的仪器:集气瓶、量筒、漏斗等。

10、洗涤仪器

A、方法:

(1)在试管或烧瓶内注入半管或半瓶水,振荡

(2)用试管刷时可使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

B、难溶物的洗涤:

(1)油脂: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溶液洗涤

(2)不溶液性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洗涤

C、洗净的标志: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D、放置:倒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11、粗盐的提纯

A、溶解

1、仪器:烧杯、玻璃棒

B、过滤

1、仪器: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

2、操作要点:

(1)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二低:①滤纸边沿应低于漏斗口边沿

②漏斗内液面应低于滤纸边沿

(3)三靠:①倾倒液体时,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③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练习: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因素:

(1)、液面高于滤纸边沿

(2)、滤纸破损

(3)、仪器不干净

C、蒸发

1、仪器:铁架台及铁圈、酒精灯、玻璃棒、烧杯、珀烟钳

2、操作:(1)放好酒精灯,并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圈的高度

(2)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的液体

(3)加热蒸发,不断用玻璃棒搅动液体

(4)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3、注意事项:刚加热完毕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练习:粗盐的提纯中都用到哪种仪器?各其的作用?

玻璃棒、

(1)、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引流

(3)、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滴飞溅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一、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

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自学)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三、水的人工净化

1、水的分布:淡水资源缺少,不到总水量的0.3%

2、水的净化

f自然沉降(固体大颗粒)

Y

沉降I一过滤f消毒或杀菌(化学变化)f煮沸

加絮凝剂(固体小颗粒)

3、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空气、河水、泥沙、矿泉水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蒸储水等

4、物质的提纯

'过滤法:(固不溶于液)

V

物质的提纯蒸发:(固溶于液)

蒸储:(液溶于液)

5、硬水和软水

(1)硬水:具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具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

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

f跌►体积不氮气

诵由J

01

--------►--------►

2

负极体积大氢气

[甬由

2、文字表达式:水基气+氧气

H2OH2o2

3、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分解反映: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映

5、微观解释电解水过程

水分子提成氢原子、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在一起生

成氧气;每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在一起生成氢气。

5、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例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特性:

(1)原子的体积、质量小

(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

(3)原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6、物质、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分子一商F质丁

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二、水的合成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

(1)发出淡蓝色火焰

(2)放热

(3)有水生成

占燃

结论:氢气+氧气荻

H2o2H2O

2、化合反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映

3、氢能源:(1)来源广

(2)放热多

(3)无污染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第二节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结构

质{(带正电)

原子核(带正电,占体积小,质量大)

I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I

核外电子(带负电,占体积大,质量小)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二、原子中的电子

1、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电子层:1、2、3、4、5、6、7

离核距离:近S

能量高低:低高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电子层

质子数

3、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的关系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氮2)稳定结构

4、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带正电的离子

5、元素周期表

20Ca

原子序数元素符号

丽蔚原子质量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2、公式:=--------该原子个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质子数+中子数

第四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溶解的过程

1、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举例:氯化钠溶

液、硫酸铜溶液、蔗糖溶液、氯化铁溶液等。

(2)特性: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固、液、气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通常为水

(4)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C>4为蓝色FeSC>4为浅绿色Fe2(SO,)3为黄色

b、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W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c、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一一碘的酒精溶液)

(5)性质:(1)导电性:有些溶液能导电如:酸、碱、盐溶液

(2)混合物凝固点减少、沸点升高

(3)溶液的温度升高或减少

如: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镂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减少,氯化钠溶

于水温度不变

2、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3、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举例:洗涤剂洗油污等

4、电离:物质溶于水时或受热熔化时可以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达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1、溶质的质量分数=X100%=XI0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2、例题1:将4g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6g水中,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g—^inno/

XI(l()vn

4g+46g

=8%

答:

3、例题2:若要配制100kg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公斤?

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OOkgX15%=15kg

水的质量为:1OOkg-15kg=85kg

答:

4、溶液的浓缩与稀释

A、浓缩方法:(1)加溶质(2)蒸发水分

例题:将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制成20%的溶液,需要加入氯化钠固体或蒸发水分

多少克?

解:设需要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X

100gX10%+X-

feX100%=2.0%

100g+X

X=12.5g

答:

解: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

IQOgX10%

X100%=70%

10Og-Y

Y=5Og

答:

B、稀释方法:加水稀释

例题:将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制成10%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

解: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

100g+X

X=100g

答:

三、溶液的配制

1、环节: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

2、涉及公式:溶液质量=溶液体积X溶液密度

3、例题:市售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cm-3。如何配制50g溶质质量

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

解: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X

XX1.18g•cm-3X37%=50gx5%

X=5.73m1

需要水的体积为:50g-5.73mlXI.18g*cm-3

1g•cm-3

=43.24ml

答:

第三单元我们周边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一、结识空气的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现象:紫红色的铜丝亦小函々

力n执

(2)结论:铜+氧气氤铜

Cu0?CuO

(3)问题: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局限性1/5的因素:

①铜丝局限性

②没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③装置漏气

(4)空气组成:(体积分数)

氧气:21%

氮气:78%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水蒸气和杂质003%

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

降温沸点平先蒸发出来(沸点低)

气态空气酸态空气

加压蒸发氧气后蒸发出来(沸点高)

2、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自学)你要知道

三、关注空气质量

1、空气的污染

可吸入固体颗粒

Y

空气的污染L「化石燃料的燃烧

Y

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1厂排放的废气

汽车排放的尾气

2、空气的防治

(1)植树造林

(2)工厂排放的废气经净化后排放

(3)汽车排放的尾气经净化后排放

3、空气质量报告

(1)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

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2)五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学生了解)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达

一、元素和元素符号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

2、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3、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Ca、Fe、Cu、Mg等

非金属元素:0、H、ChC、P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等

4、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2、H2、C、P、Fe、Cu等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CuO、MgO、NaCl、NaOH等

5、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如:CuO、MgO

6、在地壳中的分布:0、Si、Al、Fe、Ca

7、元素符号表达的意义:

f该元素伍元素

■<

例:0120:2个氧原子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个氧原子

固态非金属元素该元素铜元素

金属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例:Cu〔一个铜原子

稀有气体元素该物质铜

二、化学式的意义

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达物质组成的式子如:Mgo、氏0、C02

表达但物质

来达该物质的组成

2、意义:、

表达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达该物质一个分子的构成

"水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例:H2O2H20:2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三、化合价与化学式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金正非负单质零,(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为零)

正负总价和为零。(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一价氢氯(一1)钾钠银,

二价氧(-2)钙镁领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四、六价硫皆存。

+1-1-1-2

NH4OHNO3CO3SO4

(1)求元素的化合价

例题

计算KC10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解:设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1X-2

KC1O3

+1+X4-(-2)X3=0

X=+5

答: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

(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例题

已知铝的化合价是+3,氧的化合是-2,写出铝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1、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或金前非后)

A10

2、求:最小公倍数

I+3|X|-2|二6

3、算:原子个数

AI:64-3=20:64-2=3

4、标:

AI2O3

5、查:

四、物质组成的定量表达

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例:比0的相对分子质量=1X2+16=18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例:计算H20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H2。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X2:16=1:8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其原子个数

物质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求H?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氢原子个数

H?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100%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1X2

=X100%*=11%

1X2+16X1

Hz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1%Q89%

3、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物质的质量义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质量

例:电解10g水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1X2

解:10gXX100%=10gXI1%=11g

1X2+16X1

答: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映原理:(反映药品、反映条件、反映类型)

(1)反映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钵

(2)反映条件:常温

(3)反映类型:分解

二氧化锌

过氧化氢►水+氧气

H2O2H2OOZ

2、实验装置

(1)

此装置合用于固、液反映,常温进行

(2)

此装置合用于固、固反映,加热下进行

3、实验环节

(1)连接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药品

向上住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口,木条复燃)

Y

(4)收集一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验满: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5)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

4、注意事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

排水法收集时,不能留有气泡

二、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白光

放热

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点燃

结论:碳+氧气*^二氧化碳

Co2co2

(2)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结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2FejO4

注意事项:预先在集气瓶底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因素:防止生成的固体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3)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有水生成

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点燃

结论:石蜡+氧气=氧化碳+水

02co2H2O

(4)氧化反映: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映

三、用途

支持燃烧

供应呼吸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一、灭火的原理

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映

2、灭火的方法:(1)隔绝氧气

(2)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3)移走可燃物

3、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成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1、乙烘的充足燃烧与不充足燃烧

(1)氧气不充足(不充足燃烧)

产生黑烟、一氧化碳和水

(2)氧气充足(充足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充足燃烧与不充足燃烧的优缺陷

充足燃烧能充足运用资源,放热多

不充足燃烧浪费资源,放热少

(4)点燃

乙快+氧气主氧化碳+水

C2H202CO2H2O

2、促进燃烧的方法

(1)增大氧气的浓度

(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防止

(1)一氧化碳的产生

点燃

C+02====CO2(碳充足燃烧)

点燃

2c+02====2C0(碳不充足燃烧)

高温

C+CO2====2CO

(2)中毒的因素

一氧化碳吸入体内,便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减弱。

(3)防止: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气通道

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1、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气体体积受热膨

胀。

j物理爆炸:气球爆炸

2、分类1

化学爆炸:火药爆炸

3、易燃易爆物及图标

(自学)

第二节化学反映的表达

一、化学反映中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吗

1、质量守恒定律

参与化学反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映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一切化学反映中,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种类都不改变(元素种类也不变)

二、如何表达化学反映

1、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映的式子

(2)意义:①表达反映物、生成物、反映条件

②表达反映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点燃

2H2+0z=====2H20

43236

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水

②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映生成36份质量的水或氢气、氧气、水

之间的质量比为4:32:36

(3)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环节

例: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镉加热制氧气

①写:在横线两边写出反映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KC10---------------KC1+02

②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系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3X2=6

2KC103------Cl+302

③注:注明反映条件:“tI”“前气后气不用气”“前固后固不用固”

MNO2

2KC1032KC1+3O2t

④等:

MNO2

2KC1O32KC1+3O2t

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运用

一、化石燃料的燃烧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自学)

二、化石燃料的综合运用

知识点成分或概念要点归纳能源运用说明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产物有

煤复杂的混合物,重要含碳元素分解成许多产物,焦炭、煤焦油

属于化学变化和煤气

化石燃运用石油中各成分

产品为汽油、

料石油混合物,重要含碳、氢元素沸点不同来分离,

煤油等

-属于物理变化

r重要由碳氢元素组成沼气

充足燃烧的条件:

燃料的

有适当过量的空

充足燃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污染

气;有足够大的接

触面积

三、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重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H,(最简朴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很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CHI+202点燃COz+2Hz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GHsOH)

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OH+302点燃2C02+3H。

工业酒精中常具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循环(自学)

1、冬季与夏季二氧化碳含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冬季二氧化碳含量高。冬季化石燃料使用增多,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2、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有哪些?

答:产生: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遗骸被生物分解、动植物呼吸

消耗:二氧化碳溶于水、植物的光合作用

3、温室效应由谁引起的?

答:二氧化碳甲烷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1、反映原理

CaCO3+2HCl==CaCL+H2O+CO2t

2、实验装置

3、实验环节

(1)连接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入药品

(4)收集: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口,木条熄灭)

(5)验证: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4、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

5、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

A

」用于灭火

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加热

(2)紫色石蕊纪尼紫色"

①②

①CC>2+H2O==H2c。3(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H2c===HzO+CO2t(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映

Ca(OH)2+CO2==CaCO31+H2O(检查CO2)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一、如何辨认酸和碱

1、电离

(1)定义:物质溶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溶液导电的因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溶于水)

①HC1=H++C1'

2

(2)H2SO4=2H>SO4-

③NaOH=Na++OH-

2+-

@Ca(OH)2=Ca+2OH

+2

⑤Na2CO3=2Na+CO3-

2+2-

@CuSO4=Cu+SO4

2、由①②得: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所有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例:硝酸、碳

酸、硫酸、盐酸、醋酸等

3、由③④得: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所有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例:氢氧化

钠、氢氧化钙等

4、由⑤⑥得: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氯化钠、硫酸

铜、碳酸钠等

5、溶液的酸碱性

(1)、判断试剂:紫色石蕊、无色酚献、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2)、现象:①酸性的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麟不变色,使蓝色

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②碱性的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蓝色,使无色酚献变红色,使红色

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限度一一PH值

1、PH值范围:0—14

(1)PH=7时,溶液呈中性

(2)PH>7时,溶液呈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

(3)PH<7时,溶液呈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

2、测定方法:用玻璃棒蘸少许待测液涂在PH试纸上,然后拿PH试纸显示的颜

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得溶液PH值。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

三、酸和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1、酸碱对植物生长的意义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酸性太强或碱性太强的土壤都不适宜

农作物生长。

2、溶液酸碱性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

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假如体液PH超过正常范围,就会导

致生理功能失调或发生疾病,甚至发现“酸中毒”或“碱中毒”。

3、酸雨

酸雨:常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形成因素:含碳燃料的燃烧(煤、石油)等。

影响:使土壤,湖泊等呈酸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腐蚀建筑物等。

第二节中和反映及其应用

一、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映

①NaOH+HC1=NaC1+H2O

②Ca(OH)2+2HCl=CaC12+2H2O

③Ca(OH)2+H2so尸CaSO-2H2O

@A1(OH)3+3HC1=A1C13+3H2O

⑤Mg(OH)2+H2S04=MgSO4+2H2O

(1)中和反映: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映

(2)中和反映的实质:H卡和OH结合生成水

(3)判断反映是否发生:根据反映现象。例如:在④⑤中,氢氧化铝和氢氧化

镁白色固体消失,则证明反映进行。在①②③中,反映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

酸和盐酸均为无色,反映生成物氯化钙、硫酸钙和氯化钠也为无色,所以无法根

据现象判断,必须借助指示剂。

二、中和反映的应用

1、应用于医药卫生

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1=A1C13+3H2O

Mg(OH)2+2HCl=MgCl2+2H20

NaIICO3+HCl=NaC1+H2O+CO2t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Ca(OH)2+H2s04=CaSO4+2H2O

3、解决工业废水

Ca(OH)2+H2SO4=CaSO4+2H2O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5、

第三节几种常见的酸

一、酸的性质

1、盐酸和硫酸的物理学性质(浓)

(1)盐酸(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说明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工业盐酸因具有杂质而略显黄色。

(2)、硫酸(物理性质)

①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密度比水大,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

剂。

②稀释浓硫酸: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引流到水里,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

2、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稀)

由于盐酸和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酷不变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2)酸+金属一一盐+氢气

A、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t

Fe+2HC1=FeCL+H2t现象: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Zn+2HC1=ZnCl2+H2t

2A1+6HC1=2A1CL+3H2t

Mg+H2so4=MgS04+H2f

Fe+H2sokFeS04+H"现象: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Zn+H2SO4=ZnSO4+H2t

2A1+3H,S04=A12(SO4)3+3H2t

B、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①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干与酸发生反映

②酸能常为稀盐酸、稀硫酸,浓酸不行

③K、Ca、Na除外

C、用途:验室制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①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13+3H2。现象:铁锈消失,溶液有无色变为黄色

Fe2Ch+3H2sO4=Fe2(SO4)3+3比0现象:铁锈消失,溶液有无色变为黄色

②用途:金属除锈

(4)、酸+碱---盐+水

①A1(OH)3+3HC1=A1C13+3H2O治疗胃酸过多

②Mg(OH)z+H2sCU=MgSO4+2H2O治疗胃酸过多

③Ca(OH)2+2HCl=CaCh+2H2O

④Ca(OH)2+H2sO4=CaSO4+2H2O

⑤NaOH+HCl=NaCl+H2O

(5)、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①化学方程式

2HC1+Na2CO3=2NaCl+H2O+CO2t用于检查碳酸根离子

HC1+AgNO3=AgClI+HNO3用于检查氯离子

H2SO4+BaCl2=BaSO4I+2HC1用于检查硫酸根离子

②实例:检查一瓶无色溶液中具有碳酸根离子

取无色溶液少许注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假如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证明原溶液中具有碳酸根。

二、碱的性质

1、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1)、氢氧化钠(物理性质)

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白色固体,易溶液于水,溶于水后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放在空气

中溶易吸取水分而潮解,具有强腐蚀性。

(2)、氢氧化钙(物理性质)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热)

白色固体,微溶液于水。

2、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由于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氧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碱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酷变红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①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I+H2。检查二氧化碳

CO2+2NaOH=Na2C03+H20

S02+2Na0H=Na2S03+H20工业除去二氧化硫

S03+2NaOH=Na2SOi+H2O

②氢氧化钠为什么必须密封保存

由于氢氧化钠容易吸取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容易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映而变

质。

(3)、碱+酸一一盐+水

A、化学方程式

0A1(OH)3+3HC1=A1CL+3H20

②Mg(OH)2+H2SO4=MgSO4+2H2O

(3)Ca(OH)2+2HC1=CaC12+2H2O

④Ca(0H)2+H2so尸CaSO,+2H2O

⑤NaOH+HCl=NaCl+H20

B、中和反映: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映

C、判断反映是否发生:根据反映现象。例如:在①②中,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白

色固体消失,则证明反映进行。在③④⑤中,反映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和

盐酸均为无色,反映生成物氯化钙、硫酸钙和氯化钠也为无色,所以无法根据现

象判断,必须借助指示剂。

D、用途:①治疗胃酸过多②中和酸性的土壤

(4)、碱+盐一一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Ca(0H)2+Na2c03=CaCChI+2Na0H工业制氢氧化钠

Ca(0H)2+CUS0,=CU(0H)2I+CaSCU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2NaOH+CuSO4=Cu(OH)2I+Na2SO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3NaOH+FeCL=Fe(0H)3I+3NaC1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

(5)、复分解反映

①定义: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互相互换成分,生成此外两种化合物的反映。中和

反映是复分解反映中的一种。

②复分解反映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水

第四节化学反映中的有关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已知反映物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例:电解18g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各多少克?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生成氧气的质量为Y

2H2c通电2H2f+02T

36432

18gXY

3618g

4X

X—2g

3618g

32Y

Y=16g

答:生成氢气2g,生成氧气16g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映物的质量

例:一定质量的镁与氧气反映生成24g的氧化镁,计算参与反映的镁和氧气的质量?

解:设参与反映的镁的质量为X,氧气的质量为Y。

点燃

2Mg+02====2MgO

483280

XY24g

48

8024g

X=14.4g

32Y

8024g

Y=9.6g

答:参与反映的镁的质量为14.4g,氧气的质量为9.6g

3、综合计算

例:200g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与32.5g锌完全反映,试计算:(1)反映中生成氢气的质

量?(2)原盐酸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映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参与反映HC1的质量为Y,生成的ZnC12的质量为Z

2HC1+Zn=ZnCl2+H2t

73651362

y32.5gzX

6532.5g

2

X=lg

——4—=------y-

6532.5g

y=36.5g

原盐酸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Ui6^^一/乂XImIIetI。/n—_iIoNo/<>ov/n

200g

65_32.5g

136Z

Z=68g

反映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g------X1Cn%=29T7%

2OOg+32.5g-1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g,原盐酸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反映后所得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为29.37%o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生物资源

《学资源

海洋化学资源I矿产资源

动力资源

一、海水中的物质

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锋

①②③

①MgCl2+Ca(OH)2=Mg(OH)2+CaCl2

②Mg(0H)2+2HC1=MgC12+2H2O

LX通电i

③MgC12Mg+C12t

二、海底矿物

-煤、石油、天然气、

Y

1、化石燃料:一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

2、金属矿物:“锌结核”镒、铁、银、铜、钻、钛等20多种金属

三、海水淡化

蒸利法:多级闪急蒸储法:减压下,水的沸点减少,产生瞬间蒸发。

Y

海水淡化〔结晶法

膜法

第二节海水“晒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定义: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是否能继续溶解

(3)、转化:

(I)升温(2)加溶剂

饱和溶液.不花和溶液

(1)降温(2)加溶质(3)蒸发溶剂

2、浓溶液稀溶液

(1)、浓溶液:、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

(2)、稀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温度一定:

不同的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同种溶质:饱和溶③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溶解性

(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2)、大小:①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有关②与温度有关

2、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成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2),特性: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单位(克)

(3)、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溶解度(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