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慢》教学设计教学主题扬州慢适用年级高二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扬州慢》属于人民出版社《唐诗宋词选读》第四单元讲读课文。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吟诵涵泳”“精读妙析”。本单元在第一单元知人论世,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诵读,理解感悟文中情感,激发想象力与词中人物达到情感的共鸣。本课教学重点是知人论世、在有情感的朗诵基础上深刻理解作家的“黍离”之悲以及重要手法的赏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姜夔及其作品;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艺术手法。(二)过程与方法小组讨论、吟诵涵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1、体会词中“黍离之悲”的情感;2、体会对比、虚实相生等艺术手法。所需资源和环境常规资源《唐诗宋词选读》教材《扬州慢》音视频资料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液晶投影仪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播放邓丽君的《虞美人》创设氛围)一曲《虞美人》道尽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二百年后面对被金兵洗劫一空的扬州城,姜夔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黍离之悲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鉴赏南宋词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二、解题(作者、背景介绍)1、姜夔简介: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长于自度曲,与柳永、周邦彦因声制词,姜夔的词还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词作往往配有的精心的小序。2、背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南宋)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略一空。此后不断进攻掳掠。1161年,进人十万铁骑大破扬州,“横尸二十里”,扬州变成一座空城。1164,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辛弃疾词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1176年冬至,诗人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发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三、诵读分析小序时间、所见所闻、写作缘由、别人评价,点明感情基调: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悲切感慨。(《黍离》--《诗经•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四、整体鉴赏(一)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自读、齐读点拨:停顿点拨,慢词——曲调舒缓,吐字宜慢,稍长;内容——深沉,悲切而富有情感;词韵——平仄有别,节奏分明。(二)鉴赏分析1、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词人眼前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的特点?“空城”(“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冷月”可以看出)——破败荒凉(全词词眼)教学过程设计2、下阕中,词人想象唐杜牧来到此时扬州,他会有什么感受?“惊”杜牧曾在此度过多少个欢歌宴饮的日子,他笔下曾流淌过多少赞美扬州的诗文;面对今日此情此景之空城,焉能不惊?明写杜牧之惊实写姜夔自己的心惊心痛。3、今日的扬州让作者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名都(春风十里、青楼梦好、豆蔻词工、二十四桥)昔日扬州的繁华热闹4、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原因呢?明确“自胡马窥江去后”是战争。“胡马窥江”借代金兵屡次进犯。姜夔正是用这个题材表达他因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度沉痛的“黍离”之悲。(三)在整体鉴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诵读课文。个别读与齐读相结合(四)体会一下词人在创作本词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今之扬州:实写萧条冷落昔之扬州:虚写繁华热闹虚实的对比极其鲜明,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五)自由赏析:同学们再次朗诵这首词,在感受作者的黍离之悲的基础上,自选诗句进行赏析,可讨论一下,然后与大家分享。(例: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关键词:用典、对比,一片荒凉。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关键词:拟人战乱的凄惨物犹如此,何况于人,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关键词:情景交融凄凉的景象表现令人伤怀的情感。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反问、想象纵使年年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呢?曲折表达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和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此环节主要由学生自己发挥,锻炼自己赏析诗歌的能力。)五、课堂小结词的上阕记行写景,抓住“空城”等典型景物,渲染凄凉氛围;下阕化用杜牧诗句,处处设想,今昔对比,抒写黍离之悲。六、作业1、背诵。2、发挥想象把本词改写成800字散文。《扬州慢》学情分析《扬州慢》是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面对的是高二下学期的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两个单元唐诗和一单元北宋词的基础上,学习鉴赏此课对学生的难度不是很大。授课班级是高二普通文科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参与的课堂的积极性稍微欠缺一些。所以朗诵环节是需要不断营造氛围和鼓励的,学生出于种种原因,往往是朗读的正确、流利了,但没有情感。这是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点。针对这种情况采用PPT范读的形式让学生活跃起来,感受朗诵的魅力;教师有感情的范读,激励学生在朗诵中将自我与文本中人物思想情感融为一体。经过前一段的学习,学生的已经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对于用典,在前面学过的诗词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都是怀古诗,用典的作用和意义学生基本已经掌握,其他如虚实结合等手法也有所涉及。前一段的诗词学习,让学生对词眼并不陌生,学习时让学生自己举出学过的一些实例进行分析。在实例分析鉴赏中体会词眼的作用,可以采用替换比较法来体会古人锤词炼字之妙。针对学生的学情,围绕语文本体性教学,安排教学目标时重点突出上面所提的有感情朗诵感悟理解课文和对用典和词眼等手法的鉴赏。《扬州慢》效果分析通过测评练习检测,学生对《扬州慢》涉及的知识能力掌握程度达百分九十五以上,评测效果优秀。知识能力方面设了字音、词义解释、诗句停顿、名句默写等题,学生在答题正确率很高,确实体现了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已完成教学目标。鉴赏情感上设计了一个词的鉴赏题,得分超过一半的同学超过百分之五十,说明同学们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不过,在这方面除了对诗歌本身的鉴赏理解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在审题、答题上这些关于应试技能的培养。《扬州慢》教材分析人民出版社《唐诗宋词选读》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选修课程教材。教材文本的编排分阅读和课外自读两个部分。阅读文本是学生语文活动中的必读内容;课外自读文本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课外自由诵读。本教材根据诗词的纵向发展历史分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第三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共选入唐诗44首,宋词46首。《扬州慢》隶属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按照单元学习目标,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拟用7学时完成。一、完成“吟诵涵涌”这一学习活动1、指导学生结合注释自读文本,疏通词句,整体感知词的内容。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反复吟诵,仔细品味,了解词人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3、分析适当扩展,背诵活动。二、完成“读诗入门:词眼与用典”这一学习活动“读诗入门”学习活动重点有两个:其一是分析词眼,其二是了解用典。分析词眼是理解词意的关键,也是诗词鉴赏考查的重要内容;了解用典是准确把握词意的重要保证。三、用完成“鉴赏园地”这一活动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就文本进行精读秒析,因此,要让学生充分熟悉文本,能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突破,从而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活动时,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本课《扬州慢》教学重点是“吟诵涵泳”“精读妙析”。本单元在第一单元知人论世,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诵读,理解感悟文中情感,激发想象力与词中人物达到情感的共鸣。教学资源选取邓丽君的《虞美人》营造学习亡国之痛怀古词的氛围,选取带有与《扬州慢》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的朗诵给学生情感朗诵以范本。教学内容的重点是知人论世、在有情感的朗诵基础上深刻理解作家的“黍离”之悲以及重要手法的赏析。《扬州慢》评测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
)(6分)
A.暮霭(ǎi)
凝噎(yē)
夜雪初霁(jì)
戍角(shù)
B.怆然(chuàng)
豆蔻(kòu)
荠麦(jì)
弥望(mí)
C.姜夔(kuí)
萧条(xiāo)
留恋(liàn)
窥江(kuī)
D.那堪(kān)
俊赏(shǎng)
芍药(sháo)
黍离(sù)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6分)
A.荠麦弥望
弥:满。
B.自度此曲
度:构思。
C.豆蔻词工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这里指杜牧写诗的技巧和才情。
D.难赋深情
赋:写作。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
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B.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下列对文学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6分)
A.词是古代诗歌的变式,称“长短句”,是按照一定的曲调填写的,根据词的字数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
B.词一般有两段,在词中叫“阕”。“阕”就是“遍”,因此,词中的“遍”就是音乐乐曲的一段,上下两阕就是由两段乐曲组成的一个曲子。
C.词除了被称为“长短句”之外,还有“诗余”“乐府”“曲子词”等别名。
D.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所以后人的创作一般都是按调填词的,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5.名句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荠麦青青。(2)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4分)
点绛唇
姜
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1)作者“凭栏怀古”本该抒发情感,但笔锋一转,用“残柳参差舞”这一图景结句,实在高妙,请说一说其深刻寓意。(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述此词“无穷哀感,都在虚处”,即哀感通过景物写出,试结合词句评析。(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6分)
南柯子
王
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
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解析
D项“黍”应读shǔ。
答案
D
2、解析
B项度:创作。
答案
B
3、解析
D项年年/知为/谁生?
答案
D
4、解析
A项根据词的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答案
A
5、答案:
(1)过春风十里
(2)年年知为谁生
(3)冷香飞上诗句
6、答案:
(1)结句不抒怀古之情,却写凭栏所见景色,正体现了姜词托物起兴、意境清空的创作特色,柳本纤弱,哪堪又残,故其舞也参差不齐。“舞”本有优美、高雅之境,但此时残枝败柳却“参差不齐”,极具张力的景物描写,寄寓着作者无尽的苍凉和悲壮,这是任何抒情词句都无法表现出来的。
(2)此词通过眼前之景来抒发身世之感、家国之悲。上阕写燕雁随着流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湖上数峰清寂愁苦,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秋雨,饱含自己漂泊江湖之意。到结尾处又用衰残柳枝当风舞象征南宋之衰世,苍凉之中,无限悲壮。7、答案:
(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首先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其次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扬州慢》课后反思这是一首怀古类型的词,前面学生接触了一些怀古类诗词,譬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等,对怀古类诗词手法已有一定理解。本课成功之处是能把学过的知识与本文联系起来,效果较好。学生预习认真,课堂积极性高,能与老师形成默契。诵读依然是教学上的艰涩点,学生不爱读,不好意思读种种愿意限制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因为已经有心理和教学上的充分准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诵读能做到有感情、有节奏。当然在充分的诵读基础上,学生对文本感知自然也深刻到位。今后课堂更应多交给学生,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扬州慢》课标分析《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恰巧需要古典诗词独特的载体作用。《语文课程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1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专项评价(评估)合同
- 公司买卖电脑合同标准文本
- 物业出租安全管理合同二零二五年
- epc附加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夫妻婚前购房协议
- 借款押车的合同
- 2025年OLED检测系统合作协议书
- 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范例
- 二零二五委托投资协议合同
- 2025年太阳能用石英玻璃材料合作协议书
- 《气胸护理查房》课件
- 《我的心灵疗愈》
-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2年4月自考02400建筑施工(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志愿者申请登记表
- 第七讲-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副本
- 债权转让执行异议申请书范本
- (完整版)数字信号处理教案(东南大学)
- 向政府申请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旅游心理学个性与旅游行为课件
- 超越广告-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